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电路、加热装置和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69203发布日期:2023-01-07 03:0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加热电路、加热装置和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电路、加热装置和热水器。


背景技术:

2.温控器是由温度控制的开关,常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在温控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温控器断开或闭合其所在回路。例如,在电热水器中,将温控器与电加热管串联,当温控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温控器断开加热回路,停止加热。
3.现目前,大功率热水器常配置有多根电加热管,每根电加热管均与单独的温控器串联,由多个温控器来控制多根电加热管所在回路的通断,由于电加热管加热不均匀,使得多个温控器无法同时切断多根电加热管的加热回路,不仅浪费资源,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电路、加热装置和热水器,用以解决多根电加热管的加热回路无法同时断开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加热电路,包括:第一温控器和至少一个第一加热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加热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加热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元件以及与加热模块数量相等的第一开关元件,且第一控制元件能够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各加热模块与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形成各加热回路;第一控制元件与第一温控器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形成第一控制回路。
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加热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加热管;各电加热管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接地端,各电加热管串联或并联后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接入各加热回路,各电加热管的接地端与地线连接。
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加热电路还包括延时继电器;延时继电器的数量比第一加热控制单元的数量少一个;延时继电器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各延时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串联接入对应的各第一控制回路的第一温控器和第一控制元件之间,各延时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与零线连接;所述延时继电器,用于延迟启动对应的第一控制回路所控制的加热回路。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控制元件通过其电流状态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若第一温控器为常闭温控器,则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有电流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为闭合状态,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无电流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状态为断开状态;若第一温控器为常开温控器,则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有电流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为断开状态,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无电流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为闭合状态。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各第一加热控制单元中加热模块的数量为3;各加热模块与各第一开关元件串联后分别与三相电的第一相火线和零线、三相电的第二相火线和零
线以及三相电的第三相火线和零线连接,形成各加热回路。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为交流接触器。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加热电路还包括第二温控器和与第一加热控制单元数量相同的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温控器的动作温度高于第一温控器的动作温度;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元件以及与第一加热控制单元中的加热模块数量相等的第二开关元件,且第二控制元件能够控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各第二开关元件串联接入各加热回路;第二控制元件与第二温控器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或者与第一控制元件并联,形成第二控制回路。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控制元件与第二温控器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第二控制元件通过其电流状态控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若第二温控器为常闭温控器,则第二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有电流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状态为闭合状态,第二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无电流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状态为断开状态;若第二温控器为常开温控器,则第二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有电流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状态为断开状态,第二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无电流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状态为闭合状态。
13.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加热电路。
14.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热水器,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加热装置。
