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厨房集气罩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67209发布日期:2022-03-09 03:06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厨房集气罩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用厨房集气罩及船舶。


背景技术:

2.由于船舶长时间的海上航行,在船舱内通常布置有厨房,在厨房内进行汤品加工和主食加工(例如:蒸米饭、蒸包子和蒸馒头)时会产生大量的蒸汽,为了将厨房内的蒸汽尽快地排出厨房,厨房内灶台的上方通常设置集气罩。
3.目前,船用厨房的集气罩通常布置有排风口和排风管路。排风管路通常连接船舱外的外部环境,实现将厨房内的蒸汽排出厨房到船舱外部。但是由于有限的船体空间和复杂的舱室结构,排风管路通常较长且排布不规则,增加了蒸汽排出过程的阻力。再加之排风管路上的排风机需靠近出风口,因此排风机远离厨房设置,排风机对于靠近厨房位置的蒸汽吸力较小,进一步导致了蒸汽排出效果不佳。此外,高温高湿的蒸汽通过排风管路时易形成凝水、腐蚀管路,而且大量的厨房蒸汽被排出的同时还需要厨房的补风系统给厨房补入大量的新空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厨房集气罩,具备在舱室内的排风管路简单、蒸汽处理效果好、噪声小,同时能实现舱室内空气循环利用的特点。
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船用厨房集气罩,包括:
6.罩体,罩体内部中空形成出一个集气腔,集气腔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上,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用于冷却高温高湿蒸汽的冷凝装置、用于收集凝水的收集装置和排风装置;排风装置靠近出风口;
7.送风管路,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与罩体的出风口连通;
8.送风装置,位于厨房内部,与送风管路的出口端连通,用于将由罩体的出风口排出的气体送回至厨房内部,以实现空气的循环利用。
9.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的底部呈内凹形结构,进风口设置在内凹形结构的底部,凹形结构罩设于厨房的灶台上方。
10.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冷凝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和分离装置,冷却装置连接进风口;分离装置布置在冷却装置之后,采用翅片结构,其出口与收集装置连通。
11.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收集装置包括挡水板和盛水盘,挡水板布置在分离装置之后;挡水板设置有相对于气流流动方向倾斜的挡水面;盛水盘布置在挡水面的下方,用于收集自挡水板流下的凝水以及罩体内的凝水。
12.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底部还设置有连通罩体外部管路的凝水出口,盛水盘的底部与凝水出口连通。
13.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送风装置为喇叭口结构,喇叭口的小口连接送风管路的出口端,喇叭口的大口朝向厨房内部;送风装置内部布置有消音棉;送风装置的送风口端设置有
孔板散流结构。
14.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内还设置有防凝露装置,布置在罩体内表面的底部;防凝露装置包括电加热丝,电加热丝用于对集气腔内部进行加热。
1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内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布置在进风口,用于获取进风口处的温湿度并发送至控制排风装置的控制器。
1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内还设置有安全检修装置,布置在排风装置下方并靠近罩体的底部;当安全检修装置打开时,排风装置自动停止运行。
17.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内还设置有消防警报装置,消防警报装置与外部消防系统通讯连接;消防装置工作时,排风装置停止运行。
1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船舶,包括上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厨房集气罩。
19.本技术中的船用厨房集气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技术通过将排风装置布置在集气罩内,缩短了排风装置与蒸汽的距离,提高了蒸汽的收集及排出效果。
21.2.本技术通过布置在厨房内的送风管路和送风装置将蒸汽处理后送回到厨房内,从而简化了舱室内管路布置,同时实现了舱室内空气的循环利用。
22.3.集气罩内设置有防凝露组件,可以有效避免罩体内凝露。
23.4.集气罩内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调节控制排风装置,保证舱室通风的同时,有利于舱室内噪声控制及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5.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船用厨房集气罩的整体仰视图;
26.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船用厨房集气罩的结构示意图。
27.100、罩体;101、控制面板;102、led灯;103、温湿度传感器;104、凝水出口;105、罩体支架;106、冷却水进口;107、冷却水出口;108、消防水接口;110、分离装置;120、挡水板;130、消防警报装置;140、排风装置;150、冷却装置;160、防凝露装置;170、盛水盘;180、安全检修装置;200、送风管路;300、送风装置;310、送风箱;320、孔板散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
围。
30.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船用厨房集气罩的整体仰视图。参见图1,该集气罩包括罩体100、送风管路200和送风装置300。罩体100布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用于处理从进风口收集到的蒸汽,并从出风口排出气体。送风管路200,布置有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连通罩体100的出风口,用于输送从出风口排出的气体。罩体100的进风口与送风管路200的进口端的连接形式为法兰形式,参照cb/t 64-2007《船用焊接通风法兰》。送风装置300连通送风管路200的出口端,用于将由罩体100的出风口排出的气体送回至厨房内部,以实现空气的循环利用。
