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热式电热蓬头中的出水管与发热元件的安装位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718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即热式电热蓬头中的出水管与发热元件的安装位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即热式电热篷头技术领域,涉及即热式电热篷头中的出水管与发热元件的安装位置。
现有技术中的即热式电热蓬头,正如人们常用的淋浴篷头一样,安装方便,直接安装于水管的一端,接上电源,打开水管阀门即可连续流出热水。但几乎所有的即热式电热篷头均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加热的水温不高,特别是在冬季,当人们用于淋浴时则尤为突出;2、由于断电后发热元件仍有余热,而此时篷头内的余水太少,因此发热元件很容易被损坏,造成上述不足的原因在于即热式电热篷头中的出水管尺寸设计不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即热式电热篷头技术中的不足提出即热式电热篷头中的出水管与发热元件的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即热式电热篷头中的出水管与发热元件的出水管的安装位置包括出水孔1、出水通道2、出水口3、与发热元件4,其特征在于出水管由出水孔1与出水口3之间的距离至少在2cm以上构成,而发热元件4的安装位置至少有1/3部分被安置在出水孔1与出水口3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由于出水孔1与出水口3之间的距离是在2cm以上,并且至少将发热元件4的1/3安装在出水孔1与出水口3之间,所以水经过进水口7流入壳体6内时必然形成对至少1/3部分的发热元件4形成包围状态,当电在加热水5的同时,水5慢慢储存到出水孔1的位置,被加热的水5才开始经过出水孔1,进入出水通道2,然后经出水口3流出。这样在篷头内由于出水管的长度即出水孔1与出水口3之间的距离因素决定了,始终在篷头中水5包围了发热元件4的,因此断电后其余热将被水5吸收,这样就保证了发热元件4不会轻易被损坏,同时水5在壳体6内停留的时间长了,流出的水温得到较大的提高。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序号说明出水孔1、出水通道2、出水口3、发热元件4、水5、壳休6、进水口7。
实施例如图所示出水孔1、出水通道2、出水口3、为一件一体化成型的耐热塑料加工而成;发热元件4为一根电热管环绕出水管并将至少1/3的电热管置于出水孔1与出水口3之间;打开水管阀门的同时接通电源,水便从进水口7流入壳体6内,待水5上升到出水孔1时,便经过出水孔1流入出水通道2,最后从出水口3流出。每次断开电源,关掉水管阀门后,壳体6内的水5便自然保护了发热元件4。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出水孔1与出水口3至少在2cm以上的距离与至少将发热元件的1/3安装在出水孔1与出水口3之间的技术,使得即热式电热篷头的水温得到提高并且保护了发热元件4,在断电后不至于在无水或水太少的情况下,被余热损坏的后果。
权利要求1.一种即热式电热篷头,由外壳(6),发热元件(4)和出水通道(2)等组成,在外壳的一端有进水口(7),在出水通道的上端有出水孔(1),另一端与外壳交届处有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①出水孔(1)的位置设在出水口(3)2cm以上②发热元(4)至少有1/3长度处在出水孔(1)与出水口(3)之间。
专利摘要即热式电热蓬头中的出水管与发热元件的安装位置,它包括出水孔1与出水口3之间的距离应至少在2cm以上,并且应将至少1/3部分的发热元件4安装在出水孔1与出水口3之间,这样既提高了出水温度又保护了发热元件4。
文档编号F24H1/20GK2268894SQ9521876
公开日1997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15日
发明者林渝茂, 兰照云 申请人:兰照云, 林渝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