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4995发布日期:2023-03-29 09:4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泳池机能加热游泳池的水,从而实现泳池中的水恒温的目的,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能使泳池内的水保持温暖,适用于家庭、别墅、酒店及温泉等游泳池需要热水的地方。现有的泳池机有使用热泵加热水的,也有使用电加热来加热水的,对于使用电加热来加热水的加热装置,其发热管只有单层结构,虽然有良好的传热性能,但是其绝缘性能低,当发热管的壁面破裂后,水就容易进入发热管,导致发热丝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电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电加热装置,包括发热管和电加热外壳,所述电加热外壳内设有储水腔,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储水腔内;
5.所述发热管包括发热丝、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第一内腔,所述发热丝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二外壳包裹住所述第一外壳,并且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形成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均填充满金属镁粉。
6.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电加热外壳设有加热进水口和加热出水口,所述加热进水口与所述加热出水口均与所述储水腔连通。
7.可选的,所述加热进水口和所述加热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电加热外壳的相对设置的左右壁面。
8.优选的,所述储水腔包括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环绕所述发热管设置,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发热管的上侧,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相互连通。
9.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储水腔内设有多个发热管,所有所述发热管相互平行。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相互平行。
11.具体地,所述发热管的下侧与所述电加热外壳的下侧相连接,所述发热管的下侧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电加热外壳的下侧设有第二穿孔,所述发热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后向所述电加热外壳的外部延伸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液体电加热装置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能实现所述发热丝的双层保护,当其中一个外壳发生破裂,即第一外壳或者第二外壳发生破裂,剩下没有破裂的外壳还能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水与发热丝接触,从而避免发热丝短路。另外,在发热管内形成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能用于填充绝缘传热材料,达到双层的绝缘传热功能。由于发热丝工作时需要通电,如此设置就能提高绝缘,并且也不会降低传热性能,保证加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液体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液体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1发热管;111发热丝;112第一外壳;113第二外壳;114第一内腔;115第二内腔;12电加热外壳;121储水腔;1211第一水流通道;1212第二水流通道;122加热进水口;123加热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8.如图1-3所示,一种液体电加热装置,包括发热管11和电加热外壳12,所述电加热外壳12内设有储水腔121,所述发热管11设置于所述储水腔121内;
19.所述发热管11包括发热丝111、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13;所述第一外壳112内设有第一内腔114,所述发热丝111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114内,所述第二外壳113包裹住所述第一外壳112,并且于所述第一外壳112和所述第二外壳113之间形成第二内腔115;所述第一内腔114和所述第二内腔115均填充满金属镁粉。金属镁粉为粉粒状,如此,金属镁粉能紧密填充于所述第一内腔114和所述第二内腔115,从而提高绝缘和传热性能。
20.在所述液体电加热装置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外壳112和所述第二外壳113,能实现所述发热丝111的双层保护,当其中一个外壳发生破裂,即第一外壳112或者第二外壳113发生破裂,剩下没有破裂的外壳还能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水与发热丝111接触,从而避免发热丝111短路。另外,在发热管11内形成的第一内腔114和第二内腔115能用于填充绝缘传热材料,达到双层的绝缘传热功能。由于发热丝111工作时需要通电,如此设置就能提高绝缘,并且也不会降低传热性能,保证加热的效率。
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外壳12设有加热进水口122和加热出水口123,所述加热进水口122与所述加热出水口123均与所述储水腔121连通。所述加热进水口122用于往所述储水腔注入水,所述加热出水口123用于输出经所述发热管11加热后的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出水口123外接有换热器。由于换热器的能耗比发热管11的能耗低,在秋季或者春季,气温不是特别低的情况下,使用换热器对泳池的水实现恒温,能降低能耗。在冬季,气温特别低时,换热器从空气里面吸收到的热量少,单纯使用换热器加热水的话加热速度慢,此时使用所述发热管11对换热器输出的水进行进一步加热,就能使水迅速达到设定的温度。
22.值得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所述加热进水口122和所述加热出水口123分别设置于所述电加热外壳12的相对设置的左右壁面。如此,能使水进入储水腔121后,增大水与发热管11的接触时间,从而使水能得到充分的加热。
23.具体地,所述储水腔121包括第一水流通道1211和第二水流通道1212,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211环绕所述发热管11设置,所述第二水流通道1212设置于所述发热管11的上侧,
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211和所述第二水流通道1212相互连通。水从所述加热进水口122进入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211后,会先注满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211,当注满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211后,就会流到所述第二水流通道1212。设置所述第二水流通道1212,能充分利用所述发热管11上表面的位置,并且能充分利用所述发热管11上表面所散发的热量。
24.优选的,所述储水腔121内设有多个发热管11,所有所述发热管11相互平行。多个发热管11同时运行能提高水加热的效率。所有所述发热管11相互平行,能保证所述发热管11的壁面到所述电加热外壳1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相等,水流过该间隙时流速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化,使水能以恒速流到加热出水口123。
2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112和所述第二外壳113相互平行。如此,所述发热丝111到所述第二外壳113的壁面处处相等,从而保证发热丝111产生并传导到所述第二外壁的壁面热量处处相等,进而保证了加热的均匀性。
26.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发热管11的下侧与所述电加热外壳12的下侧相连接,所述发热管11的下侧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电加热外壳12的下侧设有第二穿孔,所述发热丝11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后向所述电加热外壳12的外部延伸。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后延伸到所述电加热外壳12外部的发热丝111能方便与电源连接,从而实现发热丝111通电发热。所述发热管11的下侧与所述电加热外壳12的下侧相连接,能避免位于储水腔121内的水进入所述发热管11内。
27.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