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与流程

文档序号:27231033发布日期:2021-11-03 17:4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与流程

1.本技术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对具有新风功能的健康类空调的关注度大幅提升。空调新风风量大小需要实时根据室内空气质量决定,传统控制新风量方式是室内用户主观凭借空气质量设定新风档位,由于用户对室内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的感知力有所迟钝,因此,由用户决定新风风量的大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如新风风量过小不能有效稀释室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并排到室外,新风效果不佳;或者,新风风量过大增加了室内温度、湿度波动变化频率,增加空调的负荷输出。
3.相关技术中,通过在智能空调内集成用于获取空气质量参数的传感器或用于获取人员数量的传感器或摄像头,通过传感器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和/或通过传感器或摄像头获取人员数量控制新风量,但是增加传感器或摄像头会提高空调的制造成本。而且,传感器或摄像头若出现精度下降或者损坏、异常等情况,会极大地影响了新风功能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通过集成传感器以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新风量和/或通过传感器或摄像头获取人员数量控制新风量方法会提高空调的制造成本,且,传感器或摄像头若出现精度下降或者损坏、异常等情况,会影响新风功能的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包括:
6.获取空调当前运行参数;
7.根据所述空调当前运行参数计算空调运行数据;
8.根据所述空调运行数据确定室内用户数目;
9.根据室内用户数目控制新风量的大小。
10.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当前运行参数,包括:
11.压缩机频率、室内机风机的转速、室外机风机的转速、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12.进一步的,还包括:
13.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是否达到预设的室内目标温度;
14.若是,空调运行数据为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
15.否则,空调运行数据为空调的制冷/制热量。
16.进一步的,所述空调运行数据为空调的制冷/制热量,根据所述空调当前运行参数计算空调运行数据包括:
17.计算室内温度到预设的室内目标温度所需时间内空调输出的制冷/制热量w:
18.w=∫p(f(t),n
i
(t),n
o
(t),to)dt
19.其中,p(f(t),n
i
(t),n
o
(t),to)为空调输出制冷/热量的功率,f(t)为压缩机频率,n
i
(t)为室内机风机转速,n
o
(t)为室外机风机转速,to为室外温度。
20.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运行数据确定室内用户数目,包括:
21.获取单人在室内时所需的制冷/制热量w;
22.根据单人在室内时所需的制冷/制热量w和空调输出的制冷/制热量w计算出第一室内用户数目n(w)=w/w。
23.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室内用户数目控制新风量的大小,包括:
24.获取单人在封闭室内时所需新风量大小q;
25.根据第一室内用户数目和单人在封闭室内时所需新风量大小q计算出第一新风量q1=q*n(w)。
26.进一步的,所述空调运行数据为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根据所述空调当前运行参数计算空调运行数据包括:
27.根据压缩机频率变化情况、室内温度ta和室外温度to计算压缩机降频持续时间δt

(to,ta)和停机持续时间δt

(to,ta);
28.根据压缩机降频持续时间和停机持续时间计算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δt(to,ta)=δt

(to,ta)+δt

(to,ta);
29.获取单人在室内时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δts(to,ta);
30.将单人在室内时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与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相减得到时间差τ(to,ta)=δts(to,ta)

δt(to,ta)。
31.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运行数据确定室内用户数目,包括:
32.获取新风未开启时,每增加一人在室内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缩短量δτ(to,ta);
33.第二室内用户数目n(δt)=τ(to,ta)/δτ(to,ta)=(δts(to,ta)

δt(to,ta))/δτ(to,ta)。
34.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室内用户数目控制新风量的大小,包括:
35.根据第二室内用户数目计算第二新风量q2=q*n(δt),
36.其中,q为单人在封闭室内时所需新风量大小。
37.进一步的,还包括:
38.将第二室内用户数目与第一室内用户数目进行比较;
39.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新风量大小。
40.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新风量大小,包括:
41.若第二室内用户数目与第一室内用户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则判定室内环境发生变化,控制新风量维持不变;
42.否则,控制新风量大小为第二新风量。
43.进一步的,还包括:
44.计算新风功能开启后,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与单人在室内时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相对比得到时间差τ'(to,ta)=δts'(to,ta)

δt(to,ta),
45.其中δts'(to,ta)为新风功能开启后单人在室内时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δt(to,ta)为新风功能开启后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
46.获取新风功能开启后,每增加一人在室内时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缩短量δτ'(to,ta);
47.根据新风功能开启后每增加一人在室内时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缩短量计算第二室内用户数目n(δt),n(δt)=τ'(to,ta)/δτ'(to,ta)=(δts'(to,ta)

