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1491发布日期:2022-06-14 23:0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户不仅期望空调具有更快的制冷和制热速度,还越来越关注空调的舒适性能。
3.然而,为了实现更加快速地制冷和制热,难免需要进行大风量送风。但是,当风速过大的冷风或热风直吹人体时,必然会引起人体的不适。人体长期被冷风直吹还会引发空调病。
4.因此,如何实现空调的舒适送风成为空调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制冷和制热可选用不同送风模式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升冷风上扬效果。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空调在下吹模式时能进一步调节风向。
8.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9.机壳,其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上端位于其下端的前上方;和
10.挡风罩,可上下平移地安装于所述机壳,其包括竖挡板以及从所述竖挡板的顶边向后延伸出的顶板;
11.所述挡风罩配置成可在下吹状态和前吹状态之间上下平移;在所述挡风罩处于所述下吹状态时,所述竖挡板位于所述出风口前侧以遮挡所述出风口,引导气流向下流动;在所述挡风罩处于前吹状态时,所述顶板处于所述出风口下侧以引导气流向前流动;且
12.所述竖挡板包括上下排列的多个板段,每相邻两所述板段之间转动连接,以便在所述挡风罩处于所述下吹状态时,通过转动部分所述板段来调整其导风角度。
13.可选地,所述竖挡板包括两个所述板段,两个所述板段之间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
14.可选地,所述机壳内具有风道,其由前后间隔设置的前风道壁和后风道壁限定出,所述前风道壁和所述后风道壁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出风口的上端和下端相接;在所述挡风罩处于所述下吹状态时,所述顶板上表面贴靠于所述前风道壁;在所述挡风罩处于所述前吹状态时,所述顶板的后端与所述出风口的下端相接。
15.可选地,所述前风道壁临近所述出风口的区段形成有向上凹陷的上凹部,以在所述挡风罩处于所述下吹状态时,容纳所述顶板。
16.可选地,所述后风道壁临近所述出风口的区段形成有向下凹陷的下凹部,以在所述挡风罩处于所述前吹状态时,容纳所述顶板的后段。
17.可选地,在所述挡风罩在处于所述下吹状态时,所述竖挡板的位置最靠上的所述
板段的前表面与所述机壳的前表面平齐。
18.可选地,所述挡风罩还包括两个侧板,其分别与所述竖挡板的位置最靠上的所述板段的横向两端相接,两个所述侧板分别用于可上下平移地安装于所述机壳的横向两端部。
19.可选地,所述挡风罩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横向两边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所述底板开设有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出气口,以允许气流向下流出。
20.可选地,在所述挡风罩处于所述下吹状态时,所述竖挡板位置最靠上的所述板段以及所述两个侧板的外表面均与所述机壳的外表面平齐。
21.可选地,所述机壳的横向侧端具有安装板,其上设置有齿轮齿条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挡风罩上下平移,其包括电机、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内侧,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电机,所述齿条可上下平移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内侧,且其一部分通过所述安装板开设的竖直长条让位孔伸出至所述安装板外侧,并与所述侧板连接。
22.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挡风罩可上下平移地设置在出风口处,以具有下吹状态和前吹状态,使机壳内的气流向下吹出或向前吹出。空调制冷时可选择前吹模式,使冷风送风距离更远,然后再逐渐下沉,形成淋浴式制冷效果。空调制热时可选择下吹模式,使热风更容易抵达地面,实现地毯式送风效果,避免因热空气密度小导致无法抵达地面,使室内底层空间得不到制热。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制冷和制热时能选用不同的送风模式,使送风方向更匹配制冷、制热的不同需要,设计非常巧妙。
23.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竖挡板包括多个板段,每相邻两板段之间转动连接,如此一来,在挡风罩处于下吹状态时,可通过调节下部板段的角度来改变导风角度,更进一步地细化了送风模式。
2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挡风罩包括竖挡板和顶板,挡风罩处于位置较高的下吹位置时,由竖挡板引导气流下吹;挡风罩处于位置较低的前吹位置时,由顶板引导气流前吹。本实用新型仅需上下平移挡风罩便能实现上吹和下吹模式的切换,控制非常方便,结构非常巧妙。
25.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26.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2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放大图;
29.图3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竖挡板进行大角度导风时的示意图;
30.图4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前吹模式时的示意图;
31.图5是图4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转动至另一角度后的示意图;
