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环境的空气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6613发布日期:2022-04-07 07:4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环境的空气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环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环境的空气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环境是指任何建筑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各种自然的、人为的环境之中,人们建造建筑物的目的就在于为人们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周围环境对于建筑物而言既是一种制约条件又是一种促进因数;空气湿度是影响建筑环境的重要因素,目前市面上暂时没有能根据使用需求调节加湿高度的加湿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环境的空气加湿装置,达到根据使用需要调整加湿高度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环境的空气加湿装置,包括底板、蒸发箱和电热管,所述蒸发箱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电热管固定安装在蒸发箱的内部,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板、一号电机、一号转轴、绕线筒、拉线、定滑轮、滑板、滑块,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外壁,所述一号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外壁,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的外壁通过联轴器与一号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转轴的另一端与绕线筒的一端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拉线的一端与绕线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滑块固定安装在滑板的外壁,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在支撑板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与滑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蒸发箱的底部与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蒸发箱的顶部设置有转动出气装置,所述转动出气装置包括主出气管、从动齿轮、副出气管、二号电机、二号转轴、主动齿轮,所述主出气管的一端贯穿蒸发箱的顶部延伸至蒸发箱的内部,所述主出气管与蒸发箱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壁开设有通孔,所述主出气管的另一端穿过从动齿轮的通孔与副出气管的外壁连通设置,所述主出气管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电机固定安装在蒸发箱的顶部,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二号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转轴的另一端与主动齿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7.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支撑板的滑槽横截面为梯形。
8.优选的,所述蒸发箱的外壁设置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的出水端贯穿蒸发箱的外壁延伸至蒸发箱的内部,所述加水管与蒸发箱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
10.优选的,所述绕线筒的外壁开设有绕线槽,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在绕线槽内。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环境的空气加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一号电机使一号转轴转动,通过一号转轴与绕线筒固定连接,从而带动绕线筒转动,通过拉线与绕线筒固定连接,配合滑块在支撑板的滑槽内滑动连接,以及拉线穿过定滑轮与滑板固定连接,从而使拉线缠绕在绕线筒的绕线槽带动滑板上下移动,通过蒸发箱的底部与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达到了带动蒸发箱上下移动的目的,实现了根据使用需要调整加湿高度的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二号电机使二号转轴转动,通过二号转轴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从而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使水蒸气从主出气管进入副出气管,再从副出气管的两端出气,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配合主出气管与蒸发箱转动连接,从而使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达到了使副出气管转动出气的目的,实现了对空气均匀加湿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出气装置的正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绕线筒的左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的俯视图。
19.图中:1底板、2蒸发箱、3电热管、4升降装置、401支撑板、402固定板、403一号电机、404一号转轴、405绕线筒、406拉线、407定滑轮、408滑板、409滑块、5转动出气装置、501主出气管、502从动齿轮、503副出气管、504二号电机、505二号转轴、506主动齿轮、6加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环境的空气加湿装置,包括底板1、蒸发箱2和电热管3,蒸发箱2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底板1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便于移动加湿设备,蒸发箱2的外壁设置有加水管6,加水管6的出水端贯穿蒸发箱2的外壁延伸至蒸发箱2的内部,加水管6与蒸发箱2固定连接,便于为蒸发箱2加水,蒸发箱2的顶部设置有转动出气装置5,转动出气装置5包括主出气管501、从动齿轮502、副出气管503、二号电机504、二号转轴505、主动齿轮506,主出气管501的一端贯穿蒸发箱2的顶部延伸至蒸发箱2的内部,主出气管501与蒸发箱2转动连接,从动齿轮502的外壁开设有通孔,主出气管501的另一端穿过从动齿轮502的通孔与副出气管503的外壁连通设置,主出气管501与从动齿轮502固定连接,二号电机504固定安装在蒸发箱2的顶部,二号电机50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二号转轴505的一端固定连接,二号转轴505的另一端与主动齿轮506的外壁固定连接,主动齿轮506与从动齿轮502啮合,通过启动二号电机504使二号转轴505转动,通过二号转轴505与主动齿轮506固定连接,从而带动主动齿轮506转动,通过使水蒸气从主出气管501进入副出气管503,再从副出气管503的两端出气,通过主动齿轮506与从动齿轮502啮合,配合主出气管501与蒸发箱2转动连接,从而使主动齿轮506带动从动齿轮502转动,达到了使副出气管503转动出气的目的,实现了对空气均匀加湿的效果,电热管3固定安装在蒸发箱2的内部,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包括支撑板401、固定板402、一号电机403、一号转轴404、绕线筒405、拉线406、定滑轮407、滑板408、滑块
409,支撑板401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402固定安装在支撑板401的外壁,一号电机403固定安装在固定板402的外壁,一号电机403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402的外壁通过联轴器与一号转轴404的一端固定连接,一号转轴404的另一端与绕线筒405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线406的一端与绕线筒405的外壁固定连接,绕线筒405的外壁开设有绕线槽,拉线406的一端固定在绕线槽内,绕线槽便于拉线406缠绕,定滑轮407固定安装在支撑板401的顶部,滑块409固定安装在滑板408的外壁,支撑板401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滑块409在支撑板401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滑块409的横截面为梯形,支撑板401的滑槽横截面为梯形,梯形便于防止支撑板401在升降使前后便宜,以及辅助支撑板401上下移动,拉线406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407与滑板408的外壁固定连接,蒸发箱2的底部与滑板408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启动一号电机403使一号转轴404转动,通过一号转轴404与绕线筒405固定连接,从而带动绕线筒405转动,通过拉线406与绕线筒405固定连接,配合滑块409在支撑板401的滑槽内滑动连接,以及拉线406穿过定滑轮407与滑板408固定连接,从而使拉线406缠绕在绕线筒405上带动滑板408上下移动,通过蒸发箱2的底部与滑板408的顶部固定连接,达到了带动蒸发箱2上下移动的目的,实现了根据使用需要调整加湿高度的效果。
21.在使用时,先通过加水管6向蒸发箱2内加水,再启动电热管3加热产生水蒸气,通过启动一号电机403,一号电机403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402通过联轴器使一号转轴404转动,通过一号转轴404与绕线筒405固定连接,从而带动绕线筒405转动,通过拉线406与绕线筒405固定连接,配合滑块409固定安装在滑板408的外壁,滑块409在支撑板401的滑槽内滑动连接,以及拉线406穿过定滑轮407与滑板408固定连接,从而使拉线406缠绕在绕线筒405的绕线槽上带动滑板408上下移动,通过蒸发箱2的底部与滑板408的顶部固定连接,从而带动蒸发箱2上下移动。
22.通过启动二号电机504,二号电机50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使二号转轴505转动,通过二号转轴505与主动齿轮506固定连接,从而带动主动齿轮506转动,通过主出气管501的一端延伸至蒸发箱2的内部,配合主出气管501穿过从动齿轮502的通孔与副出气管503连通设置,从而使水蒸气从主出气管501进入副出气管503,从副出气管503的两端出气,通过主动齿轮506与从动齿轮502啮合,配合主出气管501与蒸发箱2转动连接,从而使主动齿轮506带动从动齿轮502转动,使副出气管503转动出气,对空气均匀加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