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62234发布日期:2022-10-19 05:50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被失眠困扰。目前市场上的空调有助眠模式,现有技术中的助眠模式一般通过降低压缩机和风机的频率实现助眠,但是其助眠模式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当用户睡眠质量较好时,仅需轻度的助眠模式即可;当用户睡眠质量较差时,往往需要更强力的助眠模式。
3.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无法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多种助眠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无法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多种助眠模式。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6.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7.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8.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器运行参数,判断空调器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助眠条件;若满足助眠条件,则控制空调器进入助眠模式;其中,助眠模式至少包括第一助眠模式和第二助眠模式。
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可以将空调器切换至不同的助眠模式,进而有效地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使用户的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运行参数包括室外环境温度和用户指令;助眠条件包括第一助眠条件和第二助眠条件;其中,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第一助眠条件,若空调器满足第一助眠条件,则控制空调器进入第一助眠模式;根据用户指令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第二助眠条件,若空调器满足第二助眠条件,则控制空调器进入第二助眠模式。
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空调器能够切换不同的助眠模式,若用户不主动发出指令,空调器在用户的睡眠时间切换为第一助眠模式,若用户发出指令,空调器在用户的睡眠时间切换为第二助眠模式。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不同模式的切换,在用户睡眠质量较好的情况下,用户不需要发出指令,空调器也可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切换为第一助眠模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同时也保证了用户的睡眠体验;当用户睡眠质量较差时,用户可主动下达指令,控制空调器切换为第二助眠模式,得到更强力的助眠效果。
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第一助眠条
件,包括:周期性地获取室外环境温度,确定当日最高室外环境温度;根据当日最高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空调器进入第一助眠模式的理论时间;当空调器的启动时间等于或晚于理论时间时,判断空调器满足第一助眠条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根据一天中的最高室外环境温度确定当日的用户睡眠时间,确定的理论时间为一般人的睡眠时间,即在理论时间往后的时间段开启空调器,一般发生在用户睡眠,且需要整夜开启的时间段,此时空调器可之间进入第一助眠模式。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空调器进入第一助眠模式,用户不需要主动进行模式切换,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指令包括助眠指令,根据用户指令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第二助眠条件,包括:当接收助眠指令时,判断空调器满足第二助眠条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用户的睡眠质量较差时,用户可通过遥控器发出助眠指令,空调器满足第二助眠条件,进入第二助眠模式。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响应用户指令,进入较强力的助眠模式,进而实现更好的助眠效果,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睡眠的舒适程度。
1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助眠模式定量控制空调器运行参数,以使空调器的噪音降低;第二助眠模式根据用户的不同睡眠阶段变量控制空调器运行参数。
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处于第一助眠模式时,仅需轻微降低空调器的噪音即可;当处于第二助眠模式时,在用户的睡眠阶段从困倦期到快动眼睡眠期的过程中,用户在前3个睡眠阶段较容易醒来,因此需要降低压缩机频率上限值、室外风机级数上限值、室外风机转速上限值,升高内机扫风拍数上限值,以使空调器的噪音更小,帮助用户进入睡眠,在后2个睡眠阶段,用户已经入睡较深,可稍微提升压缩机频率上限值、室外风机级数上限值、室外风机转速上限值,降低内机扫风拍数上限值,以提高空调器的工作效率,避免制冷或制热效果不够的情况出现。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针对性地优化用户的睡眠体验。
1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助眠模式还包括音乐助眠模式,当接收音乐助眠指令时,控制空调器进入音乐助眠模式。