32.图6是图4中的导风板的放大示意图;
33.图7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挡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是图7所示挡风罩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35.图9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中的挡风罩的驱动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参照图1至图9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图中用箭头示意了送风气流的流动方向。
37.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为分体壁挂式房间空调器的室内部分,用于调节室内空气,例如制冷/制热、除湿、引入新风等等。
3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放大图;图3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竖挡板进行大角度导风时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前吹模式时的示意图。
4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一般性地可包括机壳10和挡风罩20。
41.机壳10开设有出风口12,出风口12的上端(a端)位于出风口12下端(b端)的前上方,以朝前下方敞开。机壳10限定有用于容纳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各部件的容纳空间。出风口12可开设于机壳10的前侧下部。出风口12用于将机壳10内的气流排向室内环境,以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所排出的气流指的是被机壳10内的风机40作用,以加速流过出风口12的、用于调节室内环境的气流,例如制冷模式下的冷风、制热模式下的热风以及新风模式下的新风气流等等。机壳10可为长度方向(图1标示的横向方向)水平设置的长条状,出风口12可为长度方向平行于机壳10的长度方向的长条状,如图1。
42.挡风罩20可上下平移地安装于机壳10,挡风罩20包括用于在出风口12前侧遮挡出风口12的竖挡板21,以及从竖挡板21的顶边向后延伸出的顶板25。挡风罩20配置成可在下吹状态和前吹状态之间上下平移。在挡风罩20处于下吹状态时,竖挡板21位于出风口12的前侧以遮挡出风口12,引导气流向下流动,使机壳10内的出风气流无法向前吹出,如图2。在挡风罩20处于前吹状态时,顶板25处于出风口12的下侧以引导气流向前流动,如图4。当然,下吹状态和前吹状态仅仅是挡风罩20上下往复平移的两个极限状态,挡风罩20也可停留在两者之间的任意状态。
43.空调制热时可选择下吹模式,使热风更容易抵达地面,实现地毯式送风效果,避免因热空气密度小,导致室内底层空间得不到制热。空调制冷时可选择前吹模式,使冷风送风距离更远,然后在逐渐下沉,形成淋浴式制冷效果。
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制冷和制热时能选用不同的送风模式,使送风方向更匹配制冷、制热的不同需要,设计非常巧妙。
45.如图1至图4所示,竖挡板21包括上下排列的多个板段,每相邻两板段之间转动连接,以便在挡风罩20处于下吹状态时,通过转动部分板段来调整其导风角度。当然,位置最靠上的板段的顶边构成竖挡板21的顶边,顶板25从位置最靠上板段的顶边向后延伸。位置最靠上的板段的角度保持不变,其余板段通过转动改变其所处角度。可利用电机驱动板段转动,并使其保持在转动后的角度,具体驱动结构不再赘述。
46.具体地,可如图1至图4所示,使竖挡板21包括两个板段211、212,两个板段211之间的转动轴线y平行于机壳10的长度方向。板段211的角度保持不变,始终处于竖直状态,板段212可向前或向后转动,以改变其所处角度。挡风罩20处于下吹状态时,可使板段212处于竖直状态,以使其与板段211共同引导气流竖直向下吹出,如图2。将板段212向前转动至图3所示位置时,能引导气流朝前下方流动,且使出风截面更大,风量更大。当然,也可将板段212从图2状态向后转动,以使出风截面变小。
47.如图1和图2所示,在挡风罩20在处于下吹状态时,使竖挡板21的位置最靠上的板段211的前表面与机壳10的前表面平齐,以使挡风罩20与机壳10形成完整对接的外观效果。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使挡风罩20处于该状态,以使外观更加美观。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机壳10内具有风道50,风道50由前后间隔设置的前风道壁200和后风道壁100限定出。前风道壁200和后风道壁100的出口端分别与出风口12的上端和下端相接,以用于将机壳10内的气流导向出风口12。机壳10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11,轴线沿横向方向延伸的贯流风机40设置于风道50的进口处。三段式换热器60围绕在贯流风机40的上方。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运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室内空气经进风口11进入机壳10的内部,与三段式换热器60完成换热,最后被贯流风机40吸入风道50中,流向出风口12。
49.在挡风罩20处于下吹状态时,顶板25的上表面贴靠于前风道壁200,使沿着前风道壁200流动的气流能更好地过渡到竖挡板21上,接受竖挡板21的引导,减小气流的流动损失,如图2。前风道壁200临近出风口12的区段形成有向上凹陷的上凹部201,以在挡风罩20处于下吹状态时容纳顶板25,避免顶板25凸出于前风道壁200而给气流带来阻力。
50.在挡风罩20处于前吹状态时,顶板25的后端与出风口12的下端相接,使沿着后风道壁100流动的气流能更好地过渡到顶板25上,接受顶板25的引导,减小气流的流动损失,如图4。后风道壁100临近出风口12的区段形成有向下凹陷的下凹部101,以在挡风罩20处于前吹状态时,容纳顶板25的后段,避免顶板25凸出于后风道壁100而给气流带来阻力。
