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08402发布日期:2023-01-04 01:2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设备,空调器通过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满足了人们对于周围环境的需求。在冬季制热时,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使用户感到空气干燥,为了对室内空气加湿,一般会增设加湿模块,将水雾化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加湿,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但上述方式需要定期加水,带来诸多麻烦。
3.相关技术中,在室外机增设加湿模块,新风穿过加湿模块提高空气湿度,实现室内加湿。
4.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5.经过加湿模块后,水气被截留,随着吸收的水气增多,加湿模块的通风抵抗加大,除湿效果严重消减。
6.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水加湿模块,除湿工况下,送风机工作形成负压,空气经旋转调湿盘吸湿后,被干燥的空气通过风箱和送风机送至室内。吸湿后的调湿盘,在空调室外机的风机形成的负压下,空气经第一加热件加热后,热空气穿过调湿盘,携带水气进入第二风腔,通过空调室外机的风机送至室外,从而使调湿盘能够循环排湿再生,解决了无水加湿产品除湿能力差的问题。
9.在一些实施例中,无水加湿模块包括壳体、风箱、调湿盘、加热组件、空调室外机的风机和送风机。壳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箱位于壳体内,风箱内置隔板以将风箱内风腔分隔为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并将风箱的进风口分隔为第一调湿区和第二调湿区;调湿盘可转动的设置在风箱的进风口,调湿盘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水气;加热组件用于空气预热,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第一加热件位于第一调湿区上方,第二加热件位于第二调湿区上方;空调室外机的风机固定在风箱上,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的进风口连通第一风腔,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的出风口固定在壳体的出风口上;送风机固定在风箱上,送风机的进风口连通第二风腔,送风机的出风口通过送气管与空调室内机连通。
1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无水加湿模块除湿模式包括吸湿过程和除湿过程,吸湿过
程开启送风机,除湿过程开启第一加热件和空调室外机的风机。
1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无水加湿模块加湿模式包括吸湿过程和加湿过程,吸湿过程开启空调室外机的风机,加湿过程开启第二加热件和送风机。
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调湿盘包括转轮和调湿板。转轮转动设置于风箱的进风口上;调湿板嵌设于转轮内,调湿板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水气,转轮转动以带动调湿板旋转。
1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无水加湿模块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主动齿轮。第一驱动装置的主体固定在风箱上;主动齿轮与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其中,转轮的外周设置有轮齿,轮齿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
1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箱的进风口处形成有圆形轨道,转轮底部设有滑轨,滑轨在圆形轨道内限位滑动。
1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隔板包括承载柱、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承载柱固定立设于风箱内,承载柱顶端位于圆形轨道的圆心处;第一隔板由承载柱延伸至风箱的第一内壁面;第二隔板由承载柱延伸至风箱的第二内壁面,第二内壁面和第一内壁面相对设置;其中,第二调湿区与第一调湿区的面积比值为n,n∈(1,3)。
1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无水加湿模块还包括盖帽,盖帽包括第一盖板,第一盖板盖设于调湿盘上方,盖帽内置挡板,以将盖帽内部分隔为第一加热区和第二加热区,第一加热件固定在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件固定在第二加热区;第一盖板两侧开设有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第一吸风口连通第一调湿区,第二吸风口连通第二调湿区。
1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包括电加热管或ptc发热体。电加热管盘设于第一加热区内;ptc发热体设于第一吸风口处。
18.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侧壁和底座。壳体的进风口设于侧壁;底座与侧壁固定连接,风箱固定在底座上,风箱与底座围合出风腔。
19.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前述的无水加湿模块,无水加湿模块固定在空调室外机。