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白噪音是一种单调且重复的声音,比如雨声、风箱声、虫鸣声、收音机的沙沙声等日常比较常见,白噪音的音量通常不大。白噪音会让神经感觉疲劳,继而有助于进入睡眠状态;另外它可以压制外界的其他尖锐噪音,达到一种遮蔽的效果。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
2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空调器制冷且处于第一助眠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压缩机高压压力值;根据高压压力值控制空调器是否退出第一助眠模式,以使空调器满足室内制冷需求。
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方案在保证用户的制冷需求的基础上,再进入助眠模式,有效地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避免了室内制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出现。
2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高压压力值控制空调器是否退出第一助眠模式,以使空调器满足室内制冷需求,包括:当压缩机高压压力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空调器退出第一助眠模式;当高压压力值小于第一阈值后,在经过第一时间阈值后,再次获取压缩
机高压压力值,当压缩机高压压力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再次进入第一助眠模式。
23.本实施例的方案避免了空调器处于助眠模式下时,制冷需求跟不上,导致用户睡眠体验变差的情况出现。在尽可能维持用户使用助眠模式的体验的情况下,也保证了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24.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器运行参数;判断模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空调器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助眠条件;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空调器进入助眠模式。
25.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6.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27.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29.图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31.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
32.s100:获取空调器运行参数,判断空调器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助眠条件;
33.s200:若满足助眠条件,则控制空调器进入助眠模式;
34.其中,助眠模式至少包括第一助眠模式和第二助眠模式。
35.进一步地,在s100中,空调器运行参数可包括空调器所处的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压缩机频率、用户通过遥控器发出的指令等。获取空调器运行参数之后,判断空调器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助眠条件。
36.进一步地,在s200中,助眠模式至少包括第一助眠模式和第二助眠模式,即助眠条件也包括多种,不同的空调器运行参数对应不同的助眠条件,不同的助眠条件对应不同的助眠模式。
37.示例性地,当用户的睡眠质量较佳时,可将空调器切换为轻度的助眠模式,此时的助眠条件可不需要通过用户主动发出指令来切换,空调器可通过获取空调器运行参数,确定用户每晚睡眠时间,并自动开启助眠模式;当用户的睡眠质量较差时,可将空调器切换为较强力的助眠模式,此时用户可通过遥控器发出指令,使空调器进入较强力的助眠模式以辅助睡眠。
38.示例性地,助眠模式包括:外机助眠调节、外机静压修正、内机助眠调节、温度修正
中至少一项。
39.可选地,外机助眠调节包括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上限值和室外风机级数上限值。压缩机的频率上限值为压缩机正常运行中的最大运行频率减去助眠频率修正值;室外风机级数上限值为正常运行中的室外风机级数上限值减去助眠风机级数修正值;通过降低压缩机的频率上限值和室外风机级数上限值来实现降低噪音的效果,进而实现助眠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室外风机级数越高,室外风机转速越快。
40.可选地,外机静压修正包括调节室外风机转速上限值。室外风机转速上限值为正常运行中的室外风机转速上限值减去外机静压转速修正值,通过降低室外风机转速上限值来实现助眠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室外风机转速相比室外风机级数,室外风机转速能够体现风机最具体的转速,相比对室外风机级数,控制室外风机转速更加精确。
41.可选地,内机助眠调节包括调节室内机上下扫风拍数上限值和室内机左右扫风拍数上限值。室内机上下扫风拍数上限值为正常控制中室内机上下扫风的最大拍数加上助眠拍数修正值;室内机左右扫风拍数上限值为正常控制中室内机左右扫风最大拍数加上助眠拍数修正值;需要说明的是,室内机扫风拍数为室内机扫风减速比,室内机扫风拍数越高,扫风速度越慢;通过增加室内机上下扫风拍数上限值和室内机左右扫风拍数上限值,减少了室内的空气流动,同时也减少了室内机风板转动的噪音,进而实现了助眠效果。
42.可选地,温度修正包括:空调器通过联网获取当天的夜间睡眠最适宜温度值,当空调器处于助眠模式时,空调器将当前设定温度切换为最适宜温度值加上助眠温度修正值。可以理解地,通过温度的调节,使用户在睡眠时,室内温度处于一个舒适的温度区间,进而实现了助眠效果。