51.图5是图4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转动至另一角度后的示意图,图6是图4中的导风板的放大示意图。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板30。如图6所示,导风板30包括摆臂32和板体31。板体31为长度方向平行于机壳10的长度方向的长条状,其转动轴线x平行于其长度方向。摆臂32的数量可为两个或更多。摆臂32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机壳10,摆臂32的第二端连接板体31。在导风板30处于使第二端位于第一端正下方的位置时,板体31的前部区段为从后向前沿曲线逐渐向上倾斜的上扬状。在导风板30处于使(摆臂32的)第二端位于(摆臂32的)第一端正下方的位置时,或者说是使摆臂32处于竖直延伸的状态时,板
体31朝上的表面为第一侧面311,朝下的表面为第二侧面312。
53.导风板30配置成可转动至临近出风口12的下端,且使第一侧面311朝上的上扬导风位置,如图4;或转动至临近出风口12的上端,且使第一侧面311朝后下方的下导风位置。具体地,使导风板30的转动轴线x位于出风口12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即可实现上述效果。当导风板30处于上扬导风位置时,板体31引导气流上扬流动,使制冷前吹模式下气流上扬角度更大,如图4。在导风板30处于下导风位置时,板体31与前风道壁200更好地相切,减小气流流向导风板30时的风阻,如图2,以使前吹的气流更加平缓地改变方向,以阻力更小地流向竖挡板21,接受竖挡板21向下的引导。当然,在前吹模式下,也可使导风板30处于下导风位置,如图5,以使气流朝前下方吹出。
54.如图6所示,第一侧面311包括从后向前依次相接的第一直线段ab、第一弧形段bc、第二弧形段cd和第三弧形段de,各弧形段均为凹侧朝外。第二侧面312包括从后向前依次相接的第二直线段fg、第四弧形段gh和第五弧形段hk,各弧形段均为凸侧朝外。如此,使得板体31后部的直线段与前部的上扬段之间的过渡更加平缓,使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的线型更加合理,以使气流的流动阻力更小。
55.进一步地,使第二弧形段cd与第一弧形段bc的半径之比在0.6至0.8之间,优选在0.5至0.7之间。第三弧形段de与第一弧形段bc的半径之比在2.6至3.0之间,优选在2.7至2.9之间。第四弧形段gh与第五弧形段hk的半径之比在2.6至3.0之间,优选在在2.7至2.9之间。此外,如图6所示,在导风板30处于使摆臂32的第二端位于摆臂32的第一端正下方的位置时,板体31前后两端间距(k与f的直线距离)与两者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间距(k1与f的距离)之比在1.03至1.11之间。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的线型更加合理,以使气流的流动阻力更小。
56.图7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挡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挡风罩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挡风罩20还包括两个侧板22,其分别与竖挡板21的位置最靠上的板段211的横向两端相接,两个侧板22分别用于可上下平移地安装于机壳10的横向两侧部。设置两个侧板22使挡风罩20两侧的外观更加美观,而且利于在机壳10横向端部设置连接和驱动结构。在下吹状态下,竖挡板21的上端抵靠于出风口12的上端,且竖挡板21位置最靠上的板段211,以及两个侧板22的外表面均与机壳10的外表面平齐,以使挡风罩20与机壳10形成完整对接的外观效果。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使挡风罩20处于该状态,以使外观更加美观。
58.挡风罩20还包括底板23。底板23的横向两边分别连接两个侧板22,且处于机壳10的底壁下方。如此,使得挡风罩20的底部外观更加完整、美观。底板23开设有与出风口12相对的出气口230,以允许气流向下流出。即,机壳10内的出风气流下流动,需先流经出风口12,后经出气口230吹向室内环境。竖挡板21、底板23以及两个侧板22构成一体成型的整体件。
59.挡风罩20处于下吹状态时,竖挡板21的位置最靠上的板段211以及两个侧板22的外表面均与机壳10的外表面平齐,以使挡风罩20与机壳10形成完整对接的外观效果。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使挡风罩20处于该状态,以使外观更加美观。
60.图9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中的挡风罩的驱动方式示意图。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利用齿轮齿条机构驱动挡风罩20上下平移。如图9所示,机壳10的横向两端部具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上设置有齿轮齿条机构,用于驱动挡风罩20上下平移。安装板13具有多个耳板132,以便通过螺钉连接于机壳10的端盖。齿轮齿条机构包括其包括电机71、相互啮合的齿轮72和齿条73。电机71设置于安装板13内侧,齿轮72安装于电机71,齿条73可上下平移地设置于安装板13内侧。具体地,安装板13内侧可设置有加强筋221,以便与齿条73的底部区段731连接。并且,齿条73的一部分通过安装板13开设的竖直长条让位孔伸出至安装板13的外侧,并与挡风罩20的侧板22连接。
62.电机71带动齿轮72转动时,齿轮72带动齿条73上下平移,以驱动挡风罩20上下平移。
63.本实施例将齿轮齿条机构的主体结构安装于机壳10的横向侧端,不影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外观。
64.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