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70089发布日期:2022-04-22 11:2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2.在相关技术中,空调器通过单个导风板形成出风口,导风板对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调节能力有限,且导风板不能实现对出风风速的调节,导致空调器的出风模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可通过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速和出风方向。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面板部件,所述面板部件包括相邻设置的前面板和下面板,所述前面板的下端设有第一风道出口,所述下面板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风道出口连通的第二风道出口;第一导风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前面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第二导风组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包括第二导风板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下面板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所述空调器具有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至关闭所述第一风道出口和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至关闭所述第二风道出口的关闭模式,以及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至打开所述第一风道出口和/ 或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至打开所述第二风道出口的送风模式。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风道出口和第二风道出口,第一风道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导风组件以控制第一风道出口的开闭,第二风道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导风组件以控制第二风道出口的开闭,同时,第一导风板的转动角度和第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可调节出风口开口大小和方向,以实现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速和出风方向,从而有利于增强对空调器出风参数的控制,以便于实现不同的送风模式。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模式包括制热送风模式,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送风模式时,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至关闭所述第一风道出口的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至打开所述第二风道出口的位置。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下面板垂直,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下面板配合以关闭所述第二风道出口,在制热送风模式时,所述第二导风板向下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板朝向所述第一风道出口的表面形成为第一导引面,所述第一导引面将流过其的气流导向所述空调器下侧和后侧。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模式包括制冷送风模式,所述空调器处于制冷送风模式时,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至打开所述第一风道出口的位置,所述第二导风
板转动至关闭所述第二风道出口的位置。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板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前面板垂直,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前面板配合以关闭所述第一风道出口,在制冷送风模式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向前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朝向所述第二风道出口的表面形成为第二导引面,所述第二导引面将流过其的气流导向所述空调器前侧和上侧。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板在第一打开极限位置和关闭所述第一风道出口的第一关闭位置之间可转动,所述第二导风板在第二打开极限位置和关闭所述第二风道出口的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可转动。
13.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相连,所述送风模式包括恒风送风模式,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恒风送风模式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联动以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同步转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模式包括近距离送风模式,所述空调器处于近距离送风模式时,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至所述第一打开极限位置且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至所述第二打开极限位置。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模式包括自然送风模式,所述空调器处于自然送风模式时,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独立运行,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一打开极限位置和所述第一关闭位置之间往复转动,所述第二导风板在所述第二打开极限位置和所述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往复转动。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还包括第三导风组件,所述第三导风组件包第三导风板和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或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导风板转动以在空调器的左右方向上改变流出第一风道出口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出口的气流方向。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的立体图;
