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球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92741发布日期:2021-06-08 19:1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球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球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钢球根据生产加工工艺分为研磨钢球,锻造钢球,铸造钢球。根据加工材料分为轴承钢球,不锈钢球,碳钢球,铜轴承钢球,合金球等。其中轴承钢球为工业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合金钢球是以碳、铬、锰、钼等为主要添加金属元素,并通过锻打、旋压、轧制和铸造等方式生成的一种球状形铁合金耐磨体,它是当今粉碎工业矿山用球,水泥用球等最重要组成部分。钢球加工后还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加工过程中沾染的杂质等,清洗过程结束后需要烘干,以免钢球发生氧化锈蚀等问题。
3.现有技术中,钢球的烘干一般有风力吹干和高温烘干两种形式,高精度的钢球在加工完成后不宜进行高速的甩动来进行烘干,否则容易造成钢球的损伤或影响精度,而静止状态下钢球烘干时,采用热风机辅助烘干时,需要不断的对室外的冷空气加热并吹进烘干室内,整体消耗的功率较大,且静止的钢球容易存在没有被烘干到的死角,比如钢球底面与托板接触的地方。
4.因此,需要一种钢球烘干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球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本体,所述烘干箱本体内设有可拆卸的干燥框,所述干燥框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所述烘干箱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一侧设有第一吸风管,所述第一吸风管与第一风机之间设有第一干燥箱,所述第一风机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与第一风机之间设有第一加热箱;所述烘干箱本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一侧设有第二出风管,所述第二出风管与第二风机之间设有第二加热箱,所述第二风机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吸风管,所述第二吸风管与第二风机之间设有第二干燥箱。
6.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箱本体的顶端设有铰接的端盖,所述烘干箱本体的两侧均设有载板。
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四周边沿处均设有竖向的网板,左、右对称的两个网板的顶端均设有侧翼,所述烘干箱本体内靠近顶端处设有用于支撑侧翼的支板。
8.进一步的,所述侧翼的下表面设有定位块,所述支板的上表面设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卡槽。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风管、第一出风管、第二出风管、第二吸风管上指向烘干箱本体内的一侧面上设有出风槽口。
10.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箱本体的底端设有可拆卸的积水箱,所述烘干箱本体的正面设有铰接的门板,所述门板上设有卡扣。
11.进一步的,所述积水箱的底面设有间隔平行的两个定位滑槽,所述烘干箱本体的底端设有与定位滑槽配合的定位滑块,所述积水箱的正面上设有拉手。
12.进一步的,所述积水箱的上方隔空设有可拆卸的干燥板,所述干燥板通过气缸的作用实现上、下升降移动。
13.进一步的,所述气缸设于积水箱的外部两侧,所述气缸的顶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干燥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干燥板的底端两侧设有与凹槽配合的侧卡板。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吸风管与第二出风管相对,第一出风管与第二吸风管相对,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工作后,形成一个循环的热风流场,底板处于热风流场内,实现通过热空气辅助烘干底板上的钢球,另外,循环的热风流场可以避免不断加热冷空气,较小工作能耗,提高烘干效率。
16.(2)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出风管相对第一吸风管起到送风的效果,第一出风管相对于第二吸风管起到送风的效果,整体上可以减小风机的工作负担,减小风机的工作能耗。
17.(3)本实用新型中,带烘干的钢球刚放入烘干箱本体内,难免会有水珠滴落,积水箱可以收集水滴,滴落于烘干箱本体内。
18.(4)本实用新型中,干燥板可以通过气缸的升降作用,从底端托起钢球,实现钢球与定位孔之间接触的周圈处的烘干,避免存在不能烘干的死角。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球烘干装置的正视透视图;