15.本技术提供的加热电路、加热装置和热水器,通过包括第一温控器和至少一个第一加热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加热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加热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元件以及与加热模块数量相等的第一开关元件,且第一控制元件能够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各加热模块与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形成各加热回路;第一控制元件与第一温控器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形成第一控制回路;由于第一温控器能够控制第一控制回路的通断状态,而第第一控制回路的通断状态会影响第一控制元件,第一控制元件能够控制各第一加热回路中各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因此,第一温控器能够通过控制第一控制元件来同时控制各加热回路的通断状态,进而,第一温控器能够同时切断各加热模块所在的加热回路。综上,本技术的方案,能够由第一温控器同时切断多个加热模块所在的加热回路,避免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2a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电路中加热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9.图2b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电路中加热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加热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加热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2.图5a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加热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3.图5b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加热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加热电路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11-第一温控器;12-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1-第一控制模块;1211第一控制元件;1212-第一开关元件;122-加热模块;1221-电加热管;13-延时继电器;14-第二温控器;15-第二控制模块;151-第二控制元件;152-第二开关元件;l-火线;l1-第一相火线;l2-第二相火线;l3-第三相火线;n-零线;in1-电加热管输入端;out1-电加热管输出端;gnd1-电加热管接地端;in2-各电加热管串联后的输入端;out2-各电加热管串联后的输出端;in3-各电加热管并联后的输入端;out3-各电加热管串联后的输出端;in4-延时继电器的输入端;out4-延时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out5-延时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
27.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对本技术所涉及的现有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及分析。
29.温控器是由温度控制的开关,在电热水器中,常使用贴壁式温控器,将温控器与电加热管串联,并将温控器设置在水箱壁上,当温控器检测到水箱壁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就会从断开连接,进而切断电加热管的加热回路。但是,对于大功率热水器,例如,20kwh、30kwh的热水器,配置有多根电加热管。一般来说,每根电加热管均与单独的温控器串联,在温控器检测到水箱壁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切断电加热管所在回路,进而停止加热。但是,由于电加热管和温控器都是分散布置的,靠近电加热管附近的水温和水箱壁的温度上升较快,而远离电加热管附近的水温和水箱壁的温度上升较慢。进而,多个温控器无法同时切断多根电加热管,可能存在一部分温控器已经动作,切断了电加热管的加热回路,而另一部分温控器尚未动作,电加热管仍在加热。这不仅造成了能源浪费,同时,被电加热管持续加热部分的温度可能已经远超预设温度,水箱内平均水温也超过了预设温度,这使得水箱壁承受的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水箱爆炸的情况。
30.而大功率热水器由于功率较大,现目前不存在能够承受多根电加热管串联或并联的大电压或大电流的温控器,因此,也无法通过将温控器设置在主回路上来实现同时切断多跟电加热管。
31.综上,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同时切断多根电加热管的加热回路,浪费资源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32.所以,在面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时,发明人通过创造性研究,为了能够同时切断多根电加热管的加热回路,除了将温控器连接在加热回路中,直接切断加热回路之外,还可以在加热回路中设置开关元件,使用温控器控制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进而使用间接控制简介切断加热回路。因此,发明人提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加热电路包括第一温控器和至少一个第一加热控制单元;第一加热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加热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元件以及与加热模块数量相等的第一开关元件,且第一控制元件能够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各加热模块与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形成各加热回路;第一控制元件与第一温控器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形成第一控制回路。由于第一温控器能够控制第一控制回路的通断状态,而第第一控制回路的通断状态会影响第一控制元件,第一控制元件能够控制各第一加热回路中各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
状态,因此,第一温控器能够通过控制第一控制元件来同时控制各加热回路的通断状态,进而,第一温控器能够同时切断各加热模块所在的加热回路。
33.本技术提供的加热电路、加热装置和热水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35.实施例一
3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电路包括第一温控器11和至少一个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
37.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21和至少一个加热模块122。
38.第一控制模块121包括第一控制元件1211以及与加热模块122数量相等的第一开关元件1212,且第一控制元件1211能够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1212的开关状态。
39.各加热模块122与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1212串联后与火线l和零线n连接,形成各加热回路。
40.第一控制元件1211与第一温控器11串联后与火线l和零线n连接,形成第一控制回路。
41.本实施例中,第一温控器11也可称为第一温度保护器、第一温度开关、第一温度控制器等,是一种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内部产生物理变形,进而在环境温度达到第一温控器的动作温度时,控制导通或断开动作的元件。第一温控制11可以设置在水箱的任意预设位置,例如,第一温控器11可以设置在水箱上壁,在检测到水箱上壁温度达到第一温控器的动作温度时,第一温控器11断开其所在回路。
42.第一控制模块121包括第一控制元件以及与加热模块122的数量相等的第一开关元件1212。第一控制元件1211可以通过其电流状态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1212的开关状态。示例性地,第一控制模块121可以为电磁铁。第一控制元件1211可以为线圈,各第一开关元件1212可以为固定铁芯、活动铁芯和弹簧的组合。线圈可以缠绕在固定铁芯上,固定铁芯和活动铁芯通过弹簧连接。在线圈不通电时,各第一开关元件1212的弹簧依靠其弹力使得各第一开关元件的活动铁芯与对应的固定铁芯分离,第一开关元件1212处于断开状态;在线圈通电时,线圈产生磁场将各开关元件1212的固定铁芯磁化,使得各开关元件的固定铁芯吸引对应的活动铁芯,各开关元件1212的活动铁芯与对应的固定铁芯接触,第一开关元件1212处于闭合状态。
43.加热模块12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加热管,各电加热管得功率可以不同,各电加热管可以串联或并联。各加热模块可以均匀设置在水箱中,也可以设置在水箱中各预设位置处,各加热模块用于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
44.各加热模块122与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1212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形成各加热回路。当各开关元件的状态为闭合时,各加热回路连通,各加热模块122开始工作;当各开关元件的状态为断开时,各加热回路断开,各加热模块122停止工作。