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处于关闭模式的示意图;
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处于制热送风模式的示意图;
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处于制冷送风模式的示意图;
2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处于恒风送风模式的示意图;
23.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处于大角度送风模式的示意图;
24.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处于近距离送风模式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面板部件10、前面板101、下面板102、第一风道出口103、第二风道出口104、安装腔105、风道106、换热器107、风机108、进风口109、第一导风组件20、第一导风板 201、第一导引面202、第二导风组件30、第二导风板301、第二导引面302、第三导风板 401、出风口40、空
调器100。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具有示例性的,其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下面结合图1-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30.参照图1-图7所示,空调器100包括:面板部件10、第一导风组件20和第二导风组件30,面板部件10可以是空调器100的外壳,面板部件10包括下面板102和前面板 101,下面板102和前面板101相邻设置,前面板101位于空调器100的前端,下面板102 位于空调器100的下端,面板部件10上可设置有进风口109,面板部件10围成有安装腔105,安装腔105内形成有风道106,风道106内设置有换热器107和风机108,换热器 107用于调节流过风道106的气流温度,风机108用于提供风压,风机108可以是贯流风扇、轴流风扇、离心风扇中的任意一种,前面板101和下面板102在邻接处设置有风道出口,外界的空气可经进风口109进入风道106,经换热器107调温后,由风道出口吹出,风道出口包括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前面板101的下端可设置有第一风道出口103,第一风道出口103可朝向空调器100的前方,下面板的前端可设置有第二风道出口104,第二风道出口104可朝向空调器100的下方,第二风道出口104与第一风道出口103连通。
31.第一导风组件20可设置在第一风道出口103处,第一导风组件20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第一导风板201,第一导风板201与前面板101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一导风板201的上端可与前面板101的下端铰接,第一导风板201可绕铰接轴转动,以使第一导风板201打开或关闭第一风道出口103,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一导风板201转动,以控制第一导风板 201的转动角度,第一驱动器可以是驱动电机。
32.第二导风组件30可设置在第二风道出口104处,第二导风组件30包括第二驱动器和第二导风板301,第二导风板301与下面板102的前端转动连接,第二导风板301的后端可与下面板102的前端铰接,第二导风板301可绕铰接轴转动,以使第二导风板301打开或关闭第二风道出口104,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二导风板301转动,以控制第二导风板 301的转动角度,第二驱动器可以是驱动电机。
33.空调器100具有关闭模式和送风模式,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或智能家居系统下达控制指令,以控制空调器100调整至与控制指令对应的模式。
34.参照图2所示,在空调器100处于关闭模式时,第一驱动器可驱动第一导风板201转动到关闭第一风道出口103的位置,第二驱动器可驱动第二导风板301转动到关闭第二风道出口104的位置,其中,第一导风板201关闭第一风道出口103时,第一导风板201可与前面板
101平齐或平行,第二导风板301关闭第二风道出口104时,第二导风板301可与后面板平齐或平行。可选地,在空调器100处于关闭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01的下端和第二导风板301的前端相抵,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301垂直。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在关闭模式时,空调器100可处于关机状态,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关闭,可防止灰尘进入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一导风板201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空调器100在关闭模式时,空调器100可处于无风感状态,可利用气流穿过通风孔的阻力,降低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的风速,从而实现无风感的效果。
37.参照图3-图7所示,在空调器100处于送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01转动到打开第一风道出口103和/或第二导风板301转动到打开第二风道出口104,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器100处于送风模式时,第一风道出口103和/或第二风道出口104打开,且打开的风道出口对应的导风板转动角度可调,以实现不同的送风模式,满足用户不同送风需求。
3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风板201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板301的自由端之间形成空调器 100的出风口40,流过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的气流均经过出风口40后吹向室内空间,其中,第一导风板201的自由端为第一导风板201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第二导风板301的自由端为第二导风板301远离铰接轴的一端。
39.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风板201的转动角度和第二导风板301的转动角度可调节出风口40开口大小,即出风口40的截面积的大小,在不改变风机108转速的情况下,当出风口40的截面积大于风道出口的截面积时,可提升出风口40的出风风速和送风距离,当出风口40的截面积小于风道出口的截面积时,可降低出风口40的出风风速和送风距离,其中,风道出口的截面积可以是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的截面积之和。
