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一体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0574发布日期:2021-06-01 23:2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风一体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一体窗。



背景技术:

目前有多种形式的新风净化一体窗的产品,可在门窗关闭的情况下,将室外的空气过滤成洁净的自然空气提供给室内,同时把室内已经污浊的空气排放到室外,完成有组织的进风、排风、代替开窗通风。

目前,将能实现通风功能的电器直接固定在窗户内,在安装时一般要重新开洞或预留玻璃洞口,安装时需要打胶及螺钉连接等的工艺组合,当电器损坏时,并不能返厂维修,需要人工上门维修,增加了人工成本。另外,将电器元件直接安装在窗体的边框内,这样虽然不需要打胶及螺钉连接等的工艺组合,但是会使得窗体边框要求更高,工艺更复杂,使得边框与电器元件一起加工会增加生产时间和成本,且当窗体边框固定在窗户上时,电器损坏时,也不能返厂维修,需要人工上门维修,且里面的电器元件损坏时,无法维修只能更换整根窗体边框,这样更换需要拆掉整个窗户,不仅麻烦且更换成本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电器与窗户安装复杂以及电器不能返厂维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一体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一体窗,包括:

窗户框架,其包括一根第一型材以及多根第二型材;

窗户本体,其设于所述窗户框架内;以及

新风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型材包括后盖、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面板,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后盖固接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一侧,所述面板可拆卸设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的另一侧,即所述第一型材内形成一容置腔,所述新风装置可拆卸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后盖上设有将所述容置腔与室外连通的通孔,所述面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容置腔端口处,且所述面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容置腔端口的宽度。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的形状完全一致,且所述第一框体或第二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框型材、中框型材和外框型材,所述外框型材上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内框型材上设有第二卡接槽。

优选的是,所述后盖相对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相匹配的第一卡接块。

优选的是,所述容置腔端口处还至少设有一块挡板,所述第二卡接槽内设有压块,所述压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板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且所述面板与所述挡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面板一面呈平面,另一面呈弧面,且所述弧面上向其内部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至少设有一卡块,所述挡板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还设有与所述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是,所述新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室外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所述壳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出风室和进风室,所述室内出风口设于与所述面板相对应的所述出风室一面上,所述室外进风口设于所述进风室的底面且与所述通孔相对应;且所述出风室内设有至少一台第一风机,且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进风室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口相对应;所述进风室内靠近所述室外进风口处设有进风装置;

其中,所述进风装置包括过风板、挡风板以及驱动器,所述过风板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过风孔,所述挡风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过风孔相对应的第二过风孔,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挡风板运动使得所述挡风板遮挡所述第一过风孔或打开所述第一过风孔。

优选的是,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器和控制面板设于室内墙壁或设于所述壳体内。

优选的是,所述进风室位于所述第一风机正下方设有过滤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进风室内还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进风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且所述加热装置靠近所述进风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出风室和所述进风室的一侧还设有室内排风室,所述室内排风室一端设有第三进风口,另一端通过室外出风管道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且所述室外出风管道的出口处设有第二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型材包括后盖、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面板,通过后盖、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面板形成一容置腔,将该新风装置活动设于型材内,这样设置不仅安装方便,而且维修也方便,不需要上门维修,只需要将新风装置取下送维修点维修,节约了成本;

2.第一型材与新风装置可同时生产,这样生产速度快,且当新风装置完全损坏时,不用连型材一起更换,只需要更换新风装置即可,降低了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新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进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新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新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一体窗,包括:

窗户框架1,其包括一根第一型材11以及多根第二型材12;

其中,窗户框架1是根据窗户的形状大小来搭建的,即根据窗户的形状大小大小来选择第一型材11最优的位置,第一型材11的位置可以为上梁、下梁、左梁、右梁或中挺;选定好第一型材11位置后,根据窗户的形状大小生产出多根不同长度的第二型材12,使得多根第二型材12和一根第一型材11组成窗户框架1;

