一种建筑用通风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6015发布日期:2020-11-10 18:0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通风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用通风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近代用钢筋砼,型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目前建筑领域采光比较弱的室内空间照明大都依赖电源(如地下室及其他场馆),24小时开灯,用电量很大,尽管对现有的光源进行了很多优化,但依然需要消耗电能,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而这些采光比较弱的室内空间内的空气质量潮湿浑浊也是通病。

随着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各地节能减排政策出台,如何有效的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建筑能耗占全部能耗的28%,其中室内能耗,大约60%消耗都是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40%用于照明系统,地下室、车库自然采光可以大大降低照明能源消耗。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通风照明系统,其采用风帽对室内进行通风,同时风帽为透明材质制成能够透过阳光,利用输风送光机构将将光和气导入室内,实现室内的换气和自然光照明。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用通风照明系统,包括采光通风机构和输风送光机构,所述输风送光机构一端连通建筑、另一端连通室外用以实现室内外光和气的交换,所述采光通风机构与输风送光机构的室外端连接用以提供动力向建筑送风。

进一步的,所述采光通风机构包括换气机构和顶盖,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换气机构,所述换气机构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输风送光机构用以实现换气,所述顶盖为透明材质制成用以实现透光,所述换气机构为pc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为石英玻璃材质制成;顶盖为凸透镜状。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表面和换气机构表面均敷设有超疏水膜。

进一步的,所述换气机构呈灯笼状,换气机构包括若干导流叶片,所述若干导流叶片沿所述顶盖的周向并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输风送光机构包括若干管道,所述若干管道间正对连接或者通过圆滑弯头连接,所述管道内敷设有金属釉层。

进一步的,还包括照明扩宽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扩宽机构包括锥形外壳和锥形扩光机构,所述锥形外壳与所述输风送光机构连通且逐渐外扩,所述锥形扩光机构穿设于所述锥形外壳内且两者间存在间隙形成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扩光机构内层敷设有tio2层。

进一步的,锥形扩光机构和锥形外壳之间的间隙设有滤网。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风帽对室内进行通风,同时风帽为透明材质制成能够透过阳光,利用输风送光机构将将光和气导入室内,实现室内的换气和自然光照明,不仅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同时还采用自然光照明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心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建筑用通风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建筑用通风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采光通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输风送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照明扩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采光通风机构,11-换气机构,12-顶盖,2-输风送光机构,21-管道,22-金属釉层,3-照明扩宽机构,31-锥形外壳,32-锥形扩光机构,33-风道,34-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通风照明系统,包括采光通风机构1和输风送光机构2,输风送光机构2一端连通建筑、另一端连通室外用以实现室内外光和气的交换,采光通风机构1与输风送光机构2的室外端连接用以提供动力向建筑送风。

本申请针对地下室和车库等潮湿不通风环境设计的管道21通风照明系统,利用管道21将太阳光、自然风引入建筑内部实现通风照明。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资源、实现零排放,而且还能使人们在室内一定程度地享受沐浴春风,愉悦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而言,采光通风机构1包括换气机构11和顶盖12,顶盖12安装于换气机构11上方,换气机构11可转动的连接于输风送光机构2用以实现换气,顶盖12为透明材质制成用以实现透光,换气机构11为pc塑料制成,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至少有两个采光通风机构1分别作为采光通风罩(吸气)和采光涡轮罩(排气),整个机构暴露于室外,收集太阳光,整个形状类似于球状(类似于自然通风器),具体而言,换气机构11呈灯笼状,换气机构11包括若干导流叶片,若干导流叶片沿顶盖12的周向并联设置,排气利用风压及室内外温差造成的空气热对流推动进入部分涡轮(即采光涡轮罩)转动,排出室内污浊气体、湿气、热气,由于排气导致室内形成负压,室外新鲜空气通过采光通风罩进入室内,更换室内空气,二者相辅相成以更好的保持室内的空气质量,保证人们的舒服环境。收集光线的效果比传统天窗和采光天窗腔,更优化的,顶盖12为石英玻璃材质制成,石英玻璃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热稳定性,透光性能好,电绝缘性能好,便于紫外线透过,具有快速高效,无污染的杀菌效果,便于地下室和车库的卫生条件,以达到舒适安全效果;顶盖12为凸透镜状,有利于吸收光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12表面和换气机构11表面均敷设有超疏水膜,超疏水膜具有极难被水沾湿的表面,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超过150°,滑动角小于20°,使其具有自清洁作用,不沾水。使用时,采光涡轮罩和采光通风罩与屋顶或者地面之间角度成90°,这样便于太阳光的折射和吸收,有利于管道21的照明。

采光通风机构的数量是根据自然通风器的数量确定的,公式如下:

式中:vol--建筑室内的容积,单位为m3

a/c--每小时所要求的空气变换率,单位为次数。

换气能力--根据当地气象记录标准风速。单位为m3/hr。

申请人在设计时,受到光导纤维的启发,光导纤维是两层折射率不同的材料组成,内层为纤芯,外层为包层。一般内芯玻璃的折射率比外层玻璃大1%。根据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原理,当光线射到内芯和外层界面的角度大于产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时,光线透不过界面,全部反射。这时光线在界面经过无数次的全反射,以锯齿状路线在纤芯向前传播,最后传至纤维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输风送光机构2包括若干管道21,若干管道21间正对连接或者通过圆滑弯头连接,管道21内敷设有金属釉层22,由于金属釉层22表面能够析出大量的微小晶体。这些微小晶体定向生长,往往与釉层表面平行,形成一种微观有序的平衡结构。当釉面表面有一层沿釉面平行生长的晶体后,此时光线照射到釉面时,就会使釉面发生较强的镜面反射。同时管道21内涂有金属釉层22,使得表面光滑,减小气体沿程损失,采用圆滑的90度弯头减少气体局部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设置采光通风机构1和输风送光机构2,还设置有照明扩宽机构3,使得单个输风送光机构2能够照明的面积变大,具体而言,照明扩宽机构3包括锥形外壳31和锥形扩光机构32,锥形外壳31与输风送光机构2连通且逐渐外扩,锥形扩光机构32穿设于锥形外壳31内且两者间存在间隙形成风道33,锥形扩光机构32内层敷设有tio2层,利用管道21的全反射到涂有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光板上进行光线扩宽,室内全部采用太阳光照明,由于二氧化钛颗粒可以散射光线,分解不同波长的光,通过涂抹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溶胶,对光源起到放大的作用;锥形扩光机构32和锥形外壳31之间的间隙设有滤网34,能够有效的防止蚊虫出入及大颗粒粉尘入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太阳能供电照明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电光源,在白天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对蓄电池进行蓄电,在晚上时,可通过蓄电池向电光源供电,用以实现夜间照明。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