43.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可以将空调器切换至不同的助眠模式,进而有效地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使用户的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4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空调器运行参数包括室外环境温度和用户指令;助眠条件包括第一助眠条件和第二助眠条件;其中,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第一助眠条件,若空调器满足第一助眠条件,则控制空调器进入第一助眠模式;根据用户指令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第二助眠条件,若空调器满足第二助眠条件,则控制空调器进入第二助眠模式。
45.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第一助眠条件,若空调器满足第一助眠条件,则控制空调器进入第一助眠模式;根据用户指令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第二助眠条件,若空调器满足第二助眠条件,则控制空调器进入第二助眠模式。
4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助眠模式为轻度的助眠模式,当用户没有强烈的助眠需求时,空调器通过获取室外环境温度确定当日用户的睡眠时间,当处于用户的睡眠时间区间时,控制空调器进入第一助眠模式,持续时间伴随用户的整晚睡眠;当用户睡眠质量较差,有较强烈的助眠需求时,用户可通过遥控器下达指令,控制空调器进入较强力的第二助眠模式,第二助眠模式的持续时间相比第一助眠模式持续时间更短,但是降噪助眠效果更好。
47.可以理解地,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空调器能够切换不同的助眠模式,若用户不主动发出指令,空调器在用户的睡眠时间切换为第一助眠模式,若用户发出指令,空调器在用户的睡眠时间切换为第二助眠模式。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不同模式的切换,在用户睡眠质量较好的情况下,用户不需要发出指令,空调器也可根据室外环境温度
切换为第一助眠模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同时也保证了用户的睡眠体验;当用户睡眠质量较差时,用户可主动下达指令,控制空调器切换为第二助眠模式,得到更强力的助眠效果。
4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第一助眠条件,包括:
49.s110:周期性地获取室外环境温度,确定当日最高室外环境温度;
50.s120:根据当日最高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空调器进入第一助眠模式的理论时间;
51.s130:当空调器的启动时间等于或晚于理论时间时,判断空调器满足第一助眠条件。
52.进一步地,在s110中,示例性地,每30分钟检测一次室外环境温度,将检测得到的室外环境温度与上一次检测的室外环境温度比较,一旦检测到本次小于上一次室外环境温度,则将上一次室外环境温度作为最高室外环境温度。
53.进一步地,在s120中,在确定当日最高室外环境温度后,将确定当日最高室外环境温度的时间向后推迟7个小时,确定空调器进入第一助眠模式的理论时间。示例性地,当日最高室外环境温度为14点时,理论时间为21点。
54.进一步地,在s130中,当空调器的启动时间等于或晚于理论时间时,判断空调器满足第一助眠条件,空调器进入第一助眠模式。
55.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在首次检测室外环境温度时,上一次的室外环境温度默认为-50℃。
56.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根据一天中的最高室外环境温度确定当日的用户睡眠时间,确定的理论时间为一般人的睡眠时间,即在理论时间往后的时间段开启空调器,一般发生在用户睡眠,且需要整夜开启的时间段,此时空调器可之间进入第一助眠模式。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空调器进入第一助眠模式,用户不需要主动进行模式切换,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用户指令包括助眠指令,根据用户指令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第二助眠条件,包括:
58.s140:当接收助眠指令时,判断空调器满足第二助眠条件。
59.可以理解地,当用户的睡眠质量较差时,用户可通过遥控器发出助眠指令,空调器满足第二助眠条件,进入第二助眠模式。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响应用户指令,进入较强力的助眠模式,进而实现更好的助眠效果,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睡眠的舒适程度。
6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助眠模式定量控制空调器运行参数,以使空调器的噪音降低;第二助眠模式根据用户的不同睡眠阶段变量控制空调器运行参数。
61.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运行参数包括:压缩机频率上限值、室外风机级数上限值、室外风机转速上限值、内机扫风拍数上限值、空调器当前设定温度值中的至少一项。
62.第一助眠模式定量控制空调器运行参数,即当空调器处于第一助眠模式时,空调器定量控制压缩机频率上限值、室外风机级数上限值、室外风机转速上限值降低,空调器定量控制内机扫风拍数上限值增加,进而有效地降低了空调器的噪音值,提升了空调器的助眠效果。第一助眠模式的持续时间为10小时。
63.第二助眠模式根据用户的不同睡眠阶段变量控制空调器运行参数。第二助眠模式包括:困倦期、轻度睡眠期、中深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以及快动眼睡眠期。每个阶段的时长
为10分钟,空调器在执行完5个阶段后,退出第二助眠模式。当空调器进入第二助眠模式后开始计时,在不同的睡眠阶段,空调器变量控制空调器运行参数。