窗户本体2,其包括玻璃和窗扇,玻璃或者窗扇设于窗户框架1内形成完整的窗户;以及

新风装置3,用于将室外的空气输送到室内。

参照图2,第一型材11包括后盖113、第一框体111、第二框体112及面板114,第一框体111与第二框体112间隔平行设置,后盖113固接于第一框体111和第二框体112一侧,面板114可拆卸设于第一框体111和第二框体112的另一侧,即第一型材11内形成一容置腔,新风装置3可拆卸设于容置腔内,后盖113上设有将容置腔与室外连通的通孔1131,面板114可拆卸连接在容置腔端口处,且面板114的宽度小于容置腔端口的宽度。通过上述结构,新风装置3可拆卸设于第一型材11内,即新风装置3可单独生成不用与第一型材11一起生产,这样不仅生成速度加快,且安装维修方便;现有技术中新风装置3是与窗户框架1是一起生产的,这样安装到室内窗户上时,当新风装置3损坏时,只能通过维修人员上门维修,这样就会增加了售后成本,且新风装置完全损坏时,需要更换这根新风装置的型材,这样不仅费力费时,而且更加浪费钱;而现在新风装置3活动安装在窗户框架1内,这样不仅方便安装,而且维修或者更换新风装置3方便且省钱。另外,第一型材11采用双框体结构,由双框体组成的放置新风装置的容置腔,不会破坏窗户框架1结构,使得窗户框架1的荷载及稳固性更好;且当取出新风装置时,该第一型材是一个完整结构,不影响整体窗户的美观和性能。

进一步地,第一框体111和第二框体112的形状完全一致,且第一框体111或第二框体112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框型材1111、中框型材1113和外框型材1112,外框型材1112上设有第一卡接槽,内框型材1111上设有第二卡接槽。

参照图3,后盖113相对的两端均设有与第一卡接槽相匹配的第一卡接块1132;将第一卡接块1132与第一卡接槽相匹配且通过胶水使得后盖113与第一框体111和第二框体112连接,这样设置安装连接方便,因容置腔内部方便伸入工具进行螺钉打孔连接。

进一步地,通孔1131位于后盖113的下方,这样不仅不影响空气的流通,而且下雨或下雪天,雨水或雪花并不能流入到窗户框架1内,这样为新风装置3提供了一个干燥的环境,防止新风装置3因为进水而损坏。

参照图2和4,容置腔端口处还至少设有一块挡板115,第二卡接槽内设有压块116,压块116上开设有滑槽,挡板115的两端均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1151,且面板114与挡板115可拆卸连接。且新风装置的长度小于容置腔的长度,新风装置的长度加挡板115的长度等于容置腔的长度。优选的是,将新风装置安装在容置腔的中间位置,将两块挡板115分别设于新风装置的两侧;这样设置不仅美观,且面板114安装也更加稳定。

参照图2和5,面板114一面呈平面,另一面呈弧面,且弧面上向其内部凹陷形成一凹槽1141,凹槽1141内至少设有一卡块1142,挡板115上设有与凹槽1141相匹配的连接部1152,连接部1152上还设有与卡块1142相匹配的卡槽1153。将正对室内出风口处的面板114面设为弧面,这样空气通过弧面进入室内,且空气不会因为阻挡而回流到容置腔内。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新风装置放入第一型材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两个压块116分别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在第一框体111和第二框体112的第二卡接槽内;其次,将后盖113通过第一卡接块1132分别与第一框体111和第二框体112中的第一卡接槽匹配连接,且为了增加连接的牢固性及第一型材的密封性可以在连接过程中使用胶水密封连接,这样设置不仅美观,且增加第一型材的密封性;之后,将挡板115上的滑块1151分别插入到压块116上开设有滑槽上,并滑动调节挡板115到相应的位置上,使得容置腔的端口处形成一个用于插入新风装置3开口,然后将新风装置3通过该开口插入到容置腔内;最后,将面板114与挡板115连接,即新风装置3活动固定在容置腔内,使得该结构不仅美观,且密封性好,保持了良好的隔音、隔热等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新风装置3,该新风装置3有以下多种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6和7,新风装置3包括壳体31,壳体31上设有室外进风口312和室内出风口311,室外进风口312与后盖113上的通孔1131一一对应;壳体3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出风室313和进风室314,出风室313和进风室314之间设有隔板316;室内出风口311设于与面板114相对应的出风室313一面上,室外进风口312设于进风室314的底面且与通孔1131相对应;且出风室313内设有至少一台第一风机315,且第一风机315的进风口与进风室314连通,第一风机315的出风口与室内出风口311相对应;进风室314内靠近室外进风口312处设有进风装置318;第一风机315优选为径向第一风机315,这样设置保证了壳体31的厚度小,进而使得放置新风装置3的第一型材11宽度小,不影响窗户的采光和美观;且室外空气从壳体31底端一侧进入,从顶端另一侧排出,即室外空气在较小的壳体31空间内,形成较长的流通通道,保证了室外空气净化效果更好。

