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及其除湿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83456发布日期:2023-04-19 01:4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湿机及其除湿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特别涉及一种除湿控制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除湿控制方法、除湿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和除湿机。


背景技术:

1、传统的除湿方式,主要是通过传统空调制冷方法将室内的温湿空气经过蒸发器进行除湿降温后,再经过电辅热器进行加热升温处理,勉强达到恒温除湿的效果,且室内温度变化不大,用户体感舒适。但这种除湿方式在除湿机的除湿状态与加热状态的切换过程中,由于压缩机需要停机后再开启电辅热器,因此容易造成室内空气的湿度快速回升,导致室内空气湿度的波动幅度较大,严重时还可能对用户端设备产生凝露风险。

2、目前,作为传统技术的改进,市场上推出了恒温除湿机,其除湿方式仍然是通过传统空调制冷方法将温湿空气经过蒸发器进行除湿降温,但除湿机制与加热机制同时运作,即压缩机与电辅热器同时开启,除湿后的干冷空气直接可立即通过电辅热器加热后吹出至室内。

3、然而,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恒温除湿机,在机器一经启动后,压缩机与电辅热器必须始终保持同步开启,如此导致除湿机的能耗过大。

4、因此,如何在实现恒温除湿效果的基础上降低能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湿控制系统,能够在实现恒温除湿效果的基础上降低能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除湿控制方法、除湿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和除湿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形成主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以及再热器、内风机;

3、所述再热器通过通断状态可控的旁通支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膨胀阀之间,用于在所述旁通支路与所述主回路导通时,对经过所述冷凝器散热的冷媒进行二次散热;

4、所述内风机用于吸入室内空气并吹动其依次通过所述蒸发器、所述再热器后重新排出至室内,以使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所述蒸发器中遇冷凝结,并使室内空气在所述再热器中吸收冷媒二次散热的热量。

5、优选地,所述旁通支路上设置有第一通断控制阀,与所述旁通支路并联的主回路区域中设置有第二通断控制阀。

6、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膨胀阀之间的主回路上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口的开度均可调,且其中一个出口与所述旁通支路的一端连通。

7、优选地,还包括外风机,用于吹动室外空气通过所述冷凝器,以加快冷媒散热。

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除湿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控制系统,包括:

9、检测当前柜内回风温度及当前室内空气湿度;

10、若当前柜内回风温度小于预设的除湿热补偿点,且当前室内空气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除湿开启点时,则打开旁通支路,并使内风机按照预设的工况曲线运行,以驱动室内空气先通过蒸发器将其中的水蒸气凝结析出,再通过再热器吸收冷媒二次散热的热量。

11、优选地,若当前柜内回风温度小于预设的除湿热补偿点,且当前室内空气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除湿开启点时,还包括:

12、将压缩机的工况曲线中的制冷上限频率降低至除湿上限频率;和/或,降低外风机的转速;和/或

13、使膨胀阀按照过热状态调节。

14、优选地,还包括:

15、若当前柜内回风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优先停止点,且当前室内空气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除湿开启点时,则关闭旁通支路,并将内风机的工况曲线中的制冷上限转速降低至除湿上限转速、将压缩机的工况曲线中的制冷上限频率降低至除湿上限频率、使外风机按照预设的工况曲线运行。

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除湿控制装置,包括:

17、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柜内回风温度;

18、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室内空气湿度;

19、控制模块,用于在当前柜内回风温度小于预设的除湿热补偿点,且当前室内空气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除湿开启点时,打开旁通支路,并使内风机按照预设的工况曲线运行,以驱动室内空气先通过蒸发器将其中的水蒸气凝结析出,再通过再热器吸收冷媒二次散热的热量。

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控制方法的步骤。

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除湿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控制系统。

22、本发明所提供的除湿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以及再热器和内风机。其中,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与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冷媒的主回路。再热器是一种换热器,连接在前述主回路中,具体连通于冷凝器与膨胀阀之间,并通过旁通支路与主回路形成并联,再热器设置在该旁通支路中。同时,旁通支路的通断状态可以进行调节控制,以在旁通支路导通时,(部分或全部)冷媒进入到旁通支路中流动,并经过再热器后再进入到蒸发器中。当经过冷凝器一次散热后的冷媒再经过再热器时,会在再热器中继续进行热交换,对冷媒进行二次散热,而与冷媒进行二次换热的物质是经过除湿后的干冷室内空气。内风机主要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到除湿机内,并驱动室内空气依次通过蒸发器和再热器,最后再重新排出至室内。期间,当室内空气进入到蒸发器内时,将与冷媒进行换热,室内空气中蕴含的水蒸气将热量交换给冷媒以供其蒸发,而水蒸气自身放热凝结成液态水进行集中处理,从而实现空气除湿;之后,除湿后的干冷空气继续进入到再热器中,与冷媒进行换热,实现冷媒的二次散热,同时冷媒将散发的热量交换给除湿后的干冷空气,对其进行加热升温,形成与室内空气温度基本相同的常温空气,最后再重新排放回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恒温除湿效果。

23、如此,本发明所提供的除湿控制系统,利用内风机驱动室内空气依次通过蒸发器和再热器,依次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与加热,达到恒温除湿效果,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热源来自冷媒在与冷凝器进行一次散热后的部分余热,即通过对冷媒的二次散热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加热。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无需额外配置电辅热器等热源,自然也不会额外增加能耗,同时也不存在需要将压缩机与电辅热器同步开启的情况,只需保持压缩机运行即可,因此能够在实现恒温除湿效果的基础上降低能耗。



技术特征:

1.一种除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形成主回路的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蒸发器(4),以及再热器(5)、内风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支路(7)上设置有第一通断控制阀(8),与所述旁通支路(7)并联的主回路区域中设置有第二通断控制阀(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与所述膨胀阀(3)之间的主回路上设置有三通阀(10),所述三通阀(10)的两个出口的开度均可调,且其中一个出口与所述旁通支路(7)的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风机(11),用于吹动室外空气通过所述冷凝器(2),以加快冷媒散热。

5.一种除湿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当前柜内回风温度小于预设的除湿热补偿点,且当前室内空气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除湿开启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除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控制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湿控制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形成主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热器、内风机;再热器通过通断状态可控的旁通支路连接在冷凝器与膨胀阀之间,用于在旁通支路与主回路导通时,对经过冷凝器散热的冷媒进行二次散热;内风机用于吸入室内空气并吹动其依次通过蒸发器、再热器后重新排出至室内,以使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蒸发器中遇冷凝结,并使室内空气在再热器中吸收冷媒二次散热的热量。本发明利用冷媒余热对空气加热,能够在实现恒温除湿效果的基础上降低能耗。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除湿控制方法、一种除湿控制装置、一种存储介质和一种除湿机,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技术研发人员:谢朝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