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环保型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9638发布日期:2021-03-27 00:0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水环保型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水环保型冷却塔。


背景技术:

2.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冷却塔是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静、动态结构力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产物。水质为多变量的函数,冷却更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效应综合的过程。
3.现有技术中,节水环保型冷却塔,进入冷却塔的空气与冷却水在塔内进行热湿交换,冷却水的温度降低,并由于蒸发现象丧失部分水分,同时,冷却塔淋水填料受风不均匀,使得装置冷却效果差。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水环保型冷却塔,具有减少水分丧失、冷却效果更好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节水环保型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上端固定套接有出风斗,所述出风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内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的下端焊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出风斗的内滑动套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活性炭板,所述塔体的左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塔体的上端滑动套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塔体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端设置有转轴,所述支撑板内滑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外侧啮合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下端设置有喷淋头,所述进水管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外侧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焊接有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淋水填料。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出风斗内滑动套接安装板,并在安装板内设置活性炭板,水蒸气通过风机抽吸通过活性炭板,水蒸气在活性炭板上凝结,形成水珠,滴落进入塔体内,同时,风机扇叶转动时,通过连接轴带动安装板转动,驱使水珠被甩出进入塔体内,保持活性炭板的通透性;
8.通过在塔体上焊接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电机,电机的转轴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配合驱使进水管转动,进水管转动带动通过支撑杆带动框架转动,框架转动带动淋水填料转动,使得淋水填料受风更加均匀,使得淋水填料对水的冷却效果更好,同
时,淋水填料倾斜安装在框架内,转动的同时使得淋水填料上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受到向上的作用力,使得水在淋水填料上滞留时间更长,进而增加淋水填料上水和空气的接触时间,使得装置冷却效果更好。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匀分布在安装板上,四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置有活性炭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设置多个活性炭板,使得出风效率更高。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风斗的下端内侧开设有滚槽,所述滚槽内设置有钢珠,所述钢珠的上端接触连接有安装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安装板转动时和出风斗之间的摩擦力。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塔体的上端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呢滑动套接有进水管。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水管的下端位于塔体内。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水管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接触连接有塔体。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进水管进行支撑。
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淋头有多个,多个所述喷淋头均匀分布在分流管的下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分流管出水更加均匀,水与空气接触面接更大。
1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塔体的右端固定套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控制塔体底部冷却水的流出。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通过在出风斗内滑动套接安装板,并在安装板内设置活性炭板,水蒸气通过风机抽吸通过活性炭板,水蒸气在活性炭板上凝结,形成水珠,滴落进入塔体内,同时,风机扇叶转动时,通过连接轴带动安装板转动,驱使水珠被甩出进入塔体内,保持活性炭板的通透性。
23.2.通过在塔体上焊接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电机,电机的转轴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配合驱使进水管转动,进水管转动带动通过支撑杆带动框架转动,框架转动带动淋水填料转动,使得淋水填料受风更加均匀,使得淋水填料对水的冷却效果更好,同时,淋水填料倾斜安装在框架内,转动的同时使得淋水填料上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受到向上的作用力,使得水在淋水填料上滞留时间更长,进而增加淋水填料上水和空气的接触时间,使得装置冷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施例的图1中的安装板俯视图。
26.图3是本实施例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27.图4是本实施例的图1中的b处放大图。
28.图中,1、塔体;2、出风斗;3、风机;4、扇叶;5、连接轴;6、安装板;7、安装槽;8、活性
炭板;9、滚槽;10、钢珠;11、进风口;12、进水管;13、第一锥齿轮;14、支撑板;15、电机;16、转轴;17、第二锥齿轮;18、导向孔;19、限位板;20、分流管;21、喷淋头;22、支撑套;23、支撑杆;24、连接杆;25、框架;26、淋水填料;27、出水管;28、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实施例:
31.参照图1、图3,一种节水环保型冷却塔,包括塔体1,塔体1的上端固定套接有出风斗2,出风斗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风机3,风机3内设置有扇叶4,扇叶4的下端焊接有连接轴5,连接轴5的下端焊接有安装板6,出风斗2的内滑动套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内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内设置有活性炭板8,塔体1的左端开设有进风口11,塔体1的上端滑动套接有进水管12,进水管12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3,塔体1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的右端设置有转轴16,支撑板14内滑动套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右端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的外侧啮合有第一锥齿轮13,进水管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20,分流管20的下端设置有喷淋头21,进水管12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支撑套22,支撑套22的外侧焊接有支撑杆23,支撑杆23的下端焊接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的下端焊接有框架25,框架25内设置有淋水填料26。
32.参照图2,安装槽7有四个,四个安装槽7内均匀分布在安装板6上,四个安装槽7内均设置有活性炭板8。通过设置多个安装槽7,可以设置多个活性炭板8,使得出风效率更高。
33.参照图3,出风斗2的下端内侧开设有滚槽9,滚槽9内设置有钢珠10,钢珠10的上端接触连接有安装板6。通过设置滚槽9和钢珠10配合,减小安装板6转动时和出风斗2之间的摩擦力。
34.参照图4,塔体1的上端开设有导向孔18,导向孔18呢滑动套接有进水管12。通过设置导向孔18,使得进水管12的下端位于塔体1内。
35.参照图4,进水管12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限位板19,限位板19的下端接触连接有塔体1。通过设置限位板19,对进水管12进行支撑。
36.参照图1,喷淋头21有多个,多个喷淋头21均匀分布在分流管20的下端。通过设置多个喷淋头21,使得分流管20出水更加均匀,水与空气接触面接更大。
37.参照图1,塔体1的右端固定套接有出水管27,出水管27上设置有截止阀28。通过设置截止阀28,可以控制塔体1底部冷却水的流出。
38.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装置对冷却水进行冷却时,风机3启动抽吸塔体1内的空气,是的外接空气通过进风口11进入塔体1内,对淋水填料26进行冷却,同时,进水管12向塔体1内进入热水,启动电机15,电机15启动转轴16转动,转轴16带动第二锥齿轮17转动,第二锥齿轮17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3转动,第一锥齿轮13带动进水管12转动,进水管12带动支撑杆23转动,支撑杆23通过连接杆24带动框架25转动,框架25带动淋水填料26转动,使得淋水填料26受风更加均匀,使得淋水填料26对水的冷却效果更好,同时,淋水填料26倾斜安装在框架25内,转动的同时使得淋水填料26上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受到向上的作用力,使得水在淋水填料26上滞留时间更长,进而增加淋水填料26上水和空气的接触时间,使得装置冷却效果更好。当塔体1内的水蒸气被抽吸进入出风斗2时,水蒸气通过活性炭板8,水
蒸气在活性炭板8上凝结,形成水珠,滴落进入塔体1内,同时,风机3扇叶4转动时,通过连接轴5带动安装板6转动,驱使水珠被甩出进入塔体1内,保持活性炭板8的通透性。
3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