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66872发布日期:2022-05-26 09:3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


背景技术:

2.卷烟企业制丝车间需要多台组合空调给车间不同区域送风使车间温湿度达到标准,传统的送风模式是一台空调对一个区域送风和回风,但在部分设备或全部设备停产期间,车间设备产生的热量少,温湿度调节比较容易,仍需要保障温度或湿度的情况下,还要同时开多台空调,这样就造成电能浪费和资源浪费。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在车间部分设备停止运行,设备发热量减少时,可以方便的开启一台空调给全车间不同区域送风,也可以同时开启两台空调给全车间不同区域送风,或开启全部空调一对一的给全车间不同区域送风,送风模式节能又灵活。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包括第一空调、第二空调、第三空调、用风车间、送风箱以及回风箱;
6.所述第一空调的进口和出口通过第一回风道连接,所述第二空调的进口和出口通过第二回风道连接,所述第三空调的进口和出口通过第三回风道连接;所述用风车间内设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回风道、所述第二回风道以及所述第三回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连接;
7.所述送风箱上设有三个端口,三个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调和所述第一区域之间的第一回风道上、所述第二空调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二回风道上以及所述第三空调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的第三回风道上,且所述送风箱与所述第一回风道、所述第二回风道以及所述第三回风道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送风阀、第二送风阀以及第三送风阀;
8.所述回风箱上设有三个端口,三个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调和所述第一区域之间的第一回风道上、所述第二空调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二回风道上以及所述第三空调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的第三回风道上,且所述回风箱与所述第一回风道、所述第二回风道以及所述第三回风道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回风阀、第二回风阀以及第三回风阀。
9.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所述第一空调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有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
10.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所述第一回风道上还设有第三风阀,所述第三风阀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送风箱之间。
11.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所述第一回风道上还设有第四风阀,所述第四风阀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回风箱之间。
12.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所述第二空调的进口和出口
处分别设有第五风阀和第六风阀。
13.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所述第二回风道上还设有第七风阀,所述第七风阀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送风箱之间。
14.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所述第二回风道上还设有第八风阀,所述第八风阀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回风箱之间。
15.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所述第三空调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有第九风阀和第十风阀。
16.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所述第三回风道上还设有第十一风阀,所述第十一风阀位于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送风箱之间。
17.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所述第三回风道上还设有第十二风阀,所述第十二风阀位于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回风箱之间。
18.本实用新型分别设计送风箱和回风箱,将不同空调的送风道和回风道连接,通过调节不同的风阀,在车间部分设备停止运行,设备发热量减少时,可以方便的开启一台空调给全车间不同区域送风,也可以同时开启两台空调给全车间不同区域送风,或开启全部空调一对一的给全车间不同区域送风,送风模式节能又灵活。
19.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20.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空调;2-第二空调;3-第三空调;4-第一回风道; 41-第一风阀;42-第二风阀;43-第三风阀;44-第四风阀;5-第二回风道; 51-第五风阀;52-第六风阀;53-第七风阀;54-第八风阀;6-第三回风道;61-第九风阀;62-第十风阀;63-第十一风阀;64-第十二风阀;7-送风箱; 71-第一送风阀;72-第二送风阀;73-第三送风阀;8-回风箱;81-第一回风阀;82-第二回风阀;83-第三回风阀;9-用风车间;91-第一区域;92-第二区域;93-第三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5.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26.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28.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的空调送回风系统,包括第一空调1、第二空调2、第三空调3、用风车间9、送风箱7以及回风箱 8。