4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连通,在第一风道出口 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中的一个打开,另一个关闭时,流向关闭的风道出口的气流会转而流向打开的风道出口,以提升打开的风道出口的出风风速,从而在不改变风机108转速的情况下,提升出风口40的出风风速和送风距离。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在空调器100处于送风模式时,第一驱动器可驱动第一导风板201转动到关闭第一风道出口103的位置,第二驱动器可驱动第二导风板301转动到打开第二风道出口104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风道出口103关闭,第二风道出口104打开,风道106内的气流均通过第二风道出口104流出,第二风道出口 104的出风风速增大,第二风道出口104的气流流向出风口40,并通过出风口40后吹向室内空间。
42.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风道出口103打开、第二风道出口104关闭、风机108转速不变的情况下,第二导风板301与第二风道出口104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大,出风口40 的开口越大,出风口40向空调器100外的出风风速越小,出风口40的送风距离越近。同理,第二导风板301与第二风道出口104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小,出风口40的开口越小,出风口40向空调器100外的出风风速越大,出风口40的送风距离越远。
4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在空调器100处于送风模式时,第一驱动器可驱动第一导风板201转动到打开第一风道出口103的位置,第二驱动器可驱动第二导风板301转动到关闭第二风道出口104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风道出口103打开,第二
风道出口104关闭,风道106内的气流均通过第一风道出口103流出,第一风道出口103的出风风速增大,第一风道出口103的气流流向出风口40,并通过出风口40后吹向室内空间。
44.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风道出口103打开、第二风道出口104关闭、风机108转速不变的情况下,第一导风板201与第一风道出口103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大,出风口40 的开口越大,出风口40向空调器100外的出风风速越小,出风口40的送风距离越近。同理,第一导风板201与第一风道出口103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小,出风口40的开口越小,出风口40向空调器100外的出风风速越大,出风口40的送风距离越远。
45.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所示,在空调器100处于送风模式时,第一驱动器可驱动第一导风板201转动到打开第一风道出口103的位置,第二驱动器可驱动第二导风板301转动到打开第二风道出口104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风道出口 103打开,第二风道出口104打开,风道106内的气流通过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流出,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的气流通过出风口40后吹向室内空间。
46.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风道出口103打开、第二风道出口104打开、风机108转速不变的情况下,第一导风板201的转动角度和第二导风板301的转动角度可调节出风口40 开口大小,即出风口40的截面积的大小,当出风口40的截面积大于风道出口的截面积时,可提升出风口40的出风风速和送风距离,当出风口40的截面积小于风道出口的截面积时,可降低出风口40的出风风速和送风距离。
4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第一风道出口103处设置有第一导风组件20以控制第一风道出口103的开闭,第二风道出口104处设置有第二导风组件30以控制第二风道出口104的开闭,同时,第一导风板201的转动角度和第二导风板301的转动角度可调节出风口40开口大小和方向,以实现控制空调器100的出风风速和出风方向,从而有利于增强对空调器100出风参数的控制,以便于实现不同的送风模式。
4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送风模式包括制热送风模式,在制热送风模式下,换热器107可对流过风道106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以使空调器100吹出热气流,空调器100处于制热送风模式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导风板201转动到关闭第一风道出口103的位置,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导风板301转动到打开第二风道出口104的位置,也就是说,由于第一风道出口103关闭,流向第一风道出口103的热气流将流向第二风道出口104,以增加第二风道出口104的出风风速,第二风道出口104的开口朝向空调器100的下方,从而使热气流向下吹,以使热气流快速吹向地面,避免了密度较小的热气流直接流向室内空间的上层,影响用户的制热体验。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板301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第二导风板301在第一位置时,第二导风板301与下面板102垂直,第二风道出口 104打开,且由第二风道出口104流出的气流可直接向空调器100的下方流动。第二导风板301在第二位置时,第二导风板301与下面板102配合以关闭第二风道出口104,第二风道出口104不出风。第二导风板301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时,第二导风板301 与下面板102之间的夹角将改变风道出口的出风风速和出风方向。
50.参照图3所示,在制热送风模式时,第二导风板301向下转动到第一位置,以使热气流吹向空调器100的下方。
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第一导风板201朝向第一风道出口 103的表面形成为第一导引面202,第一导引面202可以是弧面,也就是说,第一导风板 201上下两端的厚度大于其中部的厚度,第一导引面202将流过其的气流导向空调器100 下侧和后侧,在制热送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01关闭第一风道出口103,流向第一风道出口103的热气流会被第一导引面202导向第二风道出口104,并在第二风道出口104流出时向空调器100的下侧和后侧方向流动,使热气流可沿着空调器100后方的墙壁向下流动,并快速到达地面,以实现贴壁气流的送风形式,减少热气流的风感,提升空调器100 的送风体验。可以理解的是,在制热送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301平行于空调器100后方的墙壁。
