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用脱水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4055发布日期:2021-01-29 14:59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处理用脱水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干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用脱水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淤泥处理是现在环境治理的一种手段之一,通过将淤泥进行净化处理,能够将处理后的泥土填埋进一些需要的地方,甚至可以进行填土造田,通过对淤泥的治理,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环境改善的力度。
[0003]
根据公开号为:“cn210885747u”的“一种污泥处理用脱水装置”,通过通过两个输送结构对淤泥进行输送,且在每个输送结构下方都连接加热丝,通过加热丝对输送结构上的淤泥进行加热脱水,但是仅仅通过加热丝进行脱水效率较低,且淤泥始终处于移动状态,这会导致淤泥受热不均,会直接影响脱水效果,且加热丝不是直接与淤泥接触,而使通过介质进行热的传递,这会使热量流失,进一步的降低烘干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用脱水干燥装置。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处理用脱水干燥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中间两侧均设立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有收纳平台,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设立有烘干机,所述烘干机内部连接有烘烤板,所述传送带上方设立有多个压制辊;
[0006]
所述压制辊设立有多个,每个所述压制辊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横梁,每个所述压制辊的一侧均设立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两端固定连接在两个横梁相对的侧壁上,所述横梁上连接有立板;
[0007]
所述收纳平台内连接有抽屉,所述抽屉的顶部侧壁拆卸连接有筛网,所述抽屉的内部中间设立有储存槽,所述筛网与传送带底部侧壁相对。
[0008]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内啮合连接有传动辊,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辊的一端侧壁拆卸连接有电机,两个所述传动辊其与三端上均固定连接有从动柱,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两端且靠近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柱,四个所述延伸柱均为向上倾斜结构,其三个所述延伸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从动柱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延伸柱与电机拆卸连接,所述立板设立有四块,其中一个所述立板通过底端拆卸连接在电机的顶部侧壁上,其中三个所述立板通过底端转动连接在从动柱顶部侧壁上,所述传送带上贯通开设有多个漏孔。
[0009]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平台为“凹”字形结构,所述收纳平台通过底部的两侧边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顶端上,所述收纳平台内相对的两侧侧壁中间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抽屉相互远离的两侧侧壁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所述滑块位于限位槽内的底部侧壁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限位槽内部底侧壁与滚珠一侧贴合,所述
筛网的网孔直径为 0.5-1cm,所述筛网通过其四角拆卸连接在收纳平台的顶部侧壁上,所述筛网的网孔与储存槽相对应,所述抽屉的一侧外壁且靠近其两端边沿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立板通过顶端固定连接在横梁的底部侧壁上,每个所述压制辊的直径逐步递增,其中一个所述横梁靠近其端头的外侧壁上拆卸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横梁与其中一个压制辊的端头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靠近横梁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与穿过横梁的转轴啮合连接,所述刮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转轴贴合,所述横梁的长度小于传送带,所述压制辊的长度与传送带的宽度相对应。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机顶部一端边沿开合有进料口,所述烘干机远离进料口的一端侧壁且靠近底边沿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烘干机内部中间设立有内槽,所述内槽内底部设立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连接有撑柱,所述输送带的一端拆卸连接有小型电机,所述输送带通过撑柱拆卸连接在内槽的底部侧壁上,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贯通延伸进内槽,所述内槽顶部且靠近进料口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衔接柱,所述衔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整平板,所述整平板的一侧设立一倾斜结构。
