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冰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152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冷冰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冰蓄冷空调系统中的蓄冷冰块。
目前,我国城市制冷空调用电量已占总用电量的25~40%,夏季使用空调而形成的高峰负荷给电网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而造成高峰时期被逼拉闸限电。而同时我国的低谷电又利用不足,造成很大损失。为此,我国有关电力部门在国家2000年前节电规划中要求全国电网把100~1200万千瓦电力负荷从高峰移至后夜用电,同时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分时电价,以削峰填谷,缓解用电矛盾。
冰蓄冷空调利用夜间低谷时间制冰,在白天电力高峰时间融冰释冷,从而部分或全部转移白天电力负荷。冰蓄冷空调技术具有削峰填谷的功能,并且,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减小空调主机的装机容量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区别于常规空调,冰蓄冷空调其一个特别之处是需采用冰蓄冷装置。在蓄冷装置中一般采用冰球,决管,其外形分别为球状或管状,冰球堆放时杂乱无章,影响蓄冷装置的蓄冷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冷冰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列措施蓄冷冰块具有壳体,冰块,壳体底面和前、后面侧面为平面,壳体左侧面设有圆弧形凹面,在圆弧型凹面中心设有圆柱形凹面,壳体右侧面设有圆弧形凸面,在圆弧形凸面中心设有进水口,在进水口加有盖子,壳体顶面设有椭圆形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①单元蓄冷量大,单元蓄冷冰块的蓄冷量可依蓄冷冰块外形尺寸大小的变化而变化,蓄冷冰块的单元蓄冷量远较蓄冷冰球的单元蓄冷量大,因此,蓄冷装置所需单元数可以较少。
②优越的传热性能。蓄冷冰块之间的流道由椭圆凸台的高度所确定,二次冷媒流经这些流道时,受到交叉布置的椭圆凸台的扰动,从而强化了传热。另外,蓄冷冰块的厚度一般较薄,因此,蓄冷冰块内部降温或升温都比较快。有利于快速结冰和快速融冰。
③稳定的水力性能。蓄冷冰块之间的流道固定,这与蓄冷冰球杂乱无章地堆放相区别。稳定的流道使得二次冷媒具有稳定的水力性能,同时,也使得蓄冷装置的控制可以比较简单。
④良好的加工性能。蓄冷冰块为中空件,采用吹塑加工比较方便。另外,蓄冷冰块采用螺纹盖密封,既方便,又牢固。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加以说明。


图1是蓄冷冰块结构示意图;图2是冷冰块横截面示意图。
蓄冷冰块具有壳体(6),冰块(7),壳体底面和正后面侧面为平面,壳体左侧面设有圆弧形凹面(1),在圆弧型凹面中心设有圆柱形凹面(2),壳体右侧面设有圆弧形凸面(4),在圆弧形凸面中心设有进水口(5),在进水口加有盖子,壳体顶面设有椭圆形凸台(3)。椭圆形凸台叉排或顺排布置。蓄冷冰块多块排列,前一冰块的圆弧凸面和加盖进水口,与后一冰块的圆弧凹面和圆柱形凹面头尾相接,精密配合。蓄冷冰块的左右侧面也可采用平面。
权利要求1.一种蓄冷冰块,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壳体(6),冰块(7),壳体底面和前、后侧面为平面,壳体左侧面设有圆弧形凹面(1),在圆弧型凹面中心设有圆柱形凹面(2),壳体右侧面设有圆弧形凸面(4),在圆弧形凸面中心设有进水口(5),在进水管口加有盖子,壳体顶面设有椭圆形凸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冷冰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椭圆形凸台叉排或顺排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蓄冷冰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蓄冷冰块多块排列,前一冰块的圆弧凸面和加盖进水口,与后一冰块的圆弧凹面和圆柱形凹面头尾相接,精密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蓄冷冰块,它具有壳体、冰块,壳体底面和前、后侧面为平面,壳体左侧面设有圆弧形凹面,在圆弧形凹中心设有圆柱形凹面,壳体右侧面设有圆弧形凸面,在圆弧形凸面中心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加盖子,壳体顶面设有椭圆形凸台。椭圆形凸台叉排或顺排布置。蓄冷冰块多块排列,前一冰块的圆弧凸面和加盖进水口,与后一冰块的圆弧形凹面和圆柱形凹面头尾相接,精密配合。本实用新型单元蓄冷量大,传热性能优越,水力性能稳定。
文档编号F24F5/00GK2262207SQ9621288
公开日1997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30日
发明者陈光明, 王剑峰, 陆国强, 冯仰甫, 江习武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