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7474发布日期:2022-04-06 19:0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对流腔室和扁管内部容易积累水垢,现有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大多固定外壳,难以拆卸,不方便对内部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能够通过将换热器本体拆分为三个部分,通过侧板上下设置固定组件,固定盒伸入上基座和下基座壳体内部,转钮带动齿轮组旋转,通过齿轮结构带动螺纹杆旋转,固定块在螺纹杆杆身水平伸入固定盒定位孔并伸入上下基座壳体内部,完成限位固定,同时通过滑槽结构组合侧板和散热板,方便对散热板进行清洗和更换。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其包括:
8.第一连接件,包括下基座、开设在所述下基座顶部的第一限位孔、安装在所述下基座内底部的竖版、安装在所述竖版顶部并位于所述下基座内部的第一挡板、开设在所述第一挡板顶部的第一贯穿槽和贯穿所述第一贯穿槽的扁管;
9.第二连接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下基座顶部的侧板和安装在所述侧板中间的散热板;
10.第三连接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侧板顶部的上基座、开设在所述上基座底部的第二定位孔、安装在所述上基座顶部的热水管、安装所述所述上基座顶部并位于所述热水管右方的冷水管、安装在所述上基座内顶部的分隔板、安装在所述分隔板底部的第二挡板和开设在所述第二挡板底部的第二贯穿槽;
11.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侧板侧壁的转钮、安装在所述侧板内部并伸出所述侧板顶部的限位盒、开设在所述限位盒侧壁的第三限位孔、安装在所述转钮侧壁的第一转杆、安装在所述第一转杆另一端并位于所述限位盒内部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垂直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齿轮顶部的第二转杆、安装在所述第二转杆另一端的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垂直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安装在所述第四齿轮侧壁的螺纹杆和安装在所述螺纹杆杆身的限位杆。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热水管伸入所述上基座内部并位于所述分隔板左侧,所述冷水管伸入所述上基座内部并位于所述分隔板右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扁管贯穿所述第二贯穿槽与所述第一贯穿槽。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侧板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散热板侧壁安装有滑条,当所述滑条位于所述滑槽内部时,所述侧板与所述散热板结合。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板侧壁开设有散热孔。
16.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通过将换热器本体拆分为三个部分,通过侧板上下设置固定组件,固定盒伸入上基座和下基座壳体内部,转钮带动齿轮组旋转,通过齿轮结构带动螺纹杆旋转,固定块在螺纹杆杆身水平伸入固定盒定位孔并伸入上下基座壳体内部,完成限位固定,同时通过滑槽结构组合侧板和散热板,方便对散热板进行清洗和更换。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整体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第二连接件细节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第一连接件细节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第三连接件细节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固定组件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4.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能够通过将换热器本体拆分为三个部分,通过侧板上下设置固定组件,固定盒伸入上基座和下基座壳体内部,转钮带动齿轮组旋转,通过齿轮结构带动螺纹杆旋转,固定块在螺纹杆杆身水平伸入固定盒定位孔并伸入上下基座壳体内部,完成限位固定,同时通过滑槽结构组合侧板和散热板,方便对散热板进行清洗和更换。
27.图1-5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5,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包括第一连接件100、第二连接件200、第三连接件300和固定组件400。
28.第一连接件100包括下基座110、开设在下基座110顶部的第一限位孔111、安装在下基座110内底部的竖版120、安装在竖版120顶部并位于下基座110内部的第一挡板130、开设在第一挡板130顶部的第一贯穿槽131和贯穿第一贯穿槽131的扁管140,竖版120不贴合下基座110内底部,第一挡板130用于使下基座110内部封闭并形成对流腔室,扁管140连接第一挡板130与第二挡板350,扁管140用于在下基座110内部和上基座310内部之间运送水流。
29.第二连接件200包括安装在下基座110顶部的侧板210、安装在侧板210中间的散热板220、开设在侧板210侧壁的滑槽211、安装在散热板220侧壁的滑条221和开设在散热板220侧壁的散热孔222,通过滑条221在滑槽211内部滑动固定侧板210和散热板220,散热孔222用于对侧板210内部的扁管140进行散热并保护人体不直接触碰到扁管140造成烫伤。
30.第三连接件300包括安装在侧板210顶部的上基座310、开设在上基座310底部的第二定位孔311、安装在上基座310顶部的热水管320、安装上基座310顶部并位于热水管320右方的冷水管330、安装在上基座310内顶部的分隔板340、安装在分隔板340底部的第二挡板350和开设在第二挡板350底部的第二贯穿槽351,热水管320用于将热水运输至上基座310内部,冷水管330用于将冷水排出上基座310内部,分隔板340连接第二挡板350与上基座310内顶部,用于对上基座310内部进行分隔并形成两个对流腔室。
31.固定组件400包括安装在侧板210侧壁的转钮410、安装在侧板210内部并伸出侧板210顶部的限位盒420、开设在限位盒420侧壁的第三限位孔421、安装在转钮410侧壁的第一转杆411、安装在第一转杆411另一端并位于限位盒420内部的第一齿轮430、与第一齿轮430垂直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440、安装在第二齿轮440顶部的第二转杆441、安装在第二转杆441另一端的第三齿轮450、与第三齿轮450垂直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460、安装在第四齿轮460侧壁的螺纹杆470和安装在螺纹杆470杆身的限位杆480,限位盒420伸入第二定位孔311与第一限位孔111,转动转钮410带动第一转杆411和第一齿轮430旋转,第一齿轮430通过轮齿带动第二齿轮440、第二转杆441和第三齿轮450旋转,第三齿轮450通过轮齿带动第四齿轮460和螺纹杆470旋转,限位杆480内部开设有螺纹孔,通过螺纹孔与螺纹杆470贴合带动限位杆480在螺纹杆470杆身水平移动并通过第三限位孔421伸出限位盒420内部。
32.结合图1-图5,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通过使用时将散热板220与侧板210垂直贴合,滑条221在滑槽211内部滑动,完成侧板210和散热板220的固定,将下基座110放置在侧板210底部,上基座310放置在侧板210顶部,限位盒420分别插
入第二定位孔311和第一限位孔111内部,转动转钮410带动第一转杆411和第一齿轮430旋转,第一齿轮430通过轮齿带动第二齿轮440、第二转杆441和第三齿轮450旋转,第三齿轮450通过轮齿带动第四齿轮460和螺纹杆470旋转,限位杆480内部开设有螺纹孔,通过螺纹孔与螺纹杆470贴合带动限位杆480在螺纹杆470杆身水平移动并通过第三限位孔421伸出限位盒420内部,限位杆480分别伸入上基座310与下基座110内部,完成下基座110、侧板210和上基座310之间的限位固定,完成安装。
33.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