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的湿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06589发布日期:2022-06-05 06:2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加湿器的湿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背景技术:

2.现如今,加湿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常见的加湿器包括超声波加湿器和蒸发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为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的技术将水雾化为超微粒子,再通过风吹出扩散至空气中,以此来达到加湿的目的。但是这种加湿器在将水雾吹出时也会将水中的杂质吹出,如果水中有害物质较多对人体危害较大。蒸发加湿器采用湿帘来增加水的有效蒸发面积,在风机的作用下,可以达到更高的加湿效率。
3.在相关技术中,湿帘一般采用具有吸水性的帘布或者纸质制成,湿帘在长时间的吸水浸泡后容易发生碎裂。为保证加湿器的加湿效果,需要对湿帘及时进行更换,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帘布或纸质的湿帘内部容易滋生细菌,随着风机的吹动,细菌容易与水分一同分散至空气中,用户在吸入后容易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加湿器的湿帘结构,所述湿帘结构在加湿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损耗,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不需要进行更换,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并且本湿帘结构不易滋生细菌,可以提高加湿器的安全性。
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包括:帘体,所述帘体为非吸水件,所述帘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帘体包括连接部和多个导流部,所述连接部和多个导流部一体成型连接,多个所述导流部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所述连接部连接多个所述导流部以使所述帘体呈网状,所述帘体沿厚度方向两侧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部为沿上下方向蜿蜒延伸的波形,相邻所述导流部之间限定出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用于沿所述帘体的厚度方向通风。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通过将导流部形成为蜿蜒延伸的波形,一方面能够加大水流在导流部表面的流动面积,另一方面可以延长水流在帘体上的流动时间,由此可使空气带走更多水分,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果。通过将导流部设置成沿水平方向分布的多个,可使水流流动面积、空气与水流接触面积成倍增加。通过用连接部将多个导流部连接成网,可以增加整体结构强度,使空气在穿过帘体时帘体整体晃动小,噪音低。导流部设置成上下方向蜿蜒延伸的波形,对空气阻拦较少,可以降低加湿器的能耗。通过将帘体作为非吸水件,能够延长湿帘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甚至可以不用更换,方便清洁,降低使用成本,而且减少了因滋生细菌导致的健康隐患。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为沿所述帘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导流板。由此,可以增加导流部上水膜的面积,加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加湿器的加湿效果。而且导流板的设置有利于降低风压压损,降低吹风能耗。
8.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在所述进风侧和所述出风侧均具有第一倒角。由此,第一倒角能够在空气流过导流部时对空气起到导流作用,降低风阻损耗。
9.可选地,所述导流板沿所述帘体的厚度方向尺寸为板宽,所述导流板的至少部分段的所述板宽向下逐渐增加。由此,水流在从上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会不断扩散,逐渐增加的板宽能够增加水流与导流板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率。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临近底部的所述板宽逐渐缩小。水流沿导流板的表面从上至下流动,通过在临近底部将板宽逐渐缩小,能够对水流进行引导,使水流进入出水端,防止水流溅出湿帘结构,增加加湿器运行过程中的洁净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帘体上多个所述导流部均为形状一致的波形,每个所述导流部上均具有交替设置的波峰和波谷,多个所述导流部具有同高度的所述波峰及同高度的所述波谷。由此,有利于疏导气流,降低风阻。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波连筋,所述波连筋为上下间隔排布的多个,每个所述波连筋与多个所述导流部的同高度所述波峰相连,或者每个所述波连筋与多个所述导流部的同高度所述波谷相连。由此,这样多个导流部的波形较整齐,有利于疏导气流气流,进一步降低风阻。波连筋处在导流部的波峰或波谷位置,在不影响水流在帘体内的流动效率的同时增加帘体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加湿帘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波连筋,所述波连筋为上下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波连筋沿所述帘体的厚度方向尺寸为筋宽,多个所述波连筋的所述筋宽向下逐渐增加。由此,有利于水流通过多个波连筋形成连续的水帘,气流在吹经水帘时带走更多水分。