[0012]
作为优选,所述内槽顶部侧壁且位于衔接柱一侧拆卸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拆卸连接有烘烤板,所述烘烤板的底部侧壁均匀的连接有电热管。
[0013]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设立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烘干机顶部一侧边沿,所述导流板为向上倾斜结构,所述导流板远离烘干机的一端与传送带的一端贴合,所述导流板两侧边沿固定连接有围板。
[0014]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平台位于传送带的底部侧壁,所述储存槽的内部涂抹有防腐蚀涂层。
[0015]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机的一侧侧壁中间设立有观察窗口,所述传送带为橡胶制作。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电热管对输送带上淤泥进行烘烤,使淤泥内残留的水分迅速的蒸发,使淤泥变得更加干燥,最后通过出料口排出,在烘烤板顶部且靠近两端边沿处均拆卸连接有伸缩杆,通过伸缩杆控制烘烤板的升降,能够使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灵活的调节,增加实用性能和应用的灵活性,过输送带的输送和整平板阻挡,能够对积累在输送带上的淤积进行整平操作,便于进行烘干,使淤泥受热更加的均匀,增加烘干的效率,通过电机和链条能够同时带动多个压制辊进行转动,以此对传送带上的淤泥进行挤压,以便将淤泥中的水分挤出,被挤出来的水分会通过漏孔流进储存槽内,通过挤压的形式对淤泥进行排水,增加淤泥脱水的效率,压制辊的大小是递增关系,能够保证压制辊对淤泥挤压的力量,保证排水的效率和质量。
[0017]
本发明设置有刮板,通过刮板能够将压制辊上粘附的污泥进行刮除,使压制辊自身保持整洁,且避免因粘附而影响淤泥的清理效率。
[0018]
本发明设置有收纳平台,收纳平台能够对传送带进行支撑,被挤压落到筛网上的淤泥,能够通过将抽屉抽出而带出,以此将筛网上的淤泥再次投放到传送带上进行挤压处理,而被挤出的水则会通过筛网流进储存槽内进行存储,等待后续的处理。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的收纳平台切割台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收纳平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的压制辊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的压制辊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的烘干机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1、传送带;11、传动辊;12、电机;13、延伸柱;14、支撑板; 15、漏孔;16、导流板;17、围板;2、收纳平台;21、抽屉;22、筛网;23、限位槽;24、滑块;25、把手;26、储存槽;3、立板;31、横梁;32、转轴; 33、压制辊;34、固定板;35、刮板;36、驱动电机;37、链条;4、烘干机; 41、进料口;42、出料口;43、输送带;44、衔接柱;45、整平板;46、内槽;461、伸缩杆;462、烘烤板;463、电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如图1-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处理用脱水干燥装置,包括传送带1,传送带1的中间两侧均设立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顶端连接有收纳平台2,传送带1的一端设立有烘干机4,烘干机4 内部连接有烘烤板462,传送带1上方设立有多个压制辊33;
[0028]
压制辊33设立有多个,每个压制辊3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32,转轴32转动连接有横梁31,每个压制辊33的一侧均设立有刮板35,刮板35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4,固定板34通过两端固定连接在两个横梁31相对的侧壁上,横梁31上连接有立板3;
[0029]
收纳平台2内连接有抽屉21,抽屉21的顶部侧壁拆卸连接有筛网22,抽屉21的内部中间设立有储存槽26,筛网22与传送带1底部侧壁相对。
[0030]
其中,传送带1的两端内啮合连接有传动辊11,其中一个传动辊11的一端侧壁拆卸连接有电机12,两个传动辊11其与三端上均固定连接有从动柱,两个支撑板14相互远离的两端且靠近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柱13,四个延伸柱13均为向上倾斜结构,其三个延伸柱13远离支撑板14的一端与从动柱转动连接,另一个延伸柱13与电机12拆卸连接,立板3设立有四块,其中一个立板3通过底端拆卸连接在电机12的顶部侧壁上,其中三个立板3通过底端转动连接在从动柱顶部侧壁上,传送带1上贯通开设有多个漏孔15。
[0031]
其中,收纳平台2为“凹”字形结构,收纳平台2通过底部的两侧边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4的顶端上,收纳平台2内相对的两侧侧壁中间均开设有限位槽23,抽屉21相互远离的两侧侧壁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4,滑块24 滑动连接在限位槽23内,保证抽屉21抽查的顺畅,便于后期进行处理,滑块24位于限位槽23内的底部侧壁转动连接有滚珠,使滑块24滑动的更加顺畅,限位槽23内部底侧壁与滚珠一侧贴合,筛网22的网孔直径为0.5-1cm,保证被挤压出来的淤泥稳定的落在筛网22上,筛网22通过其四角拆卸连接在收纳平台2的顶部侧壁上,筛网22的网孔与储存槽26相对应,被挤压出来的水分能够通过筛网22顺利的进入储存槽26内,抽屉21的一侧外壁且靠近其两端边沿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5。
