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二次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1043发布日期:2022-04-27 12:02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循环水二次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循环水二次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空调等制冷设备中,其循环水冷却系统是制冷设备的非常关键的一步,循环水在制冷设备内换热后进入到冷却塔等冷却装置内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的循环水再次进入制冷设备内进行换热,从而实现了制冷设备的循环制冷,其循环水的冷却装置通过影响循环水的温度来达到对制冷设备制冷效果的影响,为了节省成本,其循环水的冷却装置大多采用冷却塔,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现有的循环水二次冷却装置在使用时,其冷却方式大多采用冷却塔换热的方式进行冷却,其冷却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不便于使用;
4.2、现有的循环水二次冷却装置在使用时,现有的循环水二次冷却装置不能对冷却后的循环水的水温进行检测,可能导致其冷却后的循环水温度任然高于预设数值,因此不便于使用。
5.因此,现有的循环水二次冷却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水二次冷却装置,通过利用主体组件和循环组件,通过主体组件中第一冷却室内的第一风机和喷淋管对循环水管内的循环水进行闭式冷却,接着通过第二冷却室中的第二风机对循环水进行二次开式冷却,从而提高了循环水的冷却效果,同时通过循环组件中的水泵和第二回流管将冷却完成的循环水再次引入到外壳体内进行冷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循环水的冷却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本实用新型为循环水二次冷却装置,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设置有循环组件,且循环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
9.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外壳体、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且外壳体的内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体的内侧空间分隔成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且第一冷却室位于第二冷却室的上方,所述第一冷却室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且第一冷却室的内侧中心位置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下方设置有循环水管,且循环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冷却室的一侧外壁,所述循环水管的另一端贯穿隔板并位于第二冷却室的内侧下方,且第二冷却室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
10.所述循环组件包括检测室、水泵和第二回流管,且检测室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冷却室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室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回流管,所述第二回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循环水管的一侧外壁上,且第二回流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回流管,且第一回流管的另一端
贯穿检测室的顶部另一侧并位于检测室的内侧下方。
11.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管的外表面两侧均套设在安装架的内侧,且安装架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外壳体的内侧顶部,且安装架和安装杆均位于第一冷却室,在使用过程中,安装架和安装杆的设置实现了对喷淋管的安装固定。
1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外壁上方固定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一端贯穿外壳体的外壁并位于第一冷却室的内侧下方,在使用过程中,排水管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一冷却室内的喷淋出来的冷水进行回收在利用。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贯穿外壳体的一侧外壁下方并位于第二冷却室的内侧下方,且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检测室的一侧外壁并位于检测室的内侧下方,在使用过程中,第二连接管的设置实现了第二冷却室与检测室的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室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电磁阀,在使用过程中,第一连接管和电磁阀的设置实现装置与制冷设备的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室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水温传感器,且水温传感器的检测端贯穿检测室的前端面并位于检测室的内侧下方,在使用过程中,水温传感器对检测室内循环水的水温进行检测。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主体组件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循环水管的一端外接制冷设备,在使用时,通过循环水管将制冷设备内的循环水引入到外壳体的内侧进行冷却,启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当循环水通过循环水管进入到第一冷却室的内侧时,通过第一风机吹出的冷风和喷淋管喷洒出来的冷水与循环水管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对循环水的初步冷却,随后循环水通过循环水管进入到第二冷却室的内侧,通过第二冷却室内的第二风机对循环水进行二次冷却,从而实现了对循环水的二次冷却,进而提高了循环水的冷却效果。