14.具体地,所述波连筋在所述进风侧和所述出风侧均具有第二倒角。由此,有利于波连筋上的水流沿第二倒角顺畅地流向波连筋两侧,提高水流流动的顺畅性及连续性,增加水流附着面积。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还包括:两个竖边板、上连横筋和下连横筋。两个所述竖边板竖向间隔开设置,多个所述导流部位于两个所述竖边板之间;所述上连横筋连接在两个所述竖边板之间,多个所述导流部的上端与所述上连横筋相连;所述下连横筋连接在两个所述竖边板之间,多个所述导流部的下端与所述上连横筋相连。由此,通过两个竖边板、上连横筋与下连横筋的结构可以为湿帘结构提供框架,进而增加湿帘结构的结构强度,使湿帘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帘体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帘体为塑料件、铝件、陶瓷件中的至少一个。由此,一体成型设置可以降低帘体的生产成本,提高加湿器整体利润率。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帘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帘体,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帘体沿所述帘体的厚度方向排布。由此,能够增加水流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率。
1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帘体上的多个所述导流部均为波形,每个所述导流部上均具有交替设置的波峰和波谷;其中,其中两个所述帘体在同高度上,其中一个所述帘体的所述导流部上的所述波峰,对应另一个所述帘体的所述导流部上的所述波谷。由此,在厚度方向排列的两个帘体的波峰与波谷交错设置能够对空气在通过湿帘结构时形成阻碍,进而加大空气与湿帘结构的接触面积,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率。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帘结构还包括:布水件和集水件。所述布水件连接在所述
帘体的上方,所述布水件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帘体布水的分水孔;所述集水件连接在所述帘体的下方,所述集水件上设有用于盛接所述帘体上水流的集水槽,所述集水件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槽连通的集水孔。由此,通过布水件上的分水孔,能够使水流更均匀的流入帘体,增加水流与导流部的接触面积,在水流流过帘体后,通过集水孔进入集水槽,可以通过水泵将水流泵入布水件中,以实现水流的循环,降低使用成本。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帘体与所述布水件和所述集水件中至少一个卡扣连接。由此,可以在需要对湿帘结构进行清洗或更换时通过卡扣进行拆卸,增加便捷程度。
21.进一步地,所述布水件上设有多个上扣孔,所述集水件上设有多个下扣孔,所述帘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扣钩和下扣钩,所述上扣钩配合所述上扣孔,所述下扣钩配合所述下扣孔。由此,可以增加布水件与帘体、集水件与帘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湿帘结构的结构强度,加长湿帘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帘体的进水端形成可插入所述分水孔的导液柱,所述帘体的出水端形成可插入所述集水孔的引流柱。由此,可以为水流流入帘体或集水件提供引导,增加水流在湿帘结构中的流动效率,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果。
23.进一步地,当所述湿帘结构包括多个帘体时,每个所述帘体的进水端形成一排所述导液柱,每个所述帘体的出水端形成一排所述引流柱,所述布水件上设有对应设置的多排所述分水孔,所述集水件上设有对应设置的多排所述集水孔。由此,在增加水流在湿帘结构中的流动效率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加湿帘结构的结构强度,增加湿帘结构的使用寿命。
24.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5.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湿帘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湿帘结构的帘体的立体示意图;
2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湿帘结构的帘体的正视图;
29.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湿帘结构的帘体的侧视图;
