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素焙烧炉的炉体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9307发布日期:2023-03-22 07:4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素焙烧炉的炉体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素焙烧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碳素焙烧炉的炉体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2.碳素焙烧炉是将高压成形后的各种碳素制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按规定的焙烧温度进行间接加热,从而达到改善制品的导电、导热性能,提高制品强度的一种热加工设备。
3.现有的碳素焙烧炉大多保温效果较差,从而容易导致碳素制品在焙烧过程中受热不均,且不能够对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充分过滤,从而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碳素焙烧炉的炉体保温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碳素焙烧炉的炉体保温结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素焙烧炉的炉体保温结构,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安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安装有耐火砖层,所述炉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所述炉体的上方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远离净化箱的一端与炉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净化箱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
6.优选地,所述净化箱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杆,四个所述定位杆远离盖板的一端均插接在净化箱的内部。
7.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内部固定连通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远离盖板的一端与排烟管远离炉体的一端相接触,所述第一导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
8.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层、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所述过滤层、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均位于净化箱的内部,所述过滤层位于第一导管的下方,所述第一活性炭层位于过滤层的下方,所述第二活性炭层位于第一活性炭层的下方。
9.优选地,所述净化箱的右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位于第二活性炭层的下方。
10.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拉板,两个所述拉板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四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四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均与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净化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板,两个所述拉板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四个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分别贯穿四个支撑板并插接在四个限位板的内部。
12.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碳素焙烧炉的炉体保温结构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4.一、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温层、耐火砖层、排烟管、第一法兰和净化机构之间的配合,利用保温层和耐火砖层可提高炉体的保温效果,避免炉体与外界产生热传递,从而可确保炉体内部的温度持续稳定,从而可保证碳素制品在焙烧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从而有效提高了焙烧效果,利用排烟管、第一法兰和净化机构可对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充分过滤,从而可避免排放的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15.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可便于将过滤层、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从净化箱的内部取出,从而便于对过滤层、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上吸附的杂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向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定位杆和限位机构隐藏限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炉体;2、保温层;3、耐火砖层;4、排烟管;5、第一法兰;6、净化机构;601、净化箱;602、支撑件;603、第一导管;604、第二法兰;605、盖板;606、圆柱杆;607、过滤层;608、第一活性炭层;609、第二活性炭层;610、第二导管;611、定位杆;7、限位机构;701、拉板;702、支撑板;703、弹簧;704、限位杆;70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如图1~图4所示,一种碳素焙烧炉的炉体保温结构,包括炉体1,炉体1的内部安装有保温层2,保温层2的外表面安装有耐火砖层3,炉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排烟管4,排烟管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5,炉体1的上方设置有净化机构6,净化机构6包括净化箱601,净化箱60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件602,支撑件602远离净化箱601的一端与炉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净化箱601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7。
23.支撑件60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件602分别位于净化箱601的四个边角处,通过保温层2和耐火砖层3之间的配合,可提高炉体1的保温效果,避免炉体1与外界产生热传递,从而可确保炉体1内部的温度持续稳定,从而可保证碳素制品在焙烧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从而有效提高了焙烧效果,通过排烟管4、第一法兰5和净化机构6之间的配合,可对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充分过滤,从而可避免排放的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24.净化箱601的上方设置有盖板605,盖板60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杆611,四个定位杆611远离盖板605的一端均插接在净化箱601的内部,净化箱601的内部开设有与定位杆611相适配的定位孔。
25.盖板605的内部固定连通有第一导管603,第一导管603远离盖板605的一端与排烟管4远离炉体1的一端相接触,第一导管6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604,第二法兰604
和第一法兰5相互靠近的一面相接触,可通过螺丝将第一法兰5和第二法兰604固定在一起。
26.盖板60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杆606,圆柱杆6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层607、第一活性炭层608和第二活性炭层609,过滤层607、第一活性炭层608和第二活性炭层609均位于净化箱601的内部,过滤层607位于第一导管603的下方,第一活性炭层608位于过滤层607的下方,第二活性炭层609位于第一活性炭层608的下方,过滤层607可滤出烟气中的大颗粒杂质,第一活性炭层608和第二活性炭层609可吸附烟气中的微小颗粒杂质。
27.净化箱601的右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二导管610,第二导管610位于第二活性炭层609的下方,过滤后的烟气会通过第二导管610排放在空气中。
28.限位机构7包括两个拉板701,两个拉板701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703,四个弹簧70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02,四个支撑板702的底面均与盖板6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拉板701向远离支撑板702的方向移动会拉长弹簧703。
29.净化箱6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板705,两个拉板701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704,四个限位杆704的一端分别贯穿四个支撑板702并插接在四个限位板705的内部,支撑板702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杆704相适配的通孔,限位板705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杆704相适配的限位孔,当需要对过滤层607、第一活性炭层608和第二活性炭层609进行清理时,首先将用来连接第一法兰5和第二法兰604的螺丝拧下,然后向远离限位板705的方向按压两个拉板701,拉板701可带动限位杆704向远离限位板705的方向移动并拉长弹簧703,当限位杆704完全从限位板705的内部移出后,即可解除对盖板605的固定,之后向远离净化箱601的方向拉动盖板605即可将过滤层607、第一活性炭层608和第二活性炭层609等从净化箱601的内部取出,从而即可对过滤层607、第一活性炭层608和第二活性炭层609上吸附的杂质进行清理。
30.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保温层2和耐火砖层3可提高炉体1的保温效果,避免炉体1与外界产生热传递,炉体1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会通过排烟管4和第一导管603进入至净化箱601的内部,过滤层607可滤出烟气中的大颗粒杂质,第一活性炭层608和第二活性炭层609可吸附烟气中的微小颗粒杂质,过滤后的烟气会通过第二导管610排放在空气中,当需要对过滤层607、第一活性炭层608和第二活性炭层609进行清理时,首先将用来连接第一法兰5和第二法兰604的螺丝拧下,然后向远离限位板705的方向按压两个拉板701,拉板701可带动限位杆704向远离限位板705的方向移动并拉长弹簧703,当限位杆704完全从限位板705的内部移出后,即可解除对盖板605的固定,之后向远离净化箱601的方向拉动盖板605即可将过滤层607、第一活性炭层608和第二活性炭层609等从净化箱601的内部取出,从而即可对过滤层607、第一活性炭层608和第二活性炭层609上吸附的杂质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将过滤层607、第一活性炭层608和第二活性炭层609重新放置在净化箱601的内部并使定位杆611完全插接在净化箱601的内部,此时第一法兰5和第二法兰604相互靠近的一面相接触,最后通过螺丝将第一法兰5和第二法兰604固定在一起并松开两个拉板701,在弹簧703的作用下,限位杆704会插接在限位板705的内部,从而即可对盖板605,过滤层607、第一活性炭层608和第二活性炭层609等进行固定。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