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5487发布日期:2021-07-23 21:0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例如立式空调器,换热出风口一般设在机身的上部,若在制冷时,则会导致空调器附近区域制冷效果差的情况,若在制热时,则会出现空调器向下导风效果差的情况,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具有导风范围大、温度调节效果好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出风口;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设于所述出风口中,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和导风百叶,所述导风板转动设于所在出风口内,所述导风板具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百叶包括位于所述导风通道内的多个叶片和连接多个所述叶片的连杆,所述叶片转动安装于所述导风板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具有导风范围大、温度调节效果好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板包括板体和设于板体的导风支架,所述板体和所述导风支架之间限定出所述导风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叶片转动安装于所述板体,多个所述叶片沿板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板体具有第一导风曲面,所述导风支架具有第二导风曲面,所述第一导风曲面与所述第二导风曲面限定出所述导风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曲面与所述第二导风曲面朝向相同的方向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板体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的门体部,所述门体部设于所述板体背向所述导风通道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门体部关闭所述出风口的状态下,所述门体部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机壳前侧壁的上部,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机壳前侧壁的中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还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机壳的下部,所述机壳内具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换热风道,所述换热风道内设有蒸发器,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一侧,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另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发器由上至下向前倾斜放置在所述换热风道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包括壳主体和顶板,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壳主体的上端且由后至前向上倾斜延伸,所述顶板与所述壳主体限定出所述第一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口包括竖直出风段、水平出风段和连接所述竖直出风段和所述水平出风段的过渡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内且所述第一支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适配,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内且所述第二支架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适配,所述导风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导风板转动的第一限位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剖视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关机状态。

图4是图2中a处的剖视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

图5是图2中a处的剖视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b处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进风格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进风格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空调器1、机壳100、出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11、竖直出风段1001、水平出风段1002、过渡段1003、第二出风口1012、进风口102、换热风道103、壳主体110、顶板120、第一支架131、第二支架132、第一限位部1311、左侧板141、右侧板142、盖板143、后壳144、底盘145、导风组件200、导风板210、导风通道211、第一导风曲面214、导风支架215、第二导风曲面216、板体217、门体部219、第一电机218、导风百叶220、叶片221、连杆222、蒸发器310、接水盘320、进风格栅部件400、格栅支架410、过滤网420、出风部件510、风机520、电加热组件600、保温件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

如图1-图1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可以包括机壳100和导风组件200。

举例而言,空调器1可以为立式室内空调机。

机壳100可以设有多个出风口101,多个出风口10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上下方向如图2所示),导风组件200设于出风口101中。换言之,每个出风口101中分别设有导风组件200。每个导风组件200可以包括导风板210和导风百叶220,导风板210设置成转动设于所在出风口101内,导风板210具有导风通道211,导风百叶220设置成可转动地设于导风通道211内,导风百叶220包括位于导风通道211内的多个叶片221和连接多个叶片221的连杆222,叶片221转动安装于导风板210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通过设置多个出风口101,可以使空调器1的出风形式更加地多样,不仅可以实现远距离送风,而且可以提高空调器1附近区域的制冷或制热效果。例如,出风口101包括上出风口101和下出风口101,当空调器1制冷时,上出风口101朝向上倾斜的方向导风,下出风口101连续旋转扰动扫风,当空调器1制热时,上出风口101朝向下倾斜的方向导风,下出风口101朝下或连续旋转扰动送风,从而实现热风贴地而行,提高用户舒适性。

并且,通过设置导风组件200,使导风组件200包括导风方向不同的导风板210和导风百叶220,可以利用导风板210和导风百叶220的转动改变出风口101的出风方向。导风百叶220可以与导风板210共同作用,增大导风组件200的导风角度和出风范围,提高导风组件200的导风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导风组件200在导风过程中的可视化效果,使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导风板210和导风百叶220的导风方向,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具有导风范围大、温度调节效果好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1。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1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可以包括机壳100和导风组件200。