参照图8,进风装置318包括过风板3183、挡风板3182以及驱动器3181,过风板3183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过风孔,挡风板3182上设有与第一过风孔相对应的第二过风孔,驱动器3181驱动挡风板3182运动使得挡风板3182遮挡过风板3183上的第一过风孔或打开第一过风孔。具体地,挡风板3182滑动设置在壳体31的底部,过风板3183固定设置在壳体31的底部且与挡风板3182相接触;当过风板3183和挡风板3182之间交叉时,可以使得第一过风孔和第二过风孔均完全遮挡。具体为:驱动器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一转动杆3184,该转动杆3184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穿过挡风板3182;即电机转动,并带动转动杆3184移动,进而带动挡风板3182移动,当挡风板3182上的第二过风孔与过风板3183上的第一过风孔相对应,即室外的空气流入到新风装置3中;当过风板3183和挡风板3182之间交叉时,可以使得第一过风孔和第二过风孔均完全遮挡,室外空气无法进入室内。通过该进风装置318,可以选择何时的时间和天气来实现室内与室外空气的流动。通过上述结构,进风装置318位于壳体31内,不会受雨淋或者冰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现有的进风装置318一般位于室外,很容易损坏,而本申请的进风装置318不仅位于壳体31内,而且还位于第一型材11内,提供了双重的保护,进一步保证了进风装置318不会因为恶劣天气而使得其寿命变短。

进一步地,新风装置3还包括控制器和控制面板320,控制器和控制面板320设于室内墙壁或设于壳体31内。当控制器和控制面板320位于壳体31内时,壳体31位于出风室313和进风室314的一侧还设有控制室,控制器和控制面板320设于控制室内,控制器用于控制新风装置3的运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3,即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过滤装置。

参照图9和10,为了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是干净的,在进风室314位于第一风机315正下方设有过滤装置317。过滤装置317与壳体31呈抽拉式结构,即在壳体31位于室内的一端面上设有端口,且端口与进风室314连通,该过滤装置317通过该端口放入或者取出进风室314,这样设置方便更换过滤装置317。该过滤装置317依次包括活性炭、hepa和粗过滤棉。另外,也可根据环境要求增加其他装置,例如除霾装置或清灰除菌等装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3,即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增加加热装置319。

参照图11,进风室314内还设有加热装置319,加热装置319设于进风装置318与过滤装置317之间,且加热装置319靠近进风装置318。通过设置加热装置319,使得该新风装置3具有加热功能,即当室内温度低时,启动加热装置319,流入到室内的空气温度高,使得室内更舒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3,即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再增加室内排风室32。

参照图12,壳体31位于出风室313和进风室314的一侧还设有室内排风室32,室内排风室32一端设有室内进风口,另一端通过室外出风管道33与壳体31外部连接,且在该室外出风管道33的出口处设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机可以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室外,实现的空气的双循环。优选的是,室内排风室32与室内出风口311相邻,故避免空气之间从室内出风口311流入到室内排风室32内,可将室内排风室32的开口高度限制不高于进风室314,这样当将面板114放置在新风装置3的前方时,通过面板114的弧面,即进风通过上弧面进入室内;排风通过下弧面进入室内排风室32内,即进风与排风互补影响,实现室内空气流动的最大化。另外,室外出风管道33位于进风室314内,且位于室外进风口312正上方,即室外出风管道一端与室内排风室32连通,另一端与控制室连通,在控制室的底端开设有室外出风口,且使得室外出风口与第一型材11的通孔1131相对应;这样设置增加了室内到室外的长度,即隔音效果会更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3,将在实施例4的室外出风管道33更换为铝合金管。

参照图13,将实施例3中的室外出风管道更换为铝合金管,即可实现热交换。该铝合金管在进风室314内将一部分热量传递给刚进入进风室314的新空气,这样设置节约了能耗。

本实用新型中新风装置3不仅仅只有上述4个实施例,还可以是增加一些其他功能装置,例如除雾霾或除菌等装置,或者还可以将不同功能装置组合形成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