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恒温设备及其控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69452发布日期:2024-03-12 20:5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气体恒温设备及其控温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是关于气体恒温设备及其控温方法,尤指一种压缩机能够通过两个阀门,将冷媒分别传输至两个冷凝系统进行冷凝作用,且该二冷凝系统作用后的冷媒能够汇聚混和后,流经同一个膨胀阀与蒸发器的气体恒温设备,且该气体恒温设备通过分别调整该二阀门各自的开度,而改变自身所输出空气的出口温度。


背景技术:

1、环境温度不仅会对人体的生理或心理造成影响,例如,过低或过高的环境温度会造成睡眠质量不良,或者使用心情烦躁而无法专注于工作上;甚至也会对产品的制程良率构成影响,例如,半导体的制程室中的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等参数,都必须稳定地控制在一预期范围中,确保半导体的成品良率。由于人们的工作或日常活动范围以及产品的制程运作范围,大多处于室内环境,因此,人们通常会通过气体温控设备(如:冷气机或暖气机等空调设备)来建构出舒适的室内环境。

2、承上,现有的气体温控设备多半以冷凝机组、送风机与电热器等装置来组成,其中,冷凝机组是通过压缩机将冷媒传送至鳍片盘管,使得流过该鳍片盘管的气体中所含热量被冷媒吸收,进而达到对气体降温除湿等效果。然而,在实际使用上,前述气体温度往往容易低于用户所设定的温度值,因此,该气体温控设备需要通过电热器的加热作用,使气体温度上升以达到用户所设定的温度值。一般来说,多数建筑物的耗电用途中,几乎以气体温控设备(空调设备)的耗电量占比较多,而电热器的耗电量尤为重中之重,造成气体温控设备的耗能无法下降。

3、有鉴于此,如何有效改善前述问题,以能够在无需使用电热器的情况下,仍然能使气体温控设备将其排出的气体温度,被精确调整与保持于用户所设定的温度,避免发生温度不稳定的情事,即为本申请的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恒温设备,包括一压缩机、一第一冷凝系统、一第二冷凝系统、一膨胀阀、一蒸发器、一温度传感器及一处理单元,其中,该压缩机的高压端分别与一第一阀门及一第二阀门相连接,使得该高压端所输出的冷媒分别经由对应的该第一阀门与该第二阀门流出,且该第一阀门的开度调整与该第二阀门的开度调整解耦;该第一冷凝系统与该第一阀门相连接,以接收来自该第一阀门传来的该冷媒,并对前述冷媒进行冷凝;该第二冷凝系统与该第二阀门相连接,以接收来自该第二阀门传来的该冷媒,并对前述冷媒进行冷凝;该膨胀阀用于接收该第一冷凝系统与该第二冷凝系统两者汇聚混和后的该冷媒,并对前述汇聚混和后的冷媒进行汽化;该蒸发器用于接收该膨胀阀传来的该冷媒,且该冷媒进行吸热,前述吸热后的冷媒经由该压缩机的低压端而流入该压缩机中;该温度传感器位于该气体恒温设备的一出风路径上,用于侦测流经该出风路径的冷空气的温度数值,并产生对应的一温度信息;该处理单元电气连接至该温度传感器、该第一阀门与该第二阀门,该处理单元接收该温度传感器所传来的该温度信息,并根据该温度信息中的该温度数值与一设定温度值的比较结果,分别调整该第一阀门与该第二阀门各自的开度,如此,该处理单元便能够根据该气体恒温设备的出口温度,而调整第一冷凝系统与第二冷凝系统所处理的冷媒数量,以改变被不同冷媒系统作用后并混和的冷媒温度及数量,进而使得出口温度能够实质上相同于用户所设定的设定温度值,以达到精确控温与减少设备耗能。

2、可选地,该第一冷凝系统包含一气冷式冷凝器,该气冷式冷凝器使流经自身的该冷媒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

