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间壁式交叉流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8817发布日期:2022-06-07 21:5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PVC间壁式交叉流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pvc间壁式交叉流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间壁式交叉流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2.换热器是将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即在一个大的密闭容器内装上水或其它介质,而在容器内有管道穿过。让热水从管内流过。由于管道内热水和容器内冷热水的温度差,会形成热交换。也称着是热平衡。高温物体传统间壁式热交换器有很多种类,有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等;
3.传统都是采用的管式、管壳式制作而成,不易检修和清洗,当淋水温度较高时,外界温度低,这时管内是极低的冷却介质,高温喷淋水,这样冷热交替,长期以来管外易结垢,冷却效率急剧下降;当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时,需考虑热补偿;管子需一定的弯曲半径,故管板的利用率较差;结构较复杂,重量重,不易运输,造价较高;间接头较多,易发生泄漏;单位长度具有传热面积较小,喷淋不均匀,管外流体的表面传热系数较小,不便于管内清洗。
4.现有的换热器存在以下缺陷:
5.(1)传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
6.(2)结构复杂,容易结垢,难以清洗;
7.(3)不具备节水消雾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pvc间壁式交叉流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可减少白雾产生,降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避免水分流失,结构简单,方便清洗且换热效率高。
9.一种pvc间壁式交叉流热交换器,包括:入风部、叠片填料结构和出风部;所述入风部和所述出风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叠片填料结构的左右两侧;所述入风部和所述出风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湿区通道和若干个倾斜设置的干区通道;所述湿区通道与所述干区通道交替设置;所述干区通道靠近所述叠片填料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叠片填料结构连通,所述干区通道远离所述叠片填料结构的一端设置有通风口,所述湿区通道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湿区通道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
10.进一步地,所述湿区通道和所述干区通道均呈棱柱状。
11.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干区通道与所述湿区通道共用一侧壁。
12.进一步地,所述干区通道为内低外高倾斜设置。
13.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湿区通道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组成一列湿区组,若干个所述干区通道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组成一列干区组;
14.若干列所述湿区组和若干列所述干区组从左往右间隔设置,相邻两列所述湿区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干区组。
15.进一步地,所述叠片填料结构由若干个填料片堆叠而成,所述填料片设置有若干
个倾斜通槽,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填料片的倾斜通槽相互连通。
16.进一步地,所述湿区通道的内左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部,所述湿区通道的内右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部,所述干区通道的内左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部,所述湿区通道的内右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部。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均为圆弧面。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均为多棱面。
19.进一步地,所述填料片为pvc填料片。
20.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1.(1)本实用新型设置入风部和出风部均设置有干区通道和湿区通道,湿区通道可通入冷却水,湿区通道的侧壁与干区通道的干空气进行热交换,入风部经热交换的干空气经过叠片填料结构由出风部的干区通道排出,最后可与湿区通道的湿空气混合,形成为不饱和空气,再排到环境大气层中,减少白烟的产生,且不易结垢。