[0032]
其中,立板3通过顶端固定连接在横梁31的底部侧壁上,每个压制辊33 的直径逐
步递增,有效的增加挤压的力度,保证淤泥内的水分挤出的更高效,其中一个横梁31靠近其端头的外侧壁上拆卸连接有驱动电机36,驱动电机 36的输出端穿过横梁31与其中一个压制辊33的端头拆卸连接,通过驱动电机36能够带动压制辊33同步转动,保证挤压排水的效率,驱动电机36输出端靠近横梁31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齿轮,驱动电机36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链条37,链条37与穿过横梁31的转轴32啮合连接,刮板35远离固定板34 的一端与转轴32贴合,通过刮板35能够对粘附在压制辊33表面上的淤泥进行刮除,保证压制辊33自身整洁,横梁31的长度小于传送带1,压制辊33 的长度与传送带1的宽度相对应,能够保证对淤泥进行充分的挤压,避免有遗漏。
[0033]
其中,烘干机4顶部一端边沿开合有进料口41,烘干机4远离进料口41 的一端侧壁且靠近底边沿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42,烘烤结束的淤泥能够通过出料口42顺利的排出,烘干机4内部中间设立有内槽46,设立内槽46能够保证烘干机4相对的密封,保证烘烤的效果,内槽46内底部设立有输送带43,保证进入内槽46的淤泥运送的更加平稳,输送带43上连接有撑柱,输送带 43的一端拆卸连接有小型电机,输送带43通过撑柱拆卸连接在内槽46的底部侧壁上,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贯通延伸进内槽46,内槽46顶部且靠近进料口4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衔接柱44,衔接柱4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整平板45,整平板45的一侧设立一倾斜结构,设立的整平板45能够对淤泥进行整平,保证烘烤的均匀性和效率。
[0034]
其中,内槽46顶部侧壁且位于衔接柱44一侧拆卸连接有伸缩杆461,伸缩杆461能够控制烘烤板462进行升降调节,增加使用的灵活性,伸缩杆461 的输出端拆卸连接有烘烤板462,烘烤板462的底部侧壁均匀的连接有电热管 463,通过多个电热管463能够充分的保证烘烤的效果和质量,且电热管463 的散热的热量直接传递到淤泥上,能够增加烘烤的效率。
[0035]
其中,传送带1的一端设立有导流板16,导流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烘干机4顶部一侧边沿,导流板16为向上倾斜结构,倾斜的结构能够使淤泥顺利的送进烘干机4内部,导流板16远离烘干机4的一端与传送带1的一端贴合,贴合能够使传送带1输送的淤泥顺利进入导流板上16,增加输送的可靠性,导流板16两侧边沿固定连接有围板17,设立的围板17能够避免淤泥输送时掉落。
[0036]
其中,收纳平台2位于传送带1的底部侧壁,储存槽26的内部涂抹有防腐蚀涂层,避免储存槽26受到腐蚀,影响后期操作。
[0037]
其中,烘干机4的一侧侧壁中间设立有观察窗口,通过观察口能够实时的观察烘干机4内部情况,使工作人员能够做出实时的反应处理,传送带1 为橡胶制作。
[0038]
具体的:一种污泥处理用脱水干燥装置,使用时,首先将需要处理的淤泥放置在传送带1上,传送带1两端内部啮合连接有动力传动辊11,电机12 的输出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传动辊11的一端侧壁上,且在电机12的顶部侧壁拆卸连接有立板3,在两个传动辊11除去连接了电机12的一端,其余三端均连接有从动柱,且电机12和从动柱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延伸柱13,传送带1上开设有漏孔15,与延伸柱13固定连接的支撑板14其顶端固定连接有收纳平台2,收纳平台2能够对传送带1进行支撑,通过电机12和链条37能够同时带动多个压制辊33进行转动,以此对传送带1上的淤泥进行挤压,以便将淤泥中的水分挤出,被挤出来的水分会通过漏孔15流进储存槽26内,通过挤压的形式对淤泥进行排水,一些淤泥也会通过漏孔15掉落到筛网22 上,在横梁3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4,且在固定板34相对压制辊33的
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刮板35,通过刮板35能够将压制辊33上粘附的污泥进行刮除,使压制辊33自身保持整洁,且避免因粘附而影响淤泥的清理效率,多个压制辊33的大小是递增关系,能够保证压制辊33对淤泥挤压的力量,保证排水的效率和质量,被挤压落到筛网22上的淤泥,能够通过将抽屉21抽出而带出,以此将筛网22上的淤泥再次投放到传送带1上进行挤压处理,而被挤出的水则会通过筛网22流进储存槽26内进行存储,等待后续的处理,被挤压后的淤泥则通过导流板16进入烘干机4内,通过固定在导流板16边沿上的围板17则能够有效的避免,淤泥在输送时掉落,进入烘干机4内的淤泥会落在输送带43上,通过输送带43进行运送,在内槽46顶侧壁且靠近开口位置固定连接有衔接柱44,整平板45固定在衔接柱44的底端上,通过输送带43的输送和整平板45阻挡,能够对积累在输送带43上的淤积进行整平操作,便于进行烘干,在衔接柱44的一侧设立有烘烤板462,在烘烤板462的底部侧壁均匀的拆卸连接有电热管463,通过电热管463对输送带43上淤泥进行烘烤,使淤泥内残留的水分迅速的蒸发,从而使淤泥变得更加干燥,最后通过出料口42排出,在烘烤板462顶部且靠近两端边沿处均拆卸连接有伸缩杆461,通过伸缩杆461控制烘烤板462的升降,能够使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灵活的调节,增加实用性能和应用的灵活性,在抽屉21相互远离的两侧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滑块24,滑块24滑动连接在限位槽23内,便于抽屉21的抽拉操作。
[003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