3、可选地,该气冷式冷凝器至少具有一盘管结构。

4、可选地,该第二冷凝系统包含一水冷式冷凝器,该水冷式冷凝器使流经自身的该冷媒与水进行热交换。

5、可选地,该气体恒温设备还包括一送风机,该送风机将受到该蒸发器的吸热影响而形成的冷空气输送至该出风路径。

6、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气体恒温设备的控温方法,其中,该气体恒温设备包括一压缩机、一第一冷凝系统、一第二冷凝系统、一膨胀阀、一蒸发器、一温度传感器及一处理单元,该压缩机的高压端通过一第一阀门与该第一冷凝系统相连接,该压缩机的高压端还通过一第二阀门与该第二冷凝系统相连接,以输出冷媒至该第一冷凝系统与该第二冷凝系统,该膨胀阀与该第一冷凝系统与该第二冷凝系统相连接,以接收该第一冷凝系统与该第二冷凝系统两者输出且汇聚混和后的冷媒,该蒸发器分别与该膨胀阀及该压缩机的低压端相连接,以接收该膨胀阀传来的冷媒,并将流经自身而吸热后的冷媒传送至该压缩机中,该温度传感器位于该气体恒温设备的一出风路径,用于侦测流经该出风路径的冷空气的温度数值,并产生对应的一温度信息,该处理单元电气连接至该温度传感器、该第一阀门与该第二阀门,并接收该温度信息以及调整该第一阀门与该第二阀门各自的开度,且该第一阀门的开度调整与该第二阀门的开度调整解耦,该控温方法在该气体恒温设备运转后,该处理单元使该第一阀门与该第二阀门分别调整为一预设开度;之后,该处理单元接收多个温度信息,且将各该温度信息中的温度数值与一设定温度值相比较,在判断出各该温度数值所构成的出口温度属于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将该第一阀门的开度与一第一期望区间相比较,以及将该第二阀门的开度与一第二期望区间相比较;又,该处理单元在判断出该第一阀门的开度非处于该第一期望区间,或者判断出该第二阀门的开度非处于该第二期望区间的情况下,分别独立调整对应的该第一阀门的开度或该第二阀门的开度,如此,该处理单元能够根据当前的出口温度调整流入第一冷凝系统与第二冷凝系统的冷媒数量,即可连带地影响到经前述不同冷媒系统作用后所混和的冷媒温度与数量,进而改变后续出口温度。

7、可选地,该第一冷凝系统包含一气冷式冷凝器,该气冷式冷凝器使流经自身的该冷媒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该第二冷凝系统包含一水冷式冷凝器,该水冷式冷凝器使流经自身的该冷媒与水进行热交换。

8、可选地,该处理单元还与该压缩机相电气连接,用于调整该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在其判断出出口温度非属于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其会在出口温度与该设定温度值间的差值小于一预设下限差值后,增加该第一阀门的开度,以及减少该第二阀门的开度,并降低该压缩机的运转频率。

9、可选地,该处理单元还与该压缩机相电气连接,用于调整该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在其判断出出口温度非属于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其会在出口温度与该设定温度值间的差值大于一预设上限差值后,降低该第一阀门的开度,以及增加该第二阀门的开度,并提高该压缩机的运转频率。

10、可选地,该处理单元还与该压缩机相电气连接,用于调整该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在其判断出出口温度属于稳定状态,且该第一阀门的开度处于该第一期望区间,以及判断出该第二阀门的开度处于该第二期望区间后,该处理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一节能信息,若是的话,则降低该压缩机的运转频率。

11、有关本申请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恒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恒温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冷凝系统包含一气冷式冷凝器,该气冷式冷凝器使流经自身的该冷媒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恒温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气冷式冷凝器至少具有一盘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恒温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冷凝系统包含一水冷式冷凝器,该水冷式冷凝器使流经自身的该冷媒与水进行热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恒温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送风机,该送风机将受到该蒸发器的吸热影响而形成的冷空气输送至该出风路径。

6.一种气体恒温设备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恒温设备包括一压缩机、一第一冷凝系统、一第二冷凝系统、一膨胀阀、一蒸发器、一温度传感器及一处理单元,该压缩机的高压端通过一第一阀门与该第一冷凝系统相连接,该压缩机的高压端还通过一第二阀门与该第二冷凝系统相连接,以输出冷媒至该第一冷凝系统与该第二冷凝系统,该膨胀阀与该第一冷凝系统与该第二冷凝系统相连接,用于接收该第一冷凝系统与该第二冷凝系统两者输出且汇聚混和后的冷媒,该蒸发器分别与该膨胀阀及该压缩机的低压端相连接,用于接收该膨胀阀传来的冷媒,并将流经自身而吸热后的冷媒传送至该压缩机中,该温度传感器位于该气体恒温设备的一出风路径,用于侦测流经该出风路径的冷空气的温度数值,并产生对应的一温度信息,该处理单元电气连接至该温度传感器、该第一阀门与该第二阀门,并接收该温度信息以及调整该第一阀门与该第二阀门各自的开度,且该第一阀门的开度调整与该第二阀门的开度调整解耦,该控温方法在该气体恒温设备运转后,使该处理单元执行下列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冷凝系统包含一气冷式冷凝器,该气冷式冷凝器使流经自身的该冷媒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该第二冷凝系统包含一水冷式冷凝器,该水冷式冷凝器使流经自身的该冷媒与水进行热交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还与该压缩机相电气连接,用于调整该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在其判断出出口温度非属于稳定状态的情况下,执行下列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还与该压缩机相电气连接,用于调整该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在其判断出出口温度非属于稳定状态的情况下,执行下列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还与该压缩机相电气连接,用于调整该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在其判断出出口温度属于稳定状态,且该第一阀门的开度处于该第一期望区间,以及判断出该第二阀门的开度处于该第二期望区间后,执行下列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体恒温设备及其控温方法,其中,该气体恒温设备的一压缩机能够通过两个独立的阀门,将冷媒分别传送至对应的二个冷凝系统,之后,经各该冷凝系统处理后的冷媒能够汇聚混和,再依序流入同一个膨胀阀与蒸发器,最后再流入该压缩机中,该气体恒温设备的一处理单元能够通过一温度传感器,取得该气体恒温设备的出口温度,并根据该出口温度与一设定温度值间的差异,而分别调整各该阀门的开度,以达到精确控温与减少设备耗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洛,梁皓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