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0287发布日期:2022-02-26 01:5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新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2.空调在密闭的空间内一般为内循环使用,导致室内的空气得不到换气,空气的混浊程度越来越多,新风功能对空调器的多样化至关重要,由于室内空间较大,新风量的引进及污风的排出对于室内环境至关重要。
3.在现有技术中,新风机包括新风风道和污风风道,新风风道内设置有离心风叶,新风风道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污风风道内设置有离心风叶,污风风道用于将室内污风排至室外。
4.然而,上述的新风机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进而造成空调器的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形成风道和与风道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用于与室内连通,第二连通口用于与室外连通;风机,设置在风道内,风机包括风叶,风叶沿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旋转方向均可转动地设置,以使风道向室外排出污风或向室内引入新风;其中,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方向相反。
7.进一步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第一风道段的第一端与第一连通口连通,第一风道段的第二端与第二风道段的第一端连通,第二风道段的第二端与第二连通口连通;其中,风叶设置在第一风道段内;第二风道段呈喇叭口形状,由第二风道段的第一端至第二风道段的第二端的方向上,第二风道段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
8.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壳体形成第一风道段,第一连通口设置于第一壳体,风机与第一壳体连接;第二壳体形成第二风道段,第二连通口设置于第二壳体。
9.进一步地,风机还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风叶连接,以带动风叶转动;第一壳体包括安装架,第一驱动件与安装架可拆卸地连接。
10.进一步地,风机为轴流风机。
11.进一步地,新风装置还包括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具有流体通道,第二连通口通过流体通道与室外连通;过滤机构包括:过滤件,过滤件可活动地设置,过滤件具有位于流体通道内以对经过流体通道的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位置和位于流体通道外的避让位置;过滤件在过滤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切换,以在新风装置向室外排污风时使过滤件处于避让位置,并在新风装置向室内引新风时使过滤件处于过滤位置。
12.进一步地,过滤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和传动组件,第二驱动件通过传动组件与过滤件连接,以带动过滤件在过滤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13.进一步地,新风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风机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空气质量检测器,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空气质量检测器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以在空气质量检测器检测到室内空气质量低于预设空气质量时,使控制模块控制风机的风叶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并在空气质量检测器检测到室内空气质量高于预设空气质量时,使控制模块控制风机的风叶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
14.进一步地,新风装置还包括:格栅,与壳体连接,格栅设置在第一连通口处。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装置,其中,新风装置为上述的新风装置。
16.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用于设置在空调室内机内,用于将室内的污风排出至室外或将室外的新风引入室内。该新风装置通过设置沿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旋转方向均可转动的风叶,使风道既可用于向室内引入新风,又可用于向室外排出污风,无需设置两套风道系统和两套风机,简化了新风装置的结构,占用空间小,进而减小了空调室内机的体积。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19.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过滤机构的正视图;
23.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过滤机构的第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24.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过滤机构的第二个角度的示意图;
25.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2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8.10、壳体;11、风道;12、第一连通口;13、第二连通口;14、第一风道段;15、第二风道段;16、第一壳体;17、第二壳体;18、安装架;181、第一紧固孔;19、第三紧固孔;20、风机;21、风叶;22、第一驱动件;221、第二紧固孔;30、过滤机构;31、流体通道;311、第三连通口;312、第四连通口;32、过滤件;33、第二驱动件;34、外壳;40、格栅;41、第四紧固孔;50、空气质量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
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9,包括:壳体10,壳体10形成风道11和与风道11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口12和第二连通口13,第一连通口12用于与室内连通,第二连通口13用于与室外连通;风机20,设置在风道11内,风机20包括风叶21,风叶21沿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旋转方向均可转动地设置,以使风道11向室外排出污风或向室内引入新风;其中,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方向相反;在风叶21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时,室内气体由第一连通口12进入风道11并经第二连通口13排出至室外;在风叶21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时,室外气体由第二连通口13进入风道11并经第一连通口12送至室内。
33.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用于设置在空调室内机内,用于将室内的污风排出至室外或将室外的新风引入室内。该新风装置通过设置沿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旋转方向均可转动的风叶21,使风道11既可用于向室内引入新风,又可用于向室外排出污风,无需设置两套风道系统和两套风机,简化了新风装置的结构,占用空间小,进而减小了空调室内机的体积。
34.在本实施例中,风道11包括第一风道段14和第二风道段15,第一风道段14的第一端与第一连通口12连通,第一风道段14的第二端与第二风道段15的第一端连通,第二风道段15的第二端与第二连通口13连通;其中,风叶21设置在第一风道段14内;第二风道段15呈喇叭口形状,由第二风道段15的第一端至第二风道段15的第二端的方向上,第二风道段15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
35.具体实施时,在风叶21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时,新风通过第二风道段15的喇叭口弧面将气流扩散到风叶21的叶片边缘,新风会被快速送出风道,使风叶21与第二风道段15之间形成负压腔,使得室外空气源源不断被吸入风道11;在风叶21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时,风叶21将室内污浊气体吸入风道11,第二风道段15呈喇叭状,第二风道段15与风叶形成高压腔体,将室内污风挤出到室外。
