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罐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5588阅读:26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气罐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罐罩。
目前,普通煤气罐常会出现缓慢地漏气,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会造成人体伤害,甚至引起燃烧,因此,有人已经开始在煤气罐所在环境,如厨房,设置带煤气浓度感应(传感器)的蜂鸣器,该蜂鸣器进入一定浓度的煤气后,便发生声音,以警示有煤气泄漏,应该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出现危险。但是,煤气泄漏不断散布在煤气罐周围空间,只有足够浓度的煤气才会使蜂鸣器起作用,此时往往已造成对人体、环境的伤害;或者需要采用高灵敏度的蜂鸣器,造价又过高。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气罐罩,它能把警示作用的蜂鸣器安装在靠近煤气罐口部的封闭罩内,使蜂鸣器的警示敏感性提高,同时还能防止煤气罐对所在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煤气罐罩包括蜂鸣器,其特征是它是由带底套的下罩、带顶环的上罩及罩帽组成,其中下罩上端敞口与上罩下端敞口套置,罩帽以下端敞口支持在上罩上、且其后端侧缘套置在上罩的顶环外缘,罩帽后端顶部还枢接一顶盖,而前端侧壁上具有一侧孔,蜂鸣器设置在罩帽内壁上。
所述罩帽顶部边缘、下敞口边缘及侧孔边缘均设有密封环。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蜂鸣器处在煤气泄漏口的封闭容器内,提高蜂鸣器灵敏度,从而可降低蜂鸣器造价,同时煤气罐全罩在罩体内,可防止污染室内环境。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俯视图;图中1.下罩11.底套2.上罩21.顶环3.罩帽31.顶盖32.侧孔4.蜂鸣器本实施例包括下罩1、上罩2、罩帽3及蜂鸣器4,如
图1、2所示,其中下罩1是上端敞口,下端具有内缘的底套11组成的下半罩体,该下罩1罩住煤气罐(图中未示)下部、且底套11支持煤气罐底部。
上罩2是下端敞口,上端具有缩小的顶环21组成的上半罩体,该上罩2罩住煤气罐上部、且顶环21套置在煤气罐手提顶部外缘,而上罩2下端敞口套置在下罩1上端敞口外缘。
罩帽3是后端顶部枢接一顶盖31,前端侧壁上具有一侧孔32,而下端敞口的帽体;其下端敞开支持在上罩2上、且其后端侧缘套置在上罩2的顶环21外缘;顶盖31可以封盖罩帽3顶部,也可以向后翻转打开,侧孔32供连接煤气罐的软管(图中未示)通过;另外罩帽3的顶部边缘,下端敞口边缘及侧孔32边缘均可加密封环(图中未示),使罩帽3形成一封闭的容器,煤气罐罐口泄漏的煤气不易扩散到罩帽3外边,罩帽3容器内贮存不断泄漏的煤气浓度剧烈上升,安装在罩帽3壁内的蜂鸣器4很容易发出警报声。
蜂鸣器4是以进入一定量煤气而感应发出声音的警报器(属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煤气罐罩包括蜂鸣器(4),其特征是它是由带底套(11)的下罩(1)、带顶环(21)的上罩(2)及罩帽(3)组成,其中下罩(1)上端敞口与上罩(2)下端敞口套置,罩帽(3)以下端敞口支持在上罩(2)上、且其后端侧缘套置在上罩(2)的顶环(21)外缘,罩帽(3)后端顶部还枢接一顶盖(31),而前端侧壁上具有一侧孔(32),蜂鸣器(4)设置在罩帽(3)内壁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煤气罐罩,其特征是所述罩帽(3)顶部边缘、下敞口边缘及侧孔(32)边缘均设有密封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罐罩。它是由下罩、上罩及罩帽组成,其中下罩上部敞口与上罩下端敞口套置,罩帽以下端敝口支持在上罩上、且其后端侧缘套置在上罩的顶环外缘,罩帽后端顶部还枢接一顶盖,而前端侧壁上具有一侧孔,蜂鸣器设置在罩帽内壁上。从而,提高蜂鸣器灵敏度,可降低蜂鸣器造价,同时可防止煤气罐污染室内环境。
文档编号F24C15/00GK2352846SQ98207938
公开日1999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8日
发明者王佩恩 申请人:王佩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