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纤维膜除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51150发布日期:2023-02-03 22:5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酯纤维膜除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气除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酯纤维膜除湿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常用的空气除湿方法包括冷却除湿、吸附除湿、吸收除湿和转轮除湿。冷却除湿是将湿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后从空气中脱除。该方法需将空气降至露点温度以下,除去水分后再升温至送风状态,能耗高、生产成本大,生产工艺复杂且不环保。吸附除湿是利用某些化学吸附剂吸湿的方法来进行除湿。该方法的最大缺点是这些固体吸附剂再生困难,而且装备复杂,设备的体积比较大,成本较高。吸收除湿是利用具有吸湿性的溶液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来达到除湿目的。除湿溶液的缺点是处理空气与除湿溶液直接接触,空气中容易夹带化学溶液导致设备的腐蚀和人体的健康。转轮除湿主要由陶瓷纤维硅胶等载体和复合而成的蜂窝状转轮构成,除湿效率高,温湿度控制范围大,需配套组合使用处理后空气露点可达-70
°
c以下,但缺点是价格非常昂贵,使用能耗非常巨大,是目前能耗最大的除湿设备之一。
3.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10197542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热泵驱动的膜式液体除湿与蓄能装置,包括除湿溶液储液槽、溶液泵、除湿器、换热器、风机、再生器和热泵,所述热泵是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制冷剂储液器和膨胀阀或毛细管依次相连构成的封闭循环回路;所述除湿溶液储液槽经溶液泵与除湿器的进液口连接,除湿器的出液口依次连接第一换热器、热泵的冷凝器后与再生器的进液口相连接,再生器的出液口依次连接第一换热器、热泵的蒸发器后与除湿溶液储液槽相连接;所述除湿器和再生器的进气口均与风机相连;所述除湿器和再生器均为膜组件,所述膜组件中的膜将流经膜组件内的除湿溶液和空气进行隔离,所述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只允许水蒸气透过。
4.公告号为cn10197542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泵和液体除湿装置相结合的联合系统,其采用平行板式和中空式膜组件作为除湿器和再生器,实现对空气的连续除湿。但是,这些膜除湿器都必须使用除湿溶液才能进行除湿,除湿溶液使用后还需进行再生才能循环使用以实现连续除湿,以致除湿系统结构复杂和造成设备体积大、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并且,除湿溶液长期使用后需要更换,使得除湿的成本高,也不利于长期的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除湿系统结构复杂和造成设备体积大、成本高、能耗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聚酯纤维膜除湿设备。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聚酯纤维膜除湿设备,包括机器外壳、气流泵组件、除湿组件和回收组件,所述机器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分隔空间的隔板,所述气流泵组件安装在隔板上,所述隔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格栅,所述机器外壳的通孔内安装有循环风机和进风机,所述进风机设有两组,每一组最少设有四个,所述除湿组件位于循环风机和两
组进风机的中间,所述机器外壳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气流泵组件和除湿组件启停及循环风机和进风机转速的控制平台,所述除湿组件和回收组件均与气流泵组件连接。
7.优选的,气流泵组件包括固定在隔板上的气流泵主体,所述气流泵主体的输出端和输出端均连接有管道接头一,其中一个管道接头一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管道接头二。
8.优选的,除湿组件包括真空圆筒和固定架,所述真空圆筒的外表面粘贴有聚酯纤维膜,所述真空圆筒和聚酯纤维膜均位于固定架的通孔内。
9.优选的,多个固定架相互焊接在一起,且其中一个固定架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与机器外壳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真空圆筒的两侧开口均固定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固定连接有真空圆通排气口,所述真空圆通排气口安装有空气截止阀,且真空圆通排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态分配器,所述气态分配器与管道接头二连接。
11.优选的,回收组件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机器外壳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通孔内固定连接有气态水排管,所述气态水排管与管道接头一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通过滑块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侧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外侧安装有蜂鸣器,液位传感器与蜂鸣器电性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通孔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座和连接板,所述定位座位于收集箱的下方。
14.优选的,所述定位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收集箱的两侧,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机器外壳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且机器外壳的一侧开设有维修窗口,所述维修窗口通过合页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与维修窗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可以通过气流泵主体的工作,不断的对粘贴有聚酯纤维膜的真空圆筒进行空气中水蒸气的吸收,能够使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断的排出;2:循环风机和进风机作用于对加速空气的流动性,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均匀的接近于粘贴有聚酯纤维膜的真空圆筒表面,继而进行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渗透,并通过真空圆通排气口和气态水排管排出,使空间的空气湿度达到干燥的状态;3:除湿组件不需除湿液、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配套设备即可除湿,也无需进行再生处理、除湿溶液等,简化了除湿系统结构,大大降低了除湿器的制造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是聚酯纤维膜除湿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正视图;图3是图2所示气流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除湿组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2所示回收组件的剖视图;图6是图2所示的流程图。
