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74973发布日期:2022-04-02 06:48阅读:69来源:国知局
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口罩或一般的携带式呼吸器或空气净化器只借由滤芯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然而空气中的病菌更为微小,因此仍能够通过滤芯的孔隙。为增进过滤效果必需使用孔隙较小的滤芯,但如此将造成使用者吸气的负担。
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成为本技术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杀菌模组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其包含框架、外壳组件、杀菌模组、滤网、风扇、电池模组及控制模组;框架内围设形成有过滤腔、杀菌腔及输出口,且过滤腔分别连通输出口及杀菌腔;外壳组件罩盖框架以闭合杀菌腔及过滤腔,外壳组件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连通杀菌腔;杀菌模组设置在杀菌腔内,杀菌模组包含多个主动杀菌组件以及银离子杀菌组件;滤网容置在过滤腔内,风扇设置在过滤腔及输出口之间,电池模组设置在框架,控制模组设置在框架且电性连接风扇及电池模组;控制模组包含模组电路板,且主动杀菌组件之中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模组电路板上;银离子杀菌组件对应滤网配置。
6.本技术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其中外壳组件包含格栅,格栅覆盖进气口。
7.本技术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其中主动杀菌组件包含光杀菌组件、高压杀菌组件或负离子杀菌组件;主动杀菌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设置在模组电路板上。
8.本技术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其中光杀菌组件包含紫外光源以及金属外壳,紫外光源设置在模组电路板而电性连接控制模组,且金属外壳对应紫外光源配置使紫外光源朝向金属外壳内发射紫外光;外壳组件设置有导光件,导光件贯穿外壳组件且对应该紫外光源的位置配置。
9.本技术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其中高压杀菌组件包含一对电极以及塑胶外壳,电极设置在模组电路板以电性连接控制模组,且塑胶外壳罩盖该对电极。
10.本技术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其中输出口连接有管接头。
11.本技术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其中框架设有第一磁吸件,且外壳组件设有与第一磁吸件相互磁吸的第二磁吸件。
12.本技术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其中银离子杀菌组件设置在外壳组件,银离子杀菌组件具有基板,基板具有多个支脚,支脚支撑于滤网使得基板与滤网间隔配置。
13.本技术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除了借由滤网过滤空气之外,更进一步在滤网之前设置前置的杀菌模组。因此吸入的空气能够先被杀菌后再通过滤网过滤。借由风扇主动送风而不会增加使用者呼吸的负担。再者,多个杀菌组件整合并用模组电路板而能够简
化制造及组装工序。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15.图2及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的中的各杀菌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16.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的中的各杀菌组件的组装意图。
17.图5及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的各立体透示图。
18.图7至图1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的各剖视图。
19.图12及图1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中的杀菌模组的各种变化配置示意图。
20.图14及图1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1.图16及图18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22.图19及图20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
25.20:面罩;
26.30:软管;
27.40:桌面;
28.100:框架;