45.第一控制元件1211与第一温控器11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形成第一控制回路,由第一温控器的导通或断开来控制第一控制元件的状态,进而控制各加热回路的通断状态,实现一次性切断多个加热模块122所在的加热回路。
46.本实施例中,第一温控器11与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之间的连接方式仅为一种示例。如图1所示,第一温控器11与火线连接,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的第一控制元件与零线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温控器11与零线连接,第一控制元件1211与火线连接也是可行的。同理可知,在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中,各第一开关元件1212与对应的加热模块之间的连接顺序也是可以互换的,如图1所示,各第一开关元件1212与火线连接,各第一开关元件1212对应的加热模块与零线连接。当各第一开关元件1212与零线连接,各第一开关元件对应的加热模块与火线连接时,也是可行的。本实施例对于第一温控器和第一加热控制单元的具体连接方式不作限定。
47.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加热控制单元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一加热控制单元之间为并联关系,且多个加热控制单元并联后再与第一温控器11串联,使得第一温控器能够切断各第一加热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元件,进而切断各第一加热控制单元中各加热模块所在的加热回路。
48.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电路,通过包括第一温控器和至少一个第一加热控制单元;第一加热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加热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元件以及与加热模块数量相等的第一开关元件,且第一控制元件能够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各加热模块与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形成各加热回路;第一控制元件与第一温控器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形成第一控制回路。由于第一温控器能够控制第一控制回路的通断状态,而第第一控制回路的通断状态会影响第一控制元件,第一控制元件能够控制各第一加热回路中各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因此,第一温控器能够通过控制第一控制元件来同时控制各加热回路的通断状态,进而,第一温控器能够同时切断各加热模块所在的加热回路。
49.图2a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电路中加热模块12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b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电路中加热模块122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5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加热模块122包括至少一个电加热管1221。各加热模块122中电加热管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加热模块122中电加热管的连接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1.电加热管包括输入端in1、输出端out1和接地端gnd1,在加热模块只有包括一个电加热管时,该电加热管的输入端in1和输出端out1接入对应的加热回路,该电加热管的接地管gnd1与地线连接。
52.在加热模块122包至少两个电加热管1221时,各电加热管1221串联或并联后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接入各加热回路,各电加热管1221的接地端与地线连接。
53.示例性地,如图2a所示,加热模块122包括三个电加热管1221,各电加热管1221的输入端in1和输出端out1串联后的输入端in2和输出端out2接入加热回路,各电加热管的接地端gnd1与地线连接。
54.如图2b所示,加热模块122包括三个电加热管1221,各电加热管1221的输入端in1和输出端out1并联后的输入端in3和输出端out3接入加热回路,各电加热管的接地端gnd1
与地线连接。
55.本实施例中,电加热管的接地端与地线连接可以在电加热管漏电时将电流引导至大地,避免电加热管漏电造成安全事故。
5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控制元件通过其电流状态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若第一温控器为常闭温控器,则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有电流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为闭合状态,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无电流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状态为断开状态。若第一温控器为常开温控器,则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有电流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为断开状态,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无电流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为闭合状态。
57.本实施例中,常闭温控器是指当温控器检测到被测对象的温度未达到动作温度时,温控器内部的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当温控器检测到被测对象的温度达到动作温度时,温控器内部的开关由闭合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
58.常开温控器是指当温控器检测到被测对象的温度未达到动作温度时,温控器内部的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温控器检测到被测对象的温度达到动作温度时,温控器内部的开关由断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
59.若第一温控器为常闭温控器,则在被测对象的温度未达到第一动作温度时,各加热模块需要处于工作状态,各加热回路需要处于连通状态,各第一开关元件需要处于闭合状态。而第一温控器闭合时,第一控制回路接通,第一控制元件中有电流经过,因此,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有电流时,第一控制元件需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为闭合状态。
60.在被测对象的温度达到第一动作温度后,各加热模块需要停止工作,各加热回路需要断开,各第一开关元件需要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一温控器检测到被测对象的温度达到第一动作温度,第一温控器切换至断开状态,第一控制回路断开,第一控制元件中无电流经过。因此,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无电流时,第一控制元件需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为断开状态。
61.同理可知,若第一温控器为常开温控器,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有电流时,第一控制元件需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为断开状态。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有电流时,第一控制元件需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为闭合状态。