64.示例性地,针对压缩机频率上限值、室外风机级数上限值、室外风机转速上限值,在用户的睡眠阶段从困倦期到快动眼睡眠期的过程中,这3个上限值相比其正常的上限值会先降低再升高,其上限值不会超过正常状态下的上限值。针对内机扫风拍数上限值,在用户的睡眠阶段从困倦期到快动眼睡眠期的过程中,其上限值相比其正常的上限值会先升高再降低,其上限值不会低于正常状态下的上限值。
65.可以理解地,当处于第一助眠模式时,仅需轻微降低空调器的噪音即可;当处于第二助眠模式时,在用户的睡眠阶段从困倦期到快动眼睡眠期的过程中,用户在前3个睡眠阶段较容易醒来,因此需要降低压缩机频率上限值、室外风机级数上限值、室外风机转速上限值,升高内机扫风拍数上限值,以使空调器的噪音更小,帮助用户进入睡眠,在后2个睡眠阶段,用户已经入睡较深,可稍微提升压缩机频率上限值、室外风机级数上限值、室外风机转速上限值,降低内机扫风拍数上限值,以提高空调器的工作效率,避免制冷或制热效果不够的情况出现。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针对性地优化用户的睡眠体验。
6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助眠模式还包括音乐助眠模式,当接收音乐助眠指令时,控制空调器进入音乐助眠模式。
67.在本实施例中,音乐助眠模式播放的音乐为白噪音,其播放时间持续第二助眠模式中的5个睡眠阶段,在第二助眠模式结束后,音乐助眠模式也会结束。
68.可以理解地,白噪音是一种单调且重复的声音,比如雨声、风箱声、虫鸣声、收音机的沙沙声等日常比较常见,白噪音的音量通常不大。白噪音会让神经感觉疲劳,继而有助于进入睡眠状态;另外它可以压制外界的其他尖锐噪音,达到一种遮蔽的效果。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
6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70.s300:在空调器制冷且处于第一助眠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压缩机高压压力值;
71.s310:根据高压压力值控制空调器是否退出第一助眠模式,以使空调器满足室内制冷需求。
72.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制冷且处于第一助眠模式的情况下,空调器的压缩机频率上限值会降低,当室内制冷需求较高时,可能会出现室内制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此时需要控制空调器退出第一助眠模式,使压缩机的频率上限值升高,以满足室内制冷需求。而当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下时,压缩机的高压压力值能够体现室内制冷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具体体现为以下至少一项:外环温度过高、内环温度过高、压缩机吸气温度过高、外风机风速变慢、膨胀阀开度变小。因此可根据压缩机高压压力值控制空调器是否退出第一助眠模式。
73.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方案在保证用户的制冷需求的基础上,再进入助眠模式,有效地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避免了室内制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出现。
7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高压压力值控制空调器是否退出第一助眠模式,以使空调器满足室内制冷需求,包括:
75.s311:当压缩机高压压力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空调器退出第一助眠模式;
76.s312:当高压压力值小于第一阈值后,在经过第一时间阈值后,再次获取压缩机高
压压力值,当压缩机高压压力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再次进入第一助眠模式。
77.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制冷且处于第一助眠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压缩机高压压力值,当高压压力过高时,说明此时存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项:外环温度过高、内环温度过高、压缩机吸气温度过高、外风机风速变慢、膨胀阀开度变小。此时说明空调器的制冷需求跟不上,因此需要控制空调器暂时退出助眠模式,以使空调器满足基本的制冷需求,在满足制冷需求一定时间后,再次控制空调器进入助眠模式,以满足用户的助眠需求。
78.示例性地,在空调器制冷且处于第一助眠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压缩机高压压力值,当压缩机高压压力值大于或等于36bar时,空调器退出助眠模式,当高压压力值小于36bar后,在经过30分钟之后,再次获取压缩机高压压力值,当压缩机高压压力值小于或等于32bar时,空调器再次进入第一助眠模式。
79.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方案避免了空调器处于助眠模式下时,制冷需求跟不上,导致用户睡眠体验变差的情况出现。在尽可能维持用户使用助眠模式的体验的情况下,也保证了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8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器运行参数;判断模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空调器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助眠条件;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空调器进入助眠模式。
81.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8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83.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84.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