可选地,导风板210的转动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叶片221的转动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例如,导风板210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叶片22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导风板210的转动轴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百叶220设置成可转动地设在导风板210上,且导风百叶220能够随导风板210一起转动。这样不仅便于导风百叶220的安装设置,而且便于导风百叶220与导风板210配合导风。

举例而言,导风板210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可上下摆动,导风百叶220设置在导风板210上,导风百叶220能够随导风板210一起转动,且导风百叶220的叶片221相对导风板210可左右摆动。这样不仅便于导风百叶220的安装设置,而且便于导风百叶220与导风板210配合导风。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导风板210包括板体217和设于板体217的导风支架215,板体217和导风支架215之间限定出导风通道211。这样便于增大导风板210的导风角度,提高导风板210的导风效果,从而便于增大空调器1的出风角度范围,提高空调器1的功能性和适用性,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进一步地,叶片221转动安装于板体217,多个叶片221沿板体217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可以利用多个叶片221对气流进行导向,增强导风百叶220对气流的导向作用,提高导风百叶220的导风效果。

举例而言,出风口101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口,导风板210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101内,导风板210可以限定出与出风口101形状适配的导风通道211。这样便于增大导风板210的导风角度和出风量,提高导风板210的导风效果,从而便于增大空调器1的出风角度范围,提高空调器1的功能性和适用性,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导风百叶220可以包括多个叶片221和连杆222,每个叶片221与连杆222相连,连杆222驱动叶片221相对板体217进行转动,多个叶片221适于沿板体217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同步转动。这样可以利用多个叶片221对气流进行导向,增强导风百叶220对气流的导向作用,提高导风百叶220的导风效果。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多个叶片221同步转动,叶片22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导风板210的转动轴线。这样在导风板210沿第一方向对气流进行导向时,还可以利用叶片22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对气流进行导向,提高导风组件200的出风复杂性和多变性。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11所示,板体217形成有第一导风曲面214,导风支架215形成有第二导风曲面216,第一导风曲面214与第二导风曲面216相对设置且共同限定出导风通道211。这样便于导风通道211的形成,提高导风板210的导风效果。

更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一导风曲面214设置成适于与第二导风曲面216朝向相同的方向弯曲。例如,第一导风曲面214可以是向上凸起的圆柱面,第二导风曲面216可以是向上凸起的圆柱面。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一导风曲面214与第二导风曲面216具有相同的曲率。这样便于控制出风口101的出风方向,提高导风的定向性和准确性。

举例而言,第一导风曲面214形成为圆弧曲面,第二导风曲面216形成为圆弧曲面,第一导风曲面214与第二导风曲面216相对设置且朝向相同的方向弯曲,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曲面214与第二导风曲面216具有相同的曲率。这样便于导风通道211的形成,提高导风板210的导风效果。第二导风面还具有第三导风曲面,机壳100在出风口101内设有第四导风曲面,第三导风曲面与第四导风曲面之间可以限定出导风通道211。

可选地,如图10所示,板体217还可以包括门体部219,门体部219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门体部219可以设在第一导风板213背向导风通道211的一侧。这样可以通过控制板体217的转动实现出风口101的关闭,便于在空调器1不工作时提高空调器1外形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举例而言,门体部219可以形成为弧形板,门体部219的弯曲方向与板体217的弯曲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在门体部219处于关闭出风口101的状态下,门体部219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凸出于出风口101的外侧。这样便于增加空调器1的装饰性和美观性。

举例而言,门体部219的外表面为圆弧曲面,在门体部219处于关闭出风口101的状态下,门体部219的中部向外凸出且位于出风口101的外侧。这样便于增加空调器1的装饰性和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出风口101可以包括第一出风口1010和位于第一出风口1010下方的第二出风口1012,第一出风口1011适于设在机壳100前侧壁的上部,第二出风口1012适于设在机壳100前侧壁的中部。这样便于空调器1朝向远处和附近区域送风,提高空调器1对室内温度调节的均匀性。