18.附图标记:1、机器外壳;2、万向轮;3、隔板;4、进气格栅;5、气流泵组件;501、气流
泵主体;502、管道接头一;503、连接管;504、管道接头二;6、除湿组件;601、真空圆筒;602、聚酯纤维膜;603、封盖;604、真空圆通排气口;605、空气截止阀;606、气态分配器;607、固定座;608、固定架;609、固定轴;7、回收组件;701、安装座;702、防尘罩;703、气态水排管;704、滑轨;705、收集箱;706、滑块;707、连接轴;708、定位座;709、定位块;710、连接板;711、把手;712、弹簧;8、循环风机;9、控制平台;10、进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0.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酯纤维膜除湿设备,气流泵组件5包括固定在隔板3上的气流泵主体501,所述气流泵主体501的输出端和输出端均连接有管道接头一502,其中一个管道接头一502通过连接管503连接有管道接头二504,除湿组件6包括真空圆筒601和固定架608,所述真空圆筒601的外表面粘贴有聚酯纤维膜602,所述真空圆筒601和聚酯纤维膜602均位于固定架608的通孔内,多个固定架608相互焊接在一起,且其中一个固定架608固定连接有固定轴609,所述固定轴609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座607,所述固定座607通过螺栓与机器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真空圆筒601的两侧开口均固定连接有封盖603,所述封盖603固定连接有真空圆通排气口604,所述真空圆通排气口604安装有空气截止阀605,且真空圆通排气口6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态分配器606,所述气态分配器606与管道接头二504连接。
21.本实施例中,聚酯纤维膜602作为水蒸气及二氧化碳的渗透材料,采用的是微孔聚酯纤维膜,表面有石墨烯、硅胶等疏水材料增加了纤维膜的疏水性和二氧化碳的通过性,其材料只允许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通过,氧气、液体和其他空气中的物质不能透过。
22.实施例二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酯纤维膜除湿设备,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回收组件7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机器外壳1上的安装座701,所述安装座7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罩702,所述防尘罩702的通孔内固定连接有气态水排管703,所述气态水排管703与管道接头一502连接,所述安装座701的一侧安装有滑轨704,所述滑轨704通过滑块706安装有收集箱705,所述收集箱705的内侧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外侧安装有蜂鸣器,液位传感器与蜂鸣器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的型号为sin-p260,所述安装座701的通孔活动连接有连接轴707,所述连接轴70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座708和连接板710,所述定位座708位于收集箱705的下方,所述定位座70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709,两个定位块709分别位于收集箱705的两侧,所述连接板710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711和弹簧712,所述弹簧712的一端与安装座701固定连接。
23.本实施例中,当气态水排管703排出的液体将收集箱705灌满之前,收集箱705内部的液位传感器会通过蜂鸣器发出警报,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将收集箱705内部的水清除掉,在清除时,首先,拉动把手711通过连接板710和连接轴707带动定位座708上的定位块709向下移动,当定位块709与收集箱705脱离后,安装在收集箱705上的滑块706可以在滑轨704上滑动,从而能够将收集箱705从防尘罩702的内部取出,对内部的水进行清理,在清理完毕后,再次拉动把手711将收集箱705推入防尘罩702的内部,当收集箱705位于定位座708中间时,
松开把手711通过弹簧712的作用力会带动定位座708向上移动,之后通过定位块709会将收集箱705限制在防尘罩702的内部,防止机器外壳1在移动的过程中,收集箱705会出现滑出防尘罩702内部的情况,使得收集箱705能够一直收集气态水排管703排出的水。
24.实施例三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酯纤维膜除湿设备,相较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包括机器外壳1、气流泵组件5、除湿组件6和回收组件7,所述机器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分隔空间的隔板3,所述气流泵组件5安装在隔板3上,所述隔板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格栅4,所述机器外壳1的通孔内安装有循环风机8和进风机10,所述进风机10设有两组,每一组最少设有四个,所述除湿组件6位于循环风机8和两组进风机10的中间,所述机器外壳1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气流泵组件5和除湿组件6启停及循环风机8和进风机10转速的控制平台9,所述除湿组件6和回收组件7均与气流泵组件5连接,所述机器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2,且机器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维修窗口,所述维修窗口通过合页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与维修窗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25.本实施例中,空气经过机器外壳1两侧的进风机10送入除湿组件6的真空圆筒601吸收,把从聚酯纤维膜602经过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渗透吸入真空圆筒601腔体内,经过除湿组件6吸收后的干燥空气经顶置循环风机8吹出进入室内,除湿组件6的真空圆筒601吸收后,经过真空圆通排气口604进入空气截止阀605后经气态分配器606进入气流泵组件5后经气态水排管703排出室外,同时真空圆筒601的数量和直径是根据使用环境大小设置的。
26.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