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全部回收利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7346发布日期:2023-03-22 10:0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热风全部回收利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热风全部回收利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片状物料烘干装置主要有热风烘干及红外烘干两种方式,其中现行物料涂布工艺中,热风烘干较为常用。具体的是烘干隧道内每个风室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热风喷风嘴,通过风嘴中吹出的热气至物料表面上将其涂层吹干,然后由抽风口排出烘干箱。然而此种上、下均吹热风的传统结构及工艺存在一定问题,就是风嘴阻力比较大,浪费风机功率。并且现有的烘干装置对涂布有涂层材料的各种卡纸、薄膜等基材进行加热干燥时,都是在每节烘干室内安装喷风嘴和抽风口,直接将该烘干室内的溶剂或水分抽走,。而在涂布过程中,靠近物料进口的第一烘干室内的水分或者溶剂含量是最大的,后续的烘干室的溶剂或水分含量是逐节减少的。而将单个烘箱单元的热风单独抽走必然会造成热能的巨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热风全部回收利用烘干装置,沿物料输送的方向设有多个烘干段,热风沿物料输送的相反方向通过多个烘干段,将各个烘干段内的物料中蒸发出的溶剂或水分累计依次带走,最终带有高浓度溶剂或水分的热风从物料的输入端的烘干室排出,每个烘干室无需单独排热风,多次回收利用了各烘干段的热能,节约了能源,本发明特别适合于透气性较差的片状物料的烘干。
4.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热风全部回收利用烘干装置,上烘干盖;
5.下烘干盖,相对设于所述上烘干盖的下方;
6.烘干通道,位于所述上烘干盖和下烘干盖之间,所述烘干通道分为若干烘干段;
7.加热单元,设于每段烘干段内;
8.运输辊,设于所述烘干通道内;
9.进风口,设于所述烘干通道的一端;
10.出风口,设于所述烘干通道的另一端;
11.所述物料沿出风口至进风口的方向传输,所述物料将烘干通道分为上烘干通道和下烘干通道。
12.本发明的烘干装置,新鲜干燥的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在各段烘干段中加热单元的加热下,沿物料运输的相反方向依次加热,补足烘干物料降低的热量后进入下一烘干段,对该烘干段的物料进行烘干除湿,直至最后一段烘干段进行加热,带走所积累的湿气从出风口排出,每段烘干段无需单独排热风,下一烘干段充分利用了下一烘干段内风的热量,避免热能的浪费,另外物料将烘干通道分为上烘干通道和下烘干通道,对气密性较差的物料上下两面同时进行烘干,烘干效率高,双倍烘干效率。
13.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上烘干盖设有若干个上挡风板,所述
下烘干盖设有若干下挡风板,所述上挡风板与下挡风板交叉排列将烘干通道分隔为波浪结构,增加物理烘干长度。
14.本发明中烘干通道被上挡风板与下挡风板分隔为波浪结构,增长了物料的烘干长度,能提高烘干效率。
15.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相邻上挡风板及相邻下挡风板之间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单元设于加热室与烘干通道的连接处。即加热室设于波浪结构的烘干通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加热室的加热单元对上一烘干段的热风进行补热。
16.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器和与加热器连接的风机,所述加热器和风机分别设于加热室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用于将上一段烘干段的热风引入加热室,加热器对热风进行补热后送到下一烘干段。
17.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运输转辊为若干个,两端固定于烘干装置的架体上,分别设于进风口、出风口和加热室相对应的烘干通道内,所述加热器和风机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延伸至接近运输辊上的物料处,将烘干通道分为若干相对密封的段烘干段。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发明的热风全部回收利用烘干装置,新鲜干燥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在各段烘干段中加热单元的加热下,沿物料运输的相反方向依次加热,补足烘干段内物料吸收热量降低的温度后进入下一烘干段,对该烘干段的物料进行烘干除湿,直至最后一段烘干段带走所积累的湿气从出风口排出,每段烘干段无需单独排热风,下一烘干段充分利用了下一烘干段内风的热量,避免热能的浪费,另外,物料将烘干通道分为上烘干通道和下烘干通道,对气密性较差的物料上下两面两面进行烘干,烘干效率高,同样长度两倍烘干效率,且分别由上烘干通道和下烘干通道对物料上下两面的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
