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7043发布日期:2023-01-20 16:4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雾化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加湿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加湿器。


背景技术:

2.常见的雾化加湿器是由超声波振子将水变成水雾,由风机将水雾吹出机体,进入空气中从而达到加湿的目的。现有超声波加湿器的主要问题在于:超声波雾化产生的水雾颗粒不等,大的颗粒吹不远会打湿地面或桌面,现有技术中克服该不足的技术手段往往是提高加湿器内的风扇驱动能力,从而能够将水雾中的较大颗粒也能够吹到较远的位置,以尽量减少大颗粒打湿桌面或地面的情况发生,而这一处理方式会导致风扇旋转、驱动电机、驱动气流产生的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化加湿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加湿器吹出水雾中的较大颗粒容易打湿桌面或地面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化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气流驱动部件,所述加湿器壳体内具有雾化室,所述雾化室内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室具有出雾通道,所述气流驱动部件包括气流驱动叶片,所述气流驱动叶片处于所述出雾通道内且所述雾化器处于所述气流驱动叶片的负压侧,所述雾化器产生的水雾能够在所述气流驱动叶片的旋转驱动下被从所述出雾通道中送出至外部环境,且所述水雾中的较大颗粒能够在所述气流驱动叶片的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被从所述水雾中分离出。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驱动叶片为轴流叶片或者斜流叶片;和/或,所述雾化器为超声波雾化器。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驱动部件还包括回转驱动电机,所述回转驱动电机的转轴输出端与所述气流驱动叶片驱动连接,且所述回转驱动电机处于所述雾化室之外。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湿器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加湿器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雾化室以及封闭的电气室,所述回转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气室内,所述回转驱动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隔板处于所述雾化室内,所述转轴与所述隔板的配合处设置有防水密封件。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用于设置所述雾化器以及盛放水体,所述第一区域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水体最大水位,且所述回转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隔板的配合位置处于所述第一区域。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雾通道沿高度方向向上延伸,所述出雾通道的顶部形成出雾口,所述气流驱动叶片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出雾通道的中心线同轴。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雾口的内周壁上设有多个导流片,所述导流片沿着所述出雾口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导流片的导流方向与所述气流驱动叶片的旋转方向一致。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雾通道的底部具有挡水件,所述挡水件远离所述出雾
通道延伸,且处于所述气流驱动叶片与所述雾化器之间,所述挡水件上构造有通流孔。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水件为呈圆锥台形状的套筒结构,所述雾化器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雾化器环绕所述挡水件间隔设置;和/或,在所述雾化加湿器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挡水件的末端处于所述雾化室的水体液面之下。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加湿器还包括水桶、泵水组件,所述水桶具有桶口,所述加湿器壳体的底部与所述桶口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泵水组件能够将所述水桶内的水体泵送至所述雾化室内以保证所述雾化室内的水体液位保持于预设液位。