当然,机壳100还可以设有第三出风口,第三出风口位于第二出风口1012的下方,即设置在机壳100前侧壁的下部。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机壳100还设置有进风口102,进风口102适于设在机壳100的下部,机壳100内设置有换热风道103,换热风道103能够由下至上连通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1。换热风道103内设置有用于冷却空气的蒸发器310,蒸发器310将换热风道103分隔为两个区域,第一出风口1011和第二出风口1012分别设置在蒸发器310的一侧,进风口102则设置在蒸发器310的另一侧。这样便于从机壳100的下部进风,将气流向上驱动流经蒸发器310,再从机壳100中部和上部的出风口101吹出。

举例而言,进风口102设在机壳100的左右两侧(左右方向如图3所示),机壳100内设有风机520驱动空气在换热风道103内从进风口102流经蒸发器310后吹向出风口101。

更为具体地,如图3所示,蒸发器310可以设置成由上至下向前倾斜放置在换热风道103内。这样便于增大蒸发器310的换热面积,提高蒸发器310的换热效果和气流的流量。

具体地,蒸发器310的上端可以支撑在机壳100的后壳144的上端,蒸发器310的下方可以设有接水盘320。

可选地,如图8所示,机壳100可以包括壳主体110和顶板120,顶板120设在壳主体110的上端,且顶板120由后至前向上倾斜延伸,顶板120与壳主体110之间限定出第一出风口1011。这样不仅便于形成第一出风口1011,而且可以减小因导风板210转动位置出现的挡风问题,从而可以增大出风口101的增大风量。

举例而言,顶板120的两侧可以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侧板,侧板与壳主体110的上端相连。

可选地,第一出风口1011包括竖直出风段1001、水平出风段1002和连接竖直出风段1001和水平出风段1002的过渡段1003。这样便于增大第一出风口1011的出风面积和出风方向。

可选地,空调器1还可以包括控制装置,空调器1可以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如果在空调器1处于制冷模式的状态下,则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一出风口1011内的导风板210转动至朝上送风。这样可以增大冷风的输送距离,便于提高冷风的输送能力。如果在空调器1处于制热模式的状态下,则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一出风口1011内的导风板210转动至朝下送风,且控制装置还可以控制第二出风口1012内的导风板210转动至朝下送风或连续摆动送风。这样可以实现热风贴地而行,便于对空调器1附近区域进行加热,提高用户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空调器包括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第一架131和第二支架132分别与机壳100固定连接,第一支架313设于第一出风口1011内且第一支架131的形状与第一出风口1011相适配,第二支架132设于第二出风口1012内且第二支架132的形状与第二出风口1012相适配,导风组件200分别设于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这样便于导风组件200的安装设置,便于提高导风组件200的导风效果。

可选地,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1311,第一限位部1311能够用于限位导风板210的转动。这样可以利用第一限位部1311对导风板210的转动位置进行限位,以便于控制导风板210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转动。和/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210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机218,第一电机218设在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上,第一电机218与导风板210传动连接以驱动导风板210进行转动。这样可以实现导风板210稳定准确地进行转动。

可选地,进风口102可以设在机壳100的左侧壁、右侧壁或前侧壁的至少一个,进风口102内设有过滤件,过滤件设有拉手,过滤件可抽拉地配合在进风口102内。这样可以实现过滤件的一体化抽拉,可以提高进风效率,增大风量,以及便捷拆装过滤件,且清洗方便。

举例而言,机壳1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下部分别设有进风口102,进风口102内设有过滤件。过滤件包括进风格栅支架410和过滤网420,进风格栅之间上设有导向槽,过滤网420可抽拉地配合在导向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上下分别设有出风口101,上部的为第一出风口1011:设有左右摆风叶片221的导风叶片220、上下导风转筒状的导风板210,左右叶片221设置在导风板210上,导风板210可以形成为转筒导风板。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连杆222带动叶片221左右扫风,转筒导风板也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从而实现上下导风。下部的第二出风口1012:设有左右摆风叶片221的导风叶片220、上下导风转筒状的导风板210,左右叶片221设置在导风板210上,导风板210可以形成为转筒导风板,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连杆222带动叶片221左右扫风,转筒导风板也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从而实现上下导风。