29.101:过滤腔;
30.102:输出口;
31.103:杀菌腔;
32.110:管接头;
33.120:喷嘴;
34.130:第一磁吸件;
35.200:外壳组件;
36.201:进气口;
37.202:排气道;
38.210:上盖板;
39.211:格栅;
40.212:导光件;
41.220:下盖板;
42.230:第二磁吸件;
43.240:导风罩;
44.250:吊带;
45.251:扣具;
46.260:支脚;
47.261:扣具;
48.300:滤网;
49.400:杀菌模组;
50.410:光杀菌组件;
51.411:紫外光源;
52.412:金属外壳;
53.420:高压杀菌组件;
54.421:电极;
55.422:塑胶外壳;
56.430:负离子杀菌组件;
57.431:毛刷;
58.432:变压器;
59.440:银离子杀菌组件;
60.441:基板;
61.442:支脚;
62.500:控制模组;
63.510:控制电路板;
64.520:模组电路板;
65.600:电池模组;
66.700:风扇;
67.710: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68.参阅图1至图11,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10,其包含框架100、外壳组件200、滤网300、多个杀菌模组400、控制模组500、电池模组600及风扇700。
69.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00较佳地为塑胶制的扁平框体,框架100内围设形成有过滤腔101、输出口102及杀菌腔103,过滤腔101分别连通输出口102及杀菌腔103且介于输出口102及杀菌腔10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过滤腔101连通框架100的两面而且杀菌腔103及输出口102分别配置在框架100的两面。
70.在本实施例中,外壳组件200较佳地包含上盖板210及下盖板220。上盖板210为塑胶制,其罩设在框架100的其中一面,上盖板210开设有进气口201,且进气口201连通杀菌腔103。上盖板210包含格栅211,格栅211覆盖进气口201。
71.下盖板220为塑胶制,其罩设在框架100上与上盖板210相对的另一面。框架100与下盖板220之间围设形成排气道202,排气道202分别连通过滤腔101及输出口102。
72.在本实施例中,滤网300与一般的口罩布同为不织布制成,滤网300容置在过滤腔101内,杀菌模组400容置在杀菌腔103内,杀菌模组400用以消除通过进气口201吸入的空气中的病菌。控制模组500及电池模组600嵌设于框架100,且电池模组600电性连接控制模组
500。
73.本技术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10其杀菌模组400较佳地包含两种不同形式的杀菌组件,即主动杀菌组件以及被动杀菌组件。主动杀菌组件可以是光杀菌组件410、高压杀菌组件420或者是负离子杀菌组件430,被动杀菌组件则为银离子杀菌组件440。杀菌模组400也可以依据使用需求的不同选择性地增设各种主动式的杀菌组件,主动式的杀菌组件电性连接控制模组500,并借由控制模组500驱动而杀菌。
74.在本实施例中,杀菌模组400较佳地包含光杀菌组件410、高压杀菌组件420、负离子杀菌组件430以及银离子杀菌组件440。控制模组500电性连接光杀菌组件410、高压杀菌组件420以及负离子杀菌组件430以供电驱动杀菌模组400运作而消除吸入空气中的病菌。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组500较佳地包含控制电路板510以及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510的模组电路板520。控制电路板510用于控制充放电、使用者操作以及驱动各模块及组件,光杀菌组件410及高压杀菌组件420且共同设置在模组电路板520上以便于制造组装。
75.在本实施例中,光杀菌组件410以及高压杀菌组件420容置在杀菌腔103内,通过进气口201吸入的空气再依序分别通过光杀菌组件410以及高压杀菌组件420。
76.光杀菌组件410包含紫外光源411以及金属外壳412。金属外壳412较佳地是以铝片弯折卡接而构成的矩形盒体,紫外光源411电性连接控制模组500,且紫外光源411能够在杀菌腔201内发射紫外光达到杀菌的效果。较佳地,紫外光源411向金属外壳412内照射紫外光,其金属外壳412能够避免紫外光损害塑胶部件。再者,金属外壳412的内壁面涂布设置有光触媒奈米涂层,借由紫外光照射光触媒奈米涂层以氧化存在金属外壳412内的有机物而达到杀菌的功效。较佳地,金属外壳412的内壁面上可以涂布有光触媒涂层(未示于图中)。常用的光触媒例如:二氧化钛。光触媒涂层为奈米涂层,借由光触媒催化光与空气中有机物反应以降解空气中病菌及毒物。在本实施例中,紫外光源411较佳地固定设置在框架100上,而且紫外光源411与金属外壳412可分离,因此自框架100取下金属外壳412清洁时不需拆卸紫外光源411,借此能够避免损伤紫外光源411与控制模组500之间的电路。外壳组件200较佳地设置有导光件212,导光件212贯穿外壳组件200且对应紫外光源411的位置配置使得紫外光源411作动时紫外光能够显露于外壳组件200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导光件212较佳地嵌设于上盖板210,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