62.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控制元件通过其电流状态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若第一温控器为常闭温控器,则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有电流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为闭合状态,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无电流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状态为断开状态;若第一温控器为常开温控器,则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有电流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为断开状态,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无电流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为闭合状态。由于第一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可以由第一温控器控制,因此,在被测对象的温度达到第一动作温度后,能够简便且快速的使用第一温控器同时切断各第一加热控制单元中的各加热模块所在的加热回路,节约资源并保证加热安全。
63.实施例二
64.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加热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电路,还包括延时继电器13。延时继电器13的数量比第一加热控制单元的数量少一个。延时继电器13包括输入端in4,第一输出端
out4和第二输出端out5。各延时继电器的输入端in4和第一输出端out4串联接入对应的各第一控制回路的第一温控器11和第一控制元件1211之间,各延时继电器13的第二输出端out5与零线n连接;延时继电器,用于延迟启动对应的第一控制回路所控制的加热回路。
65.本实施例中,各延时继电器13的数量比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的数量少一个,则存在一个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没有对应的延时继电器13,除没有对应的延时继电器13之外的其他第一加热控制单元均存在对应的延时继电器13。
66.各延时继电器13的输入端in4和第一输出端out4串联接入延时继电器13对应的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中第一控制元件1211以及第一温控器11形成的第一控制回路之间。延时继电器13的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out5之间可以存在一定阻值,并且,延时继电器13在常规状态下,输入端in4与第一输出端out4之间可以为断开状态,输入端in4与第二输出端out5之间可以为连通状态,在火线l、第一温控器11、延时继电器的输入端in4、延时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out5以及零线之间形成的回路连通后,延时继电器可以在延迟预设延迟时间后,将输入端in4与第二输出端out5之间的连接切换为u输入端in4与第一输出端out4之间的连接,实现延迟改变第一控制回路中第一控制元件1211的状态,进而可以延迟启动延时继电器对应的第一控制回路所控制的加热电路,避免在加热电路连通时的瞬时电流过高。
67.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温控器的开关状态为常开或常闭时,延时继电器切换输出端与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连接关系的动作可以对应改变,例如,第一温控器的开关状态为常开时,延时继电器在火线l、第一温控器11、延时继电器在输入端in4、延时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out5以及零线之间形成的回路连通后延迟预设延迟时间切换输出端与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连接关系;第一温控器的开关状态为常闭时,在输入端in4、延时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out5以及零线之间形成的回路断开后延迟预设延迟时间切换输出端与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连接关系。
68.本实施例中,各延时继电器的预设延迟时间可以依次递增。
69.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电路,通过还包括延时继电器;延时继电器的数量比第一加热控制单元的数量少一个;延时继电器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各延时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串联接入对应的各第一控制回路的第一温控器和第一控制元件之间,各延时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与零线连接;延时继电器用于延迟启动对应的第一控制回路所控制的加热回路。由于延时继电器延迟启动对应的第一控制回路所控制的加热回路,因此能够避免加热电路在启动时的瞬时电流过大,提高加热电路的安全性。
70.实施例三
7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加热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加热控制单元中加热模块的数量为3。各加热模块与各第一开关元件串联后分别与三相电的第一相火线和零线、三相电的第二相火线和零线以及三相电的第三相火线和零线连接,形成各加热回路。
72.本实施例中,三相交流电为常用电源,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依次互差120
°
的交流电势组成,通常包括零线n、第一相火线l1、第二相火线l2和第三相火线l3。在加热电路的电源为三相交流电时,要想一次性切断各加热模块所在加热回路,则各第一加热控制单元中加热模块的数量为3,第一开关元件的数量也为3,且3个加热模块与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串联后分别接入第一相火线和零线、第二相火线和零线n以及第三相火线和零线,
形成3个第一加热回路。第一温控器和第一控制元件可以串联后接入任意一相火线和零线之间,形成第一控制回路。
73.图4中示出了第一加热控制单元的数量为1时,各加热模块122、各第一开关元件1211与三相电的连接关系。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的三个加热模块122分别与各第一开关元件1211串联后接入第一相火线l1和零线n之间、第二相火线l2和零线n之间、第三相火线l3和零线n之间。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中第一控制模块121的第一控制元件1211与温控器11串联后接入第三相火线l3和零线n之间。
7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控制模块为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中第一开关元件的数量与第一加热控制单元中加热模块的数量相等。
75.实施例四
76.图5a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加热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b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加热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电路还包括第二温控器14和与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数量相同的第二控制模块15。第二温控器14的动作温度高于第一温控器的动作温度。
77.第二控制模块15包括第二控制元件151以及与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中的加热模块122数量相等的第二开关元件152,且第二控制元件151能够控制各第二开关元件152的开关状态。
78.各第二开关元件152串联接入各加热回路。
79.第二控制元件151与第二温控器14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或者与第一控制元件1211并联,形成第二控制回路。
80.本实施例中,第二温控器14的第二动作温度高于第一温控器11的第一动作温度,并且第二温控器14的第二动作温度可以为预设值。示例性地,第一动作温度可以为50℃,第二动作温度可以为75℃。
81.第二控制模块15中第二开关元件152的数量与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中加热模块122的数量相同,第二开关元件152的数量与第一开关元件1212的数量相同。因此,各第二开关元件可以串联接入各加热回路。
