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2704发布日期:2021-03-16 22:2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用站内换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一种形式,对该词有两种理解: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指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地铁站是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简称城轨系统)提供铁路列车停靠的地方,用以搬运货物或让旅客乘车。现阶段的地铁站不是指在地面以下环境建设的车站,而是指地铁系统沿线设置的车站,它可建于地下、也可建于地面或高架。

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铁站多建设与地下,空间环境比较封闭,需要采用换风系统,对地铁贴站内进行换气通风。但是现有的地铁站内换风装置换风效果不佳,不能够有效对地铁站进行换风通气,使站内人员会产生闷气,造成身体不适,并且现有的地铁站内换风装置出风口不能够调节,不能够根据站内情况调整出风口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现有的地铁站内换风装置换风效果不佳,不能够有效对地铁站进行换风通气,使站内人员会产生闷气,造成身体不适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的地铁站内换风装置出风口不能够调节,不能够根据站内情况调整出风口大小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包括换风管道;所述换风管道内部自右向左设置有nicoler杀菌机构、过滤除湿机构和换风机构,所述换风管道左端设置有出风口调节机构,所述nicoler杀菌机构和过滤除湿机构相配合;

所述出风口调节机构包括支撑立板、安装座、伸缩杆和出风挡板,所述换风管道内部上下端均固接有支撑立板,换风管道左端上下侧均转动连接有出风挡板,所述支撑立板左端固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铰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管活动端与出风挡板下端铰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换风管道左端固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侧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固接有转杆,所述出风挡板右端固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插入转槽内,并与转杆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nicoler杀菌机构包括一号挡板、二号挡板、一号负压风扇、二号负压风扇和过滤板,所述换风管道内部右端安装有两个一号挡板,两个所述一号挡板之间设置有二号挡板,位于所述二号挡板右侧上端安装有一号负压风扇,位于所述二号挡板左侧下端安装有二号负压风扇,所述一号负压风扇和二号负压风扇出风端均设置有过滤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一号挡板上端设置有一号通口,所述二号挡板下端设置有二号通口,所述一号通口与一号负压风扇吸风端相配合,所述二号通口与二号负压风扇吸风端相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二号挡板、一号负压风扇和二号负压风扇均固接在换风管道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除湿机构包括石墨吸附板和吸水棉板,所述石墨吸附板和吸水棉板均固接在换风管道内部,所述石墨吸附板位于吸水棉板左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换风机构包括风扇罩和吸风扇,所述风扇罩安装在换风管道内,所述风扇罩内部安装有吸风扇。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吸风扇将站外空气通入站内,在换风管道内充分流动,并有效增大空气流速,提高换风效率,提高站内人员的舒适度;通过一号负压风扇和二号负压风扇将空气流动,通过过滤板对空气进行杀菌过滤,有效处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站内空气质量;通过吸水棉板和石墨吸附板有效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水分,降低换风管道内壁细菌滋生的环境,提高空气质量;通过伸缩杆伸长或缩短,使出风挡板发生转动,有效增大出风口,提高空气流量,保证站内空气的清新度,并能够根据站内情况快速有效的的调整出风口的大小,提高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nicoler杀菌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换风管道,2-nicoler杀菌机构,201-一号挡板,202-二号挡板,203-一号负压风扇,204-二号负压风扇,205-过滤板,206-一号通口,207-二号通口,3-过滤除湿机构,301-石墨吸附板,302-吸水棉板,4-换风机构,401-风扇罩,402-吸风扇,5-出风口调节机构,501-支撑立板,502-安装座,503-伸缩杆,504-出风挡板,505-转动套,6-支撑座,601-转槽,602-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包括换风管道1;换风管道1内部自右向左设置有nicoler杀菌机构2、过滤除湿机构3和换风机构4,具体的,过滤除湿机构3包括石墨吸附板301和吸水棉板302,石墨吸附板301和吸水棉板302均固接在换风管道1内部,石墨吸附板301位于吸水棉板302左侧。换风机构4包括风扇罩401和吸风扇402,风扇罩401安装在换风管道1内,风扇罩401内部安装有吸风扇402。换风管道1左端设置有出风口调节机构5,nicoler杀菌机构2和过滤除湿机构3相配合。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3,出风口调节机构5包括支撑立板501、安装座502、伸缩杆503和出风挡板504,换风管道1内部上下端均固接有支撑立板501,换风管道1左端上下侧均转动连接有出风挡板504,支撑立板501左端固接有安装座502,安装座502上铰接有伸缩杆503,伸缩管503活动端与出风挡板504下端铰接。换风管道1左端固接有支撑座6,支撑座6内侧开设有转槽601,转槽601内固接有转杆602,出风挡板504右端固接有转动套505,转动套505插入转槽601内,并与转杆602转动连接。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nicoler杀菌机构2包括一号挡板201、二号挡板202、一号负压风扇203、二号负压风扇204和过滤板205,换风管道1内部右端安装有两个一号挡板201,两个一号挡板201之间设置有二号挡板202,位于二号挡板202右侧上端安装有一号负压风扇203,位于二号挡板202左侧下端安装有二号负压风扇204,一号负压风扇203和二号负压风扇204出风端均设置有过滤板205。一号挡板201上端设置有一号通口206,二号挡板202下端设置有二号通口207,一号通口206与一号负压风扇203吸风端相配合,二号通口207与二号负压风扇204吸风端相配合。二号挡板202、一号负压风扇203和二号负压风扇204均固接在换风管道1内。

参照图1至图3,使用本实施时,吸风扇402启动,使换风管道1内的空气自右向左流动;一号负压风扇203和二号负压风扇204启动,使空气通过一号通口206、二号通口207,经过过滤板205进行杀菌消毒;空气经过nicoler杀菌机构2进行处理后,经过吸水棉板302和石墨吸附板301有效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水分;通过吸风扇402使处理后的空气从换风管道1左端通入站内;根据站内情况,伸长或缩短伸缩杆503,使出风挡板504向外或向内转动,增大或减小出气口的间隙,调整空气流量和空气流向,对站内有效换气。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