当空调器1制冷时,上出风口101的转筒导风板朝正前或向上倾斜,下出风口101的转筒导风板在电机的驱动下可以实现连续旋转扰动扫风,同时也可以单独朝下、朝正前方以及朝上吹,甚至关闭,根据用户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当空调器1制热时,上出风口101的转筒导风板向下倾斜,下出风口101的转筒导风板朝下或连续旋转扰动送风,从而实现热风贴地而行,提高用户舒适性。

机壳100包括后壳部件、蒸发器部件、风道部件以及出风部件510以及进风格栅部件400,其中出风部件510包括上导风组件200、下导风组件200。第一导风板213、驱动电机分别设在上方的第一固定支架131和下方的第二固定支架132上,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实现旋转扫风。上下导风组件200之间设有保温件700,保温件700可以为泡沫件,下转筒组件与盖板143之间也设有保温泡沫,上述两个泡沫具有保温和密封作用。蒸发器310还可以设有电加热组件600。

蒸发器310与出风部件510之间设有盖板143,盖板143上设有凸包,可以增大风腔、提高换热效率。盖板143固定在左侧板141、右侧板142和接水盘320上。顶板120设在顶盖上,顶板120形状为斜坡,顶盖的两侧壁分别与壳主体110搭接配合,可以减小因导风板210转动位置的挡风,从而增大风量。机壳100还包括后壳144和底盘145。

进风格栅部件400形成有进风口102,进风口102可以设置在左右两侧或前侧进风。其中过滤网420拉板设置在侧边,进风格栅支架410上设有导向槽,从而实现过滤网420一体化抽拉,可以提高进风效率,增大风量,以及便捷抽拉滤网以及清洗方便。

出风部件510包括上转筒组件和下转筒组件,上转筒组件设有第一转筒件以及转筒上支架131。第一转筒件包括上转筒、上导板支架131、左右叶片221、连杆222以及驱动转筒叶片221运动的电机,上转筒支架131上设有转筒导向边,即转筒导向边形成第一限位部,可以有效的限位导向转筒。其中,上转筒为导风板210。下转筒组件设有第二转筒组件以及转筒下支架132。第二转筒组件包括下转筒、下导板支架132、左右叶片221、连杆222以及驱动转筒叶片221运动的电机,下转筒支架132上设有导槽,即导槽也可以形成第一限位部,可以有效的限位导向转筒。其中,下转筒为导风板2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空调器1为立式室内空调机,空调器1可以包括机壳100和导风组件200。机壳100可以设有多个出风口101,多个出风口10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导风组件200设于每个出风口101中。每个导风组件200可以包括导风板210和导风叶片220,导风板210设置成可转动地设于所在出风口101内,导风板210具有导风通道211,导风叶片220设置成可转动地设于导风通道211内,导风板210的转动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导风叶片220的转动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例如,导风板210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导风叶片220的转动轴线垂直于。

导风板210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可上下摆动,导风叶片220设置在导风板210上,导风叶片220能够随导风板210一起转动,且导风叶片220相对导风板210可左右摆动。这样不仅便于导风叶片220的安装设置,而且便于导风叶片220与导风板210配合导风。

出风口101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口,导风板210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101内,导风板210可以限定出与出风口101形状适配的导风通道211。这样便于增大导风板210的导风角度和出风量,提高导风板210的导风效果,从而便于增大空调器1的出风角度范围,提高空调器1的功能性和适用性,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导风叶片220可以包括多个叶片221和连杆222,每个叶片221与连杆222相连,连杆222驱动叶片221相对导风板210进行转动,多个叶片221适于沿导风板2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同步转动。这样可以利用多个叶片221对气流进行导向,增强导风叶片220对气流的导向作用,提高导风叶片220的导风效果。

多个叶片221同步转动,叶片22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导风板210的转动轴线。这样在导风板210沿第一方向对气流进行导向时,还可以利用叶片22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对气流进行导向,提高导风组件200的出风复杂性和多变性。

导风板210可以包括板体217和设于板体217的导风支架215,板体217形成有第一导风曲面214,叶片221件设在板体217。导风支架215形成有第二导风曲面216,第一导风曲面214与第二导风曲面216相对设置且共同限定出导风通道211。这样便于导风通道211的形成,提高导风板210的导风效果。

