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型茶叶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0446发布日期:2021-06-08 17:3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型茶叶烘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烘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型茶叶烘箱。


背景技术:

2.茶叶作为一种传统、健康的饮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茶叶在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加工工艺一般为摊晾、杀青、揉捻、理条、烘干。烘干是茶叶制作的一道重要工序,主要目的是去除茶叶里的水分,同时达到茶叶定型及耐氧化的目的。
3.茶叶烘干通常需要利用烘箱,烘箱的原理本身为一种现有技术,通过数显仪表与温感器的连接来控制温度,采用热风循环送风方式,热风循环系统分为水平式和垂直式。均经精确计算,风源是由送风马达运转带动风轮经由电热器,将热风送至风道后进入烘箱工作室,且将使用后的空气吸入风道成为风源再度循环加热运用,如此可有效提高温度均匀性。如箱门使用中被开关,可借此送风循环系统迅速恢复操作状态温度值。
4.目前,公开号为cn207763384,公开日为2018年8月24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烘箱,其结构包括把手、箱门、减震项圈、散热孔、控制面板、电控器,还设有加热装置,导线与加热装置相连接,当工作人员将茶叶放在茶叶烘箱上时,通过加热器中的加热装置散发热量实现对茶叶进行烘干,通过导线给予加热装置电能,通过接线端口将电能导入引出棒,然后通过引出棒给电热丝通电,让电热丝散发热量,通过填充料保证了电热丝与空气隔绝,中心位置不发生偏移而碰及护套管,且填充料通过氧化镁粉来填充,氧化镁粉填充既绝缘又导热性强,这样单位面积发热量就可增加十几倍,从而在使用相同的电量时,可以大大提高散发的热量,且加热器内设有多个加热装置可以均匀地烘干茶叶。
5.该种茶叶烘箱的茶叶烘箱箱体内插入有多个收纳盘,收纳盘内即可供茶叶放置,而当收纳盘内的茶叶烘干完毕后,操作人员就需要一个个的将收纳盘从茶叶烘箱箱体内移出,随后将多个收纳盘搬运至下一步加工地点,此时就会费时费力,不利于进行高效的茶叶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型茶叶烘箱,能够比较高效的移动多个收纳盘。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型茶叶烘箱,包括烘箱本体、位于烘箱本体内的工作室、多个位于工作室内的收纳盘,还包括供多个收纳盘放置且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位于底部且呈矩形的底座、两根分别位于底座端部的两侧且沿竖直向上方向延伸的立柱、多个固定在立柱上且沿着立柱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横杆,所述横杆的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燕尾状,所述收纳盘底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供横杆嵌入的燕尾槽,所述底座远离立柱的一端处设置有呈“冂”字形的限位杆,所述底座上设置供限位杆的下端嵌入的限位套,所述横杆远离立柱的一端抵触在限位杆的侧壁上,所述底座下侧的四个折角处均安装有自锁脚轮。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盘底壁上开设有多个呈长条形的透气孔。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侧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侧立柱上的加强杆。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杆上开设有防滑条纹。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套内设置有用于抵紧在限位杆外壁上的橡胶阻尼环。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当需要将多个收纳盘放入烘箱本体的工作室内时,利用不锈钢的支架,收纳盘底壁上的燕尾槽即可供支架上的横杆嵌入,此时收纳盘即可支撑在两侧横杆之间,且由于横杆的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燕尾状,此时横杆嵌入在燕尾槽内后,收纳盘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即可被限位;而当多个收纳盘在支架上放置完毕后,将呈“冂”字形的限位杆下端嵌入在底座上的限位套内,使得横杆远离立柱的一端抵触在限位杆的侧壁上,此时限位杆即可对收纳盘在横杆上的移动进行限位,从而避免收纳盘从横杆上滑落;最终即可完成多个收纳盘在支架上的稳定放置,随后利用底座下侧的四个折角处均安装的自锁脚轮,操作人员推动支架即可将支架移入工作室内;