30.图5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隐藏了竖边板);
31.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湿帘结构的布水件的立体示意图;
32.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湿帘结构的集水件的立体示意图。
33.附图标记:
34.湿帘结构100、
35.帘体10、
36.连接部11、波连筋111、竖边板112、上连横筋113、下连横筋114、第二倒角c2、导流部12、导流板120、波峰121、波谷122、第一倒角c1、
37.通气孔13、上扣钩14、下扣钩15、导液柱16、引流柱17、
38.布水件20、分水孔21、上扣孔22、
39.集水件30、集水槽31、集水孔32、下扣孔33。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44.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100。
45.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100,包括:帘体10,帘体10为非吸水件。
46.帘体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帘体10包括连接部11和多个导流部12,连接部11和多个导流部12一体成型连接,多个导流部12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连接部11连接多个导流部12以使帘体10呈网状,帘体10沿厚度方向两侧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帘体10的上端为进水端,下端为出水端,前侧为进风侧,后侧为出风侧。
47.其中,至少一个导流部12为沿上下方向蜿蜒延伸的波形,相邻导流部12之间限定出通气孔13,通气孔13用于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通风。
4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100,湿帘结构100立设于加湿器中,其一侧为进风侧,另一侧为出风侧。空气从进风侧进入帘体10,空气可从通气孔13穿过帘体10,从出风侧排出。水流从帘体10上端的进水端进入,水流在流过导流部12时沿导流部12的延伸方向向下流动,最终从出水端流出。水流在通过导流部12时,会在导流部12表面形成水膜,空气在从进风侧吹向出风侧时,与导流部12表面的水膜接触,可以带走部分水分,以达到空气加湿的目的。
49.导流部12形成为蜿蜒延伸的波形,一方面能够加大水流在导流部12表面的流动面积,另一方面可以延长水流在帘体10上的流动时间,由此可使空气带走更多水分,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果。通过将导流部12设置成沿水平方向分布的多个,可使水流流动面积、空气与水流接触面积成倍增加,通过用连接部将多个导流部连接成网,可以增加整体结构强度,使空气在穿过帘体时帘体整体晃动小,噪音低。
50.本技术中将导流部12设置成上下方向蜿蜒延伸的波形,导流部12表面能够供水流动且对空气阻拦较少,可以降低风阻,降低加湿器的能耗。
51.其中,在帘体10加工时,将连接部11和多个导流部12一体成型连接,能够增加帘体10的结构强度,在空气吹动帘体10上的水流时,一体成型的连接部11和多个导流部12能够使帘体10更稳固,减少帘体10由于气流吹动产生的晃动,降低噪音。
52.并且,一体成型的连接部11和多个导流部12,在进行生产时能够减少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53.在现有技术中,湿帘一般采用具有吸水效果的材料,例如布料或纸质,由于布料和纸质本身的材质特性,在湿帘使用时间较长后,水流会对布料或纸质造成侵蚀,使湿帘极易损坏,湿帘的加湿效果也会收到较大影响。并且由于湿帘内部长期存有积水,极易滋生细菌,在加湿器对空气进行加湿时,空气中的水分可能会将湿帘内部的细菌带入空气中,在人体吸入后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54.本技术中的帘体10为非吸水件,在加湿器开启时,水流流过帘体10表面,通过空气流通带走水分达到加湿空气的目的,在加湿器关闭后,帘体10由于不吸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通风,帘体10表面会变干燥,这样帘体10不会为细菌滋生提供环境,在长时间使用后对用户的健康危害较低。帘体10作为非吸水件,能够延长湿帘结构100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更换成本。
55.如图2-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部12为导流板120,导流板120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延伸。由此,导流板120表面积可以得到增加,水流在流过导流板120时能够在导流板120的表面流动,形成水膜,在空气通过导流板120时,较大面积的导流板120能够使空气带走更多水分,进而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率。
56.可以理解的是,空气是由进风侧向出风侧流动,大体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流动的,因此将导流部12设置成沿帘体10厚度方向延伸的导流板120,导流板120的形状与空气流动方向一致,有利于降低压损,增加空气送风距离。当帘体10为多个时,空气穿过多个帘体10,帘体10上导流板120有利于导引气流流动方向,降低风阻能耗。