2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21.无水加湿模块包括壳体、风箱、调湿盘、加热组件、空调室外机的风机和送风机。壳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箱位于壳体内,风箱内置隔板以将风箱内风腔分隔为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并将风箱的进风口分隔为第一调湿区和第二调湿区;调湿盘可转动的设置在风箱的进风口,调湿盘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水气;加热组件用于空气预热,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第一加热件位于第一调湿区上方,第二加热件位于第二调湿区上方;空调室外机的风机固定在风箱上,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的进风口连通第一风腔,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的出风口固定在壳体的出风口上;送风机固定在风箱上,送风机的进风口连通第二风腔,送风机的出风口通过送气管与空调室内机连通。除湿工况下,送风机工作形成负压,空气经旋转调湿盘吸湿后,被干燥的空气通过风箱和送风机送至室内。吸湿后的调湿盘,在空调室外机的风机形成的负压下,空气经第一加热件加热后,热空气穿过调湿盘,携带水气进入第二风腔,通过空调室外机的风机送至室外,从而使调湿盘能够循环排湿再生,解决了无水加湿产品除湿能力差的问题。
22.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3.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24.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室外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无水加湿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无水加湿模块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无水加湿模块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无水加湿模块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无水加湿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
31.1:壳体;11:侧壁;12:底座;13:送气管;2:空调室外机;3:风箱;31:隔板;311:承载柱;312:第一隔板;313:第二隔板;32:第二风腔;33:第一风腔;34:第二调湿区;35:第一调湿区;4:调湿盘;41:转轮;42:调湿板;51:第二加热件;52:第一加热件;53:ptc发热体;6:送风机;7:第一驱动装置;8:主动齿轮;9:支架;10:盖帽;101:第一盖板;102:第一吸风口;103:第二吸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33.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4.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5.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6.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37.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38.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0.结合图1-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
4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无水加湿模块包括壳体1、风箱3、调湿盘4、加热组件、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和送风机6。壳体1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箱3位于壳体1内,风箱3内置隔板31以将风箱3内风腔分隔为第一风腔33和第二风腔32,并将风箱3的进风口分隔为第一调湿区35和第二调湿区34;调湿盘4可转动的设置在风箱3的进风口,调湿盘4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水气;加热组件用于空气预热,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52和第二加热件51,第一加热件52位于第一调湿区35上方,第二加热件51位于第二调湿区34上方;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固定在风箱3上,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的进风口连通第一风腔33,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的出风口固定在壳体1的出风口上;送风机6固定在风箱3上,送风机6的进风口连通第二风腔32,送风机6的出风口通过送气管13与空调室内机连通。
42.具体地,除湿工况下,送风机6工作形成负压,使室外湿空气从无水加湿模块的壳体1进风口进入,经过调湿盘4的第二调湿区34进入第二风腔32,在空气经过调湿盘4的阶段,旋转的调湿盘4不断在第二调湿区34吸收储蓄空气中的水气,湿空气转化为干燥空气进入第二风腔32,之后通过送风机6送至室内。调湿盘4吸湿饱和后,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运行形成负压,室外空气从无水加湿模块的壳体1进风口进入,经过第一加热件52对空气进行加热形成热空气,之后通过调湿盘4的第一调湿区35进入第一风腔33,在空气经过旋转的调湿盘4的阶段,热空气经原先吸湿收集的水蒸发为水气,热空气携带水气转化为暖湿空气,经第一风腔33和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排出无水加湿模块的壳体1外。通过对调湿盘4的排湿再处理,提高了调湿盘4的除湿效果,解决了无水加湿模块除湿能力差的问题。
