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控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室内负压系统

文档序号:31783525发布日期:2022-10-12 11:4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控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室内负压系统

1.本发明涉及公共防疫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防控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室内负压系统。


背景技术:

2.室内公共场所(如会议室、餐厅、学校教室等)暖通设计常存在卫生学缺陷,空间(空调)进气口与出气口均位于房间顶端(天花板),气流易短路,房间换气效率受影响,实际上换气次数达不到标准要求。公共场所人口聚集,空气容易受患者/带病菌者呼出的携带病菌气溶胶污染。室内密闭公共场所可能携带病菌的气溶胶不易及时排出室外,病菌得不到快速稀释。(防护)口罩久戴易造成呼吸不适、语言交流困难而影响在室内密闭公共场所使用依从性。这些,均是病菌通过密闭公共场所的共同暴露导致传播呼吸道疾病,让线下会议、聚餐、上学等日常正常行为成为呼吸道传染病在社区传播的高危因素,让公共场所成为病菌传播的“搅浑器”。
3.为了控制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行,人们常采取限制线下会议、限制堂食、组织线上教学等疫情社区传播控制措施,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和经济发展。目前亟需解决公共场所(如会议室、餐厅、学校等)换气效率低,病菌容易在密闭公共场所传播问题,避免一旦有疫情出现就停止线下会议、停止堂食、停止线下教学等极端影响日常生产、生活、学习的控制措施,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运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创造解决的技术问是解决室内密闭公共场所换气效率低,实际换气次数不达标,携带病菌的气溶胶不能及时排出室外,空气得不到及时净化,使室内密闭公共场所暴露成为感染病菌的危险因素,甚至因为“时空重叠”吸入致病毒菌而发病。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防控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室内负压系统,包括台面、吸气口、空气抽取装置、细分支吸管、分支吸管、吸管、抽气动力装置,台面设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多个吸气口,吸气口下方通过气路管道连接空气抽取装置的吸气口,空气抽取装置的排气口通过细分支吸管连接分支吸管的进气端,分支吸管的排气端连接在吸管上,吸管上部加装有抽气动力装置,吸管的内部气路腔体连接抽气动力装置的进气端,抽气动力装置的排气端位于吸管的末端对应位置处。
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制造室内密闭公共场所(会议台、餐台、书桌)局部负压,利用抽气动力装置抽取局部污浊空气及时高空排放,及时稀释空气中病菌浓度,达到控制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室内密闭公共场所传播危险,减少为控制疾病传播而采取社区封控措施,禁止线下会议、授课、聚餐等增大社交距离措施。
7.进一步的,台面设有骨架支撑结构,在台面下层中央设圆形支撑点支撑上层台面,也可于适当位置设环形导轨支撑上层台面,有中心圆形支撑点(比如圆形小型餐桌结构),有环形周边支撑点/条(比如会议台/大型餐台/课桌等),有中央空心而周边有条状支撑双
轨(比如大的中央下陷的会议台)等。
8.进一步的,吸气口结合台面形状和台面上层覆盖范围,可设圆孔、狭窄长方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不同形状,吸气口形状和截面积大小的设计应符合通风和美观需要。
9.进一步的,吸气口周围设有多条台面u型导水槽。
10.进一步的,细分支吸管接驳返流止回阀门后,再与其他细分支吸管并列串联接入分支吸管。
11.进一步的,吸气口、细分支吸管、分支吸管、吸管的接口连接处采用“三防”(防鼠、防苍蝇、防蟑螂)设计。
12.进一步的,分支吸管预留细分支吸管的接口,以连接同一房间的细分支吸管。
13.进一步的,吸管采用高空排放污浊空气的设计,排气口设置防水装置,且排气口朝下设计。