57.需要说明的是,加湿器中设置湿帘结构100时,通常需要配套风机,通过风机驱动空气使空气流经湿帘结构100,从而带走湿帘结构100上的水分。为此当湿帘结构100不合理时,空气风阻在功耗高,本技术方案利用导流部12的结构有利于减小风阻,同样功率的风机能驱动更多空气流过湿帘结构100,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率。
58.具体地,当导流板120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延伸时,导流板120可以与帘体10所在面相垂直,这样导流板120的导风方向沿垂直于帘体10厚度的方向流动。有的方案中,当导流板120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延伸时,导流板120相对于帘体10的厚度方向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当倾斜角度不大时,也能起到导气流、降风阻的作用。
59.可选地,当帘体10上多个导流板120时,可以多个导流板120都沿垂直于帘体10厚度的方向延伸,也可以部分导流板120相对于帘体10的厚度方向具有一定倾斜角度,部分沿垂直于帘体10厚度的方向延伸。
60.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流板120在进风侧和出风侧均具有第一倒角c1。导流板120在进风侧形成第一倒角c1,相当于导流板120在进风侧形成锋刃,在迎风时有利于劈开气流,使气流从导流板120左右两侧流向通气孔13,降低风阻。导流板120在出风侧形成第一倒角c1,有利于导引导流板120左右两侧气流沿第一倒角c1合流,这样可减少气流在导流板120的出风侧形成较多扰动,也能降低风阻。
61.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导流板120在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第一倒角c1角度不做具体限制,第一倒角c1的角度可以为30
°
、45
°
或60
°
,第一倒角c1也可以为圆角,不同的第一倒角c1角度对空气具有不同的导流效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62.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流板120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尺寸为板宽w,导流板120的至少部分段的板宽w向下逐渐增加。水流在由上至下进行流动时会不断进行扩散,逐渐增加的板宽w能够更好的对水流进行承接,减少水流溅出帘体10之外几率,有利于使加湿器内部更洁净。而且在水流扩散开后,面积增加,有利于增加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加湿效果。
63.如图2所示,如图5所示,导流板120临近底部的板宽w逐渐缩小。水流沿导流板120的表面从上至下流动,通过在临近底部将板宽w逐渐缩小,能够对水流进行引导,使水流进入出水端,防止水流溅出湿帘结构100,增加加湿器运行过程中的洁净度。
64.在图5的示例中,导流板120的板宽w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当增至最大达到w’时,导流板120的板宽w逐渐减小,从而将水流逐渐收拢。
65.如图2-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帘体10上多个导流部12均为形状一致的波形,每个导流部12上均具有交替设置的波峰121和波谷122,多个导流部12具有同高度的波峰121及同高度的波谷122。由此,这样多个导流部12的波形较整齐,有利于疏导气流气流,进一步降低风阻。而且波连筋111处在导流部12的波峰121或波谷122位置,在不影响水流在帘体10上的流动效率的同时增加帘体10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加湿帘结构100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66.为方便描述,在图1-图3的实施例中,将导流部12的波形中向左凸出的最左点处称为波峰121,将导流部12的波形中向右凸出的最右点处称为波谷122。在图3中,每个导流部12的波峰121和波谷122是交替设置的。多个导流部12中,呈现多排波峰121和多排波谷122,同一排波峰121的高度相等,同一排波谷122的高度相等,波峰121所在排和波谷122所在排交替分布。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连接部11包括波连筋111,波连筋111为上下间隔排布的多个,波连筋111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尺寸为筋宽v,多个波连筋111的筋宽v向下逐渐增加。
68.如在图5的示例中,相邻两个波连筋111上,上方波连筋111的筋宽为v1,下方波连筋111的筋宽为v2,v2大于v1。这样使帘体10上最向下波连筋111的筋宽v越大,支撑作用加强,有利于提高帘体10整体底部稳固性。而且当波连筋111上的水流向下流动时,使上方波连筋111上的水大部分向下流到下方的波连筋111上,因此波连筋111的筋宽v向下逐渐增加,有利于水流通过多个波连筋111形成连续的水帘,气流在吹经水帘时带走更多水分。
69.可选地,如图5所示,波连筋111在进风侧和出风侧均具有第二倒角c2。第二倒角c2的设置,有利于波连筋111上的水流沿第二倒角c2顺畅地流向波连筋111两侧,提高水流流动的顺畅性及连续性,增加水流附着面积。
70.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1包括波连筋111,波连筋111为上下间隔排布的多个,每个波连筋111与多个导流部12的同高度波峰121相连,或者每个波连筋111与多个导流部12的同高度波谷122相连。水流在导流部12上进行流动时,在导流部12中波峰121与波谷122之间位置的弧面上具有较大的流动面积,波峰121与波谷122的主要作用为对
