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燃料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687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燃料灶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具,具体涉及液体燃料的燃烧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的液体燃料灶具。
目前,虽有一些厂家生产制造了液体燃料灶具,但由于其结构上存在这样那样问题,在使用上有很多缺憾,例如1)喷液,在燃烧过程中,当气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喷出液体燃料,极易造成火灾,安全性差;2)使用时要对预热和火力控制两个阀门开关进行分别控制,操作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燃料灶具,这种液体燃料灶具可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使用方便且安全,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燃料灶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气化压力过大而出现喷液,且改传统预热阀和火力阀的分离为两者合一使操作更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液体燃料灶具包括燃烧器、阀门开关、油箱等,燃烧器外壳1中套有燃烧器内套2,内套2中连有分火器13,分火器13上设有火盖14,燃烧器1下连有预热油盘6。通过采用内热气化方法及把气化管布置在半球状的燃烧器1上部,使气化更充分,解决了喷液问题,使用安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液体燃料灶具采用预热及火力控制阀门一体化设计,操作时,预热油从进油口23进入,从通道口22流到油杯,点火预热后,气化混合气通道才开通。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液体燃料灶具需要两个开关阀来控制的弊端,操作方便。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燃料灶具主要由燃烧器、阀门开关9、燃料主油箱4和预热副油箱11、连接上述部件的输液管以及灶具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半球形外壳1、套设在该外壳1中央的漏斗形内套2组成的燃烧器腔体、设在内套2中的分火器14以及设在内套2顶部的火盖14,所述燃烧器腔体较低位置处设有与所述主油箱4相通的主进油管道5,而在该腔体适当位置设有与所述主油箱4相通的用于回压平衡通气管3,所述燃烧器腔体还设有与所述阀门开关9相通的气化管12,在由所述燃烧器外壳1和内套2组成半球形燃烧器下方还设有预热油盘6,该预热油盘6设有一个与所述阀门开关9相通的预热放油管3,所述阀门开关9还设有一个通到所述燃烧器内套2中所述分火器13下部的喷气管7,以及一个与所述副油箱11相通的副进油管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燃料灶具,其特征还在于,所述阀门开关9包括阀壳20和装在阀壳中的阀芯21,所述阀壳20的三个边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接副进油管10的预热进油通道口23、用于连接气化管12的气化混合气进入通道口24和连接所述喷气管7的气化混合气出口通道口25,所述阀壳21的与转轴相对的端面中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预热放油管8的预热出油通道口22,所述阀芯21中心的剖视为“L”形通孔,该通孔一端在所述阀芯旋转体端面的中心可与阀壳20上预热出油通道口22相对位置,该通孔另一端在旋转体上可与阀壳20上预热进油通道口23相对的位置,在所述阀芯21上还开有一槽口,该槽口的位置与所述阀壳20上的气化混合气出口通道25及进口通道24的位置相对。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液体燃料灶具,由于没有加压,克服了现有技术可能出现的喷液现象,使燃烧更完全,对燃烧器压力要求较低,既增加了安全,也降低了对制作灶具材料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采用预热控制和燃烧火力控制集于一个控制阀,使操作大大简化。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燃料灶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燃料灶具中预热/火力控制一体化控制阀门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中图2中阀芯21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A-A线所得的剖视图。