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送风模式包括制冷送风模式,在制冷送风模式下,换热器107可对流过风道106内的空气进行降温,以使空调器100吹出冷气流,空调器100处于制冷送风模式时,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一导风板201转动到打开第一风道出口103的位置,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导风板301转动到关闭第二风道出口104的位置,也就是说,由于第二风道出口104关闭,流向第二风道出口104的冷气流将流向第一风道出口103,以增加第一风道出口103的出风风速,第一风道出口103的开口朝向空调器100的前方,以使冷气流被快速吹向空调器100的前方,通常空调器100位于室内空间的上层,从而可使向空调器100吹向前方流动的冷气流也处于室内空间的上层,避免密度较大的冷气流直接流向室内空间的下层,影响用户的制冷体验。
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201可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转动,其中,第一导风板201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导风板201与前面板101垂直,第一风道出口103打开,且由第一风道出口103流出的气流可直接向空调器100的前方流动。第一导风板201在第四位置时,第一导风板201与前面板101配合以关闭第一风道出口103,第一风道出口103不出风。第一导风板201处于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时,第一导风板 201与前面板101之间的夹角将改变风道出口的出风风速和出风方向。
54.参照图4所示,在制冷送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01可向前转动到第三位置,以使冷气流吹向空调器100的前方。
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第二导风板301朝向第二风道出口 104的表面形成为第二导引面302,第二导引面302可以是弧面,也就是说,第二导风板 301前后两端的厚度大于其中部的厚度,第二导引面302将流过其的气流导向空调器100 前侧和上侧,在制冷送风模式时,第二风道出口104被第二导风板301关闭,第一风道出口103被第一导风板201打开,流向第二风道出口104的冷气流会被第二导风板301上的第二导引面302导向第一风道出口103,并在第一风道出口103流出时向空调器100的前侧和上侧方向流动,使冷气流可沿着空调器100上方的墙壁向前流动,空调器100上方的墙壁可以是天花板,以实现天花气流的送风形式,减少冷气流的风感,并减缓冷气流的降落,提升空调器100的送风体验。可以理解的是,在制冷送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301平行于空调器100上方的墙壁。
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201在第一打开极限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可转动,其中,第一关闭位置为第一导风板201关闭第一风道出口103的位置,第二导风板301在第二打开极限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可转动,其中,第二关闭位置为第二导
风板301关闭第二风道出口104的位置。
5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打开极限位置为第一导风板201由第一关闭位置向远离风道106的方向(图2中顺时针方向)旋转90
°
~180
°
的位置,以实现第一导风板 201可以向空调器100的外侧转动。
5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打开极限位置包括第一打开前极限位置和第一打开后极限位置,第一导风板201在第一打开前极限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可转动,第一导风板201在第一打开后极限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可转动,第一打开前极限位置为第一导风板201由第一关闭位置向远离风道106的方向(图2中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
~180
°
,第一打开后极限位置为第一导风板201由第一关闭位置向靠近离风道106的方向(图2中逆时针方向)旋转m
°
~90
°
,其中,m
°
为第一驱动器可驱动第一导风板201转动的最小角度,最小角度可以是0.5
°
或1
°
,以实现第一导风板201既可以向空调器100的外侧转动,又可以向空调器100的内侧转动,以提升空调器100在上下方向的送风范围。
5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打开极限位置为第二导风板301由第二关闭位置向远离风道106的方向(图2中逆时针方向)旋转90
°
~180
°
的位置,以实现第二导风板 301可以向空调器100的外侧转动。
6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打开极限位置包括第二打开上极限位置和第二打开下极限位置,第二导风板301在第二打开上极限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可转动,第二导风板301在第二打开下极限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可转动,第二打开下极限位置为第二导风板301由第二关闭位置向远离风道106的方向(图2中逆时针方向)旋转 90
°
~180
°
,第二打开上极限位置为第二导风板301由第二关闭位置向靠近离风道106的方向(图2中顺时针方向)旋转n
°
~90
°
,其中,n
°
为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导风板301转动的最小角度,最小角度可以是0.5
°
或1
°
,以实现第二导风板301既可以向空调器100的外侧转动,又可以向空调器100的内侧转动,以提升空调器100在上下方向的送风范围。
6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器相连,控制装置可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导风板201的转动角度,控制装置还与第二驱动器相连,控制装置还可控制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导风板301的转动角度。
6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模式包括恒风送风模式,空调器100处于恒风送风模式时,可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器与第二驱动器联动,在第一导风板201转动到第一打开极限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且第二导风板301转动到第二打开极限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时,使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301同步进行转动。
63.需要说的是,第一导风板201与第二导风板301在同步进行转动时,第一导风板201 与第二导风板301平行或夹角为定值,也就是说,出风口40开口大小不变,以保持空调器100出风风速的恒定。以在空调器100处于恒风送风模式时,在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301同步进行转动时,可实现空调器100以恒定的出风风速上下扫风,在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301停止转动时,可实现空调器100以恒定的出风风速向固定方向送风。