第一导风曲面214形成为圆弧曲面,第二导风曲面216形成为圆弧曲面,第一导风曲面214与第二导风曲面216相对设置且朝向相同的方向弯曲,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曲面214与第二导风曲面216具有相同的曲率。这样便于导风通道211的形成,提高导风板210的导风效果。第二导风面还具有第三导风曲面,机壳100在出风口101内设有第四导风曲面,第三导风曲面与第四导风曲面之间可以限定出导风通道211。

板体217还可以包括门体部219,门体部219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门体部219可以设在板体217背向导风通道211的一侧。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导风板210的转动实现出风口101的关闭,便于在空调器1不工作时提高空调器1外形的整体性和美观性。门体部219可以形成为弧形板,门体部219的弯曲方向与板体217的弯曲方向相同,门体部219与板体217一体成型。

门体部219的外表面为圆弧曲面,在门体部219处于关闭出风口101的状态下,门体部219的中部向外凸出且位于出风口101的外侧。这样便于增加空调器1的装饰性和美观性。

多个出风口101可以包括第一出风口1011和位于第一出风口1011下方的第二出风口1012,第一出风口1011适于设在机壳100前侧壁的上部,第二出风口1012适于设在机壳100前侧壁的中部。这样便于空调器1朝向远处和附近区域送风,提高空调器1对室内温度调节的均匀性。

机壳100还设置有进风口102,进风口102适于设在机壳100的下部,机壳100内设置有换热风道103,换热风道103能够由下至上连通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1。换热风道103内设置有用于冷却空气的蒸发器310,蒸发器310将换热风道103分隔为两个区域,第一出风口101和第二出风口101分别设置在蒸发器310的一侧,进风口102则设置在蒸发器310的另一侧。这样便于从机壳100的下部进风,将气流向上驱动流经蒸发器310,再从机壳100中部和上部的出风口101吹出。

进风口102设在机壳100的左右两侧,机壳100内设有风机520驱动空气在换热风道103内从进风口102流经蒸发器310后吹向出风口101。

蒸发器310可以设置成由上至下向前倾斜放置在换热风道103内。这样便于增大蒸发器310的换热面积,提高蒸发器310的换热效果和气流的流量。蒸发器310的上端可以支撑在机壳100的后壳144的上端,蒸发器310的下方可以设有接水盘320。

机壳100可以包括壳主体110和顶板120,顶板120设在壳主体110的上端,且顶板120由后至前向上倾斜延伸,顶板120与壳主体110之间限定出第一出风口101。这样不仅便于形成第一出风口101,而且可以减小因导风板210转动位置出现的挡风问题,从而可以增大出风口101的增大风量。顶板120的两侧可以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侧板,侧板与壳主体110的上端相连。

空调器1还可以包括控制装置,空调器1可以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如果在空调器1处于制冷模式的状态下,则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一出风口1011内的导风板210转动至朝上送风。这样可以增大冷风的输送距离,便于提高冷风的输送能力。如果在空调器1处于制热模式的状态下,则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一出风口1011内的导风板210转动至朝下送风,且控制装置还可以控制第二出风口1012内的导风板210转动至朝下送风或连续摆动送风。这样可以实现热风贴地而行,便于对空调器1附近区域进行加热,提高用户舒适性。

出风口101内可以设有支架,支架为机壳100的一部分,导风组件200可转动地设在支架上。支架可以设有第一限位部1311,第一限位部1311能够用于限位导风组件200的转动。这样可以利用第一限位部1311对导风组件200的转动位置进行限位,以便于控制导风组件200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转动。导风板210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机218,第一电机218设在支架130,第一电机218与板体217传动连接以驱动板体217进行转动。这样可以实现板体217稳定准确地进行转动。

机壳1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下部分别设有进风口102,进风口102内设有过滤件。过滤件包括进风格栅支架410和过滤网420,进风格栅之间上设有导向槽,过滤网420可抽拉地配合在导向槽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