22.(2)湿区通道与干区通道交替设置,换热效率高,且结构简单,方便清洗。干气流和湿气流在换热器内换热时,干冷气流吸热,湿热气流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水滴并从本换热器的湿区通道向下流下,因而可降低排出气流的水蒸气含量,减少水的蒸发损失,从而起到节水消雾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pvc间壁式交叉流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入风部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入风部的另一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入风部;2、叠片填料结构;21、填料片;3、出风部;4、湿区通道;41、第一凸部;42、第一凹部;5、干区通道;51、第二凸部;52、第二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如图1-图4所示,一种pvc间壁式交叉流热交换器,包括:入风部1、叠片填料结构2和出风部3;入风部1和出风部3分别设置于叠片填料结构2的左右两侧;入风部1和出风部3均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湿区通道4和若干个倾斜设置的干区通道5;湿区通道4与干区
通道5交替设置;干区通道5靠近叠片填料结构2的一端与叠片填料结构2连通,干区通道5远离叠片填料结构2的一端设置有通风口,湿区通道4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湿区通道4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
30.本实用新型设置入风部1和出风部3均设置有干区通道5和湿区通道4,湿区通道4可通入冷却水,冷却水为从冷凝器、吸收器或工艺设备等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可由布水系统(本实施例中未示出)输出,本实用新型设置入风部1和出风部3均设置有干区通道5和湿区通道4,布水结系统喷淋冷却水至本换热器的湿区通道4,湿区通道4的侧壁与干区通道5的干空气进行热交换,入风部1的干区通道5通入冷空气,出风部3的干区通道5用于输出热交换后的干空气,经热交换的干空气经过入风部1、叠片填料结构2的水膜以及出风部3两个干区通道5后与湿区通道4输出的湿空气至混合,最后可经过排气结构如气泵等混合排出,形成为不饱和空气再排到环境大气层中,湿区通道4为竖直设置的单独通道,两侧的冷空气不能进入湿区通道4内。湿区通道4与干区通道5交替设置,换热效率高,且结构简单,方便清洗。干气流和湿气流在换热器内换热时,干冷气流吸热,湿热气流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水滴并从本换热器的湿区通道4向下流下,因而可降低排出气流的水蒸气含量,减少水的蒸发损失,从而起到节水消雾效果。干冷空气经多次热交换,减少热交换温度差,不易结垢。冷却水可通过叠片填料结构2上间隙形成水膜,冷空气穿过水膜进行热交换。
31.进一步地,湿区通道4和干区通道5均呈棱柱状。本实施例中湿区通道4和干区通道5均为多面的棱柱状,其中干区通道5呈斜棱柱状。
32.进一步地,相邻的干区通道5与湿区通道4共用一侧壁。减少材料的投入且热交换效率高。
33.进一步地,干区通道5为内低外高倾斜设置。干区通道5倾斜设置具有导风的作用,且具有收水的作用,有效回收水分。
34.进一步地,若干个湿区通道4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组成一列湿区组,若干个干区通道5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组成一列干区组;若干列湿区组和若干列干区组从左往右间隔设置,相邻两列湿区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干区组。干区组与湿区组间隔设置,保证湿区通道4的侧壁与干区通道5的侧壁进行热交换,保证每个湿区通道4的热水都能与相邻的干区通道5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
35.进一步地,叠片填料结构2由若干个填料片21堆叠而成,填料片21设置有若干个倾斜通槽,上下相邻的两个填料片21的倾斜通槽相互连通。上下相连倾斜通槽方向相反形成若干个迂回回路,增加冷却水的路径,增加热交换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由多个填料片21堆叠而成,结构简单,方便清理,且不易结垢。冷却水流进倾斜通槽可形成水膜。
36.进一步地,湿区通道4的内左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部41,湿区通道4的内右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部42,干区通道5的内左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部51,湿区通道4的内右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部52。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湿区通道4与干区通道5共用一道侧壁,如附图3-4所示,因此湿区通道4内左侧壁的第一凸部41形状大小与干区通道5内右侧壁的第二凹部52的形状大小相适配。设置第一凸部41、第一凹部42可增大冷却水在湿区通道4流动过程接触侧壁的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同理,设置第二凸部51和第二凹部52可增大冷空气在干区通道5流动过程接触侧壁的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第一凸部41、第一凹部42、第二凸部51和第二凹部52可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尺寸大小。
37.进一步地,第一凸部41、第一凹部42、第二凸部51和第二凹部52均为圆弧面。如图3所示,设置圆弧面使得相邻的湿区通道4的侧壁与干区通道5的侧壁贴合,增大热交换的面积。
38.进一步地,第一凸部41、第一凹部42、第二凸部51和第二凹部52均为多棱面。图4为另一种设计方式,设置多棱面使得相邻的湿区通道4的侧壁与干区通道5的侧壁贴合,增大热交换的面积。
39.进一步地,填料片21为pvc填料片21。本实施例中选取填料片21为pvc塑料片,pvc材料导热好,重量轻,易运输。
4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