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流式烟气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43790发布日期:2022-09-17 00:3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流式烟气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配套使用的烟气冷凝器设备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燃油和燃气锅炉上配置烟气冷凝器不但可以通过降低锅炉烟气排放的温度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而且可以利用烟气余热转化的方式提高锅炉的热效率。现有的烟气锅炉为了提高烟气余热转化的面积,多数采用翅片管结构,通过管外走烟气管内走水的方式,达到烟气余热转化利用的目的。然而此种结构虽然可以加大烟气与管的接触面积,但是翅片管造价成本高,并且对管内冷却水的水质要求高,随着长时间的作业,热转化效率会逐渐变差。采用圆形换热管可以克服上述问题,但是又存在烟气与管的接触面积小,造成烟气与管的接触时间短,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烟气冷凝器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延长烟气排放烟道长度,达到增加烟气与管接触次数和延长接触时间的折流式烟气冷凝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折流式烟气冷凝器,包括了筒体、右管板、左管板、分程隔板、折流板、换热管和支座;所述筒体呈卧式横置设置,从右往左依次分为独立的分程段、换热段和回流段;所述右管板呈圆板状结构,固定安装在筒体的分程段和换热段之间,将分程段和换热段隔断;所述左管板呈圆板状结构,固定安装在筒体的换热段和回流段之间,将换热段和回流段隔断;所述分程隔板沿分程段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将分程段隔断为在上部的流入腔和在下部的流出腔;所述折流板呈半圆型结构,沿换热段的顶部和底部从右往左均匀交错布设安装,将换热段内部从右往左分隔为上下交错相通的折流通道结构;所述换热管沿换热段水平方向均匀布设,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右管板和左管板上,将分程段与回流段联通;所述支座固定安装在筒体的底部;所述分程段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换热段的顶部右侧设置有进气口,顶部左侧设置有排气口,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排泄口;所述回流段的底部设置有检修泄水口。
5.所述右管板和左管板的圆形板体直径按照筒体直径设置,沿板体一周设置有与筒体安装连接的法兰结构。
6.所述右管板上开设有分程板安装槽。
7.所述折流板的半圆形直径按照换热段的内径设置,板体大小设置在整圆大小的一半到三分之二。
8.所述筒体上的右管板、左管板和折流板沿同一水平位置均匀布设有换热管安装孔。
9.所述换热管按照上下交错的方式呈正三角结构排列。
10.所述支座采用鞍式支座结构,支座与筒体之间安装设置有静电接地板。
11.所述换热段内设置有折流板定位装置,包括了拉杆和定位管,拉杆沿换热段水平方向安装在折流板上,拉杆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左管板上,拉杆的右端利用螺栓固定在最右侧的折流板上,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的拉杆上套装有定位管。
12.所述折流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拉杆的定位孔,左管板上设置有拉杆安装孔。
13.所述折流板定位装置设置有四根拉杆,分布位置沿筒体垂直截面均匀布设。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冷凝器换热结构中设置折流板的方式使烟气通道呈狭长的回转结构,从而延长了烟气与换热管的接触时间,使烟气充分与换热管中的水形成热交换,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圆形换热管,流通性能好,故障率低,保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1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16.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17.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管板结构示意图;
18.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管板结构示意图;
19.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折流板结构示意图;
20.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排列形式示意图;
