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处理装置及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1976发布日期:2022-05-26 04:3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新风处理装置及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调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处理装置及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在一些需要采暖的地区中,采用地暖热辐射进行采暖是比较是比较常规的一种采暖模式。但执行单采暖模式时,由于人体的呼吸作用,在采暖模式进行的密闭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密闭环境中的湿度也会降低。用户需要开窗通风进行更新室内空气,但开窗后室外低温空气直接进入室内后,室内环境温度降低,地暖模式不断供热,需要维持高功率运行,增加了采暖能源费用的消耗,并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处理装置及空调机组,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4.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方面,提供一种新风处理装置,包括至少由压缩机、节流阀、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连接而成的空调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为新风调温,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散发或吸收热量以实现所述空调回路内的冷媒热循环;所述第二换热器外接水冷源,且所述水冷源由地暖装置提供。
6.可选的,所述地暖装置包括热泵和辐射模块,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辐射模块的出水管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地暖装置为所述第二换热器提供水冷源。
7.可选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辐射模块的出水管之间设置有水泵。
8.可选的,还包括全热交换器,所述全热交换器用于为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提供热交换场所。
9.可选的,所述全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前端,新风先经过所述全热交换器再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
10.可选的,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全热交换器的新风侧的前端。
11.可选的,还包括加湿器,所述加湿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后端。
12.可选的,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回路内冷媒的走向,以实现切换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制冷制热功能。
13.可选的,所述进水口以及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辐射模块的出水管之间分别设置有电磁阀。
14.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新风处理装置。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6.1)通过新风处理装置和地暖装置的结合,经过新风装置调温的新风进入室内,迅速使得室内环境温度迅速达到目标温度,而地暖装置仅需使得地面的温度降低/升高至目
标温度,降低地暖装置的运行负担。
17.2)通过新风处理装置和地暖装置的结合,使得室内环境的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达到目标参数,省略用户手动更新空气的步骤,提升用户的体验。
18.3)新风处理装置直接利用地暖装置的供暖水为冷媒提供热能,实现了地暖装置热水的二次利用,同时避免了换热器外部结霜的问题,保证新风处理装置的运转。
附图说明
19.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空调机组的结构原理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新风处理装置制热的结构原理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新风处理装置制冷的结构原理图。
23.图中:
24.100、新风处理装置;200、地暖装置;1、空调回路;11、压缩机;12、第一换热器;13、节流阀;14、第二换热器;141、进水口;142、出水口;15、四通阀;16、电磁阀;17、水泵;2、全热交换器;3、过滤器;4、加湿器;5、热泵;6、辐射模块;61、出水管;71、室内进风口;72、室内回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处理装置100,主要应用于带有地暖装置的室内,通过本实施例的新风处理装置100可预先将进入室内的新风调温后再输送至室内,避免新风与室内温差过大而影响用户体验。
29.参照图1-3,本实施例的新风处理装置100包括至少由压缩机11、节流阀13、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4连接而成的空调回路1,所述第一换热器12用于为新风调温,所述第二换热器14用于散发或吸收热量以实现所述空调回路1内的冷媒热循环;所述第二换热器
14外接水冷源,且所述水冷源由地暖装置200提供。
30.具体的,在不同的使用环境条件,人们的调温需求不同,则地暖装置200的调温方向也不同,如,在冬季,外界环境温度低,人们希望将室内温度调高以取暖,此时地暖装置200需通热水以为室内制热;在夏季,外界环境温度高,人们希望将室内温度调低以纳凉,此时地暖装置200需通凉水以为室内制冷。
31.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本实施例的新风处理装置100的运转方式也不同,在冬季,室内温度高,需通过第一换热器12将新风加热;在夏季,室内温度低,需通过第一换热器12将新风降温。因此,本实施例利用第一换热器12为新风调温,其调温方向可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进行合理调整。
32.与常规的制冷回路相同,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回路1中,至少需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冷凝器、节流阀13以及蒸发器,在压缩机1的驱动下,高压气态冷媒于冷凝器中冷凝放热后形成高压液态冷媒,冷凝器向外界释放出热量,之后高压液态冷媒在节流阀13的节流作用下形成低压液态冷媒,低压液态冷媒流入蒸发器中蒸发吸热后形成低压气态冷媒,蒸发器从外界吸收热量。
33.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使用时,第二换热器14则为蒸发器,此时第一换热器12可为新风加热;当第一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第二换热器14则为冷凝器,此时第一换热器12可为新风制冷。而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4使用功能的切换,只需改变空调回路1内冷媒流向即可。本实施例采用冷媒运转的空调回路1为新风加热,冷媒优选为氟,具有换热高效的有点,尤其在冬季时,从根本上杜绝了采用水系统处理新风而带来的水路冻裂的问题。
