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42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炉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供足够混合空气而达到较高燃烧效率的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
一般的煤气炉具是在一炉台本体上架设至少一个炉头,该炉头一端延伸出一个进气管,该进气管末端与开关上的喷嘴互相套接,当炉头顶面呈燃烧状态时,空气藉由炉头四周流入,一部份空气供应炉头燃烧成为二次空气,另一部份空气进入炉台本体内部并扩散到该喷嘴,且在喷嘴喷出燃气时产生混合成为一次空气。
一般炉头的开关都装设在炉台本体侧面上,使喷嘴位在开关内侧,该喷嘴与炉头的距离很长,空气由炉头扩散至该喷嘴时必须经过较长的路径与时间,造成空气由炉头四周流入炉台本体内部时,已被二次空气燃烧使用大部份,使得炉头扩散至喷嘴的空气量不足,而喷嘴喷出燃气混合的一次空气量不足,造成燃烧效率不佳。因为一般炉头因炉台本体的不同,必须制造成各种型式、规格的产品,制造麻烦,且会增加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可以缩短燃气喷嘴与炉头间的距离,使一次及二次空气供给充足,以提高燃烧效率,且在制造及组配上相当方便。在该内、外炉头座上装设可调整的空调管,能随时调整燃气混合的一次空气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在一个炉台本体内部设有炉头,该炉头内部形成一个内环座及一个外环座,该内环座顶部设有一个中心盖,而该外环座顶面设有一个环槽,该环槽开口设有一个外环盖,其特征在于该炉头内另包含一个内炉头座、多数个外炉头座及多数条煤气输送管;该内炉头座锁固在该炉台本体底部,且内部形成一个L形的流道,该流道包含一横置部及一由该横置部其中一端向上延伸出一直立部,该横置部末端套设有一条沿着该横置部轴向移动的空调管,该直立部顶端套接在该内环座底部;
该外炉头座对称该内炉头座而呈等间隔距离地锁固在该炉台本体上,内部形成一个流道,该流道包含一横置部及一由该横置部其中一端向上延伸的直立部,该横置部末端装设有一条空调管,而该直立部顶端与该外环座连通;该煤气输送管锁固在该炉台本体上,且末端设有一个与该内、外炉头座的空调管间隔设置的喷嘴。
所述的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其特征在于该内、外炉头座顶端外部都是上窄下宽的阶级状,该内、外环座底面的对称位置处也是上窄下宽的阶级孔状。
所述的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其特征在于该内、外炉头座横置部的一端两侧各沿径向设有一个贯通该横置部的槽孔,且有一个倒U形细杆体的导引元件套入该两槽孔中,该导引元件包含两个对称的压制杆,该压制杆径向延伸设在该横置部的两侧,该空调管外周设有螺纹,该压制杆嵌设在该螺纹的根部中。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包含一个炉头,该炉头内部形成一个内环座及一个外环座,该内环座顶部罩设一个中心盖,而该外环座顶面设有一个环槽,该环槽底面设有圆径大于该环槽宽度的两个圆孔,在该环槽开口盖设一个外环盖,在该内环座下方的炉台本体上设有一个内炉头座,其内部形成呈L形的一个流道,该流道是在一横置部其中一端向上延伸出一直立部,该横置部末端套设有可沿横置部轴向移动调整的一个空调管,藉该空调管的移动,可调整一次空气量,而该直立部顶端套接在该内环座底部,对称于该外环座的圆孔下方各装设有一外炉头座,该外炉头座对称于该内炉头座而呈等间隔距离地锁固在该炉台本体上,其形状构造与该内炉头座完全相同,内部也形成有一个流道,该流道是在一横置部其中一端向上延伸有一直立部,该横置部末端装设一个空调管,该直立部顶端与外环座连通,在该内、外炉头座的空调管末端外部都设有一条煤气输送管,其末端各装设有一个喷嘴,该喷嘴与空调管之间形成一段距离,可使瓦斯在注入该空调管内部时混入空气,使该内、外炉头座可以作成规格化的产品,在制造、组配上相当方便,且该炉头与空调管的距离缩小,可提供充足的一次空气量,该空调管可随时调整伸出长度,以达到调整一次空气量的目的。



图1、2所示,当该炉头100点燃炉火时,该炉头100周边提供二次空气燃烧,其余的空气流入该炉台本体200内部,且煤气气由煤气输送管210输送至该喷嘴220时,可使喷出的煤气气速度加快,而能完全冲入该空调管70的导锥孔72及锥孔71中,且使一次空气从该空调管70与喷嘴220间的间隙混入,而使燃气中混合一比例的空气,以获得较高的燃烧效率。
因为不同种类的煤气(如桶装煤气、天然气及都市煤气等)的一次空气需要量不相同,在使用前,装配依所使用的燃气种类而调整一次空气量,也就是要调整该空调管70的导锥孔72与喷嘴220之间的距离,在调整时,只须以手转动该空调管70,利用该压制杆531、631产生的导引作用,使该空调管70沿着横置部511、611的轴向移动,当调整至定位后,再利用该压制杆531、631产生的向内偏动弹性,使该空调管70有较佳的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内炉头座50与外炉头座60是相同的构件,在制造、组配时都相当方便,且该内炉头座50与外炉头座60为L型,不但可以缩短一次空气与该炉头100之间的距离,而达到较佳的燃烧效率,且可缩小该炉台本体200的高度,达到产品小而轻巧的目的。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组合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侧面组合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空调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具有一个炉台本体200,该炉台本体200内部装设一个炉头100,该炉头100由下而上依序包含一个内环座10、一个中心盖20、一个外环座30及一个外环盖40,该炉头100底部设有一个内炉头座50及两个外炉头座60,该内、外炉头座50、60末端各装设有一个空调管70。