21.附图中:筒体1、分程段11、流入腔111、流出腔112、进水口113、排水口114、换热段12、进气口121、排气口122、冷凝水排泄口123、回流段13、检修泄水口131、右管板2、分程板安装槽21、左管板3、拉杆安装孔31、分程隔板4、折流板5、定位孔51、换热管6、支座7、静电接地板71、折流板定位装置8、拉杆81、定位管82。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23.实施例1
24.结合附图1-6所示,对本实用新型折流式烟气冷凝器具体内容的描述。
25.本实用新型折流式烟气冷凝器,包括了筒体1、右管板2、左管板3、分程隔板4、折流板5、换热管6和支座7;所述筒体1呈卧式横置设置,从右往左依次分为独立的分程段11、换热段12和回流段13;所述右管板2呈圆板状结构,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分程段11和换热段12之间,将分程段11和换热段12隔断;所述左管板3呈圆板状结构,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换热段12和回流段13之间,将换热段12和回流段13隔断;所述分程隔板4沿分程段11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将分程段11隔断为在上部的流入腔111和在下部的流出腔112;所述折流板5呈半圆型结构,沿换热段12的顶部和底部从右往左均匀交错布设安装,将换热段12内部从右往左分隔为上下交错相通的折流通道结构;所述换热管6沿换热段12水平方向均匀布设,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右管板2和左管板3上,将分程段11与回流段13联通;所述支座7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底部;所述分程段11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13,底部设置有排水口114;所述换热段12的顶部右侧设置有进气口121,顶部左侧设置有排气口122,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排泄口123;所述回流段13的底部设置有检修泄水口131。
26.所述右管板2和左管板3的圆形板体直径按照筒体1直径设置,沿板体一周设置有与筒体1安装连接的法兰结构。
27.所述右管板2上开设有分程板安装槽21。
28.所述折流板5的半圆形直径按照换热段12的内径设置,板体大小设置在整圆大小的一半到三分之二。
29.所述筒体1上的右管板2、左管板3和折流板5沿同一水平位置均匀布设有换热管6安装孔。
30.所述换热管6按照上下交错的方式呈正三角结构排列。
31.所述支座7采用鞍式支座结构,支座7与筒体1之间安装设置有静电接地板71。
32.所述换热段12内设置有折流板定位装置8,包括了拉杆81和定位管82,拉杆81沿换热段12水平方向安装在折流板5上,拉杆81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左管板3上,拉杆81的右端利用螺栓固定在最右侧的折流板5上,相邻两个折流板5之间的拉杆81上套装有定位管82。
33.所述折流板5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拉杆81的定位孔51,左管板3上设置有拉杆安装孔31。
34.所述折流板定位装置8设置有四根拉杆81,分布位置沿筒体1垂直截面均匀布设。
35.实施例2
36.结合附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折流式烟气冷凝器在锅炉设备上配置利用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37.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折流式烟气冷凝器通过筒体1上的进水口113和排水口114与锅炉补水箱连接形成循环冷却回路,通过筒体1上的进气口121与锅炉烟气排放口连接,利用锅炉排放烟气的余热对锅炉补水箱中的水进行预热,达到提高锅炉燃烧热效率的目的。具体过程及原理在于:
38.1)锅炉补水箱中的水在循环泵压力下,从筒体1上的进水口113进入分程段11的流入腔111,然后在压力下经安装在换热段12上半部分并与与分程段11联通的换热管6流入回流段13,再经安装在换热段12下半部分并与与分程段11联通的换热管6回流到分程段11的流出腔112,最后从排水口114排向锅炉水箱或回到补水箱。在此过程中补水箱中流出的冷却水,从筒体1的换热段12右侧流到左侧,又从左侧流向右侧,两次流经换热段12,通过换热管6完成了加热,周而复始,在与锅炉补水箱的不断循环下,对补水箱完成了循环加热的效果。
39.2)从锅炉烟气排放口排出的高温烟气,在本身的高温压力下,从筒体1的右侧进气口121进入换热段12,经换热段12内折流板5形成的折流通道结构从右往左不断上下穿梭,最后从左侧排气口122排出。在此过程中,锅炉中的高温烟气,在沿折流通道结构从右往左不断上下穿梭时,不断的与换热段12中的换热管6完成了多次接触,在换热管6中冷却水的作用下,与换热管6完成了充分的热交换,释放了烟气中热量。
40.3)在锅炉烟气排放冷凝过程中,筒体1的换热段12内不断产生冷凝水,可经过筒体1底部的冷凝水排泄口123排出。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换热段12内烟气压力的稳定,可在筒体1上设置泄压平衡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