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臂的可驱动固定机构和火炉烟道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1536发布日期:2021-07-13 15:1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摇臂的可驱动固定机构和火炉烟道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煤或烧柴的火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摇臂的可驱动固定机构和火炉烟道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火炉也称作取暖炉或烤火炉,是一种能够放入煤或木柴的燃烧工具。目前在一些没有接入燃气的地区仍广泛采用火炉来取暖或烹饪。现有的火炉的炉体侧面往往设置有一个供烟气流出的烟道,且在烟道中设置有一个可控开合板来调节烟道中可供排烟的孔径大小,实现对火炉中火力的调控。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559300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燃煤回风炉具热量控制开关,该技术方案包括:弧形调节支撑件、支撑件弧形调节槽口、锁紧螺杆、杠杆连接块、转轴、矩形开关控制板、抽烟小孔、烟道上平面板、烟筒插接口、胶木球形螺母。控制开关设在烟筒接口下炉体热气包一侧,烟道上平面板上开设烟筒接口,下方设开关控制板与转轴连接并开有抽烟小孔,转轴两端设在烟气通道两侧板上,转轴一端与杠杆连接块连接,杠杆连接块另一端连接有锁紧螺杆,锁紧螺杆设在支撑件弧形调节槽口中,弧形调节支撑件固定在烟气通道侧板上,锁紧螺杆外端通过垫片与胶木球形螺母将杠杆连接块的位置固定。调节锁紧螺杆在弧形调节槽口中位置带动转轴实现矩形开关控制板开合,调节角度大小达到控制炉具温度和封火的目的。

但是上述燃煤回风炉具热量控制开关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因为,矩形开关控制板开合角度是通过转动胶木球形螺母(螺纹旋接在锁紧螺杆)来使得胶木球形螺母与弧形调节支撑件(也具有导轨的作用)的外表面相抵接来进行锁紧。

所以,在需要调节矩形开关控制板的开合角度时,首先需要逆时针转动胶木球形螺母来使得转动胶木球形螺母不与弧形调节支撑件相接触;随后,即可沿着弧形调节支撑件的支撑件弧形调节槽口来转动杠杆连接块(也可称为:摇臂)至所需开合角度;最后,又需要顺时针转动胶木球形螺母来重新与弧形调节支撑件的外表面抵紧来实现锁紧。

又上可知,上述燃煤回风炉具热量控制开关操作使用起来较为繁琐。

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设计了一种操作使用起来更为便捷的火炉烟道开关,并申请了相关专利(专利公开号为cn210832090u,名称为一种火炉烟道开关),但申请人在实际使用时发现该装置仍具有如下缺陷:

由于环形的弹性件设置于摇臂和导轨板之间,即导轨板的内侧,安装导轨板内侧的弹性件和环形垫片时,需要先将弹性件和环形垫片套装在施力杆上,再将弧形导轨焊接在火炉烟道的侧壁上,安装不方便,并且当弹性件或者环形垫片磨损或者损坏之后需要更换时,要先将焊接在火炉烟道侧壁上的弧形导轨拆下再进行更换,更换不方便。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更好装配的摇臂的可驱动固定机构和火炉烟道控制开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更好装配的摇臂的可驱动固定机构和火炉烟道控制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火炉烟道控制开关的摇臂的可驱动固定机构,其中,摇臂与火炉烟道控制开关中的转轴上露在火炉烟道外部的端部固定连接并用于转动该转轴,所述转轴上位于火炉烟道内部的部分固定安装有开关控制板,该开关控制板用于开闭火炉烟道的顶部开设的排烟孔;

所述可驱动固定机构包括施力杆和导轨板,所述导轨板贯穿设置有弧形槽口,导轨板两端弯折形成有用于固定在火炉烟道外侧面的安装用的翻边;所述施力杆固定在摇臂长度方向上远离转轴的端部且贯穿所述导轨板的弧形槽口形成施力部;

所述可驱动固定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施力杆的长度段上位于所述导轨板外侧的杆段上的摩擦件,且所述摩擦件具有与所述导轨板的外侧面摩擦配合并能够使得摇臂可被驱动或保持固定的摩擦配合面。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用于火炉烟道控制开关的摇臂的可驱动固定机构和火炉烟道控制开关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的摇臂的锁紧结构,改变了可驱动固定机构中关键部件(摩擦件)的安装位置,从而更便于装配。

