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冷风器反冲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06164发布日期:2022-04-16 15:4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机冷风器反冲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冷风器反冲洗系统。


背景技术:

2.冷风器作为垃圾焚烧发电厂汽轮发电机风室的冷却设备,管程通冷却水冷却发电机风室循环风,达到保持发电机温度正常的目的。由于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有较多细小垃圾通过网格进入循环冷水系统,积存在四组冷风器进水口室形成堵塞,影响冷风器冷却效果,发电机温度升高影响设备安全,这样就需要对冷风器进行反冲洗,要求机修人员分别拆开冷风器每组进口短管,再由运行人员操作阀门对每组冷风器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工作完成后再回装每组进口短管,还需要清理现场卫生,因为现场空间狭隘工作难度较大,操作费时费力,每次对冷风器进行反冲洗工作需要两名机修人员和一名运行人员工作四小时以上,还要穿雨衣水鞋防止衣服和鞋子淋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电机冷风器反冲洗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发电机冷风器反冲洗系统,包括进水管、冷风器及出水管,所述冷风器设置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且在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在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门,还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进水端连接在所述进水管上,且在所述进水阀与所述冷风器之间,所述排污管的出水端与排污池连通,在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包括进水总管和进水支管,所述进水分管一端与所述进水总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风器连接,所述进水阀门设置在所述进水分管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支管包括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第三进水支管及第四进水支管,所述第一进水支管、所述第二进水支管、所述第三进水支管及所述第四进水支管一端与所述进水总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风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进水总管上还设有滤水装置,所述滤水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总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支管之间。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水装置包括进水滤水器、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且所述第一阀门、所述进水滤水器及所述第二阀门在所述进水总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支管之间依次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的进水端连接在所述进水总管浸水端与所述滤水装置之间,所述旁通支路的出水端连接在所述滤水装置与所述进水分管之间,在所述旁通支路上设有第三阀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出水管包括出水总管及出水支管,所述出
水支管一端与所述冷风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总管连接,在所述出水总管上还设有总阀门,在所述出水支管上设有所述出水阀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支管包括第一出水支管、第二出水支管、第三出水支管及第四出水支管,所述第一出水支管、所述第二出水支管、所述第三出水支管及所述第四出水支管一端与所述出水总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风器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污管包括排污总管及排污支管,所述排污支管一端与所述排污总管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阀门与所述冷风器之间。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污支管包括第一排污支管、第二排污支管、第三排污支管及第四排污支管,所述第一排污支管、所述第二排污支管、所述第三排污支管及所述第四排污支管一端与所述排污总管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支管与所述冷风器之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1.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电机冷风器反冲洗系统,水可由出水管进入经冷风器由排污管排出到排污池内,快速方便处理发电机风温高的问题,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且只需要由一名运行人员操作阀门即可完成反冲洗工作,极大的节省检修的人力成本,提高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发电机冷风器反冲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19.参见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电机冷风器反冲洗系统,包括进水管1、冷风器2及出水管3,所述冷风器2设置在所述进水管1和所述出水管3之间,且在所述进水管1上设有进水阀门4,在所述出水管3上设有出水阀门5,还包括排污管6,所述排污管6的进水端连接在所述进水管1上,且在所述进水阀门4与所述冷风器2之间,所述排污管6的出水端与排污池连通,在所述排污管6上设有排污阀门7。
20.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电机冷风器2反冲洗系统,当正常使用发电机时,控制进水阀门4开启、出水阀门5开启、排污阀门7关闭,水可由进水管1进入经进水阀门4至冷风器2,再由出水管3流出,当需要进行反清洗时,控制进水阀门4关闭、出水阀门5开启、排污阀门7开启,水可由出水管3进入经冷风器2由排污管6排出到排污池内,快速方便处理发电机风温高的问题,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且只需要由一名运行人员操作阀门即可完成反冲洗工作,极大的节省检修的人力成本,提高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
21.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进水阀门4、出水阀门5及排污阀门7电性连接。
22.所述进水管1包括进水总管11和进水支管12,所述进水支管12一端与所述进水总管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风器2连接,所述进水阀门4设置在所述进水支管12上。
23.所述进水支管12包括第一进水支管121、第二进水支管122、第三进水支管123及第四进水支管124,所述第一进水支管121、所述第二进水支管122、所述第三进水支管123及所述第四进水支管124一端与所述进水总管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风器2连接。
24.在所述进水总管11上还设有滤水装置8,所述滤水装置8设置在所述进水总管11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支管12之间。
25.水由进水总管11进入后,经过滤水装置8过滤后进入到第一进水支管121、第二进水支管122、第三进水支管123及第四进水支管124中,并由第一进水支管121、第二进水支管122、第三进水支管123及第四进水支管124进入到冷风器内,经冷风器从出水管3流出。
26.所述滤水装置8包括进水滤水器81、第一阀门82及第二阀门83,且所述第一阀门82、所述进水滤水器81及所述第二阀门83在所述进水总管11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支管12之间依次设置。
27.还包括旁通支路9,所述旁通支路9的进水端连接在所述进水总管11浸水端与所述滤水装置8之间,所述旁通支路9的出水端连接在所述滤水装置8与所述进水分管之间,在所述旁通支路9上设有第三阀门91。
28.当水需要通过进水过滤器过滤后再进入冷风器2时,控制第一阀门82和第二阀门83开启、控制第三阀门91关闭,水由进水管1进入后经进水滤水器81后进入到冷风器2中。若水无需通过进水过滤器,则控制第一阀门82关闭、第二阀门83关闭、第三阀门91开启,则水进入到进水管1后经旁通支路9进入到进水支管12、再进入到冷风器2中。
29.在所述出水管3包括出水总管31及出水支管32,所述出水支管32一端与所述冷风器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总管31连接,在所述出水总管31上还设有总阀门311,在所述出水支管32上设有所述出水阀门5。
30.所述出水支管32包括第一出水支管321、第二出水支管322、第三出水支管323及第四出水支管324,所述第一出水支管321、所述第二出水支管322、所述第三出水支管323及所述第四出水支管324一端与所述出水总管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风器2连接。
31.所述第一进水支管121通过所述冷风器2与所述第一出水支管321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支管122通过所述冷风器2与所述第二出水支管322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水支管123通过所述冷风器2与所述第三出水支管323相连通,所述第四出水支管324通过所述冷风器2与所述第四出水支管324相连通。
32.所述排污管6包括排污总管61及排污支管62,所述排污支管62一端与所述排污总管61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阀门4与所述冷风器2之间。
33.所述排污支管62包括第一排污支管621、第二排污支管622、第三排污支管623及第四排污支管624,所述第一排污支管621、所述第二排污支管622、所述第三排污支管623及所述第四排污支管624一端与所述排污总管61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支管12与所述冷风器2之间。
34.所述第一排污支管621一端与所述排污总管61相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水支管121与所述冷风器2之间,所述第二排污支管622一端与所述排污总管61相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进水支管122与所述冷风器2之间,所述第三排污支管623一端与所述排污总管61相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进水支管123与所述冷风器2之间,所述第四排污支管624一端与所述排污总管61相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进水支管124与所述冷风器
2之间。
35.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技术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