34.本实施例的第二换热器14外接水冷源,表示第二换热器14采用外部水源和内部冷媒进行热交换。在冬天,现有的空调制暖回路的蒸发器设置于室外空气中,而由于外界温度环境本身较低,加上蒸发器工作时需不断吸收热量,导致蒸发器表面温度进一步降低,因此蒸发器的表面常存在结霜的问题。同样情况下,本方案的第二换热器14作为蒸发器使用,其外部采用水源换热,则可避免了第二换热器14结霜的问题,同时保证了新风处理装置100的高能效。
35.同时,第二换热器14外接的水冷源由地暖装置200提供,巧妙利用了室内底板采暖后热水作为热源进行二次利用,保证了新风处理装置100的正常运转,又节约了能耗。
36.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所述地暖装置200包括热泵5和辐射模块6,所述第二换热器14具有进水口141和出水口142,所述进水口141和所述出水口142均与所述辐射模块6的出水管61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地暖装置200为所述第二换热器14提供水冷源。
37.具体的,辐射模块6即为安装于地板内为底板辐射热能的模块,热泵5可为辐射模块6提供循环热水,第二换热器14所用的换热水源从辐射模块6的出水端连接,由热泵5提供的热水先提供辐射模块6再提供第二换热器14,由此可保证辐射模块6内的热水温度不会受影响,确保室内地暖的正常工作。
38.本实施例在应用时,热泵5和新风处理装置100均可安装于室外,热泵5通过管路与辐射模块6连接,而新风处理装置100通过风管与室内的室内进风口71以及室内回风口72连接即可。故,本实施例的装置可室外安装,室内无需设置驱动元件,由此可大大降低室内的噪音污染。
39.同时,地暖装置200在为室内制冷制热时,需先为地板制冷制热,调温效率较低,而本实施例可先通过新风处理装置100向室内输送经过调温的新风,通过新风处理装置和地暖装置的结合,经过新风装置调温的新风进入室内,迅速使得室内环境温度迅速达到目标温度,而地暖装置仅需使得地面的温度升高至目标温度,降低地暖装置的运行负担。同时加快了对室内的调温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40.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141与所述辐射模块6的出水管61之间设置有水泵17。具体的,通过设置水泵17可确保第二换热器14换热水源有充足的水量,保证第二换热器14的正常换热。
41.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新风处理装置100还包括全热交换器2,所述全热交换器2用于为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提供热交换场所。
42.具体的,全热交换器2可用于回收室内回风热量,令室内回风(室内排向室外的风)和室外新风(室外进入室内的风)进行热交换,从而可降低空调回路1的能耗。其中,全热交换器2具有供室内回风流通的回风侧以及供室外新风流通的新风侧,室内回风经回风侧排出室外,室外新风经新风侧流进室内,在流通的过程中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在全热交换器2内完成热交换。
43.作为本实施例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全热交换器2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新风先经过所述全热交换器2再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12。
44.具体的,先经过全热交换器2的新风与室内回风温差较大,可回收更多的热量。
45.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新风处理装置100还包括过滤器3,所述过滤器3设置于所述全热交换器2的新风侧的前端。
46.具体的,过滤器3可对新风进行过滤,可提高进入室内新风的清洁度,同时可避免全热交换器2以及第一换热器12上积尘而影响空气流通。
47.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新风处理装置100还包括加湿器4,所述加湿器4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2的后端。
48.具体的,在冬季,空气较为干燥,设置加湿器4可对室内加湿,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49.为实现第一换热器12以及第二换热器14功能的切换,本实施例所述空调回路1还包括四通阀15,所述四通阀15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回路1内冷媒的走向,以实现切换所述第一换热器12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14的制冷制热功能。
50.具体的,参照图2,在冬季,第一换热器12的输入端与压缩机11的输出端导通,第二换热器14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1的输入端导通,此时第一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可对室内新风制热。
51.参照图3,在夏季,第二换热器14的输入端与压缩机11的输出端导通,第一换热器12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1的输入端导通,此时第一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可对室内新风制冷。
52.因此,本方案简单通过一个四通阀15便可实现空调回路1内冷媒走向的切换,操控简单,又能简化管路设置。
53.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141以及所述出水口142与所述辐射模块6的出水管61之间分别设置有电磁阀16。设置电磁阀16可方便对第二换热器14的换热水源的开闭进行控制。
54.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新风处理装置100和地暖
装置200,新风处理装置100中的第二换热器14的水冷源由地暖装置200提供。
55.因此,本实施例的空调机组通过新风处理装置100可对进入室内的室外新风调温处理,具体的,当在冬季使用时,新风处理装置100的第一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一换热器12可为进入室内的新风加热;在夏季使用时,新风处理装置100的第一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使用,第一换热器12可为进入室内的新风制冷;故,通过新风处理装置可使新注入室内的新风能够达到室内所需温度,避免了低温新风直接注入室内而影响用户的取暖或纳凉体验。
56.同时,不同于常规的室外风冷换热,本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第二换热器14直接利用地暖装置200的供暖水为冷媒提供热能,实现了地暖装置200热水的二次利用,避免了第二换热器14侧外部结霜的问题,同时保证了新风处理装置100的高能效。
57.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5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5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60.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