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5620发布日期:2024-03-18 18: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棒和所述第二电极棒均穿设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热源供给装置还包括递送机构,所述递送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组件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两个密封组件,所述第一电极棒穿经所述两个密封组件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电极棒穿经所述两个密封组件的另外一个,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外部设置有冷却套,所述冷却套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配合形成有冷却空间,且所述冷却套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空间连通的进口和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棒和/或所述第二电极棒设置为多个电极单元,且相邻两个所述电极单元通过螺纹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加热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多个等离子体发生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约束机构,所述约束机构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进风管以所述加热通道为中心环绕且间隔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件包括多个出风管,所述出风管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风管连通,且多个所述出风管以所述加热通道为中心环绕且间隔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组件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组件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送风件以所述加热通道为中心向外分层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内壁设置有耐火材料。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所述冷却剂入口和所述冷却剂出口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耐火材料内部。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所述的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内筒和位于所述内筒外部的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有冷却腔,所述外筒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冷却腔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热源供给装置,该热源供给装置包括主体、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和进气组件。主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用于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加热通道。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包括间隔设置在主体上的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位于第一直线上,第一直线与加热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电极棒的第一工作端和第二电极棒的第二工作端设置在加热通道的内部,且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之间能够保持放电距离。进气组件用于向进气口输入工作气体,工作气体用于在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之间转化为等离子体。本发明的热源供给装置,可生成高温高速气体,不仅可提高热源供给装置的热转化效率,还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陈宥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碳源领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