进一步,将弹性件由导轨板内侧移至导轨板外侧且当弹性件损坏之后,易于更换弹性件,无需将整个导轨板拆下再进行更换。另外弹性件移至导轨板外侧后,导轨板的高度能够减小一个弹性件的厚度,导轨板的高度降低,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减少导轨板的用料,节约材料成本,另一方面能够相对减少施力杆的长度,减小施力杆的弯曲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火炉烟道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火炉烟道控制开关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火炉烟道控制开关中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火炉烟道控制开关中导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导轨板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火炉烟道开关中施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火炉烟道控制开关的爆炸图(实施例二,弹性件为弹簧)。

其中,附图标记包括:烟道1、排烟孔11、转轴21,开关控制板22、穿孔221、摇臂31、固定端311、施力端312、施力杆32、手柄33、平垫片34、导轨板41、翻边411、弧形槽口4111、弹性件42、外环形垫片43、内环形垫片44、可调螺母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火炉烟道控制开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火炉烟道控制开关包括遮挡机构和开关控制机构。

遮挡机构包括转轴21和开关控制板22。

转轴21用于可转动的插装在火炉烟道1的两个正对的侧壁上,转轴21具有位于火炉烟道1内部的内段和位于火炉烟道1的外部的外段。矩形的开关控制板22固定在转轴21的内段上,且开关控制板22能够随转轴21翻转并用于遮挡或开启烟道1的排烟孔11。为了实现转轴21转动时的轴向定位,遮挡机构还包括了转轴定位结构,转轴定位结构包括两个平垫片34,两个平垫片34用于固定在转轴21上紧邻火炉烟道1两个侧壁外表面的位置,实现转轴21的轴向定位,开关控制板22上遮挡排烟孔11的板面上设置有穿孔221,该穿孔221在垂直于排烟孔11横截面方向上的投影落在排烟孔11的横截面围成的区域内,该穿孔221用于防止煤烟气外泄和密封太严导致炉火熄灭。

开关控制机构设置于火炉烟道1外侧壁上,其包括摇臂31、施力杆32、导轨板41和限位件。

摇臂31为厚度为2至3毫米的长条薄板状结构,实际实施时,优选摇臂31为2.75毫米厚的金属冲压件,摇臂31沿转轴21的径向延伸,摇臂3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为固定端311,另一端为施力端312,固定端311与转轴21的外段固定相连。

导轨板41用于固定在火炉烟道1的侧壁上,其为一块弧形的板状结构,导轨板41两端具有翻边411,导轨板41通过位于其两端的翻边411焊接固定在火炉烟道1的侧壁上。翻边411使得导轨板41与火炉烟道1的侧壁之间具有供摇臂31的施力端312自由活动的间隙,摇臂31的施力端312伸入该间隙内,摇臂31的施力端312能够在该间隙内来回摆动不受阻挡。导轨板41上开设有弧形槽口4111,弧形槽口4111的弧心与转轴21的轴线重合,如图5所示,弧形槽口4111的中心线的弧半径r优选为60毫米,弧形槽口4111的弧心角α优选为73度。

施力杆32可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中易于采购的螺栓,摇臂31的施力端312开设有供螺栓的螺杆部分穿过的通孔,螺栓的螺栓头形成能够与通孔周围的摇臂31表面相抵接与限位,螺栓的螺杆部分穿过摇臂31的施力端312上的通孔后穿过导轨板41上的弧形槽口4111,螺栓的螺杆部分能够在弧形槽口4111内自由滑动,弧形槽口4111为螺栓的螺杆部分提供导向作用。施力杆32的自由端通过螺纹安装带有内螺纹孔的手柄33,本实施例中手柄33为一个胶木球手柄33。

弹性件42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弹性件42套设于施力杆32上,弹性件42内端面抵接于导轨板41外表面且覆盖导轨板41上的弧形槽口4111,施力杆32上于弹性件42外侧的长度段上还套装有用于压缩弹性件42的限位件,限位件包括螺纹套设在施力杆32上的可调螺母45。