77.高压杀菌组件420包含一对电极421以及塑胶外壳422,电极421设置在模组电路板510以电性连接控制模组500,且电极421通过控制模组500通以高电压,借此消除通过进气口201吸入杀菌腔内103的空气中的病菌。塑胶外壳422罩盖电极421以引导气流通过电极421。
78.紫外光源411以及电极421同设置在模组电路板520上,便于同时进行焊接作业,完成焊接作业后只需分别安装金属外壳412及塑胶外壳422即可完成光杀菌组件410及高压杀菌组件420的组装作业。
79.负离子杀菌组件430包含毛刷431,其电性连接变压器432,变压器432分别电性连接毛刷431及控制模组500。在本实施例中,毛刷431设置在杀菌腔103内而变压器432则设置在框架100的内侧面。借由控制模组500控制变压器432产直流高电压于毛刷431,当毛刷431接触空气时能够将空气电离以形成负离子,负离子与空气中的有机物反应以将其破坏以达到杀菌的效果。
80.银离子杀菌组件440带有银材料,其可以借由混合银材射料出成形或是在表面涂覆有银涂层,当空气通过银离子杀菌组件440时其银涂层所含银离子能够与空气中的有机物反应而将其破坏以达杀菌的效果。银离子杀菌组件440设置在外壳组件200内,银离子杀菌组件440包含基板441,基板441具有多个支脚442以增加银涂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且滤网300可被银离子杀菌组件440压制固定于框架100。支脚442可以进一步支撑于滤网300使得基板441与滤网300具有间隙以减少基板441所产生的流场阻力。
81.本技术的杀菌模组400可以依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而可选择地配置对应的杀菌组件,例如图12所示配置光杀菌组件410、负离子杀菌组件430及银离子杀菌组件440。又例如图13所示配置高压杀菌组件420、负离子杀菌组件430及银离子杀菌组件440。
82.风扇700设置在排气道202内,且电性连控制模组500,其用以驱动气流流动。借此驱使空气通过进气口201吸入杀菌腔103,再依序通过过滤腔101、排气道202,而后经由输出口102输出。较佳地,排气道202内可以如图6所示对应配置连接在输出口102及风扇700出风口之间的导风罩240,借此将空气汇流至输出口102。在本实施例中,风扇700较佳地为单侧进气配置且只连通杀菌腔103及过滤腔101,借此避免气流回流而导致流场上下游压差不足。具体而言,风扇700的其中一面开放以供进气,风扇700上相对的另一面则以挡片710密封,且风扇700通过其侧缘出风。
83.本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10,其输出口102连接有管接头110。框架100设有第一磁吸件130,且上盖板210设有与第一磁吸件130相互磁吸的第二磁吸件230,因此便于拆卸上盖板210以清洗滤网300及金属外壳412。
84.参阅图14及图15,在本实施例中,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10使用时其输出口102的管接头110借由软管30连通至面罩20,使用者配戴面罩20使面罩20覆盖口鼻。空气通过本技术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10而被杀菌及过滤,空气再通过软管30流入面罩20供使用者吸入。本实施例不限定面罩20的形式,例如图14所示面罩20只覆盖使用者的口鼻,如图15所示面罩20则覆盖使用者的全脸。
85.参阅图16至图18,本技术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10使用时其输出口102可以连接喷嘴120,喷嘴120的口径自输出口102向外渐缩。外壳组件200上设有吊带250,吊带250借由扣具251可拆卸地连接于外壳组件200的下盖板220。使用者可以借由吊带250将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10挂于胸前,借由喷嘴120将净化的空气吹向使用者的面部。
86.承前述的使用方式,参阅图16至图20,外壳组件200的其中一面上也可以设有可收折的支脚260。支脚260借由扣具261可拆卸地连接于外壳组件200的下盖板220。而且,吊带250的扣具251与支脚260的扣具261相同而能够拆卸替换。当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10置于桌面40时,外壳组件200一边抵接桌面40并借由支脚260支撑于桌面40使外壳组件200倾斜,进而使得喷嘴120倾斜上仰以将净化的空气吹向桌边使用者的面部。
87.本技术的携带式空气杀菌过滤装置除了借由滤网过滤空气之外,更进一步在滤网之前设置前置的杀菌模组。因此吸入的空气能够先被杀菌后再通过滤网过滤。借由风扇主动送风而不会增加使用者呼吸的负担。再者,多个杀菌组件整合并用模组电路板而能够简化制造及组装工序。
8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他运用本技术的发明构思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