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雾化加湿器,雾化器处于气流驱动叶片的负压侧,气流驱动叶片以抽吸的方式驱动水雾流出加湿器,而不再是现有技术中的正压吹出水雾的方式,从而能够在实现水雾流出加湿的同时能够利用气流驱动叶片旋转的离心力作用将水雾中夹杂的较大颗粒甩出,只有小颗粒的水雾吹出,有效杜绝了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器出雾口流出的水雾打湿地面或桌面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雾化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示出气流(含水雾)的流动路径;
16.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雾化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
18.10、加湿器壳体;11、雾化室;111、进风口;12、雾化器;13、出雾通道;131、出雾口;132、导流片;133、挡水件;14、隔板;141、防水密封件;15、电气室;16、套筒;21、气流驱动叶片;22、回转驱动电机;23、转轴;3、水桶;41、水泵;42、吸水管;43、出水管;5、控制板;100、水雾;101、水体;200、超声波振子雾化面。
具体实施方式
19.结合参见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10、气流驱动部件,加湿器壳体10内具有雾化室11,雾化室11内设置有雾化器12,能够将其接触的水体101雾化成水雾,雾化室11具有出雾通道13,能够理解的,出雾通道13的入口端与雾化室11连通、出口端则为出雾口131,气流驱动部件包括气流驱动叶片21,气流驱动叶片21处于出雾通道13内,气流驱动叶片21将出雾通道13区分为正压侧(也即靠近出雾口131的一侧)与负压侧(也即靠近雾化室11的一侧),雾化器12处于气流驱动叶片21的负压侧,从而使雾化器12产生的水雾100能够在气流驱动叶片21的旋转驱动下被从出雾通道13中送出至外部环境,且水雾100中的较大颗粒能够在气流驱动叶片21的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被从水雾100中分离出。该技术方案中,雾化器12处于气流驱动叶片21的负压侧,气流驱动叶片21以抽吸的方式驱动水雾100流出加湿器,而不再是现有技术中的正压吹出水雾的方式,从而能够在实现水雾100流出加湿的同时能够利用气流驱动叶片21旋转的离心力作用将水雾100中夹杂的较大颗粒甩出,只有小颗粒的水雾100吹出,有效杜绝了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器出雾口流出的水雾打湿地面或桌面的现象发生。需要说明的是,较大颗粒的水雾被分离出来后能够被引导回流至雾化室11内。
20.前述的气流驱动叶片21优选采用轴流叶片等轴向驱动气流流通的叶片,以能够充
分利用该类型的叶片旋转离心力将水雾100中的较大颗粒甩出,在一些情况下,斜流叶片也可以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其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变水雾100的流出角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增大气流驱动叶片21的直径降低其运行转速,能够在保证风量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风噪。理论上,前述的雾化器12采用能够形成水雾的部件即可,通常可采用超声波雾化器,其体积较小、结构紧凑,控制简单且雾化效果好。
2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气流驱动部件还包括回转驱动电机22,回转驱动电机22的转轴23输出端与气流驱动叶片21驱动连接,前述的驱动连接具体可以为转轴23的末端与气流驱动叶片21的轮毂之间的螺纹连接、销接、过盈套接等各种可拆卸地方式,回转驱动电机22处于雾化室11之外。该技术方案中,将回转驱动电机22设置于雾化室11之外,能够防止水雾100乃至水体101对回转驱动电机22的损坏,降低回转驱动电机22的防护等级(ip等级,例如较高等级的防水风扇,其防水等级需为ip68),也即可以采用较低防护等级的电机来实现对叶片的驱动,这显然能够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2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加湿器壳体10内设置有隔板14,隔板14将加湿器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雾化室11以及封闭的电气室15,回转驱动电机22安装于电气室15内,该电气室15内还组装加湿器相关的其他电气元件,例如控制板5(其用于控制加湿器的运转),雾化器12的电气连接侧也被设置于电气室15内,回转驱动电机22的转轴23贯穿隔板14处于雾化室11内,转轴23与隔板14的配合处设置有防水密封件141,防水密封件141具体例如防水轴套,其能够在保证转轴23旋转的同时有效防止雾化室11内的水汽进入电气室15。如此设计,前述的隔板14在客观上将加湿器壳体10分隔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干区与湿区,干区也即电气室15、湿区也即雾化室11,有效保证电气元件的安全且可靠地运行,而更为重要的是,将电机设置于该封闭的电气室15内,能够有效隔绝电机噪音,还可以对该电气室15的壁体进一步增加隔音措施,例如增加其厚度、设置隔音降噪层等,以进一步隔绝电机运行噪音。而需要说明的是,而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器中的回转驱动电机本身处于开放空间,电机噪音没有隔绝,特别是电机噪音往往是高频噪音,即使测量值低于28分贝,晚上安静时仍然清晰可闻。