14.进一步的,抽气动力装置包括两台,采用“用一备一”的设计结构。
15.进一步的,细分支吸管、分支吸管、吸管内部设置有led消毒紫外灯。
附图说明
16.图1是一种用于防控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室内负压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实施例一的台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一种用于防控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室内负压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实施例二的台面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一种用于防控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室内负压系统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实施例三的台面结构示意图。
22.如图所示:1、台面,2、吸气口,3、空气抽取装置,4、细分支吸管,5、分支吸管,6、吸管,7、抽气动力装置,8、台面u型导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4.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台面设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多个吸气口,吸气口下方通过气路管道连接空气抽取装置的吸气口,空气抽取装置的排气口通过细分支吸管连接分支吸管的进气端,分支吸管的排气端连接在吸管上,吸管上部加装有抽气动力装置,吸管的内部气路腔体连接抽气动力装置的进气端,抽气动力装置的排气端位于吸管的末端对应位置处。本产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动力装置让每位参与会议、聚餐、上课者等呼吸带前形成局部负压空间,呼出的污浊气溶胶被负压污浊空气收集器抽入细分支吸管,细分支吸管串联分支吸管,分支吸管再串联吸管,吸管接入屋顶a/b(一用一备)抽气动力装置,抽气动力装置接吸管后高空(高于屋面5m以上)排放污浊空气。病菌浓度得到及时稀释,或被管道内壁的紫外线杀灭、或被太阳紫外线杀灭,均保证病菌达到安全排放,从而控制室内密闭公共场所暴露传播病菌的危险,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秩序。
25.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台面底部设有骨架支撑结构,在台面对角线上及其交叉点或圆点处设支撑面,也可于适当位置设环形导轨。会议台、餐台、课桌等需根据具体尺寸结构设置对应的骨架支撑结构,结合现场需要,形成会议桌、餐台和学习桌等的支
撑结构。台面的使用场景考虑负重设计,不易破裂耐高温设计,易清洁设计;可增设旋转或移动功能设计;考虑排气需要,边缘宜相对下层台面内移0.5-1.0cm设计;不覆盖导水槽,不影响导水槽清洁设计;不影响其他功能前提下,上层台面中心区(圆心区)也可镂空,在下层台面增设吸气口设计。除此之外,支撑上层的支撑结构可选用带状或点状,也可于适当位置设环形导轨,着力点均在下层台面,可有不影响上层台面旋转、移动设计,上层台面下表面与下层台面上表面间距约1.0-2.0cm。
26.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吸气口结合台面形状和台面上层覆盖范围,设圆孔、狭窄长方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不同形状。吸气口的形状选择需考虑通气、负压需要,考虑艺术、美观等装饰设计要素,有“三防”(防鼠、防蟑螂、防苍蝇等)设计。
27.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吸气口周围设有多条u型导水槽。u型导水槽设计深度、宽度形成的截面满足排水量需求,防止可能出现的最大量液体流进空气抽取装置,一般设于周边,无上层台面覆盖处,易清理液体设计,不易藏污纳垢设计(转角弧形设计)。
28.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细分支吸管接驳返流止回阀门后,再与其他细分支吸管并列串联接入分支吸管。每张会议桌、餐台或书桌结合需要设1-2根细分支吸管;每个密闭空间(会议室、餐厅大厅或包厢、教室)设有多条细分支吸管;可与已埋地下分支吸管接口连接;细分支吸管“三防”设计(防鼠、防蟑螂、防苍蝇等设计);细分支吸管可更换设计,易更换设计;使用材料在高压下不宜变形、耐氧化、耐高温、耐腐蚀、有韧性、适用于负压环境使用。