36.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6和第二壳体17,第一壳体16和第二壳体17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壳体16形成第一风道段14,第一连通口12设置于第一壳体16,风机20与第一壳体16连接;第二壳体17形成第二风道段15,第二连通口13设置于第二壳体17。
37.具体地,风机20设置在第一壳体16的第一风道段14内。
38.在本实施例中,风机20还包括第一驱动件22,第一驱动件22与风叶21连接,以带动风叶21转动;第一壳体16包括安装架18,第一驱动件22与安装架18可拆卸地连接。这样的设置便于风机20与壳体10的安装与拆卸。
39.具体地,安装架18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孔181,第一驱动件22上设置有第二紧固孔221,第一驱动件22通过插设在第一紧固孔181和第二紧固孔221内的第一紧固件安装在安装架18上。
40.可选地,第一紧固件为螺钉。
41.可选地,第一驱动件22为电机。
42.在本实施例中,风机20为轴流风机。其中,轴流风机的吸风能力较强。
43.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还包括过滤机构30,过滤机构30具有流体通道31,第二连通口13通过流体通道31与室外连通;过滤机构30包括:过滤件32,过滤件32可活动地设置,过滤件32具有位于流体通道31内以对经过流体通道31的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位置和位于流体通道31外的避让位置,过滤件32在过滤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切换,以在新风装置向室外排污风时使过滤件32处于避让位置,并在新风装置向室内引新风时使过滤件32处于过滤位置。这样的设置可以保护过滤件32不被污风消耗其净化能力。
44.具体地,流体通道31的第一端形成第三连通口311,流体通道31的第二端形成第四连通口312,第三连通口311与第二连通口连通,第四连通口312用于与室外排风管的第一端连通,室外排风管的第二端与室外连通。其中,过滤件32在过滤位置时位于第四连通口312处。在送新风时过滤件32移动到第四连通口对室外进入的新风进行过滤,在排污风时将过滤件32从第四连通口312移开,保护过滤件32不被污风消耗滤网净化能力。
45.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件32作往复直线运动。
46.可选地,过滤件32为过滤网。
47.具体地,过滤机构30还包括外壳34,外壳34形成流体通道31、第三连通口311、第四连通口312,过滤件32与外壳34连接。
48.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机构30还包括第二驱动件33和传动组件,第二驱动件33通过传动组件与过滤件32连接,以带动过滤件32在过滤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切换。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过滤件32的运动。其中,第二驱动件33设置在外壳34上。
49.具体实施时,当新风装置吸室外新风时,过滤件32被第二驱动件33驱动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但不限于齿轮齿条机构、动、定滑轮组机构)移动到第四连通口312处对室外空气进行过滤,当新风装置排室内污风时,过滤件32被第二驱动件33驱动的传动组件移开第四连通口312,减小排风阻力并保护滤网过滤效力,可实现快速排风并延长滤网使用寿命的效果。
50.可选地,第二驱动件33为电机。
51.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风机20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空气质量检测器50,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空气质量检测器50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以在空气质量检测器50检测到室内空气质量低于预设空气质量时,使控制模块控制风机20的风叶21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并在空气质量检测器50检测到室内空气质量高于预设空气质量时,使控制模块控制风机20的风叶21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其中,涉及到空气质量检测器50的控制流程如图9所示。
52.具体实施时,空气质量检测器50可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在室内空气质量被检测到处于质量差时(即室内空气质量低于预设空气质量),风叶21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新风装置将排出室内空气,此时,过滤件32处于避让位置,不进行空气过滤;反之,当空气质量被检测处于质量优时(即室内空气质量高于预设空气质量),风叶21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此时,过滤件32处于过滤位置,进行空气过滤,新风装置将向室内输送新风。
53.具体地,空气质量检测器50包括用于检测气体浓度的传感器组件,在传感器组件检测到气体浓度高于预设气体浓度时,室内空气质量低于预设空气质量;在传感器组件检测到气体浓度低于预设气体浓度时,室内空气质量高于预设空气质量;其中,传感器组件可
以检测co2、co、甲醛中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的气体浓度。
54.具体地,空气质量检测器50设置在第一壳体16上。
55.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还包括:格栅40,与壳体10连接,格栅40设置在第一连通口12处。具体地,格栅40与第一壳体16连接。
56.具体地,格栅40与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可选地,格栅40与壳体10卡接;和/或,格栅40与壳体10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这样的设置便于格栅40的安装与拆卸。
57.具体地,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三紧固孔19,格栅40上设置有第四紧固孔41,格栅40通过插设在第三紧固孔19和第四紧固孔41内的第二紧固件与壳体10连接;其中,第二紧固件为螺钉。
58.具体实施时,风机安装后贴近格栅40,以减少风力损失。
59.具体实施时,风机20安装在第一壳体16上后安装格栅40,再安装第二壳体17,最后安装过滤机构30。
60.本技术的新风装置只使用一个轴流风叶进行新风的输入与污风的输出,利用其正反转转变吹风方向,可实现简化新风装置结构,加大新风量的效果,同时设计一个滤网机构,滤网机构中的滤网(即过滤件)可上下移动,可在送新风时将滤网移至流体通道,对新风进行净化,在进行室内污风排出时将滤网移离流体通道,进一步的还有空气质量检测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实时空气质量检测,可根具室内空气情况进行排室内污风、送室外新风的模式切换,实现新风机的智能化调控。
61.本技术的新风装置相较于现有的多个离心风叶的独立进新风、独立排污风的新风机,单轴流风叶新风流量大,风道结构简单,同体积下新风流量优势明显。
6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装置,其中,新风装置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新风装置。
63.具体地,该新风装置可使用在空调柜机中作为新风模块。
64.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65.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用于设置在空调室内机内,用于将室内的污风排出至室外或将室外的新风引入室内。该新风装置通过设置沿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旋转方向均可转动的风叶21,使风道11既可用于向室内引入新风,又可用于向室外排出污风,无需设置两套风道系统和两套风机,简化了新风装置的结构,占用空间小,进而减小了空调室内机的体积。
6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67.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
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6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