水流引导转向,使水流在帘体10内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更长,将波连筋111与波峰121或者波谷122进行连接不会对水的流动造成阻碍。并且波连筋111仅设置在波峰121或者波谷122处,在空气通过湿帘结构100时,波连筋111不会对空气的流动造成影响,使湿帘结构100具有更高的加湿效率。
71.波连筋111处在导流部12的波峰121或波谷122位置,在不影响水流在帘体10内的流动效率的同时可以增加帘体10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加湿帘结构100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72.如图2-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1还包括:两个竖边板112、上连横筋113和下连横筋114。两个竖边板112竖向间隔开设置,多个导流部12位于两个竖边板112之间。上连横筋113连接在两个竖边板112之间,多个导流部12的上端与上连横筋113相连。下连横筋114连接在两个竖边板112之间,多个导流部12的下端与上连横筋113相连。由此,通过两个竖边板112、上连横筋113与下连横筋114的结构可以为湿帘结构100提供框架,进而增加湿帘结构100的结构强度,使湿帘结构100的使用寿命更长,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73.在一些实施例中,帘体10一体成型设置,即导流部12和连接部11是一体成型的,这样可以提高加工效率。
74.具体地,帘体10为塑料件、铝件、陶瓷件中的至少一个。将帘体10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时,可使帘体10的生产成本得到降低,使企业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不同材质的帘体10,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例如帘体10的材质为塑料件时,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加工;当帘体10的材质为铝件时,可以通过铸造的方式加工;当帘体10的材质为陶瓷件时,可以先进行塑形,然后通过烧制的方式加工。
75.其中,不同的材质加工成的帘体10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塑料材质的帘体10,具有较低的加工成本,铝制的以及陶瓷制的帘体10,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在长时间使用后,帘体10表面不易产生细菌,用户在使用加湿器时更安全。
7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帘体10是塑料件。在实际生产中,帘体10可以通过注塑或浇筑形成,注塑或浇筑需要生产模具,具有一致形状的导流部12能够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进而在对帘体10进行加工时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能够使企业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77.当然,本技术中帘体1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加工,例如可以将导流部12分别加工后与连接部11通过焊接等方式相连,使帘体10整体呈网状。
78.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帘结构100包括至少两个帘体10,至少两个帘体10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排布。设置至少两个帘体10,在空气从进风侧进入湿帘结构100时,首先接触第一个帘体10,带走帘体10表面的一部分水分,接着接触第二个帘体10,进一步带走更多水分,能够增加水流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实现更好的空气加湿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对环境加湿程度的需要对帘体10的数量进行增减,以实现更个性化的空气加湿效果。
79.进一步地,每个帘体10上的多个导流部12均为波形,每个导流部12上均具有交替设置的波峰121和波谷122。其中,其中两个帘体10在同高度上,一个帘体10的导流部12上的波峰121,另一个帘体10的导流部12上的波谷122。这样在这两个帘体10上,同样高度上波峰121与波谷122相应设置,形成环形,进一步有利于气流导引,降低风阻。
80.在装配完成后,由进风侧向出风侧看,可以看到相邻的帘体10之间的波峰121和波
谷122是相对设置的,此方式设置的两个帘体10能够对空气在通过湿帘结构100时形成阻碍,空气在通过第一个帘体10后发生旋转再通过第二个帘体10,进而加大空气与湿帘结构100的接触面积,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率。
81.如图1、图6-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帘结构100还包括:布水件20和集水件30。布水件20连接在帘体10的上方,布水件20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帘体10布水的分水孔21。集水件30连接在帘体10的下方,集水件30上设有用于盛接帘体10上水流的集水槽31,集水件30上设有与集水槽31连通的集水孔32。由此,通过布水件20上的分水孔21,能够使水流更均匀的流入帘体10,增加水流与导流部12的接触面积,在水流流过帘体10后,通过集水孔32进入集水槽31,可以通过水泵将水流泵入布水件20中,以实现水流的循环,降低使用成本。