20.(2)本发明中进风口处的烘干段是不加热的,新鲜干燥空气对输送过来的带有温度的物料进行冷却作用,冷却的同时并带走进风口处物料的热量,吹送到下一烘干段中,进行补足温度后再进行烘干作业,这样既冷却了物料又节约了热能;
21.(3)由于本发明中物料从出风口进入,至进风口输出的过程中物料中的溶剂或水分会变的越来越少,所以每个相邻的烘干段的物料会产生一个湿度差,此发明就是利用了这个湿度差进行热风全部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发明热风全部回收利用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标注图。
25.附图标记:
26.1-上烘干盖;101-上挡风板;1011-第一上挡风板;1012-第三上挡风板;1013-第三上挡风板;
27.2-下烘干盖;201-下挡风板;2011-第一下挡风板;2012-第二下挡风板;2013-第三下挡风板;2014-第四下挡风板;
28.3-烘干通道;31-上烘干通道;311-第一上烘干段;312-第二上烘干段;313-第三上烘干段;32-下烘干通道;321-第一下烘干段;322-第二下烘干段;323-第三下烘干段;324-第四下烘干段;
29.4-加热单元;41-加热器;411-第一上加热器;412-第二上加热器;413-第一下加热器;414-第二下加热器;415-第三下加热器;42-风机;421-第一上风机;422-第二上风机;423-第一下风机;424-第二下风机;425-第三下风机。
30.5-运输转辊;51-第一运输转辊;52-第二运输转辊;53-第三运输转辊;54-第四运输转辊;55-第五运输转辊;56-第六运输转辊;57-第七运输转辊;
31.6-进风口;
32.7-出风口;
33.8-加热室;811-第一上加热室;812-第二上加热室;821-第一下加热室;822-第二下加热室;823-第三下加热室;
34.9-隔板;911-第一上隔板;912-第二上隔板;921-第一下隔板;922-第二下隔板;923-第三下隔板。
35.10-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7.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8.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介媒体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9.本发明公开了热风全部回收利用烘干装置,上烘干盖1、下烘干盖2、烘干通道3、加热单元4、运输辊5、进风口6和出风口7,其中:下烘干盖2相对设于上烘干盖1的下方;烘干通道3位于上烘干盖1和下烘干盖2之间,烘干通道3分为若干烘干段;加热单元4设于每段烘干段内;运输辊5设于烘干通道3内;进风口6设于烘干通道3的一端;出风口7设于烘干通道3的另一端;物料10沿出风口6至进风口7的方向传输,物料10将烘干通道3分为上烘干通道31和下烘干通道32。
40.本实施例中,上烘干通道31沿进风口7至出风口6的方向,分别分为第一上烘干段311、第二上烘干段312、第三上烘干段313,下烘干通道32沿进风口7至出风口6的方向,分别分为第一下烘干段321、第二下烘干段322、第三下烘干段323和第四下烘干段324,第一上烘干段311相对于第二上烘干段312为上一烘干段,第二上烘干段312相对于第一上烘干段311为下一烘干段,依次类推,对于下烘干通道32也适用于次类推方法。
41.本发明的烘干装置,新鲜干燥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在各段烘干段中加热单元4的加热下,沿物料10运输的相反方向依次加热,补足烘干物料10降低的热量后进入下一烘干段,对该烘干段的物料10进行烘干除湿,直至最后一段烘干段进行加热,带走所积累的湿气从出风口排出,每段烘干段无需单独排热风,下一烘干段充分利用了下一烘干段内风的热量,避免热能的浪费,另外物料10将烘干通道3分为上烘干通道31和下烘干通道32,对气密性较差的物料10上下两面两面进行烘干,烘干效率高。
42.另外,上烘干盖1设有若干个上挡风板101,分别为第一上挡风板1011、第二上挡风板1012和第三上挡风板1013;下烘干盖2设有若干下挡风板201,分别为第一下挡风板2011、第二下挡风板2012、第三下挡风板2013和第四下挡风板2014;上挡风板101与下挡风板201交叉排列将烘干通道3分隔为波浪结构,增长了烘干通道3的长度,使物料10能够充分烘干。
