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常压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539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常压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常压热水锅炉,属于常压热水锅炉设计技术。
现有的卧式单锅筒常压热水锅炉,突出问题是适应煤种差,结构上前拱高,后拱短复盖面小,辐射和烟气导流不明显,运行当中新进燃料不易引燃,主燃区偏后,炉膛温度偏低,烟气和氧气混合欠佳,致使燃烧不充分,且不能延长烟气在炉膛的停留时间,燃烧情况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前、后拱几何形状及倾斜烟管安装的卧式常压热水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锅炉由炉体、炉膛、炉排、炉拱、烟箱、烟道、烟管、锅筒。热水管等组成。炉后拱自后向前逐渐上仰,上仰角度6-12°,拱长为炉排的0.9-0.7,后拱端部向下反倾,前拱和后拱出口按一定高度差构成前拱下高温涡流区;单锅筒内两组烟管反向倾斜设置,两组烟管前端与前烟箱联通,上方一组烟管的后端与烟道联通,下方一组烟管的后端与后烟箱联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前、后拱几何形状的改变及加长的后拱,使强烈的燃烧区处于拱内,有助于将含氧量高的烟气同挥发物较高的烟气相结合,降低了气体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同时也使炉膛的辐射受热面减小,降低了炉膛的水冷程度,提高了主燃区火焰充满程度和炉膛温度,扩大了燃料的适应种类,后拱内充分燃烧的烟气经后拱出口倾斜冲出,在前后拱之间产生强烈的高温烟气旋涡,同时也对新进炉膛燃料高温辐射,烟气在旋转中将未燃烬的炽热小颗粒落在火床上,增强了引燃。采用烟管倾料,缩小了前烟箱的体积,更主要的是加大了后管板二组管束之间的距离,缩小了后管板上下二部分的温差,同时增加了烟速,减少了频繁打灰,降低了排烟温度,增加了锅炉出力,也降低了爆管的概率。
附图
图面说明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炉膛(2)、炉后拱(3)、热水管(5)、后烟箱(10)、烟道(11)、锅筒(12)、烟管(13)、前烟箱(15)、炉前拱(16)、挡火墙(17)、煤闸板(18)、炉排(19)等组成。炉体由炉外壁(9)、保温层(8)、矾土耐热混凝土层(7)构成,炉膛(2)中后部上方混凝土现浇炉后拱(3),该后拱(3)自后向前逐渐上仰,上仰角度6-12°,拱长为炉排(19)长度的0.5-0.7,后拱(3)端部向下反倾,前拱(16)和后拱(3)出口按一定高度差构成前拱(15)下高温涡流反(1)。为防止煤闸板(18)受热烧坏,本实用新型的前拱(16)下方、煤闸板(18)后部设置一面与前拱(16)成一体的挡火墙(17),所述的前拱(16)和挡大墙(17)均为混凝土现洗。本实用新型的园型后拱(7)的后部设置6-8个60飞的园孔(4),用以解决部分拱上积灰,使其落在除渣斗内,同时也起到了减少飞灰量、增加消烟除尘和减少对流受热面飞灰磨损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前拱(15)和后拱(3)出口保证了一定的高度差,可使高温烟气沿锐角后拱还出几深入前拱(16)区,使之旋转,并做较长时间的逗留。本实用新型的单锅筒(12)位于炉内上部,其内两组烟管(13)反向倾料设置,两组烟管(13)前端与前烟箱(15)联通,上方一组烟管的后端与烟道(11)联通,下方一组烟管的后端与后烟箱(10)联通。本实用新型在炉膛(2)两侧和前部均设置热水管(5),热水管(5)为竖管,上端与锅筒(12)联通,下端与炉膛(2)两侧下部的横管贯通,进水管(6)即冷水管由锅筒(12)下部引入,热水出口(14)由锅筒(12)上部一侧引出。
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炉体、炉膛、炉排、炉拱、烟箱、烟道、烟管、锅筒、热水管,其特征在于a、炉后拱自后向前逐渐上仰,上仰角度6-12度,拱长为炉排长度的0.5-0.7,后拱端部向下反倾,前烘和后拱出口按一定高度差构成前拱下高温涡流区;b、单锅筒内两组烟管反向倾斜设置,两组烟管前端与前烟联通,上方一组烟管后端与烟道联通,下方一组烟管后端与后烟箱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后拱的后部设置6-8个∮60的园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前拱下方、煤闸板后部设置一面与前拱成一体的挡火墙。
专利摘要一种卧式常压热水锅炉,该锅炉炉后拱自后向前逐渐上仰,上仰角度6—12度,拱长为炉排的0.5—0.7,后拱端部向下反倾,前拱和后拱出口按一定高度差构成前拱下高温涡流区;单锅筒内两组烟管反向倾斜,两组烟管前端与前烟箱联通,后端分别与烟道和后烟箱联通,本实用新型燃料适应性强,燃料燃烧充分,提高了热效率,对烟管的改进安装,增加了烟速减少了频繁打灰,并解决了后管板多年来的裂纹问题。
文档编号F24H1/18GK2343526SQ9820280
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7日
发明者王继贤, 刘赋, 陈伟 申请人:魏山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