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余热水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56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家用余热水暖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住宅及其它场所的烧饭采暖装置。
现有的家用土暖气炉具,多在炉膛外围的保温层处设有螺旋形水管或水套结构,水被加热与炉外各组散热器中的水相连,形成自然循环,通过散热器达到取暖目的。此类装置的主要缺点是由于炉体内冷水的影响,大大降低了炉膛的温度,影响了煤的充分燃烧,降低了取暖效果。为了改进以上缺点,CN85200241U号专利则公开了一种由金属管绕成盘状中心带,放置在炉口上面的取暖器。这 有效地保证了炉膛的燃烧温度,但也存在炉口水管会降低炉膛及炉口处的温度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各种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不影响炉膛和炉口温度并具有较高热利用效率的新型家用余热取暖装置。
该家用余热水暖炉由炉膛(1)、烟火腔(2)、吸热水套(3)、大炉口(4)、小炉口(5)、联接水管(7)、二次加热水套(8)、烟囱(9)、膨胀水箱(10)、散热器(11)、减阻弯头(12)、出烟道(13)等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要点在于改变了吸热器的形状,不用绕形水管,而采用加高的环形水套;改变了吸热器的放置位置,不放在炉膛保温层内或炉口上,而放置在炉体外围上部。加之设置了烟火腔(2),使从小炉口(5)出来的火焰和烟气,受做饭容器(6)或炉盖的阻挡,能充分与吸热水套内壁接触,从而有效地利用了余热,并有利于增加吸热水套的受热面积。由于在烟囱(9)的基部又增加了一个二次加热水套(8),使从吸热水套内的受热水再次加热,做到了对余热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循环水温度的提高。
与现有家用水暖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不影响炉膛和炉口温度、燃烧完全、火力旺、烧饭快、余热利用充分、热效率高、对煤种的适应性强等优点。
图1是家用余热水暖炉的剖面图。炉膛(1)可以烧各种煤,也可改变炉膛形状烧蜂窝煤。烟火腔(2)在炉膛外壁与吸热水套(3)的内壁之间,置于炉体上部呈环状,为炉口反射出来的火焰及烟气的必经通道。吸热水套由金属薄板焊接而成,其上部与二次加热水套(8)通过联接水管(7)与膨胀水箱(10)相连;下部也由联接水管接通散热器(11)。散热器可以根据炉体大小及住宅需要设置数个,这样组成一个水的循环回路,其用水量由膨胀水箱(10)中的水调节。二次加热水套可与减阻弯头(12)连为一体,也是用金属薄板焊接而成,高度视热源的利用情况而定,其上与烟囱(9)相通,形成一条烟气道。这样,当煤在炉膛里充分燃烧后,由于炉膛与烟囱的高度差,在烟气和空气重度不同的情况下,在烟道内形成不同的压力差,火焰和烟气经小炉口(5)受做饭容器(6)或炉盖的阻挡,反烧入烟火腔中,使吸热水套的内壁受热,水套内的水开始升温。同时保护了炉膛温度。吸热水套上部加热后的水经联接水管进入二次加热水套并再次受热,使水的密度再次减少,而流入散热器中。水在散热器中因散热而温度下降,再经联接水管进入加热水套下部,达到水的不断循环。
以上水暖炉发明人曾做过两套,在本地不同的住宅做过多次试验,一般面积为60m2的一套三室住宅,带6米钢串片式散热器,在冬季最冷季节,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6℃至20℃之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家用余热水暖炉,它是由炉膛、吸热水套、二次加热水套、膨胀水箱、散热器、减阻弯头和联接水管组成,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改变了吸热器的形状和放置的取热部位,即吸热水套(3)呈环状结构置于炉体外围上部,其内壁与炉膛外壁形成一个烟火腔(2),外壁上、下分别与联接水管相通,其中充满循环水。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家用余热水暖炉,其特征在于在烟囱(9)的基部设有二次加热水套(8),其外壁上、下也分别与联接水管相连。
专利摘要
一种家用余热水暖炉,通过改变吸热器的形状及放置位置,使吸热水套呈环状结构置于炉体外围上部,增加了其内壁与烟火腔中火焰的受热面,并在烟囱基部设二次加热水套等办法,在不影响炉膛与炉口火焰温度的情况下烧热循环水,达到充分利用余热、提高取暖效果的目的。
文档编号F24B9/00GK86207287SQ86207287
公开日1987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86年9月19日
发明者阎乃京 申请人:阎乃京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