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8455发布日期:2021-04-09 12:4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作为现代建筑的基础设施,起着调节温湿度的重要作用。在现有各种空调系统中,以毛细管为末端的空调系统具有温度柔和、无吹风感、无噪声、无细菌滋生的优点,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结构较为复杂,控制不便,能耗高,且时常出现结露和失压的现象,影响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空调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耗低的优点,可有效避免结露和失压的现象,提高了安全性。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包括新风单元、冷热水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新风单元包括新风机组、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新风机组的送风通道和送风风机设置在送风主管路上,新风机组的排风通道和排风风机设置在排风主管路上,各房间分别通过送风支管和排风支管对应与送风主管路和排风主管路连接,送风支管上设有送风阀,排风支管上设有排风阀;所述冷热水单元包括冷热水机组、板式换热器以及设置于各房间的毛细管末端,冷热水机组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连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各房间的毛细管末端分别通过分集水器与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连接构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于各房间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油烟机启闭检测器和排风扇启闭检测器,控制器分别与送风阀、排风阀、分集水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油烟机启闭检测器和排风扇启闭检测器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新风机组、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和冷热水机组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新风机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中的上热回收器、下热回收器、压缩机、蒸发器、膨胀阀和冷凝器,所述上热回收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盐溶液喷淋装置、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一盐溶液槽,所述下热回收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盐溶液喷淋装置、第二换热装置和第二盐溶液槽,第一盐溶液喷淋装置通过管路与第二盐溶液槽连接,第二盐溶液喷淋装置通过管道与第一盐溶液槽连接,所述压缩机、蒸发器、膨胀阀和冷凝器依次连接,蒸发器处于下热回收器的右侧位置,冷凝器处于上热回收器的左侧位置;新风依次流过下热回收器和蒸发器的通路为送风通道,回风依次流过上热回收器和冷凝器的通路为排风通道。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新风机组在下热回收器的左右侧对应设有过滤装置和表冷器,表冷器处于蒸发器的左侧位置。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以及连接第一盐溶液喷淋装置和第二盐溶液槽的管路上分别设有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新风单元、冷热水单元和控制单元,使新风单元设置新风机组、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将新风机组的送风通道和送风风机设置在送风主管路上,将新风机组的排风通道和排风风机设置在排风主管路上,让各房间分别通过送风支管和排风支管对应与送风主管路和排风主管路连接,并在送风支管上设置送风阀,在排风支管上设置排风阀;使冷热水单元设置冷热水机组、板式换热器以及布置在各房间的毛细管末端,让冷热水机组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连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让各房间的毛细管末端分别通过分集水器与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连接构成第二循环回路;使控制单元设置控制器以及布置于各房间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油烟机启闭检测器和排风扇启闭检测器,让控制器分别与送风阀、排风阀、分集水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油烟机启闭检测器和排风扇启闭检测器连接。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耗低的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新风单元和冷热水单元,实现了温度和湿度的独立控制,提高了控制的灵活性,有利于节能和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通过油烟机启闭检测器检测各房间的油烟机是否开启,并将检测信号传给控制器,通过排风扇启闭检测器检测各房间的排风扇是否开启,并将检测信号传给控制器,当某一房间的油烟机或/和排风扇开启时,通过控制器关闭对应房间的排风阀即可使该房间保持正压环境,避免了因失压影响舒适性的现象;在夏季制冷工况下,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各房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检测信号传给控制器,根据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判断是否达到露点,当某一房间即将达到露点时,通过控制器关闭对应房间的分集水器即可有效避免结露现象,提高了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中新风机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新风单元、冷热水单元和控制单元。使新风单元设置新风机组11、送风风机12和排风风机13。将新风机组11的送风通道和送风风机12设置在送风主管路上,将新风机组11的排风通道和排风风机13设置在排风主管路上。让各房间分别通过送风支管和排风支管对应与送风主管路和排风主管路连接,并在送风支管上设置送风阀14,在排风支管上设置排风阀15。使冷热水单元设置冷热水机组21、板式换热器22以及布置在各房间的毛细管末端23。让冷热水机组21与板式换热器22的一次侧连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让各房间的毛细管末端23分别通过分集水器24与板式换热器22的二次侧连接构成第二循环回路。使控制单元设置控制器31以及布置在各房间的温度传感器32、湿度传感器33、油烟机启闭检测器34和排风扇启闭检测器35,并让控制器31分别与送风阀14、排风阀15、分集水器24、温度传感器32、湿度传感器33、油烟机启闭检测器34和排风扇启闭检测器35连接。

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耗低的防失压防结露的毛细管空调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新风单元和冷热水单元,实现了温度和湿度的独立控制,提高了控制的灵活性,有利于节能和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通过油烟机启闭检测器34检测各房间的油烟机是否开启,并将检测信号传给控制器31,通过排风扇启闭检测器35检测各房间的排风扇是否开启,并将检测信号传给控制器31,当某一房间的油烟机或/和排风扇开启时,通过控制器31关闭对应房间的排风阀15即可使该房间保持正压环境,避免了因失压影响舒适性的现象。在夏季制冷工况下,通过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检测各房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检测信号传给控制器31,根据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判断是否达到露点,当某一房间即将达到露点时,通过控制器31关闭对应房间的分集水器24即可有效避免结露现象,提高了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均设有循环泵,以提供循环驱动力;控制器31还分别与新风机组11、送风风机12和排风风机13和冷热水机组21连接,以便根据不同工况调节各设备的运行参数,从而实现节能目的。

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使新风机组11采用了以下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中的上热回收器111、下热回收器112、压缩机113、蒸发器114、膨胀阀115和冷凝器116。使上热回收器11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盐溶液喷淋装置、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一盐溶液槽,使下热回收器112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盐溶液喷淋装置、第二换热装置和第二盐溶液槽,并让第一盐溶液喷淋装置通过管路与第二盐溶液槽连接,让第二盐溶液喷淋装置通过管道与第一盐溶液槽连接。使压缩机113、蒸发器114、膨胀阀115和冷凝器116依次连接构成热泵,并将蒸发器114设置在下热回收器112的右侧位置,将冷凝器116设置在上热回收器111的左侧位置。其中,新风依次流过下热回收器112和蒸发器114的通路为送风通道,回风依次流过上热回收器111和冷凝器116的通路为排风通道。这一设置的新风机组11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稳定可靠的优点,通过设置上热回收器111和下热回收器112并使两者组成盐溶液热回收装置,在夏季制冷工况下,利用下热回收器112对新风的预冷处理,既能增强新风除湿效果,又能实现节能目的。另外,为提高新风处理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还在下热回收器112的左右侧对应设置了过滤装置117和表冷器118,且使表冷器118处于蒸发器114的左侧位置,以增强新风预冷效果。在实际应用中连接第一盐溶液喷淋装置和第二盐溶液槽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以便输送盐溶液。需要说明的是,新风机组11不限于以上列举形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