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新风地道预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4242发布日期:2021-02-09 21:0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车站新风地道预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工程通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新风地道预冷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新风负荷是地铁空调负荷的重要部分,地铁车站一般敷设在地下,轨面埋深一般在地面15m以下。车站底板以下土壤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在车站底板以下平行于轨行区设置两条轨底新风预冷风道,利用风道周围土壤与风道内空气换热,可降低室外新风温度,达到减小车站新风负荷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车站新风地道预冷系统,利用地铁车站底板下方深层土壤的蓄热能力,在车站板底以下设置预冷风道,结合车站风井井壁的作用,实现对地铁车站新风的预冷。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地铁车站新风地道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0006]
所述系统包括三部分结构,分别为新风井、新风道和轨底预冷风道;
[0007]
新风井竖直设置于地铁车站端部,新风井进风口与室外连通;
[0008]
轨底预冷风道水平设置于地铁车站底板下方;
[0009]
新风井出风口通过地铁车站内设置的新风道接入轨底预冷风道进风口,轨底预冷风道出风口接入地铁车站通风空调机房。
[0010]
新风道自新风井底部引出,水平延伸到地铁车站端部,向下竖直接入轨底预冷风道。
[0011]
轨底预冷风道设置于车站站台底板下方。
[001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3]
本实用新型中,轨底预冷风道设置在车站底板以下,从车站一端新风井至另一端通风空调机房,充分利用车站埋深的优势,轨底预冷风道可贯穿车站公共区与设备区,长度方向与土壤换热。车站新风经过预冷后进入车站空气处理设备,降低车站空调新风负荷。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面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剖面图。
[0016]
图中:新风井(1)、新风道(2)、轨底预冷风道(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车站新风地道预冷系统,利用新风井1与轨底预冷风道3与深层土壤换热,对地铁车站新风进行预冷。
[0019]
所述系统包括三部分结构,分别为新风井1、新风道2和轨底预冷风道3;新风井1竖直设置于地铁车站端部,新风井1进风口与室外连通;轨底预冷风道3水平设置于地铁车站底板下方;新风井1出风口通过新风道2接入轨底预冷风道3进风口,轨底预冷风道3出风口接入地铁车站通风空调机房。新风道2自新风井1底部引出,水平延伸到地铁车站端部,向下竖直接入轨底预冷风道3。轨底预冷风道3设置于车站底板下方。
[0020]
车站新风从室外经过新风井1、新风道2以及轨底预冷风道3引入车站,在新风井1与轨底预冷风道3与结构壁面进行换热,将室外高温新风进行预冷,到达降低空调新风负荷的目的。车站新风从车站一端新风井1引入后,经过新风道2进入站台板下轨底预冷风道3,空气经过风道预冷后进入站厅另一端的通风空调机房,进入空气处理机组或风机吸入端。根据室外空气参数,还可在新风道2或轨底预冷风道3内设置冷却盘管、喷水室等预冷设备,强化预冷效果。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