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组件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水温传感器外接控制端,冷却完成后的循环水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到检测室的内侧,通过水温传感器对检测室内循环水的水温进行检测,当循环水的温度高于预设数值范围时,水温传感器通过控制端关闭第一连接管上的电磁阀,并启动水泵,在水泵的作用下,使得检测室内的循环水通过第一回流管进入到第二回流管,并通过第二回流管再次回到循环水管内进而再次冷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循环水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组件的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循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主体组件;11、外壳体;12、隔板;13、第一冷却室;14、第二冷却室;15、第一风机;16、安装架;17、喷淋管;18、第二风机;19、循环水管;110、排水管;111、安装杆;2、循环组件;21、检测室;22、水温传感器;23、水泵;24、第一回流管;25、第二回流管;26、止回阀;3、第一连接管;31、电磁阀;4、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8.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循环水二次冷却装置,包括主体组件1,主体组件1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4设置有循环组件2,循环组件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
29.主体组件1包括外壳体11、第一冷却室13和第二冷却室14,外壳体11的内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12,隔板12将外壳体11的内侧空间分隔成第一冷却室13和第二冷却室14,第一冷却室13位于第二冷却室14的上方,第一冷却室13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15,第一冷却室13的内侧中心位置通过安装架16固定连接有喷淋管17,喷淋管17的下方设置有循环水管19,循环水管19的一端贯穿第一冷却室13的一侧外壁,循环水管19的另一端贯穿隔板12并位于第二冷却室14的内侧下方,第二冷却室14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18;
30.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循环水管19的一端外接制冷设备,在使用时,通过循环水管19将制冷设备内的循环水引入到外壳体11的内侧进行冷却,启动第一风机15和第二风机18,当循环水通过循环水管19进入到第一冷却室13的内侧时,通过第一风机15吹出的冷风和喷淋管17喷洒出来的冷水与循环水管19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对循环水的初步冷却,随后循环水通过循环水管19进入到第二冷却室14的内侧,通过第二冷却室14内的第二风机18对循环水进行二次冷却,从而实现了对循环水的二次冷却,进而提高了循环水的冷却效果;
31.循环组件2包括检测室21、水泵23和第二回流管25,检测室21通过第二连接管4与第二冷却室14固定连接,检测室2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水温传感器22,水温传感器22的检测端贯穿检测室21的前端面并位于检测室21的内侧下方,检测室2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23,水泵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回流管25,第二回流管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循环水管19的一侧外壁上,第二回流管25的外壁上设置有止回阀26,水泵2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回流管24,第一回流管24的另一端贯穿检测室21的顶部另一侧并位于检测室21的内侧下方;
32.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水温传感器22外接控制端,冷却完成后的循环水通过第二连接管4进入到检测室21的内侧,通过水温传感器22对检测室21内循环水的水温进行检测,当循环水的温度高于预设数值范围时,水温传感器22通过控制端关闭第一连接管3上的电磁阀31,并启动水泵23,在水泵23的作用下,使得检测室21内的循环水通过第一回流管24进入到第二回流管25,并通过第二回流管25再次回到循环水管19内进而再次冷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循环水的冷却效果。
33.其中如图3所示,喷淋管17的外表面两侧均套设在安装架16的内侧,安装架16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11,安装杆11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1的内侧顶部,安装架16和安装杆111均位于第一冷却室13,外壳体11的一侧外壁上方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10,排水管110的一端贯穿外壳体11的外壁并位于第一冷却室13的内侧下方;
34.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喷淋管17上的重力传递到安装架16上,并通过安装架16传递到安装杆111上,最终通过安装杆111传递到外壳体11上,从而实现了对喷淋管17的安装,其喷淋管17和排水管110均外接水箱,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喷淋管17喷淋出来的冷水对循环水管19内的循环水进行冷却,且喷淋管17喷淋出来的冷水最终通过排水管110回到水箱内,从而实现了喷淋水的循环利用。
35.其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二连接管4的一端贯穿外壳体11的一侧外壁下方并位于第二冷却室14的内侧下方,第二连接管4的另一端贯穿检测室21的一侧外壁并位于检测室21的内侧下方,检测室21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3的外壁上设置有电磁阀31;
36.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第一连接管3外接制冷设备,经过第一冷却室13和第二冷却室14冷却后的循环水通过第二连接管4进入到检测室21内,当循环水的温度达到预设数值范围时,通过第一连接管3将循环水送入到制冷设备内,从而实现了对循环水的循环冷却使用。
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