20.图2为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干燥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形成热风流程的俯视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吸风管的侧视图。
25.图中:
26.1、烘干箱本体;11、定位滑块;12、门板;13、卡扣;14、支板;141、卡槽;15、端盖;16、载板;
27.2、积水箱;21、定位滑槽;22、拉手;
28.3、干燥板;301、侧卡板;31、气缸;32、卡块;321、凹槽;
29.4、干燥框;41、底板;42、定位孔;43、网板;44、侧翼;45、定位块;
30.5、第一风机;51、第一干燥箱;52、第一加热箱;53、第一吸风管;531、出风槽口;54、第一出风管;
31.6、第二风机;61、第二加热箱;62、第二干燥箱;63、第二出风管;64、第二吸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3.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球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本体1,烘干箱本体1内设有可拆卸的干燥框4,干燥框4包括底板41,底板41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定位孔42;烘干箱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风机5,第一风机5的一侧设有第一吸风管53,第一吸风管53与第一风机5之间设有第一干燥箱51,第一风机5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出风管54,第一出风管54与第一风机5之间设有第一加热箱52;烘干箱本体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风机6,第二风机6的一侧设有第二出风管63,第二出风管63与第二风机6之间设有第二加热箱61,第二风机6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吸风管64,第二吸风管64与第二风机6之间设有第二干燥箱62。
34.其中,烘干箱本体1的顶端设有铰接的端盖15,烘干箱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载板16。
35.其中,底板41的上表面四周边沿处均设有竖向的网板43,左、右对称的两个网板43的顶端均设有侧翼44,烘干箱本体1内靠近顶端处设有用于支撑侧翼44的支板14。
36.其中,侧翼44的下表面设有定位块45,支板14的上表面设有与定位块45配合的卡槽141。
37.其中,第一吸风管53、第一出风管54、第二出风管63、第二吸风管64上指向烘干箱本体1内的一侧面上设有出风槽口531。
38.其中,烘干箱本体1的底端设有可拆卸的积水箱2,烘干箱本体1的正面设有铰接的门板12,门板12上设有卡扣13。
39.其中,积水箱2的底面设有间隔平行的两个定位滑槽21,烘干箱本体1的底端设有与定位滑槽21配合的定位滑块11,积水箱2的正面上设有拉手22。
40.其中,积水箱2的上方隔空设有可拆卸的干燥板3,干燥板3通过气缸31的作用实现上、下升降移动。
41.其中,气缸31设于积水箱2的外部两侧,气缸31的顶端设有卡块32,卡块32与干燥板3相对的一侧设有凹槽321,干燥板3的底端两侧设有与凹槽321配合的侧卡板301。
42.具体使用时,将通过超声波清洗后的钢珠放置于干燥框4的底板41上,通过轻微的晃动,是的钢珠落入定位孔42内,随后将干燥框4放置于烘干箱本体1内,此时,不加装干燥板3,多余的水滴会滴落到积水箱2内,启动第一风机5和第二风机6,第一吸风管53与第二出风管63相对,第一出风管54与第二吸风管64相对,第一风机5、第二风机6工作后,形成一个循环的热风流场,载有钢珠的底板41处于热风流场内,实现通过热空气辅助烘干底板41上的钢球,另外,循环的热风流场可以避免不断加热冷空气,较小工作能耗,提高烘干效率,其中,底板41处于第一吸风管53与第二出风管63之间以及第一出风管54与第二吸风管64之间。
43.其中,第二出风管63、第一出风管54吹出风时,先经过第二加热箱61、第一加热箱52的加热作用,吹出热风作用于钢珠,降温后的热风通过第一吸风管53、第二吸风管64的作用构成循环,通过第一吸风管53、第二吸风管64风,进入第一风机5、第二风机6前,需要先经过第一干燥箱51、第二干燥箱62的干燥处理。
44.其中,第二出风管63相对第一吸风管53起到送风的效果,第一出风管54相对于第二吸风管64起到送风的效果,整体上可以减小风机的工作负担,减小风机的工作能耗。
45.其中,烘干工作快完成时,打开门板12,安装干燥板3,干燥板3托起钢球,使得钢球与底板41不接触,实现钢球与定位孔42之间接触的周圈处的烘干,避免存在不能烘干的死角,提高烘干效果。
46.完成烘干作业后,拆卸干燥框4,取下钢珠即可。
4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8.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9.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50.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