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1664发布日期:2023-08-10 02:5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能交换,尤其涉及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组件。


背景技术:

1、余热,是指受技术、理念等的局限性,在已经运行的耗能装置中所存在的没有被利用或废弃的能源,根据调查,在各种工业炉窑的能量支出中,废气余热约占15%~35%,这些能源加以回收利用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可以降低碳排放。

2、连续排污的污水通过管道连接进入连拍扩容器进行压力释放和冷却后进行回收,而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热能,在排放过程中这些热能被浪费,同时也降低了机组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组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组件,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左右两端顶部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搅动杆,所述第一搅动杆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搅动叶,前侧所述第一搅动杆右端固定连接有副皮带轮,后侧所述第一搅动杆外径右侧固定连接有主皮带轮,所述主皮带轮和副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所述第一搅动杆左端均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外径均啮合连接有副齿轮,所述换热箱右端内壁底部前后两边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搅动杆,所述第二搅动杆左端均固定连接在副齿轮右端,所述第二搅动杆外径左侧分别转动连接在换热箱左端底部前后两边并贯穿换热箱,所述第二搅动杆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搅动叶。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换热箱右端后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后侧所述第一搅动杆右端固定连接在电机驱动端。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换热箱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排疏水进水管。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换热箱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排疏水出水管。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换热箱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补水出水管并贯穿换热箱,所述补水出水管左端固定连接有接触箱。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换热箱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补水进水管并贯穿换热箱,所述补水进水管右端固定连接在接触箱左端。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连排疏水进水管和连排疏水出水管关于换热箱的中心线对称。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连续排放的污水通过连排疏水进水管进入换热箱内,而除盐水补水通过补水进水管进入接触箱内,这时通过电机带着后侧的第一搅动杆旋转,后侧的第一搅动杆带着主皮带轮旋转,主皮带轮通过皮带带着副皮带轮旋转,副皮带轮带着前侧的第一搅动杆旋转,第一搅动杆带着第一搅动叶旋转,同时第一搅动杆带着主齿轮旋转,主齿轮带着副齿轮旋转,副齿轮带着第二搅动杆旋转,第二搅动杆带着第二搅动叶旋转,由于主齿轮和副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第一搅动杆和第二搅动杆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一搅动叶和第二搅动叶的旋转方向也相反,搅动换热箱内的污水,防止污水的污渍沉积在接触箱上,避免影响热能的交换,并且通过对连排疏水进水管中热能的回收利用,节约煤炭的消耗,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组件,包括换热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5)左右两端顶部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搅动杆(4),所述第一搅动杆(4)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搅动叶(8),前侧所述第一搅动杆(4)右端固定连接有副皮带轮(14),后侧所述第一搅动杆(4)外径右侧固定连接有主皮带轮(3),所述主皮带轮(3)和副皮带轮(14)通过皮带相连,所述第一搅动杆(4)左端均固定连接有主齿轮(9),所述主齿轮(9)外径均啮合连接有副齿轮(10),所述换热箱(5)右端内壁底部前后两边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搅动杆(11),所述第二搅动杆(11)左端均固定连接在副齿轮(10)右端,所述第二搅动杆(11)外径左侧分别转动连接在换热箱(5)左端底部前后两边并贯穿换热箱(5),所述第二搅动杆(11)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搅动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5)右端后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后侧所述第一搅动杆(4)右端固定连接在电机(1)驱动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5)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排疏水进水管(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5)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排疏水出水管(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5)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补水出水管(15)并贯穿换热箱(5),所述补水出水管(15)左端固定连接有接触箱(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5)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补水进水管(16)并贯穿换热箱(5),所述补水进水管(16)右端固定连接在接触箱(7)左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排疏水进水管(6)和连排疏水出水管(13)关于换热箱(5)的中心线对称。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热能交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组件,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左右两端顶部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搅动杆,所述第一搅动杆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搅动叶,前侧所述第一搅动杆右端固定连接有副皮带轮,后侧所述第一搅动杆外径右侧固定连接有主皮带轮,所述主皮带轮和副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所述第一搅动杆左端均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外径均啮合连接有副齿轮,所述换热箱右端内壁底部前后两边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搅动杆。本技术中,通过搅拌结构可以防止污水中的污渍沉积在换热箱上,避免影响热能的交换,通过对连排疏水进水管中热能的回收利用,节约煤炭的消耗,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金治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立雅三瓦窑热电(成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