43.可以理解的,当室内需要运行加湿工况时,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工作形成负压,使室外湿空气从无水加湿模块的壳体1进风口进入,经过调湿盘4的第一调湿区35进入第一风腔33,在空气经过调湿盘4的阶段,旋转的调湿盘4不断在第一调湿区35吸收储蓄空气中的水气,湿空气转化为干燥空气进入第一风腔33,之后通过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送至无水加湿模块的壳体1外。调湿盘4吸湿饱和后,送风机6运行形成负压,室外空气从无水加湿模块的壳体1进风口进入,经过第二加热件51对空气进行加热形成热空气,之后通过调湿盘4的第二调湿区34进入第二风腔32,在空气经过旋转的调湿盘4的阶段,热空气经原先吸湿收集的水蒸发为水气,热空气携带水气转化为暖湿空气,经第二风腔32和送风机6送至室内,以向室内输送暖湿空气。
44.可选地,无水加湿模块还包括风门,可转动的设置在风箱3上,用于导通或关闭第二风腔32。
45.具体地,加湿工况下,风门开启,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工作形成负压,壳体1内一部分空气经第二加热件51加热后形成热空气,热空气穿设旋转的调湿盘4转化为暖湿空气进入第二风腔32,另一部分空气经风门直接进入第二风腔32,混合后通过送风机6送到室内以提供大风量暖湿空气,解决了无水加湿方式送风量小的问题。
46.可以理解的,风门的开启角度可根据用户对风量的选择进行设置。当用户想要高效加湿时,可以关闭风门,使空气全部通过调湿盘4进入第二风腔32,通过送风机6送至室内以提供高湿空气。当用户需要大风量时,可以通过调节风门的开启角度,使一部分气流通过调湿盘4进入第二风腔32,而另一部分气流直接通过风门进入第二风腔32,加湿的同时加大了新风风量,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47.可选地,无水加湿模块除湿模式包括吸湿过程和除湿过程,吸湿过程开启送风机6,除湿过程开启第一加热件52和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
48.由于无水加湿模块除湿过程和吸湿过程的空气流通路径互相独立,除湿过程和吸湿过程可以循序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当室内湿度较高时,运行除湿模式,除湿模式包括第一除湿模式、第二除湿模式和第三除湿模式。
49.具体地,除湿模式下,无水加湿模块的吸湿过程为,送风机6工作形成负压,使室外湿空气从无水加湿模块的壳体1进风口进入,经过调湿盘4的第二调湿区34进入第二风腔32,在空气经过调湿盘4的阶段,旋转的调湿盘4不断在第二调湿区34吸收储蓄空气中的水气,湿空气转化为干燥空气进入第二风腔32,之后通过送风机6送至室内,从而降低室内空气湿度,以对室内环境进行高效除湿。
50.除湿模式下,无水加湿模块的除湿过程为,调湿盘4吸湿饱和后,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运行形成负压,室外空气从无水加湿模块的壳体1进风口进入,经过第一加热件52对空气进行加热形成热空气,之后通过调湿盘4的第一调湿区35进入第一风腔33,在空气经过旋转的调湿盘4的阶段,热空气经原先吸湿收集的水蒸发为水气,热空气携带水气转化为暖湿空气,经第一风腔33和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排出无水加湿模块的壳体1外,从而对无水加湿模块的调湿盘4进行有效除湿,提高了调湿盘4的排湿再生能力。
51.具体地,第一除湿模式为除湿过程和吸湿过程循序周期运行。具体地,当运行第一除湿模式时,先进行吸湿过程,待预设时间后调湿盘4内水气饱和后,运行除湿过程,直至室内空气湿度再次高于预设值时,重复执行前述步骤。
52.第二加除湿模式为吸湿过程呈周期性阶段性执行,除湿过程不间断执行。具体地,在除湿过程不间断执行的过程中,当室内湿度高于预设值时,运行吸湿过程,预设时长后调湿盘4内水气饱和,进行除湿过程,直至室内湿度再次高于预设值,重复操作上述步骤。
53.第三除湿模式为吸湿过程和除湿过程不间断运行。除湿过程能够不断排出调湿盘4内的水气,从而使除湿过程中的调湿盘4能够不间断吸收空气中的水气。可以理解的,除湿模式的具体选择可以依据室外湿度和室内湿度进行选择。
54.可选地,无水加湿模块加湿模式包括吸湿过程和加湿过程,吸湿过程开启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加湿过程开启第二加热件51和送风机6。
55.由于无水加湿模块加湿过程和吸湿过程的空气流通路径互相独立,加湿过程和吸湿过程可以循序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当室内湿度较低时,运行加湿模式,加湿模式包括第一加湿模式、第二加湿模式和第三加湿模式。可选地,加热组件位于加湿区的上方,以提高加湿区温度。
56.具体地,加湿模式下,无水加湿模块的吸湿过程为,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工作形成负压,使室外湿空气从无水加湿模块的壳体1进风口进入,经过调湿盘4的第一调湿区35进入第一风腔33,在空气经过调湿盘4的阶段,旋转的调湿盘4不断在第一调湿区35吸收储蓄
空气中的水气,湿空气转化为干燥空气进入第一风腔33,之后通过空调室外机2的风机送至无水加湿模块的壳体1外。
57.加湿模式下,无水加湿模块的加湿过程为,调湿盘4吸湿饱和后,送风机6运行形成负压,室外空气从无水加湿模块的壳体1进风口进入,经过第二加热件51对空气进行加热形成热空气,之后通过调湿盘4的第二调湿区34进入第二风腔32,在空气经过旋转的调湿盘4的阶段,热空气经原先吸湿收集的水蒸发为水气,热空气携带水气转化为暖湿空气,经第二风腔32和送风机6送至室内,以向室内输送暖湿空气。
