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水阻的冷凝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1472发布日期:2023-09-20 20:1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水阻的冷凝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水阻的冷凝管。


背景技术:

1、随着制冷、空调技术的迅速发展,冷凝管的设计也在不断更新。冷凝管的工作原理为:管内流动低温流体,一般为水;管外为气态冷媒;管外的气态冷媒与管壁接触后,发生相变,形成凝结液体,释放潜热,与管内的低温流体进行热交换。

2、为降低管内热阻、增强管内换热,常用的方法还有在管内加工螺纹状内肋。通过管内螺纹状内肋,增强管内流体的扰动,破坏流体传热边界层,然而,内肋无疑会增加水通过管内的阻力,会影响液体流动,同时增加水流动所需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低水阻的冷凝管,包括管体、设置在所述管体外表面的若干翅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内表面的内齿,所述内齿上沿其轴向设置若干贯通的通液部。

2、进一步地,所述通液部为径向向内开放的凹槽。

3、进一步地,所述翅片包括至少两根子翅片,所述子翅片向外弯曲。

4、进一步地,所述子翅片的弯曲角度为45°-70°。

5、进一步地,所述子翅片设置四根。

6、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子翅片之间设置间隙,间隙为0.1mm-0.2mm。

7、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齿上设置贯通的通液部,在降低液体流动阻力的同时,通过增加液体与内齿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在管体的外表面设置翅片,且翅片通过多个子翅片形成,子翅片向外弯曲,通过子翅片增加冷媒与翅片接触面积,同时将其设置为弯曲结构,使得凝结成液态的冷媒能够快速顺着子翅片滑落,促进热交换。另外,相邻翅片之间,通过子翅片形成直通管体外表面的通道,有利于冷媒直接接触管体表面,进一步促进热交换,提高热交换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水阻的冷凝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设置在所述管体外表面的若干翅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内表面的内齿,所述内齿上沿其轴向设置若干贯通的通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水阻的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部为径向向内开放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水阻的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包括至少两根子翅片,所述子翅片向外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水阻的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翅片的弯曲角度为45°-7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水阻的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翅片设置四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水阻的冷凝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子翅片之间设置间隙,间隙为0.1mm-0.2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水阻的冷凝管,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外表面的若干翅片以及设置在管体内表面的内齿,内齿上沿其轴向设置若干贯通的通液部。本技术通过在内齿上设置贯通的通液部,在降低液体流动阻力的同时,通过增加液体与内齿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在管体的外表面设置翅片,且翅片通过多个子翅片形成,子翅片向外弯曲,通过子翅片增加冷媒与翅片接触面积,同时将其设置为弯曲结构,使得凝结成液态的冷媒能够快速顺着子翅片滑落,促进热交换。另外,相邻翅片之间,通过子翅片形成直通管体外表面的通道,有利于冷媒直接接触管体表面,进一步促进热交换,提高热交换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林格瑋,苏春龙,武震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新太铜高效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