施力杆32于弹性件42两侧均套装有一个环形垫片,位于弹性件42内侧的为内环形垫片44,位于弹性件42外侧的为外环形垫片43,内环形垫片44位于弹性件42与导轨板41的外表面之间,外环形垫片43位于弹性件42与可调螺母45之间,内环形垫片44和外环形垫片43的设置,能够确保产生锁紧用摩擦力和锁紧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避免锁紧核心零件(弹性件42)与导轨板41之间的滑动摩擦,避免弹性件42在长期使用中的磨损,起到更好的保护弹性件42的作用,能够使得本产品更经久耐用。也就是说,作为施力杆32的螺栓的螺杆部分向外穿过摇臂31的施力端312上的通孔后穿过导轨板41上的弧形槽口,再依次穿过内环形垫片44、弹性件42、外环形垫片43和可调螺母45之后,施力杆32外端最后安装手柄33。

本实施例中,内环形垫片44、弹性件42和外环形垫片43三者共同构成摩擦件。摩擦件依靠可调螺母45固定在施力杆32位于导轨板41外侧的杆段上,摩擦件朝向导轨板41的一侧具有摩擦配合面,该摩擦配合面与导轨板41外侧面形成摩擦力,该摩擦力能够克服摇臂31自身重力使得摇臂31保持其施力端312在导轨板41上的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火炉烟道控制开关在使用前先安装在火炉烟道1上,因为弹性件42处于压缩状态并始终施加一个预紧力(也为摇臂31受到导轨板41施加给弹性件42的摩擦力)来抵紧摇臂31,使得摇臂31能够在该预紧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和定位,从而可使得开关控制板22可有效可靠的保持在各个开度。

在需要控制开关控制板22开度时,用户直接用手推动施力杆32(手推力大于预紧力)即可带动摇臂31、转轴21和开关控制板22转动;当到达所需的开关控制板22开度时,用户随即停止推动施力杆32即可,这样不仅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并且,开关控制板22还能够在用户不施力时立即精准的停留在所需的开度。

本实施例相对现有的限位件结构,改变了弹性件42的安装位置,将弹性件42由导轨板41内侧移至导轨板41外侧,其优点在于:

1、更加便于弹性件42的安装,且当弹性件42或者环形垫片损坏之后,易于更换弹性件42或者环形垫片,无需将整个导轨板41拆下再进行更换。

2、导轨板41的高度能够减小一个弹性件42的厚度,导轨板41的高度降低,即导轨板41的翻边411长度减小,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减少导轨板41的用料,节约材料成本,另一方面能够相对减少施力杆32位于导轨板41内侧部分,整个施力杆32的长度得以减小,减小施力杆32的弯曲变形。

2、能够通过旋拧施力杆32上的可调螺母45从而调节弹性件42被压缩的程度,从而调节施力杆32与导轨板41之间锁紧力的大小。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2为一个弹簧,弹簧绕在施力杆32上。

实施例三,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摩擦件选择内环形垫片44、弹性件42和外环形垫片43三者中的其中一个或者其中任意两个,摩擦件仍然依靠可调螺母45固定在施力杆32位于导轨板41外侧的杆段上,并与导轨板41外侧面形成摩擦力,该摩擦力能够克服摇臂31自身重力使得摇臂31保持其施力端312在导轨板41上的位置固定。

实施例四,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摩擦件通过抱箍结构或螺钉(摩擦件成环形,螺钉沿摩擦件径向贯穿后通过螺纹锁紧在摩擦件上的螺纹孔内,螺钉的尖端抵紧施力杆实现锁紧)固定安装在所述施力杆上。

实施例五,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限位件并非通过螺纹固定,而是通过销钉或抱箍结构固定在施力杆上。

实施例六,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省去限位件,直接采用手柄33螺纹连接于施力杆32的尾端,通过手柄33抵接于外环形垫片43实现对弹性件42的锁紧。

以上各个实施例中:

所述摩擦件可采用橡胶或金属材料制得,且优选在摩擦件的摩擦配合面设置花纹。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