29.第一空调1的进口和出口通过第一回风道4连接,第二空调2的进口和出口通过第二回风道5连接,第三空调3的进口和出口通过第三回风道 6连接;用风车间9内设有第一区域91、第二区域92以及第三区域93,第一回风道4、第二回风道5以及第三回风道6分别与第一区域91、第二区域92以及第三区域93连接。
30.送风箱7上设有三个端口,三个端口分别连接在第一空调1和第一区域91之间的第一回风道4上、第二空调2和第二区域92之间的第二回风道5上以及第三空调3和第三区域93之间的第三回风道6上,且送风箱7 与第一回风道4、第二回风道5以及第三回风道6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送风阀71、第二送风阀72以及第三送风阀73。
31.回风箱8上设有三个端口,三个端口分别连接在第一空调1和第一区域91之间的第一回风道4上、第二空调2和第二区域92之间的第二回风道5上以及第三空调3和第三区域93之间的第三回风道6上,且回风箱8 与第一回风道4、第二回风道5以及第三回风道6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回风阀81、第二回风阀82以及第三回风阀83。
32.在实施时,当制丝车间设备开启较多,温湿度调节需要开启三台空调时,第一空调1、第二空调2、第三空调3分别通过第一回风道4、第二回风道5以及第三回风道6进行风力输送,从而单独地对用风车间9的第一区域91、第二区域92以及第三区域93分别供风。
33.当车间设备开启较少,仅需要开启一台空调或两台空调就可以调节车间温湿度时,如仅开启第一空调1,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风阀,第一空调1 的一部分风可以经第一回风道4进入用风车间9给用风车间9内的第一区域91送风,且第一空调1的一部分风可以经第一送风阀71进入送风箱7,送风箱7的风分别可以经第二风阀42进入用风车间9的第二区域92送风,同时送风箱7的风还可以经第三风阀43进入用风车间9内的第三区域93 送风。于此同时,用风车间9内第一区域91的部分空气再经第一回风道4 回流进第一空调1,而第二区域92的部分空气再经第二回风道5以及第二回风阀82回流进回风箱8,第三区域93内的部分空气再经第三回风道6 及第三回风阀83也回流进回风箱8,回风箱8内的回风再经第一回风阀81 回流进第一空调1,回风和新风在空调内处理后再次给用风车间9送风,如此不断往复循环。同理,仅开启第二空调2或第三空调3原理同上。
34.若仅开启一台空调不能满足车间温湿度需求,开启三台又浪费电能,仅需要开启两台空调时,比如仅开启第一空调1和开启第二空调2时。第一空调1的一部分风可以经第一回风道4给用风车间9内的第一区域91送风,第一空调1的另一部分风可以第一送风阀71进入送风箱7。同时第二空调2的一部分风可以经第二回风道5给用风车间9内的第二区域92送风,第二空调2的另一部分风可以经第二送风阀72进入送风箱7。同时送风箱 7的风分别可以第三送风阀73给用风车间9内的第三区域93送风。于此同时,回风过程为,第一区域91的部分空气再经第一回风道4回流进第一空调1;第二区域92内的部分空气再经第二回风道5回流进第二空调2;第三区域93内的部分空气再经第三回风道6以及第三回风阀83回流进回风箱8,回风箱8内的回风分别经第一回风阀81回流进第一空调1和经第二回风阀82回流进第二空调2,回风和新风分别在第一空调1和第二空调 2内处理后再次给用风车间9的三个
区域送风,如此不断往复循环。同理,仅开启第一空调1和第三空调3,或仅开启第二空调2和第三空调3原理同上。
35.进一步地,第一空调1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有第一风阀41和第二风阀42。避免当第一空调1处于未使用状态时,其余空调的风经由送风箱7 逆向进入第一空调1中,从而导致第一空调1损坏。
36.再进一步地,第一回风道4上还设有第三风阀43,第三风阀43位于第一区域91与送风箱7之间。当第一区域91处于停工状态时,避免其余空调内的风经由送风箱7进入到第一区域91中,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并且由于部分新风流向未使用的第一区域91,还会导致回风小于新风,从而增加的其余空调的负荷。
37.再进一步地,第一回风道4上还设有第四风阀44,第四风阀44位于第一区域91与回风箱8之间。避免其余空调的回风经由回风箱8逆向进入第一回风道4中,然后再进入第一区域91,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会导致其余空调的回风小于新风,从而增加了其余空调的负荷。
38.进一步地,第二空调2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有第五风阀51和第六风阀52。避免当第二空调2处于未使用状态时,其余空调的风经由送风箱7 逆向进入第二空调2中,从而导致第二空调2损坏。
39.再进一步地,第二回风道5上还设有第七风阀53,第七风阀53位于第二区域92与送风箱7之间。当第二区域92处于停工状态时,避免其余空调内的风经由送风箱7进入到第二区域92中,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并且由于部分新风流向未使用的第二区域92,还会导致回风小于新风,从而增加的其余空调的负荷。
40.再进一步地,第二回风道5上还设有第八风阀54,第八风阀54位于第二区域92与回风箱8之间。避免其余空调的回风经由回风箱8逆向进入第二回风道5中,然后再进入第二区域92,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会导致其余空调的回风小于新风,从而增加了其余空调的负荷。
41.进一步地,第三空调3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有第九风阀61和第十风阀62。避免当第三空调3处于未使用状态时,其余空调的风经由送风箱7 逆向进入第三空调3中,从而导致第三空调3损坏。
42.再进一步地,第三回风道6上还设有第十一风阀63,第十一风阀63 位于第三区域93与送风箱7之间。当第三区域93处于停工状态时,避免其余空调内的风经由送风箱7进入到第三区域93中,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并且由于部分新风流向未使用的第三区域93,还会导致回风小于新风,从而增加的其余空调的负荷。
43.再进一步地,第三回风道6上还设有第十二风阀64,第十二风阀64 位于第三区域93与回风箱8之间。避免其余空调的回风经由回风箱8逆向进入第三回风道6中,然后再进入第三区域93,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会导致其余空调的回风小于新风,从而增加了其余空调的负荷。
44.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