6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在恒风送风模式下,若第一导风板 201和第二导风板301平行,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301可引导第一风道出口103 和第二风道出口104的气流向同一方向流动,以减少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 104处的气流的分散,从而增加空调器100的送风距离,实现远距离送风。
6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301的夹角为定值时,第一导风板201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板301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为a,在第一导风板 201和第二导风板301平行时,第一导风板201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板301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为b,在恒风送风模式下,若a>b,则可降低出风风速和送风距离,若a<b,则可增加出风风速和送风距离。
6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模式包括大角度送风模式,空调器100处于大角度送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一导风板201中的一个向靠近风道106的方向旋转,另一个向远离风道106的方向旋转,以增加空调器100的扫风面积。举例而言,参照图6 所示,第二导风板301由第二关闭位置向靠近离风道106的方向旋转5
°
,第一导风板201 由第一关闭位置向远离风道106的方向旋转95
°
,此时,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 301形成的出风口40朝向空调器100的前方和上方,以实现向空调器100的前方和上方出风,增加空调器100向上的扫风面积。
6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送风模式包括近距离送风模式,空调器100处于近距离送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01转动到第一打开极限位置,且第二导风板 301转动到第二打开极限位置,其中,第一打开极限位置可以是第一导风板201由第一关闭位置向远离风道106的方向旋转90
°
的位置,第二打开极限位置可以是第二导风板301 由第二关闭位置向远离风道106的方向旋转90
°
的位置,也就是说,在近距离送风模式下,第一导风板201将第一风道出口103完全打开,第二导风板301将第二风道出口104 完全打开,同时,出风口40的截面积大于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的截面积之和,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301可引导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 的气流向外扩散,以实现近距离的大面积送风。
6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模式包括自然送风模式,空调器100处于自然送风模式时,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独立运行,第一导风板201在第一打开极限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往复转动,第二导风板301在第二打开极限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分别独立运行时,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301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速度可以不同,从而可实现出风口40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速不断变化,以模拟自然风一般的舒适体验。
6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三导风组件,第三导风组件包第三导风板401和第三驱动器,第三导风板401可以是叶片,第三驱动器可以是驱动电机,第三导风板401与第一导风板201或第二导风板301转动连接,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三导风板401转动,以在空调器100的左右方向上改变流出第一风道出口103和/或第二风道出口104的气流方向,从而实现在左右方向上对空调器100的出风方向进行调整。
7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导风板401与第一导风板201转动连接,且第三导风板401与第一导板垂直。
71.在空调器100处于制热送风模式时,第一风道出口103关闭,第二风道出口104打开,流过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三导风板401的气流将通过第二风道出口104流出,从而第三导风板401通过在左右方向上改变由第一风道出口103流向第二风道出口104的气流方向,即可实现第三导风板401在左右方向上改变第二风道出口104的气流方向,从而实现在左右方向上对空调器100的出风方向进行调整。
72.在空调器100处于制冷送风模式时,第一风道出口103打开,第二风道出口104关闭,空调器100通过第一风道出口103出风,第三导风板401可在左右方向上改变流出第一风道出口103的气流方向,从而实现在左右方向上对空调器100的出风方向进行调整。
73.在空调器100处于恒风送风模式时,第一风道出口103打开,第二风道出口104打开,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汇合出风,第三导风板401可在左右方向上改变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汇合出风气流方向,从而实现在左右方向上对空调器100的出风方向进行调整。
7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导风板401与第二导风板301转动连接,且第三导风板401与第二导板垂直。
75.参照图3所示,在空调器100处于制热送风模式时,第一风道出口103关闭,第二风道出口104打开,空调器100通过第二风道出口104出风,第三导风板401可在左右方向上改变流出第二风道出口104的气流方向,从而实现在左右方向上对空调器100的出风方向进行调整。
76.参照图4所示,在空调器100处于制冷送风模式时,第一风道出口103打开,第二风道出口104关闭,流过第二导风板301和第三导风板401的气流将通过第一风道出口103 流出,从而第三导风板401通过在左右方向上改变由第二风道出口104流向第一风道出口 103的气流方向,即可实现第三导风板401在左右方向上改变第一风道出口103的气流方向,从而实现在左右方向上对空调器100的出风方向进行调整。
77.参照图5所示,在空调器100处于恒风送风模式时,第一风道出口103打开,第二风道出口104打开,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汇合出风,第三导风板401可在左右方向上改变第一风道出口103和第二风道出口104汇合出风气流方向,从而实现在左右方向上对空调器100的出风方向进行调整。
7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7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