图1中所用标号说明如下1--燃烧器外壳;2--燃烧器内套;3--回压平衡通气管;4--主油箱;5--主进油管;6--预热油盘;7--喷气管;8--预热放油管;9--预热/火力控制一体化阀门;10--副进油管;11--副油箱;12--气化器;13--分火器;14--火盖。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燃料灶具主要由燃烧器、阀门开关、油箱、连接上述部件的输液管以及灶具架(未示出)构成。其中,燃烧器包括半圆形外壳1、套设在该外壳1中央的漏斗形内套2,在内套2中设有分火器14。内套2的顶部放置有火盖14。油箱指提供燃烧用液体存储的主油箱4和提供预热用液体存储的副油箱11。燃烧器外壳l和内套2组成燃烧器腔体。该腔体较低位置处设有与所述主油箱4相通的主进油管道5,而在该腔体中部位置设有与种述主主力相相通的用于回压平衡通气管3。该燃烧器腔体还设有与所述阀门开关9相通的气化管12。在由燃烧器外壳l和内套2组成半球形燃烧器下方设有预热油盘6,该预热油盘6设有一个与所述阀门开关9相通的预热放油管8。所述阀门开关9还设有一个通到种述燃烧器内套2中所述分火器l3下部的喷气管7,以及一个与所述副油箱ll相通的副进油管10。
使用前,先在主、副油箱内加注液体燃料。打火时,先将控制阀9打开到一定位置,使副油箱ll内的液体燃料通过副油管lO、控制阀9、预热放油管8进入预热油盘6,通过设在预热油盘6中的电子点火装置将该液体燃料点燃,点燃后便对油盘6上方的燃烧器腔体进行加热,由于主油箱4装有液体燃料,该燃料被加热气化,此时,控制阀9被转到第二位置,即接通气化管12与喷气菅7,使燃烧器腔体的被气化的可燃气体通过气化管12、控制阀9和喷气管7进入燃烧器内套2中部,通过分火器13和火盖进行燃烧。控制阀9通过控制供给燃烧器内套2中部的可燃气体量,实现对火力的控制。
在图2给出的预热/火力控制一体化控制阀门的结构示意图中,2O是阀壳,2l是阀芯,22是预热出油通道口,23是预热进油通道口,24是气化混合气进入通道口,25是气化混合气出去通道口。其中22接图l中的预热放油管8,23接副进油管10,24接气化管12,25接喷气管7。
如图2所示,在装有阀芯21的阀壳20中,三个边侧分别设有预热进油通道口23、气化混合气进入通道口24和气化混合气出口通道口25。阀壳21的与转轴相对的端面中部设有预热出油通道口22。
结合图3和图4,可以看到阀芯21中心的剖视为“L”形通孔,该通孔一端在阀芯旋转体端面的中心可与阀壳20上预热出油通道口22相对位置,该通孔另一端在旋转体上可与阀壳20上预热进油通道口23相对的位置。在阀芯21上还开有一槽口,该槽口的位置与阀壳20上的气化混合气出口通道25的位置相对。
上述控制开关阀常态处于关闭,在将其旋转角度为0°-88°时,开启用于预热的液体燃料通道;当旋转角度到95°-180°时,该阀门从小到大打开用于燃烧的可燃气体通道。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燃料灶具主要由燃烧器、阀门开关9、燃料主油箱4和预热副油箱11、连接上述部件的输液管以及灶具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半球形外壳1、套设在该外壳1中央的漏斗形内套2组成的燃烧器腔体、设在内套2中的分火器14以及设在内套2顶部的火盖14,所述燃烧器腔体较低位置处设有与所述主油箱4相通的主进油管道5,而在该腔体适当位置设有与所述主燃油箱4相通的用于回压平衡通气管3,所述燃烧器腔体还设有与所述阀门开关9相通的气化管12,在由所述燃烧器外壳1和内套2组成半球形燃烧器下方还设有预热油盘6,该预热油盘6设有一个与所述阀门开关9相通的预热放油管8,所述阀门开关9还设有一个通到所述燃烧器内套2中所述分火器13下部的喷气管7,以及一个与所述副油箱11相通的副进油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燃料灶具,其特征还在于,所述阀门开关9包括阀壳20和装在阀壳中的阀芯21,所述阀壳20的三个边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接副进油管10的预热进油通道口23、用于连接气化管12的气化混合气进入通道口24和连接所述喷气管7的气化混合气出口通道口25,所述阀壳21的与转轴相对的端面中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预热放油管8的预热出油通道口22,所述阀芯21中心的剖视为“L”形通孔,该通孔一端在所述阀芯旋转体端面的中心可与阀壳20上预热出油通道口22相对位置,该通孔另一端在旋转体上可与阀壳20上预热进油通道口23相对的位置,在所述阀芯21上还开有一槽口,该槽口的位置与所述阀壳20上的气化混合气出口通道25及进口通道24的位置相对。
专利摘要一种液体燃料灶具由燃烧器、阀门开关、油箱、连接上述部件的输液管以及灶具架构成,半球形燃烧器下连有预热油盘,燃烧器外壳1中套有漏斗形内套2,向上布置的气化管及采用预热方法保证了充分气化,避免了灶具喷液现象。此外,采用预热、火力控制一体化的阀门控制,操作方便,更安全,更可靠。利用该灶具,气化充分,火焰猛而稳定,无烟无泄漏,经济卫生。
文档编号F24C5/02GK2226214SQ9521503
公开日1996年5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15日
发明者吕杏林, 黄国梁, 林智良 申请人:吕杏林, 黄国梁, 林智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