82.在一些实施例中,帘体10与布水件20和集水件30中至少一个卡扣连接。由此,可以在需要对湿帘结构100进行清洗或更换时通过卡扣进行拆卸,增加便捷程度。
83.如图2、图5-图6所示,进一步地,布水件20上设有多个上扣孔22,集水件30上设有多个下扣孔33,帘体1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扣钩14和下扣钩15,上扣钩14配合上扣孔22,下扣钩15配合下扣孔33。由此,可以增加布水件20与帘体10、集水件30与帘体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湿帘结构100的结构强度,加长湿帘结构100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84.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帘体10的进水端形成可插入分水孔21的导液柱16,帘体10的出水端形成可插入集水孔32的引流柱17。水流在流过分水孔21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水会在分水孔21处形成气泡,阻碍水流流入,集水孔32同理,在帘体10上形成导液柱16和引流柱17,能够防止水在分水孔21以及集水孔32处形成气泡,使水更顺畅的流过。并且导液柱16和引流柱17可以为水流流入帘体10或集水件30提供引导,增加水流在湿帘结构100中的流动效率,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果。
85.进一步地,当湿帘结构100包括多个帘体10时,每个帘体10的进水端形成一排导液柱16,每个帘体10的出水端形成一排引流柱17,布水件20上设有对应设置的多排分水孔21,集水件30上设有对应设置的多排集水孔32。由此,在增加水流在湿帘结构100中的流动效率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加湿帘结构100的结构强度,增加湿帘结构100的使用寿命。
86.下面根据图1-图7描述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100。
87.该湿帘结构100包括帘体10、布水件20和集水件30。
88.帘体10包括导流部12和连接部11。帘体10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帘体10沿厚度方向两侧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帘体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多个导流部12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导流部12均为形状一致的波形,每个导流部12上均具有交替设置的波峰121和波谷122,多个导流部12具有同高度的波峰121及同高度的波谷122,相邻导流部12之间限定出通气孔13,通气孔13用于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通风。导流部12为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导流板120,导流板120在进风侧和出风侧均具有第一倒角c1,导流板120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尺寸为板宽w,导流板120的至少部分段的板宽w向下逐渐增加,导流板120临近底部的板宽w逐渐缩小。
89.湿帘结构100包括三个帘体10,三个帘体10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排布,每个帘体10上的多个导流部12均为波形,每个导流部12上均具有交替设置的波峰121和波谷122,其中,有两个帘体10在同高度上,其中一个帘体10的导流部12上的波峰121,对应另一个帘体10的
导流部12上的波谷122。
90.连接部11包括波连筋111、两个竖边板112、上连横筋113和下连横筋114。连接部11连接导流部12使帘体10呈网状,波连筋111为上下间隔排布的多个,每个波连筋111与多个导流部12的同高度波峰121相连,每个波连筋111与多个导流部12的同高度波谷122相连。两个竖边板112竖向间隔开设置,多个导流部12位于两个竖边板112之间,上连横筋113连接在两个竖边板112之间,多个导流部12的上端与上连横筋113相连,下连横筋114连接在两个竖边板112之间,多个导流部12的下端与上连横筋113相连。
91.布水件20连接在帘体10的上方,布水件20上设有多个朝向帘体10的分水孔21,集水件30连接在帘体10的下方,集水件30上设有用于盛接帘体10上水流的集水槽31,集水件30上还设有与集水槽31连接的集水孔32,布水件20上设有多个上扣孔22,集水件30上设有多个下扣孔33,帘体1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扣钩14和下扣钩15,上扣钩14配合上扣孔22,下扣钩15配合下扣孔33,帘体10与布水件20和集水件30通过卡扣连接。当湿帘结构100包括多个帘体10时,每个帘体10的进水端形成一排导液柱16,每个帘体10的出水端形成一排引流柱17,布水件20上设有对应设置的多排分水孔21,集水件30上设有对应设置的多排集水孔32。每个导液柱16可插入分水孔21,每个引流柱17可插入集水孔32。
9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9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