14.而当收纳盘内的茶叶在烘箱本体内烘干完毕后,操作人员直接将支架从工作室内拉出来后,即可将支架连同烘干完毕的茶叶送至下一步加工地点,无需操作人员一个个的将收纳盘从工作室内取出,最终即可实现比较高效的移动多个收纳盘;
15.2.利用收纳盘底壁上开设的多个呈长条形的透气孔,透气孔即可有利于收纳盘内茶叶的高效烘干;
16.3.利用加强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侧立柱上,加强杆即可增加两侧立柱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当需要移动支架时,手握加强杆后即可实现比较方便的移动支架,其中利用加强杆上开设的防滑条纹,防滑条纹即可有利于手掌与加强杆之间的稳定握持,避免手掌的打滑;
17.4.当限位杆的下端嵌入在限位套内后,利用橡胶阻尼环抵紧在限位杆的外壁上,从而通过橡胶阻尼环提供阻尼力,最终即可有利于限位杆稳定的嵌入在限位套内。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收纳盘、支架和限位杆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烘箱本体;11、工作室;2、收纳盘;21、燕尾槽;22、透气孔;3、支架;31、底座;311、限位套;312、橡胶阻尼环;32、立柱;33、横杆;4、限位杆;5、自锁脚轮;6、加强杆;61、防滑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一种高效型茶叶烘箱,参照图1,该种高效型茶叶烘箱包括烘箱本体1、工作室11、多个收纳盘2、支架3,其中烘箱本体1的内部结构本身为一种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而工作室11开设在烘箱本体1内,同时多个收纳盘2用于装载茶叶后放入至工作室11内,且收纳
盘2底壁上开设有多个呈长条形的透气孔22,其中支架3则是用于供多个收纳盘2放置,且支架3整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23.参照图1、图2,支架3包括底座31、两根立柱32、多个横杆33;其中底座31位于底壁且呈矩形,而两根立柱32分别位于底座31端部的两侧,且立柱32的下端焊接在底座31上,同时立柱32沿竖直向上方向延伸,而两侧立柱32之间还设置有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侧立柱32上的加强杆6,且加强杆6上还开设有防滑条纹61;其中多个横杆33则设置在两根立柱32上,横杆33的一端焊接在立柱32上且沿水平方向延伸,同时多个横杆33沿着立柱32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且横杆33的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燕尾状,其中收纳盘2底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供横杆33嵌入的燕尾槽21。
24.参照图1、图2,底座31远离立柱32的一端处还设置有呈“冂”字形的限位杆4,其中底座31上焊接有限位套311,限位套311即可供限位杆4的下端嵌入,而限位套311内还粘结有橡胶阻尼环312,橡胶阻尼环312则是用于抵紧在限位杆4的外壁上;同时横杆33远离立柱32的一端抵触在限位杆4的侧壁上,而底座31下侧的四个折角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自锁脚轮5。
25.原理:当需要将多个收纳盘2放入烘箱本体1的工作室11内时,利用不锈钢的支架3,收纳盘2底壁上的燕尾槽21即可供支架3上的横杆33嵌入,此时收纳盘2即可支撑在两侧横杆33之间,且由于横杆33的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燕尾状,此时横杆33嵌入在燕尾槽21内后,收纳盘2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即可被限位;而当多个收纳盘2在支架3上放置完毕后,将呈“冂”字形的限位杆4下端嵌入在底座31上的限位套311内,使得横杆33远离立柱32的一端抵触在限位杆4的侧壁上,此时限位杆4即可对收纳盘2在横杆33上的移动进行限位,从而避免收纳盘2从横杆33上滑落;最终即可完成多个收纳盘2在支架3上的稳定放置,随后利用底座31下侧的四个折角处均安装的自锁脚轮5,操作人员推动支架3即可将支架3移入工作室11内。
26.而当收纳盘2内的茶叶在烘箱本体1内烘干完毕后,操作人员直接将支架3从工作室11内拉出来后,即可将支架3连同烘干完毕的茶叶送至下一步加工地点,无需操作人员一个个的将收纳盘2从工作室11内取出,最终即可实现比较高效的移动多个收纳盘2。
2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