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体振荡器的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6204发布日期:2023-04-05 13:4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基于流体振荡器的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电产品制造,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流体振荡器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雾霾及室内空气质量的担心越来越大,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也越来越多,现在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种类有很多,但不管什么种类的空气净化器,都需要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并经过净化处理以后排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空气净化器中,其进、出风口基本上都是固定结构的,净化风道形式基本上也都是底部或侧面进风、顶部或侧后方出风。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种进出风口的有效面积范围非常有限,只能对空气净化器进、出风口方向所对应区域进行快速有效地净化,而没有直对进、出风口方向的区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净化,房间内整体空气流动性差,并且空气净化速度慢,整体来说净化效果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目前也逐渐出现了可改变出风口风向的空气净化器,但这些空气净化器均是在现有出风口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增加机械结构(如电机驱动等)来改变导风板方向,进而改变出风方向,该出风方式的空气净化器虽然可以改善出风效果,但其设备结构无疑变得复杂,不仅加大了设备体积,也大大增加了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流体振荡器的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但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空气流动性,进而提高净化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流体振荡器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风机、过滤器和流体振荡器,壳体内设有第一风道,风机设于第一风道中,第一风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处设有过滤器,第一出风口处连接有流体振荡器。该空气净化器结构中,通过在其出风口处设置流体振荡器,利用振荡器使空气净化器的送风口形成振荡出风模式,从而提高室内的混风效率,而且可以改变室内稳态气流的组织形式,进而提高室内空气的净化效率和净化面积。流体振荡器安装时,将其下述风道主体及固定安装件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进行固定安装即可,流体振荡器的数量则可根据空气净化器的实际规格进行设置,可为一个或多个,当设有多个时,则各流体振荡器并列安装即可。

3、所述第一风道上的第一进风口设于壳体的侧壁上,过滤器设于壳体的侧壁内侧,第一风道上的第一出风口设于流体振荡器下方,流体振荡器设于壳体的顶部。即下述流体振荡器上的第二出风口位于壳体的顶面,向上开设,并作为整个空气净化器的送风口。

4、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

5、所述流体振荡器包括风道主体、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风道主体中部具有内腔(即形成第二风道,第二风道与净化器壳体内的第一风道相连通),内腔两侧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进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内腔中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第一移动件外接第一驱动组件,第二移动件外接第二驱动组件。该结构中,第一移动件可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风道主体的内腔中进行移动,第二移动件也可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风道主体的内腔中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气流在进入风道主体的内腔中后,不仅发生振荡射流现象,还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通过调整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的位置来改变气流方向;此外,采用平移式的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在任一移动件移动后会将两侧的流道空间置换成位于两个移动件中间的流道空间,还可增大中间流道的空间,在相同单位时间内增大气流的流量。

6、所述风道主体的一端还设有固定安装件;第一驱动组件安装于固定安装件上,并穿过固定安装件后伸入风道主体的内腔中与第一移动件连接;第二驱动组件也安装于固定安装件上,并穿过固定安装件后伸入风道主体的内腔中与第二移动件连接。其中,固定安装件一方面作为风道主体的端盖用,另一方面也作为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安装基座用,便于各组成部件的安装和拆卸维护。

7、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安装于第一移动件上,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第一驱动电机设于固定安装件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固定安装件并伸入风道主体的内腔中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安装于第二移动件上,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第二驱动电机设于固定安装件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固定安装件并伸入风道主体的内腔中与第二齿轮连接。其中,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可分别采用步进电机。当需要移动第一移动件时,相应地,第一驱动电机运行,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齿条进行平移,由于第一齿条与第一移动件固定安装,此时,第一移动件也就跟随第一齿条进行平移运动。当需要移动第二移动件时,相应地,第二驱动电机运行,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齿条进行平移,由于第二齿条与第二移动件固定安装,此时,第二移动件也就跟随第二齿条进行平移运动。

8、所述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结构对称,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相向的一侧分别呈开放状。其中,第一移动件与第二移动件之间形成主射流进入的空间,该空间的两侧分别与风道主体上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连通,主射流在该空间内形成涡卷,且其流动方向一般会产生偏转,同时,跟随第一移动件或/和第二移动件的平移,所形成的涡卷位置也会产生变化,其流动方向也会产生进一步偏转;而第一移动件外侧与风道主体内壁之间、第二移动件外侧与风道主体内壁之间会分别形成内流动的反馈通道,主射流在进入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之间的空间后,往往会失稳后贴向风道主体的内壁,部分流体通过反馈通道后又重新作用到主射流上,并使其产生振荡现象。

9、沿气流方向,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的径向截面分别呈l型,截面拐角处呈圆角状,可降低气体流动的阻力。

10、所述风道主体的整体呈矩形箱状,风道主体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进风口的通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二出风口的通道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其中,第二进风口与上述壳体中第一风道的第一出风口相接,使得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即流体振荡器中风道主体的内腔)连通,第二出风口则作为整个空气净化器的送风口用。

11、所述第一移动件的移动范围在第一挡板的宽度范围内,第二移动件的移动范围在第二挡板的宽度范围内。结合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的径向截面分别呈l型,会使得第一移动件与第二移动件之间形成的进风口宽度大于或等于风道主体的第二进风口宽度,第一移动件与第二移动件之间形成的出风口宽度大于风道主体的第二出风口宽度,使得气流进入流体振荡器后会形成明显的涡卷和射流反馈,产生良好的振荡现象,形成振荡出风。

12、上述基于流体振荡器的空气净化器使用时,其工作原理为:在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气从第一进风口处进入空气净化器壳体内的第一风道中,先经过第一进风口处的过滤器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在风机的作用下向第一风道的第一出风口处流动,再进入流体振荡器中的第二风道,在流体振荡器的振荡作用下,从流体振荡器中的第二出风口(即空气净化器的送风口)处向室内送出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该过程中,在流体振荡器中,流体振荡器的基本原理与现有流体振荡器相同(即:依靠射流的康达效应,振荡器进风口处的主射流失稳后贴向侧壁,部分流体又通过反馈通道,最终重新作用到主射流上,并使其产生振荡现象;且若振荡器只有一个出风口,在稳态的进风口条件下,主流动在出风口处的速度绝对值不发生变化,但是其方向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以一定的频率摆动,形成扫掠式的振荡射流,对于气流来说,流体振荡器可使其流动方向产生偏转和涡卷,从而改变其最终的出风模式),但通过对其具体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可更好地适用于空气净化器,同时,通过设置两组相互独立移动的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利用相应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调整其在风道主体内腔中的位置,从而使得气流在进入风道主体的内腔中后,不仅发生振荡射流现象,形成振荡出风,还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通过调整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的位置来进一步改变气流方向。

1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空气净化器中,通过在传统空气净化器的送风口处增设流体振荡器,利用振荡器使空气净化器的送风口形成振荡出风模式,从而改变传统的送风模式,提高室内的混风效率,而且可以改变室内稳态气流的组织形式,进而提高室内空气的净化效率和净化面积。

15、本空气净化器的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相比于现有的通过增加机械结构来改变导风板方向的结构形式,本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成本也较低,但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空气流动性,进而提高净化效率。此外,流体振荡器安装也方便,其数量也根据空气净化器的实际规格进行设置,应用灵活。

16、本空气净化器中,流体振荡器通过设置两组相互独立移动的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使得气流在进入风道主体的内腔中后,不仅发生振荡射流现象,形成振荡出风,还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通过调整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的位置来进一步改变气流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