31.图2为根据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船用厨房集气罩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罩体100内部中空形成一个集气腔,集气腔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上,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冷凝装置,包括冷却装置150和分离装置110,用于冷却高温高湿蒸汽,蒸汽冷却过程中会产生凝水。收集装置,包括挡水板120和布置在罩体100底部的盛水盘170,用于收集凝水。排风装置140,靠近集气腔的出风口。
32.在上述实施过程中,厨房内灶台上方的蒸汽从罩体100集气腔的进风口进入罩体100内部。沿气流流动方向,先通过冷凝装置,即冷却装置150和分离装置110。通过冷却装置150过程中进行热量交换,高温高热的蒸汽部分转为凝水,另一部分转为湿空气。通过分离装置110过程中,湿空气再次被过滤,水分被留在分离装置110,从而实现对蒸汽的再次除湿。然后进入收集装置,即挡水板120和盛水盘170。挡水板120可以拦挡凝水,避免水分被抽入排风装置140内。盛水盘170布置在罩体100的底部,用于收集挡水板120流下的凝水及罩体100内形成的凝水。最后进入排风装置140,除湿降温后的蒸汽由排风装置140排出罩体100。排出罩体100的气体经过送风管路200,再由送风装置300送回到厨房内部。该集气罩将排风装置140前置设于集气罩罩体100内,缩短了排风装置140与蒸汽的距离同时避免了管路阻力,提高了蒸汽的吸收速度。且内置于厨房内的送风管路200和送风装置300,具有管路短及布置简单,同时又实现了舱室内空气的循环利用。
33.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100的底部呈内凹形结构,进风口设置在凹形结构的底部,凹形结构罩设于厨房的灶台上方,可以最大范围地罩住灶台上方的蒸汽,有利于收集灶台上方的蒸汽;同时内凹形结构有利于罩体100排出内部凝水。
34.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冷却装置150连接罩体100的进风口,使进入罩体100的蒸汽与冷却装置150直接换热。冷却装置150采用肋片式盘管结构,盘管结构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连通冷却水进口106,用于将低温的冷却水流入管路,且进水口管路靠近罩体100的进风口,利于对流作用,提高换热效率;出水口连通冷却水出口107,用于将升温的冷媒水排出管路。冷却水进口106和冷却水出口107的接口形式均为法兰形式,参照cb/t 46-2007《船用搭焊钢法兰》。
3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分离装置110布置在冷却装置150之后,分离装置110采用翅片结构,气体经过时,气体中的水分被附着在翅片结构上,该结构增大了与蒸汽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地分离出气体中的水分。
3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挡水板120设置有相对于气流流动方向倾斜的挡水面,挡水面将凝水阻拦在排风装置140之前,拦下的凝水最终被收集至盛水盘170内,从而避免了凝水被抽入排风装置140内。
37.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100底部还设置有连通罩体外部管路的凝水出口104,盛水盘170的底部与凝水出口104连通,凝水出口104的接口形式为法兰形式,参照cb/t 46-2007《船用搭焊钢法兰》,连接外部管路,可以将罩体100内的凝水顺利排出到外部管路。
38.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送风装置300包括送风箱310,送风箱310采用喇叭口结构,喇叭口的小口连接送风管路200的出口端,喇叭口的大口朝向厨房内部,喇叭口结构能够减小阻力及避免产生涡流;送风箱310内部布置有消音棉,能有效降低罩体100的出风口处传递的噪声。
39.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送风装置300的送风口端设置有孔板散流结构320,采用散流器面板上打孔的形式,能够降低风速,同时保证了送风的均匀性及舒适度。
40.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100内还设置有防凝露装置160,布置在罩体100内表面的底部;防凝露装置160包括电加热丝,电加热丝用于对集气腔内部进行加热,避免罩体100内表面产生凝露。
41.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排风装置140采用低噪声的双档位可调变频风机,高档位为风机的额定工况,能够使厨房内的蒸汽被有效的收集和处理,且额定工况下噪声小于等于60db(a);低档位时风机的风量降低,满足舱室内的空气循环流动。排风装置140的选用需考虑风量需求及整个集气罩及系统管路的压力损失需求。
42.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100内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03,布置在进风口,用于获取进风口处的温湿度并发送至控制排风装置140的控制器。
43.在上述实施过程中,温湿度传感器103将获取到的温湿度发送至控制器,当温湿度超过常规的室内空气指标值后,控制器控制排风装置140切换为高档位的额定工况。
44.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100内还设置有安全检修装置180,布置在排风装置140下方并靠近罩体100的底部,便于排风装置140的日常维护;当安全检修装置180打开时,排风装置140自动停止运行,避免因人员的误操作而造成的损伤。
4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100内还设置有消防警报装置130,消防警报装置130与外部消防系统通讯连接,连接外部消防水接口108,连接接口为螺纹形式,参照cb/t 4328-2013《管子平肩螺纹接头》。一旦有火灾发生可进行水喷淋,消防装置工作时,即喷口喷水时,排风装置140停止运行。
4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100的操作面的底部布置有led灯102,采用防雾化措施,利于人员操作时的采光。
47.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100的操作面下方布置有控制面板101,控制面板101上设置有排风装置140及照明的开关按钮。
48.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罩体支架105采用角钢形式与罩体100焊接,罩体支架105上设置有腰圆孔,用于与船体底座连接。
49.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经实际操作验证,蒸汽处理量达到每小时大于等于2000立方米,蒸汽处理能力大于等于95%。
50.该集气罩的蒸汽的处理效果好,排风管路短且布置简单、噪声小,同时实现了空气的循环利用。
5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