该内环座10是制成中空筒状,内部设有一个通孔11,该通孔11底部形成有扩大阶级孔状的一个套合部12。
该中心盖20装设在该内环座10顶部,底面设有一个朝内部凹入且开口朝下的凹孔21,而周边环设有与该凹孔21相通的数个出火孔22,该出火孔22与凹孔21及通孔11互相连通。
该外环座30呈中空环状。内部形成一个穿孔31,该穿孔31内环面环设在该内环座10外部,该穿孔31外环处形成单向开放且开口朝上的一个环槽32,该环槽32底面设有呈扩大阶级状的两个圆孔33,该两圆孔33相互平行。
该外环盖40是中空环圈状,且罩设在该外环座30的环槽32开口处,内部设有一个开口朝下且呈环圈状的凹槽41,而周边环设多数个可贯通至该凹槽41内部的出火孔42,该出火孔42与凹槽41、环槽32相通。
该内炉头座50为L型管状,底部以螺丝501锁固在该炉台本体200上,且内部形成L形的一条流道51,该流道51包含一个横置部511及一个由该横置部511其中一端向上延伸出的直立部512,对称该横置部511的内炉头座50末端处在两侧各沿径向设有可贯通该横置部511中的一个槽孔52,配合图3所示,该槽孔52中设有一个细杆体弯制成倒U形的导引元件53,该导引元件53在平行的两压制杆531之间设有一连接杆532,可将该两压制杆531套入两槽孔52,使该压制杆531的内侧面延伸设在该横置部511中。另外,在该内炉头座50的顶端形成一个上窄下宽的阶级部54,该阶级部54套合在该套合部12中,使该流道51与通孔11互相贯通。
该外炉头座60对称该内炉头座50呈等间隔距离而以螺丝锁固在该炉台本体200上,其形状构造与该内炉头座50完全相同,内部也形成一个流道61,该流道61的一横置部611其中一端向上延伸设有一直立部610,该横置部611末端设有两个槽孔62,该槽孔62中设有一个导引元件63,使该压制杆631的内侧面伸设在该横置部611中,而连接该压制杆631相对端的连接杆632则绕设在该外炉头座60周面。另外,在该外炉头座60的顶端形成一个上窄下宽的阶级部64,该阶级部64套合在该圆孔33中,使该流道61与环槽32互相连通。
该空调管70是中空圆筒状,内部设有一个锥孔71,在较窄孔径的一端外侧设有一个由内朝外扩大的导锥孔72,该导锥孔72的开口端与装设在该炉台本体200上的煤气输送管210相对,且该煤气输送管210末端所装设的一个喷嘴220与该空调管70之间形成一段距离,可使煤气注入该空调管70的锥孔71内部时混入空气,在该空调管70的外环面上设有螺纹73,该螺纹73上每间隔一个螺距就形成螺旋环状的一个根部731,当该空调管70套设在该横置部511、611末端内部时,该压制杆531、631可嵌套在根部731中,且转动该空调管70时,利用该压制杆531、631与螺纹73嵌合,可达到导引及定位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在一个炉台本体内部设有炉头,该炉头内部形成一个内环座及一个外环座,该内环座顶部设有一个中心盖,而该外环座顶面设有一个环槽,该环槽开口设有一个外环盖,其特征在于该炉头内另包含一个内炉头座、多数个外炉头座及多数条煤气输送管;该内炉头座锁固在该炉台本体底部,且内部形成一个L形的流道,该流道包含一横置部及一由该横置部其中一端向上延伸出一直立部,该横置部末端套设有一条沿着该横置部轴向移动的空调管,该直立部顶端套接在该内环座底部;该外炉头座对称该内炉头座而呈等间隔距离地锁固在该炉台本体上,内部形成一个流道,该流道包含一横置部及一由该横置部其中一端向上延伸的直立部,该横置部末端装设有一条空调管,而该直立部顶端与该外环座连通;该煤气输送管锁固在该炉台本体上,且末端设有一个与该内、外炉头座的空调管间隔设置的喷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其特征在于该内、外炉头座顶端外部都是上窄下宽的阶级状,该内、外环座底面的对称位置处也是上窄下宽的阶级孔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其特征在于该内、外炉头座横置部的一端两侧各沿径向设有一个贯通该横置部的槽孔,且有一个倒U形细杆体的导引元件套入该两槽孔中,该导引元件包含两个对称的压制杆,该压制杆径向延伸设在该横置部的两侧,该空调管外周设有螺纹,该压制杆嵌设在该螺纹的根部中。
专利摘要一种可提高燃烧效率的具有混合管构造的煤气炉头,在炉头的内环座及外环座底部分别装设一个内炉头座及数个外炉头座,内外炉头座的形状相同,分别在内部形成一L形的流道,流道是在一横置部其中一端向上延伸出一直立部,横置部末端套设一可沿横置部轴向移动调整的空调管,空调管的移动可调整一次空气量,且空调管末端分别与一煤气输送管的喷嘴相对,使煤气藉由煤气输送管及内外炉头座而送至炉头内部。
文档编号F24C3/08GK2272535SQ9621945
公开日1998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8日
发明者谢梅章 申请人:三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