82.各第二开关元件可以是串联接入各加热回路中加热模块与第一开关元件之间,也可以串联接入各加热回路中第一开关元件与电源之间,还可以串联接入各加热回路中加热模块与电源之间。其中,电源是指火线或者零线。在第二开关元件断开时,无论与其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的状态如何,第二开关元件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所在加热回路处于断开状态,进而使得加热模块停止工作。
83.如图5a所示,各第二开关元件152串联接入各加热回路中加热模块122与第一开关元件1212之间。
84.如图5b所示,各第二开关元件152串联接入各加热回路中第一开关元件1212与火线之间。
85.第二控制元件可以与第二温控器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形成第二控制回路。
86.如图5a所示,第二控制元件151与第二温控器14串联后与第三相火线l3连接,第二控制元件151和第二温控器14与火线和零线之间形成第二控制回路。
87.此时,第二控制回路与第一控制回路相互独立,第二温控器与第一温控器的类型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就是说,第一温控器为常闭温控器时,第二温控器可以为常闭温控器或常开温控器;第一温控器为常开温控器时,第二温控器可以为常开温控器或常闭温控器。
88.并且,在第一温控器失效,未切断第一控制回路,或者各第一开关元件中任意一个或多个失效,未切断对应的加热回路时,由于加热模块持续工作,第二温控器检测到的温度持续升高,当第二温控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二动作温度,第二温控器切断第二控制回路,进而断开未被第一控制回路切断的加热回路,进一步保证加热电路和应用该加热电路的设备的安全性。
89.这里,第一温控器和各第一开关元件失效的一种原因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反复开关导致触点发生粘连而无法断开。本实施例中将各第二开关元件与各第一开关元件串联,并通过第二控制回路控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对第一控制回路未能成功切断加热回路时,进行二次切断,以保证用电安全。
90.第二控制元件也可以与第一控制回路中第一控制元件并联,与第一温控器一同形成第二控制回路。
91.如图5b所示,第二控制元件151与第二温控器14串联后与第一控制元件1211并连。第二控制元件151、第二温控器14以及第一温控器11与火线和零线之间形成第二控制回路。
92.此时,第二控制回路与第二控制回路存在相同的第一温控器,第一温控器能够同时控制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此时,第一温控器与第二温控器的类型均为常闭温控器。在第一温控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动作温度时,能够直接切断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进而确保切断各加热回路。
93.并且,在第一温控器失效时,第二温控器能够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二动作温度时,切断第二控制回路,进而切断各加热回路,进一步保证加热电路和应用该加热电路的设备的安全性。
94.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电路,通过包括第二温控器和与第一加热控制单元数量相同的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温控器的动作温度高于第一温控器的动作温度;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元件以及与第一加热控制单元中的加热模块数量相等的第二开关元件,且第二控制元件能够控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各第二开关元件串联接入各加热回路;第二控制元件与第二温控器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或者与第一控制元件并联,形成第二控制回路;由于第二温控器的动作温度高于第一温控器的动作温度,且第二温控器能够通过控制第二控制回路的通断控制第二控制元件的状态,进而控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因此,第二温控器能够在第一控制回路失效时切断未被第一控制回路切断的加热电路,为加热电路提供第二重安全保障,提高加热电路和应用该加热电路的设备的安全性。
9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控制元件与第二温控器串联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第二控制元件通过其电流状态控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若第二温控器为常闭温控器,则第二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有电流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状态为闭合状态,第二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无电流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状态为断开状态;若第二温控器为常开温控器,则第二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有电流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状态为断开状态,第二控制元件的电流状态为无电流时,各第二开关元件的状态为闭合状态。
96.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回路与第一控制回路相互独立,并且,第二控制元件控制各
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的原理可以与第一控制元件控制各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的原理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97.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加热电路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温控器14、第二控制元件15中第二开关元件152和第二控制元件151接入加热回路的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第一加热控制单元1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比第一加热控制单元数量减一的至少一个延时继电器13的输入端in4和第一输出端out4串联接入对应的各第一控制回路中第一温控器11和第一控制元件121之间,各延时继电器13的第二输出端out5与零线n连接。延时继电器13用于延迟启动对应的第一控制回路所控制的加热回路,避免整个加热电路瞬时电流过大。
98.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电路。
99.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热水器,该热水器包括上述加热装置。该热水器能够在水温达到第一温控器的动作温度后同时切断各加热模块所在的加热回路,避免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100.应该理解,上述的设备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本技术的设备还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单元/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101.另外,若无特别说明,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单元/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模块集成在一起。上述集成的单元/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102.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技术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技术,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技术所必须的。
103.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104.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105.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