23.参见图1所示,隔板14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其中第二区域用于设置雾化器12以及盛放水体101,第一区域的高度高于第二区域的水体101最大水位,且回转驱动电机22的转轴23与隔板14的配合位置处于第一区域,具体而言,隔板14为一盘体板件,其中心区域向上凸起形成前述的第一区域,处于下方的盘体也即边缘区域则形成前述的第二区域,如此,一方面在实现水雾100处于叶片负压段的同时转轴23的长度设计的相对较短,防止过程的轴长扰度过大导致气流驱动叶片21的运行噪音过大;另一方面,则能够防止转轴23与隔板14的装配位置浸入水体101内,降低漏水发生几率。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雾通道13沿高度方向向上延伸,具体可以为竖直向上延伸,也可以为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地向上延伸,出雾通道13的顶部形成出雾口131,气流驱动叶片21的旋转轴线与出雾通道13的中心线同轴,以能够将从水雾100中分离出的大颗粒利用自重回流至下方的雾化室11内,简化整个加湿器的结构设计。
25.经发明人研究发现,气流驱动叶片21驱动流出的水雾100气流具有一定的旋转角度,该旋转角度的产生与气流驱动叶片21的旋转方向大致一致,此时对应的,在出雾口131的内周壁上设置多个导流片132,导流片132沿着出雾口13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导流片132的
导流方向与气流驱动叶片21的旋转方向一致。如此设计,既使得出风(出雾)分散,又使得由旋转的气流驱动叶片21过来的旋转气流中的大颗粒水珠因离心作用在此处被进一步分离出来。
2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出雾通道13的底部具有挡水件133,挡水件133远离出雾通道13延伸,也即朝向水体101所在一侧延伸,且挡水件133处于气流驱动叶片21与雾化器12之间,挡水件133上构造有通流孔(图中未标引),能够理解的,水雾100将部分与挡水件133发生碰撞,这一碰撞过程也能够降低水雾100的大颗粒水珠占比。挡水件133处于气流驱动叶片21与雾化器12之间能够将雾化器12的超声波振子雾化面200产生的水柱(一般为2-7厘米高)挡住而仅允许水雾100通过通流孔进入出雾通道13内,降低水雾100内含有的大颗粒的占比。进一步而言,在雾化加湿器处于运行状态时,挡水件133的末端处于雾化室11的水体101液面之下,如此能够将水雾100内分离出的大颗粒水滴直接引流至下方水体101内,而防止在水体101的液面之上滴落带来的滴水噪音,在安静的夜晚这常常是很难忍受的噪音。
2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挡水件133为呈圆锥台形状的套筒结构,雾化器12具有多个,多个雾化器12环绕挡水件133间隔设置,各个雾化器12雾化产生的水雾100皆经由挡水件133上的通流孔进入出雾通道13内后流出加湿器,出雾加湿效果更好。
28.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雾化加湿器还包括水桶3、泵水组件,水桶3具有桶口,加湿器壳体10的底部与桶口之间可拆卸连接,泵水组件能够将水桶3内的水体101泵送至雾化室11内以保证雾化室11内的水体101液位保持于预设液位,前述的水桶3具体可以采用现行市面上的纯净水桶,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泵水组件直接将水桶3内的纯净水泵送至雾化室11内进行雾化,能够保证雾化室11内水位的稳定以及水量的充足,无需人工注水,同时,本发明中的雾化加湿器中无需单独设置水桶3,降低了加湿器的总体制造及购置成本。前述泵水组件具体包括水泵41,设置于前述的电气室15内并受控于控制板5的控制,水泵41的进口连接有吸水管42,出口连接有出水管43,吸水管42伸入水桶3的液面之下,出水管43伸入雾化室11内。具体而言,加湿器壳体10上具有套筒16,其能够套装于水桶3的桶口上,能够理解的,套筒16与桶口的结构应该匹配设计,以保证加湿器壳体10以及其内的各个部件能够稳定可靠地处于所述水桶3之上。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纯净水桶容量大(18l),按照普通加湿器每小时300ml的用水量,一桶纯净水可以用60小时,避免了多次加水的麻烦。
2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方式的有利技术特征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30.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