δt(to,ta))/δτ'(to,ta);
48.根据第二室内用户数目计算第二新风量。
4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新风量控制装置,包括:
50.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当前运行参数;
51.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调当前运行参数计算空调运行数据;
52.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调运行数据确定室内用户数目;
53.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室内用户数目控制新风量的大小。
5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包括:
55.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56.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57.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5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当前运行参数,根据空调当前运行参数计算空调运行数据,根据空调运行数据确定室内用户数目,根据室内用户数目控制新风量的大小,通过空调自带的监测功能,可以计算空调运行数据并推算出室内用户数目,依据用户数目控制合适的新风量大小,不需要增加硬件设备也可以实现对新风风量的智能调控,节约成本。
5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6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61.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62.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63.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新风量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6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65.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包括:
66.s11:获取空调当前运行参数;
67.s12:根据空调当前运行参数计算空调运行数据;
68.s13:根据空调运行数据确定室内用户数目;
69.s14:根据室内用户数目控制新风量的大小。
70.传统由用户决定新风风量的大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如新风风量过小不能有效稀释室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并排到室外,新风效果不佳;或者,新风风量过大增加了室内温度、湿度波动变化频率,增加空调的负荷输出。相关技术中,通过在智能空调内集成用于获取空气质量参数的传感器或用于获取人员数量的传感器或摄像头,通过传感器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和/或通过传感器或摄像头获取人员数量控制新风量,但是增加传感器或摄像头会提高空调的制造成本。而且,传感器或摄像头若出现精度下降或者损坏、异常等情况,会极大地影响了新风功能的使用。
71.封闭的室内由于存在用户,室内氧气浓度会随着时间慢慢下降,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会逐渐升高。室内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与用户数量的大小成正相关,即,用户越多呼出的二氧化碳越多,室内空气质量变差更快。因此,室内用户数目会影响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72.本实施例中,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当前运行参数,根据空调当前运行参数计算空调运行数据,根据空调运行数据确定室内用户数目,根据室内用户数目控制新风量的大小,通过空调自带的监测功能,可以计算空调运行数据并推算出室内用户数目,依据用户数目控制合适的新风量大小,不需要增加硬件设备也可以实现对新风风量的智能调控,节约成本。
7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的流程图,该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包括:
74.s21:获取空调当前运行参数,空调当前运行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压缩机频率、室内机风机的转速、室外机风机的转速、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75.s22:判断室内温度是否达到预设的室内目标温度,若是,执行s23:,否则,执行s25;
76.s23:根据空调当前运行参数计算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
77.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空调当前运行参数计算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包括:
78.s231:根据压缩机频率变化情况、室内温度ta和室外温度to计算压缩机降频持续时间δt

(to,ta)和停机持续时间δt

(to,ta);
79.s232:根据压缩机降频持续时间和停机持续时间计算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δt(to,ta)=δt

(to,ta)+δt

(to,ta);
80.s233:获取单人在室内时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δts(to,ta);
81.s234:将单人在室内时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与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相减得到时间差τ(to,ta)=δts(to,ta)

δt(to,ta)。
82.s24:根据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确定室内用户数目,包括:
83.s241:获取新风未开启时,每增加一人在室内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缩短量δτ(to,ta);
84.s242:第二室内用户数目n(δt)=τ(to,ta)/δτ(to,ta)=(δts(to,ta)

δt(to,ta))/δτ(to,ta)。
85.需要说明的是,当室内用户数目越多,压缩机停机持续时间越短。这是因为室内热
源较多导致室内温升加快,导致压缩机被较快唤醒工作。
86.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87.计算新风功能开启后,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与单人在室内时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相对比得到时间差τ'(to,ta)=δts'(to,ta)

δt(to,ta),
88.其中δts'(to,ta)为新风功能开启后单人在室内时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δt(to,ta)为新风功能开启后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
89.获取新风功能开启后,每增加一人在室内时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缩短量δτ'(to,ta);
90.根据新风功能开启后每增加一人在室内时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缩短量计算第二室内用户数目n(δt),n(δt)=τ'(to,ta)/δτ'(to,ta)=(δts'(to,ta)