43.第一上挡风板1011和第二上挡风板1012之间设有第一上加热室811,第二上挡风板1012和第三上挡风板1012之间设有第二上加热室811;第一下挡风板2011和第二下挡风板2012之间设有第一下加热室821,第二下挡风板2012和第三下挡风板2013之间设有第二下加热室822,第三下挡风板2013和第四下挡风板2014之间设有第三下加热室822;即加热室8设于波浪结构的烘干通道3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加热室8的加热单元4对上一烘干段的热风进行补热,加热单元4包括加热器41和与加热器连接的风机42。
44.具体的,第一上加热室811与烘干通道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上加热器411和第一上风机421,;第二上加热室812与烘干通道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上加热器412和第二上风机422;第一下加热室821与烘干通道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下加热器413和第一下风机423;第二下加热室822与烘干通道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下加热器414和第二上风机424;第三下加热室823与烘干通道3的连接处设有第三下加热器415和第三上风机425。各个热器41和风机42分别设于各个加热室8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42用于将上一段烘干段的热风引入加热室1,加热器41对热风进行补热后送到下一烘干段。
45.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运输辊5为七个,分别为第一运输辊51、第二运输辊52、第三运输辊53、第四运输辊54、第五运输辊55、第六运输辊56和第七运输辊57,运输辊5与烘干装置的的内壁连接,第一运输辊51设于靠近进风口6的烘干通道3内,第二运输辊52设于第一下加热室821上方的烘干通道3内,第三运输辊53设于第一上加热室811下方的烘干通道3内,第四运输辊54设于第二下加热室822上方的烘干通道3内,第五运输辊55设于第二上加热室812下方的烘干通道3内,第六运输辊56设于第三下加热室823上方的烘干通道3内,第七运输辊57设于靠近出风口7的烘干通道3内。
46.第一上加热器411和第一上风机421之间设有第一上隔板911,第一上隔板911的下端延伸至第三运输辊53上的物料10处;第二上加热器412和第二上风机422之间设有第二上隔板912,第二上隔板912的下端延伸至第五运输辊53上的物料10处;第一下加热器413和第一下风机423之间设有第一下隔板921,第一下隔板921的下端延伸至第二运输辊52上的物料10处;第二下加热器414和第二下风机424之间设有第二下隔板922,第二下隔板922的下端延伸至第四运输辊54上的物料10处;第三下加热器415和第三下风机425之间设有第三下隔板923,第三下隔板923的下端延伸至第六运输辊56上的物料10处。
47.第一上隔板911至进风口6为第一上烘干段311,第一上隔板911至第二上隔板912为第二上烘干段312,第二上隔板912至出风口7为第三上烘干段313;第一下隔板921至进风
口6为第一下烘干段321,第一下隔板921至第二下隔板922为第二下烘干段322,第二下隔板922至第三下隔板923为第三下烘干段323,第三下隔板923至出风口7为第四下烘干段324。
48.本实施例中,物料10,尤其对于气密性较差的物料,从出风口7进入依次绕过第七运输辊57、第六运输辊56、第五运输辊55、第四运输辊54、第三运输辊53、第二运输辊52、第一运输辊51,使物料10成破浪型上下来回运输至进风口6,进风口6通入新鲜的空气,对加热烘干后处于第一上烘干段311和第一下烘干段321的物料10进行冷却,同时吸收热量后的热风在第一上风机421和第一下风机423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第一上加热室811和第二下加热室821中,在第一上加热器411和第一下加热器413的作用下对风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风再进入到第二上烘干段312和第二下烘干段322中,对物料10进行烘干,依次类推,逐级对物料10进行烘干,带走湿气或
49.溶剂。由于物料10从出风口7进入,至进风口6输出的过程中会变的越来5越干,即沿物料10运输的方向的烘干段内物料10的水分或溶剂会越来越少,
50.所以相邻的烘干段的物料10会产生一个湿度差,此发明就是利用了这个湿度差进行热风全部回收再利用。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
52.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0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
53.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