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57451发布日期:2024-02-26 17:2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工程换热,具体涉及一种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强化传热对能源装备的结构优化和能效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强化传热技术按照是否消耗外加动力分为主动技术和被动技术。主动技术主要有机械搅动、表面振动、流体振动、电磁场、喷射或吸出等,通过外界能量直接改变流动状态;被动技术主要有处理表面、粗糙表面、发展表面、扰流元件、涡流发生器、螺旋管、添加物、射流冲击等,围绕结构造型优化实现流动状态改变。

2、表面振动和流体振动作为振动强化换热技术,可以有效抑制换热结构的表面污垢、降低污垢热阻,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减小或破坏壁面附近的粘性和热边界层,从而实现换热设备的传质和传热强化作用。

3、现有的振动强化传热技术,需要借助流体的脉动诱导装置对换热结构施加振动作用,而通过控制流体脉动或共振作用需要复杂的工艺路线。基于上述工艺路线,通过在管路流道设置弹性管束、弹簧和共振体等结构,激发换热管道产生振动作用,该过程涉及质量-弹簧-阻尼的结构匹配设计,这一方面增加了结构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结构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工艺路线的实现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振动强化传热,需要借助流体的脉动诱导装置对换热结构施加振动作用,该工艺路线要涉及质量-弹簧-阻尼的结构匹配设计,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制造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

3、面板组件,适于与振动器连接,所述面板组件包括对应设置的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间形成有换热流道,所述上面板设有朝向下面板的若干个尖角、或下面板设有朝向上面板的若干个尖角,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间适于流动冷却工质,所述冷却工质适于由动力泵提供流动动力,所述上面板设有入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工质自入液口进入、经换热流道后到达出液口,所述尖角在振动器产生的低频振动下与冷却工质产生声流效应,以实现换热。

4、可选地,所述尖角为倾斜或垂直于面板设置。

5、可选地,所述尖角的角平分线与上面板或下面板的夹角为30~90°。

6、可选地,所述尖角与上面板或下面板一体成型设置。

7、一种换热系统,包括上述的换热装置。

8、可选地,还包括振动器、动力泵和冷却工质,所述振动器设于下面板的底面的下方,所述动力泵以将冷却工质输入至换热流道内。

9、可选地,所述振动器与下面板间还设有导热硅胶垫。

10、可选地,所述振动器的振幅为a,a的范围为0.5~5mm。

11、可选地,所述尖角的顶角为弧形,所述顶角的曲率直径范围为2r=0.5~2.0a。

12、可选地,所述尖角的高度为h,h=10~20a,所述尖角的高度为5~100mm。

13、可选地,所述尖角的顶角为α,α=15~60°。

14、可选地,所述尖角成错位分布,沿冷却工质流动方向,相邻尖角的间距为s1=4h*tan(α/2)~8h*tan(α/2),该参数的设计范围为2.6mm~460mm。

15、可选地,沿垂直于冷却工质流动方向的方向,相邻尖角的间距为l1=4h*tan(α/2)~8h*tan(α/2),该参数的设计范围为2.6mm~460mm。

16、一种换热装置的制造方法,采用增材制造的方式制作上面板和下面板。

17、可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18、1)选择金属材料,进行几何建模,设计好上面板、下面板和尖角;

19、2)根据增材制造的尺寸设计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尺寸,通过机加工完成板材和周侧封头加工,并在上面板完成入液口和出液口的加工;

20、3)确定成型位姿,固定面板,填充保护气,对上面板或下面板进行预热;

21、4)通过选区激光熔覆技术,分别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上进行尖角的增材制造;

22、5)对尖角成型的上面板和下面板进行热处理,通过机加工方法对上面板或下面板进行加工;

23、6)重复步骤3)-5),以批量化生产上面板和下面板,通过焊接完成上面板、下面板、侧面板和周侧封头的焊接封装;

24、7)对换热组件进行热处理。

25、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6、1.本发明提供的换热装置,包括面板组件,面板组件适于与振动器连接,面板组件包括对应设置的上面板和下面板,上面板和下面板间形成有换热流道,上面板设有朝向下面板的若干个尖角、或下面板设于朝向上面板的若干个尖角,尖角成错位分布,上面板和下面板间适于流动冷却工质,冷却工质适于由动力泵提供流动动力,上面板设有入液口和出液口,冷却工质自入液口进入、经换热流道后到达出液口,尖角在振动器产生的低频振动下与冷却工质产生声流效应,以实现换热。借助振动器的低频振动诱导流体产生声流效应,有效利用了外界低频振动能量补充流体工质的泵送动能,以协同流体流动有效降低了设备泵功,提高了换热过程经济性。借助尖角,可以实现不同振动工况下声流效应的直接诱导,规避了现有超声共振所需的质量-弹簧-阻尼的结构匹配设计,大幅降低了工艺设计难度。借助振动器的低频振动能量,在尖角附近诱导产生声流作用,产生的声流作用在流道内产生射流冲击,使得射流冲击的对侧壁面产生边界层的减小和破坏作用,实现传热传质强化,完成热质交换的射流与冷却工质相互耦合,最终实现低频振动强化换热过程。

27、2.本发明提供的换热装置,所述尖角为倾斜或垂直于面板设置,以与冷却工质的流动方向适配。

28、3.本发明提供的换热装置,尖角的角平分线与上面板或下面板的夹角为30~90°,实现尖角的倾斜或与面板设置。

29、4.本发明提供的换热装置,尖角与上面板或下面板一体成型设置,增强尖角的连接强度。

30、5.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系统,包括上述的换热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因此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优点。

31、6.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系统,还包括振动器、动力泵和冷却工质,振动器设于下面板的底面的下方,动力泵以将冷却工质输入至换热流道内,动力泵以提供冷却工质在换热流道中流动的动力。

32、7.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系统,振动器与下面板间还设有导热硅胶垫,导热硅胶垫以传递下面板的热量。

33、8.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系统,振动器的振幅为a,a的范围0.5~5mm,尖角的顶角为弧形,顶角的曲率直径范围为2r=0.5~2.0a,尖角的顶角为弧形以利于冷却工质的流动。

34、9.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系统,尖角的高度为h,h=10~20a,尖角的高度为5~100mm,尖角为顶角为α,α=15~60°,以根据振幅设计尖角高度和顶角大小。

35、10.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系统,沿冷却工质流动方向,所述相邻尖角的间距为s1=4h*tan(α/2)~8h*tan(α/2),该参数的设计范围为2.6mm~460mm,沿垂直于冷却工质流动方向的方向,相邻尖角的间距为l1=4h*tan(α/2)~8h*tan(α/2),该参数的设计范围为2.6mm~460mm,以合理设置间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