58.第一加湿模式为加湿过程和吸湿过程循序周期运行。具体地,当运行第一加湿模式时,先进行吸湿过程,待预设时间后调湿盘4内水气饱和,运行加湿过程,直至室内空气湿度再次低于预设值时,重复执行前述步骤。
59.第二加湿模式为吸湿过程呈周期性阶段性执行,加湿过程不间断执行。具体地,在加湿过程不间断执行的过程中,当室内湿度低于预设值时,运行吸湿过程,预设时长后调湿盘4内水气饱和,停止运行吸湿过程,直至室内湿度再次低于预设值,重复操作上述步骤。
60.第三加湿模式为吸湿过程和加湿过程不间断运行。吸湿过程能够不断为调湿盘4提供水气,从而使加湿过程能够不间断输出暖湿空气。可以理解的,加湿模式的具体选择可以依据室外湿度和室内湿度进行选择。
61.可选地,调湿盘4包括转轮41和调湿板42。转轮41转动设置于风箱3的进风口上;调湿板42嵌设于转轮41内,调湿板42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水气,转轮41转动以带动调湿板42旋转。
62.可选地,无水加湿模块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7和主动齿轮8。第一驱动装置7的主体固定在风箱3上;主动齿轮8与第一驱动装置7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其中,转轮41的外周设置有轮齿,轮齿与主动齿轮8啮合传动。
63.第一驱动装置7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主动齿轮8转动,从而带动与主动齿轮8啮合的转轮41转动,转轮41转动带动调湿板42旋转,调湿板42转动,以使调湿板42的各个位置均能够旋转至第一调湿区35和第二调湿区34。这样,在吸湿过程中,通过调湿板42旋转,能够使水气更均匀的被收集达到饱和状态;在除湿过程中,通过调湿板42旋转,能够使调湿板42各处的水气都能通过第二调湿区34,从而获得更好的除湿效果。
64.可选地,风箱3的进风口处形成有圆形轨道,转轮41底部设有滑轨,滑轨在圆形轨道内限位滑动。
65.具体地,风箱3进风口为圆形风口,圆形风口的边沿设凹槽以形成圆形轨道,转轮41底部设圆形凸筋以形成滑轨,滑轨位于圆形轨道内。主动齿轮8转动,带动转轮41在圆形轨道内做周向旋转运动,从而使调湿板42更稳定的在风箱3上转动。
66.可选地,隔板31包括承载柱311、第一隔板312和第二隔板313。承载柱311固定立设于风箱3内,承载柱311顶端位于圆形轨道的圆心处;第一隔板312由承载柱311延伸至风箱3的第一内壁面;第二隔板313由承载柱311延伸至风箱3的第二内壁面,第二内壁面和第一内壁面相对设置;其中,第二调湿区34与第一调湿区35的面积比值为n,n∈(1,3)。
67.隔板31将调湿板42区域分割为两个扇形区域,分别为第一调湿区35和第二调湿区34。第一调湿区35的扇形角占比大于第二调湿区34的扇形角占比,这样能够使吸湿过程吸附更多的水气,以使无水加湿模块能够持续除湿。可选地,第一调湿区35与第二调湿区34的
面积占比可以为1.2、1.4、1.5、1.8、2、2.5等等。优选地,第一调湿区35与第二调湿区34的面积占比为2,即第一调湿区35所占扇形角为240
°
,第二调湿区34所占扇形角为120
°

68.可选地,承载柱311还包括支撑梁,转轮41包括转轴,转轴套设在支撑梁上。一方面,承载柱311为调湿盘4提供了一定的承载力,另一方面,支撑梁作为转轮41的桩芯,能够防止转轮41周向旋转过程中偏离旋转中心的问题。
69.可选地,无水加湿模块还包括支架9,支架9固定在转轮41上部,以限位固定调湿板42。可以理解的,支架9可选用十字架、米字架中的一种,只要能够将调湿板42固定在转轮41内即可,以防止调湿板42旋转过程中甩出转轮41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或与转轮41发生相对位移产生噪音等问题。
70.可选地,无水加湿模块还包括盖帽10,盖帽10包括第一盖板101,第一盖板101盖设于调湿盘4上方,盖帽10内置挡板,以将盖帽10内部分隔为第一加热区和第二加热区,第一加热件52固定在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件51固定在第二加热区;第一盖板101两侧开设有第一吸风口102和第二吸风口103,第一吸风口102连通第一调湿区35,第二吸风口103连通第二调湿区34。
71.除湿模式下,当加除湿过程和吸湿过程同时进行时,能够避免第二调湿区34的调湿板42受第一加热区的影响,提高除湿效果。可以理解的,加湿模式下,当加湿过程和吸湿过程同时进行时,能够避免第一调湿区35的调湿板42受第二加热区的影响,提高加湿效果。
72.可选地,第一加热件52包括电加热管或ptc发热体。电加热管盘设于第一加热区内;ptc发热体设于第一吸风口102处。第二加热件51包括电加热管或ptc发热体。电加热管盘设于第二加热区内,ptc发热体设于第二吸风口103处。
73.电加热管热效率高、机械强度好,对恶劣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将其安装于处在室外环境的无水加湿模块,能够提高加热组件的热稳定性。盘绕设置的加热管设置在加热区域内,能够使提高加热效率,持续稳定地提供高温环境。pct发热体具有恒温发热、热转换率高、自然寿命长等优势,将其设于加热区域会获得更稳定的温度,以为室内提供恒定温度的暖湿空气。
74.可选地,壳体1包括侧壁11和底座12。壳体1的进风口设于侧壁11;底座12与侧壁11固定连接,风箱3固定在底座12上,风箱3与底座12围合出风腔。
75.具体地,侧壁11开设有一个或多个进风口,侧壁11与底座12可拆卸连接。其中,底座12可固定在空调室外机2的进风口侧,也可作为空调室外机2的壳体1壁板,安装在空调室外机2上。将风门设置在与壳体1进风口相对的位置,能够外部空气直吹风腔,避免在壳体1内出现紊流的问题,减少噪音。
7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2,还包括前述的无水加湿模块,无水加湿模块固定在空调室外机2上。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和立式空调室内机,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77.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
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