δt(to,ta))/δτ'(to,ta);
91.根据第二室内用户数目计算第二新风量。
92.需要注意的是,新风开启后会影响到室内温度的变化,因此在新风开启后再进行计算室内用户数目时,空调运行参数会发生变化,因此需重新获取新风功能开启后,每增加一人在室内时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缩短量。
93.需要说明的是,δτ(to,ta)和δτ'(to,ta)可以通过实验测试得到。
94.s25:根据空调当前运行参数空调运行数据为空调的制冷/制热量。
95.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空调当前运行参数空调运行数据为空调的制冷/制热量,包括:
96.计算室内温度到预设的室内目标温度所需时间内空调输出的制冷/制热量w:
97.w=∫p(f(t),n
i
(t),n
o
(t),to)dt
98.其中,p(f(t),n
i
(t),n
o
(t),to)为空调输出制冷/热量的功率,f(t)为压缩机频率,n
i
(t)为室内机风机转速,n
o
(t)为室外机风机转速,to为室外温度。
99.s26:根据空调的制冷/制热量确定室内用户数目,包括:
100.获取单人在室内时所需的制冷/制热量w;
101.根据单人在室内时所需的制冷/制热量w和空调输出的制冷/制热量w计算出第一室内用户数目n(w)=w/w。
102.室内用户数目会对空调制冷/热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空调制冷/热性能可以判断室内用户数目的大小,并根据单人在室内所需要新风量的标准对新风量大小进行控制,该控制方法涉及的参数可通过空调系统自带的监测功能做到的,例如压缩机频率、室内机风机的转速、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等。
103.s27:根据室内用户数目控制新风量的大小。
104.例如:
105.根据第二室内用户数目n(δt)计算第二新风量q2=q*n(δt),
106.其中,q为单人在封闭室内时所需新风量大小。
107.或者,根据第一室内用户数目n(w)和单人在封闭室内时所需新风量大小q计算出第一新风量q1=q*n(w)。
108.由于不需要采用空气质量传感器和红外摄像头等监测设备,只依靠空调系统自身的监测功能就能实现新风风量功能的智能控制,因此可以节约成本,避免硬件设备发生异
常造成新风功能失效的情况发生。
109.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10.将第二室内用户数目与第一室内用户数目进行比较;
111.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新风量大小。
112.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新风量大小,包括:
113.若第二室内用户数目与第一室内用户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则判定室内环境发生变化,控制新风量维持不变;
114.否则,控制新风量大小为第二新风量。
115.通过将将第二室内用户数目与第一室内用户数目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室内环境是否发生异常,例如开窗、开门造成空调运行参数发生剧烈变化,以使计算的室内用户数目发生突变,此时,控制新风量维持不变,继续监测室内环境,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
116.本实施例中,根据室内温度是否到达设定的目标温度,提出了两种室内用户数目的计算方法:当室内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时,通过对比室内所需的制冷/制热量与单人在室内时所需的制冷/热量的方法,估算出室内当前的用户数目;当室内温度已经达到目标温度后,通过监测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估算出室内当前的用户的数目,实现对新风风量进行智能控制根据室内用户的数目来选择新风量的大小,能够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空调新风风量的智能控制功能。
1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新风量控制装置,如图3所示的功能结构图,该空调新风量控制装置包括:
118.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空调当前运行参数;
119.计算模块32,用于根据空调当前运行参数计算空调运行数据;
120.确定模块33,用于根据空调运行数据确定室内用户数目;
121.控制模块34,用于根据室内用户数目控制新风量的大小。
122.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23.判断模块35,用于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是否达到预设的室内目标温度,若是,空调运行数据为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否则,空调运行数据为空调的制冷/制热量。
124.计算模块32包括:
125.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室内温度到预设的室内目标温度所需时间内空调输出的制冷/制热量:
126.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室内温度达到预设的室内目标温度后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
127.确定模块33包括:
128.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空调输出的制冷/制热量确定室内用户数目;
129.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压缩机降频停机持续时间确定室内用户数目。
130.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模块获取空调当前运行参数,计算模块根据空调当前运行参数计算空调运行数据,确定模块根据空调运行数据确定室内用户数目,控制模块根据室内用户数目控制新风量的大小,通过空调自带的监测功能,可以计算空调运行数据并推算出室内用户数目,依据用户数目控制合适的新风量大小,不需要增加硬件设备也可以实现对新风风量的智能调控,节约成本。
13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包括:
132.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133.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134.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1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136.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技术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137.应当理解,本技术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138.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139.此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140.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14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42.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14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
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