29.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吸气口、细分支吸管、分支吸管、吸管的接口连接处采用“三防”设计。
3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分支吸管预留细分支吸管的接口,以连接同一房间的细分支吸管。抽取细分支吸管中空气,流入连接的吸管;结合需要,同一楼层或空间可设有一条或多条分支吸管;分支吸管有“三防”设计;分支吸管可隐形埋于地下设计;有防止空气返流设计。
31.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吸管采用高空排放污浊空气的设计,排气口设置防水倒灌装置,且排气口朝下设计。习惯吸走分支吸管气流,接入屋顶抽气动力装置;高空(高于屋面5m)排放污浊空气;排气口防水设计,排气口可朝地面设计,成呈倒“j”状;吸管“三防”设计。
32.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抽气动力装置包括两台,采用“用一备一”的设计结构。每台抽气动力装备功率满足系统全部开机需要,满足每根细支气管气体流量达120m3/h;注意整套系统的硬件固定、缓冲、减震,空气吸取装置、吸管等内部表面、弯头等的平滑、流畅、无涡流等静音设计;使用变频设计,关闭局部、个别会议台、餐台、课桌等时,动力系统将适当降低抽气功率,使抽气需求与抽气的动力自动处于平衡。
33.进一步的,产品使用的注意事项还包括:(1)设备安装,设备为一次性建设施工安装。在有需求室内场所安装好分支吸管、吸管以及动力装置后,固定好会议台、餐台、课桌等设备,用细支气管连接空气抽取装置和分支吸管。
34.(2)通电使用。一部动力装置启动抽气功能,密闭的会议室、餐厅、包厢和教室中污浊空气直接通过该抽气系统高空排放。
35.(3)抽气动力装置故障。系统自动启动备用抽气动力装置,系统功能恢复。动力装
置故障系统启动警示灯或其他标识,维修工对故障动力装置组织维修。
36.(4)停电系统停用。参考现中央空调系统的控制原理,关闭局部、个别会议台、餐台、课桌时,抽气动力将适当降低抽气功率,使抽气需求与抽气的动力达到平衡。
37.进一步的,细分支吸管、分支吸管和吸管内壁内部设置有led紫外线消毒灯。
38.进一步的,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是圆形台面桌体结构(如小型家用圆形餐台),桌体由台面、台面支撑结构和负压吸气系统(台面(1)、吸气口(2)、空气抽取装置(3)、细分支吸管(4)、分支吸管(5)、吸管(6)、抽气动力装置(7)、台面u型导水槽(8)构成)组成。台面由上、下两层台面构成,下层台面通过位于圆心的圆形状支撑结构支撑上层台面,桌体下层台面内如权利要求书中的方案一致,根据需要在指定位置增设多个吸气口及台面u型导水槽。
39.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有圆形台面桌体结构(如大型宴会圆形餐台)或长方形餐台和会议台/桌,桌体由台面、台面支撑结构和负压吸气系统(台面(1)、吸气口(2)、空气抽取装置(3)、细分支吸管(4)、分支吸管(5)、吸管(6)、抽气动力装置(7)、台面u型导水槽(8)构成)组成。台面由上、下两层台面构成,下层台面通过位于圆心与圆周之间位置的圆形支撑结构支撑上层台面,或通过平行于桌体边缘的两条支撑结构支撑上层台面,桌体下层台面如权利要求书中的方案一致,根据需要在指定位置增设多个吸气口及台面u型导水槽。
40.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是长方形餐台和会议台/桌,桌体由台面、台面支撑结构和负压吸气系统(台面(1)、吸气口(2)、空气抽取装置(3)、细分支吸管(4)、分支吸管(5)、吸管(6)、抽气动力装置(7)、台面u型导水槽(8)构成)组成。桌体由于规模较大,中间或下陷。台面由上、下两层台面构成,下层台面通过平行于桌体边缘的一条或两条支撑结构支撑上层台面,桌体下层台面如权利要求书中的方案一致,根据需要在指定位置增设多个吸气口及台面u型导水槽。
41.本室内负压通气结构设计的重点在于:不论是就餐、开会和上课,端坐在台前的人呼出的废气应立即通过设置在台上的负压系统定向吸走,新鲜空气从清洁区流向各人的呼吸带负压区,得以控制污浊空气在室内乱流。同时,室内餐台、会议台和课桌应解决原来其主要功能:陈放食物、会议资料和书本,为解决以上负压通气和承重功能,有必要将台面设计成两层:下层通气和支撑功能,上层支撑功能。
42.除此之外,在后期制作时,可根据用户需要,厂家结合餐台、会议台和课桌的使用场景,对上、下层的具体结构进行合理化设计,例如:圆形小型餐台、大型餐台、会议台和中间下陷的会议台或餐台,每个台面类型采用最合适的支撑结构,目的是固定上层台面。
4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