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4070发布日期:2021-06-18 16:1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属于热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常用于热交换中,目前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的折弯部与翅片并不是完全垂直会存在较大的有圆角及倾斜的情况,无法达到更高的热交换效率,翅片的翅根与翅尖的厚度相同,使得翅片无法牢固的焊接在管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包括管体和翅片,所述翅片设置在管体上,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翅片上设置有用于导流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翅片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的内部为翅根,所述翅片的外部为翅尖。

进一步地,所述翅根的厚度大于翅尖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翅根的厚度为0.6mm,所述翅尖的厚度为0.4mm。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部包括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均设置在管体的一侧,所述第三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均设置在管体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均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以及第二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均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连接,所述第三折弯部与第四折弯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翅片沿着管体的轴线方向呈阵列排布、并焊接在管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的底部为进口,所述翅片的顶部为出口。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在工作时,气体可从进口进入到相邻两个翅片组成的通道内,再从出口流出,气体在流经通道的时候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可阻挡气体缓慢流经通道,使得气体与翅片充分接触,以提高其热交换效率和面积,由于翅根的厚度大于翅尖的厚度,使得翅片可牢固的焊接在管体上,同时也方便对翅尖的部位进行折弯、进而形成折弯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体1、翅片2、折弯部3、翅根4、翅尖5、

第一折弯部31、第二折弯部32、第三折弯部33、第四折弯部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6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包括管体1和翅片2,翅片2设置在管体1上,翅片2上设置有用于导流的折弯部3,折弯部3与翅片2垂直设置,翅片2的内部为翅根4,翅片2的外部为翅尖5,翅根4的厚度大于翅尖5的厚度,翅根4的厚度为0.6mm,翅尖5的厚度为0.4mm。

本实施例中的折弯部3包括第一折弯部31、第二折弯部32、第三折弯部33和第四折弯部34,第一折弯部31和第二折弯部32均设置在管体1的一侧,第三折弯部33和第四折弯部34均设置在管体1的另一侧。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折弯部31和第三折弯部33均竖直设置,第二折弯部32和第四折弯部34均倾斜设置,第一折弯部31和第三折弯部33,以及第二折弯部32和第四折弯部34均对称设置,第一折弯部31与第二折弯部32连接,第三折弯部33与第四折弯部34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翅片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翅片2沿着管体1的轴线方向呈阵列排布、并焊接在管体1上,翅片2的底部为进口,翅片2的顶部为出口。

具体的说,该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在工作时,气体可从进口进入到相邻两个翅片2组成的通道内,再从出口流出,气体在流经通道的时候第一折弯部31、第二折弯部32、第三折弯部33和第四折弯部34可阻挡气体缓慢流经通道,使得气体与翅片2充分接触,以提高其热交换效率和面积,由于翅根4的厚度大于翅尖5的厚度,使得翅片2可牢固的焊接在管体1上,同时也方便对翅尖5的部位进行折弯、进而形成折弯部3。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包括管体(1)和翅片(2),所述翅片(2)设置在管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2)上设置有用于导流的折弯部(3),所述折弯部(3)与翅片(2)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2)的内部为翅根(4),所述翅片(2)的外部为翅尖(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根(4)的厚度大于翅尖(5)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根(4)的厚度为0.6mm,所述翅尖(5)的厚度为0.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3)包括第一折弯部(31)、第二折弯部(32)、第三折弯部(33)和第四折弯部(34),所述第一折弯部(31)和第二折弯部(32)均设置在管体(1)的一侧,所述第三折弯部(33)和第四折弯部(34)均设置在管体(1)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31)和第三折弯部(33)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折弯部(32)和第四折弯部(34)均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31)和第三折弯部(33),以及第二折弯部(32)和第四折弯部(34)均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31)与第二折弯部(32)连接,所述第三折弯部(33)与第四折弯部(3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翅片(2)沿着管体(1)的轴线方向呈阵列排布、并焊接在管体(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2)的底部为进口,所述翅片(2)的顶部为出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属于热工设备领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和翅片,所述翅片设置在管体上,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翅片上设置有用于导流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翅片垂直设置;所述翅片的内部为翅根,所述翅片的外部为翅尖;所述翅根的厚度大于翅尖的厚度。该双金属一体式翅片管在工作时,气体可从进口进入到相邻两个翅片组成的通道内,再从出口流出,气体在流经通道的时候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可阻挡气体缓慢流经通道,使得气体与翅片充分接触,以提高其热交换效率和面积,由于翅根的厚度大于翅尖的厚度,使得翅片可牢固的焊接在管体上,同时也方便对翅尖的部位进行折弯、进而形成折弯部。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强;虞红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菲德博管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4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